- 相關推薦
農村養羊業調研報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農村養羊業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村養羊業調研報告 1
為了進一步摸清我鄉畜牧業家底,加快我鄉畜牧業發展步伐,更好地發揮畜牧業在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我們對全鄉畜牧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鄉畜牧業發展的現狀和特點
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依據我鄉山多、坡多、草多等自然資源優勢,大力實施“畜牧富民”戰略,強力推進畜牧產業化進程。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全鄉畜牧業實現了養殖規模由小到大、養殖方式由傳統到現代、養殖效益由低到高的歷史性轉變,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支柱產業。從調查的情況看,我鄉畜牧業主要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畜牧業投入不斷加大。2011年以來,我鄉共爭取到上級財政對畜牧業的資金支持接近180萬元,有力促進了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同時,我鄉財政拿出5萬元資金,用于支持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等畜牧業發展的重點環節。政府的扶持政策帶動了民間投資畜牧業高潮,僅2017年,全鄉投資畜牧業的`民間資金超過1500萬元。
二是規模養殖快速發展。截止到目前,全鄉建成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29個,其中豬場4個、萬只雞場1個,豬、牛、羊、禽的規模養殖比例分別達到了75%、48%、40%和93%。
三是畜牧業生產指標大幅提高。2017年,全鄉畜牧業產值達17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6%。
四是畜牧業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采取龍頭帶動、會員合作、市場聯動等靈活多樣的形式,積極引導龍頭成員建立畜牧合作組織。目前,全鄉已形成各類畜牧合作組織30個,會員340名。這些組織已成為一頭連接農戶,一頭連接市場的橋梁和紐帶,有效提高了畜牧業的組織化、市場化、規范化程度。
二、我鄉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政策引導,高度重視畜牧業。一是鄉政府在每年年初與各村簽定《畜牧業目標責任書》,把發展畜牧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硬性指標,年終進行統一考核,兌現獎懲。二是依靠縣委、縣政府出臺政策,扶持畜牧業發展,如2017年我縣出臺了《關于加快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畜產品市場準入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有力促進了畜牧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二)規模化建場,加大養殖小區建設力度。為加快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我鄉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總體要求,在資金扶持、技術推廣、環境保護、品種改良、畜產品銷售以及稅收等方面相繼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強力推進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目前,全鄉規模養殖場、標準化養殖小區達到29個,形成以河壩、甘岔等村為主的優質羊肉生產基地,以新塬村為主的優質生態雞生產基地,畜牧業團塊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科技化培訓,提高技術水平。為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變,我鄉2017年共舉辦培訓班2期,培訓農民5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000余份,技術專家共接待技術咨詢人員100人次,現場指導30人次;新建青貯池0.2萬立方米。
(四)生態化養殖,提高畜產品質量。我鄉把畜牧標準化體系建設作為重要基礎工作來抓,為解決養殖戶污染問題,結合新農村建設和農村能源建設,加快畜禽環保、衛生欄圈的改造,建立生態家園,規范了畜禽生產行為,保護了環境,保障了畜產品質量安全。
三、我鄉畜牧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畜牧業規避風險能力差。市場和疫病是畜牧業面臨風險的兩個主要因素,直接影響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目前針對畜牧業的保險業務還未有效開展,畜牧業的保障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
(二)畜牧業面臨“三難”。一是用地難。現代畜牧業發展要求實現“三進三退”,即“退出村莊、退出庭院、退出散養,進入小區、進入規模、進入市場”,而發展規模養殖需要大量土地,我鄉除了基本農田,能用于發展養殖業的土地較少,畜牧業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制約著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的發展。二是融資難。規模化、標準化養殖資金投入較大,雖然各級政府都加大了對畜牧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但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資金問題。目前貸款發放門檻較高,擔保、抵押程序嚴格,企業融資難,不少養殖企業嚴重缺乏發展資金。三是治污難。部分畜禽養殖場由于缺乏畜禽糞便、廢水和其他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設施,對周邊環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嚴重制約企業發展。
(三)畜產品安全形勢嚴峻。由于畜產品生產鏈條長、環節多,監管難度大,致使監管容易出現漏洞,搞好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任務日益繁重。
(四)產業化水平低。主要表現為形成一定規模和帶動效應的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少,畜產品生產、精深加工的產業鏈條還沒有形成,企業與農戶利益聯接不緊密,不能有效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造成市場競爭乏力不強,產銷銜接不暢,直接影響了畜產品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制約了畜牧業的快速長遠發展。
四、加快我鄉畜牧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完善畜牧業保障措施。建立和完善畜牧業保險制度,探索和推進政策性畜牧業保險。強化動物疫情測報和管理機制,建立快速疫情測報體系,提高動物疫情監測預警能力,完善動物疫病診斷網絡。
(二)優化畜牧業發展環境。一是加強對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規劃和建設管理,對符合條件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用地進行規劃調整,破解用地瓶頸,使其符合農業用地管理要求。在此基礎上,將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兩集中”建設規劃,并加強規劃管理。二是在充分落實好現有惠農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訂出一些針對性強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加大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并積極協調金融部門,通過對畜牧企業提供貸款資金支持,有效破解資金難題。三是對新建養殖場,堅持治污設施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同步規劃建設,確保畜禽糞便、廢水等污染物排放達標。對已建成投產的規模養殖場,督促其盡快完善治污設施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并逐步減少污染。
(三)建立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長效監管機制。健全監管機構,加強隊伍建設,堅持不懈地搞好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加大執法力度,規范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加快無公害認證步伐,提升無公害畜產品生產水平,嚴格落實畜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農村養羊業調研報告 2
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的發展,農村的致富帶頭人們開始了已他們自己的致富之路,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帶動了本地經濟和產業的發展。對此,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調研.
一、調研安排
1、調研時間:2011年7月8日9:00到11:30
2、調研地點:榮昌縣香江養豬專業合作社
3、調研方式:面對面問答,查閱文獻
4、調研主題:發展新農村的畜牧養殖,構建和諧社會
5、調研結果:榮昌縣香江養豬專業合作社董事長直接安排我們進行了會談,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發展史和對新農村建設的看法、建議
二、調研基本情況分析
此次調研選取的問題主要是:養豬場的歷史,養豬場的規模,養豬場的收益,養豬場的常見問題,建養豬場的注意事項,養豬場的用藥和防疫問題,養豬場的發展前景等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不管是預防用藥、治療用藥還是藥費合計都過高
小豬階段就要注射疫苗,包括豬瘟,藍耳病,鏈球菌病等的疫苗,母豬預防也得花錢,考慮到藥費,有時候豬病了,就直接宰殺掉,損失很大。
2、畜牧技術方面水品存在差異
由于畜牧工作工資相對較低,還臟,累,臭,所以根本不好招人或者招不起人,導致工作人員水品有差異。
3、疫病形式嚴峻,養殖風險加大
藍耳病,豬瘟,W病等瘟疫的爆發,對養殖業造成的損失無比巨大,甚至可能連場一起虧損。
4、飼養成本增加,行業宣傳錯位
飼料價格波動大,飼料品質不一,欺詐現象的出現等,使養殖風險加大
5、價格波動幅度大,養殖風險加大
豬肉價格與疾病和市場需求的關系重大,沒有固定的保障制度,一旦面臨風險,養殖戶處境苦不堪言。
四、建議
我們認為養豬業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一是完善行業基礎信息統計、預測、預報、預警體系,對包括疫情、價格、存出欄
情況等行業基礎信息要完善統計措施,建立科學化、透明化的.行業信息發布公共平臺,使業者能及時、準確地獲取行業信息。
二是建立健全基層技術服務體系,保證基層養豬能被科學指導、合理飼養。
三是建立健全從上而下的培訓體系和培訓制度,使不同層次的從業人員均能得到相應的培訓機會。
四是加大對適度規模養豬業的投入,制定和完善適度規模養豬的相關標準和規范,加強對適度規模養豬配套技術的研究、集成和推廣。
五是加快建立行業風險規避體系,試點推行養豬保險制度和完善各項生產補貼政策,特別是病死豬無害化政府補貼政策。
六是加快建立健全行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行業組織化程度。
七是建立行業準入體系,限制技術力量不具備的場戶飼養母豬等,避免其自身虧損的同時使行業風險加大。
農村養羊業調研報告 3
“把我縣建成農區現代畜牧業示范縣”是縣委、縣政府在農業發展新形勢下結合我縣實際做出的重大決策。現代畜牧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xx縣畜牧業發展現狀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縣的畜牧業初步呈現出三個方面的轉變。一是生產方式發生了轉變,從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轉變的趨勢明顯。初步形成了有生產,有儲藏加工,有銷售的產業體系。二是農牧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有了轉變。按照自愿組合、適度集中、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組織成立農民合作組織。三是經營方式發生了轉變。目前我縣畜牧業生產已出現大戶帶動型、公司+基地+農戶型等不同類型的經營模式。
二、加快發展xx縣現代畜牧業的有利條件
一是政策有力。過去十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發展畜牧業優惠扶持政策,尤其是2003年以來,政府提出“畜牧富民”戰略目標,為把我縣建成農區現代畜牧業提供了持久有力的政策支撐。二是市場有利。近年來,畜產品價格高位運行,養殖場和專業合作社養殖效益顯著,農戶和規模養殖積極高漲,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在政策引導和市場拉動的共同作用下,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養殖業。三是基礎良好。我縣地理位置優越,處于農牧結合部,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55%。四是典型示范明顯。圣源牧場、三江一力公司等現代畜牧企業的落成,必將有力帶動全縣現代畜牧業的發展。五是城鄉間資本雙向流動。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快等各種原因,散養戶逐年減少,部分農民通過打工掙到的資金返鄉用于發展規模養殖,促進了社會資本向城鄉間雙向流動。
三、加快發展我縣現代畜牧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對發展畜牧業帶來深刻影響,從事畜牧業生產的中老年比重上升,畜牧業勞動力素質呈現結構性下降。二是消費升級和經濟一體化對畜產品有效供給帶來新的挑戰。三是提高畜牧業組織化程度要求越來越緊迫。四是推進畜牧科技進步任務緊迫而艱巨。
四、對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思考與分析
(一)必須準確把握我縣畜牧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我縣畜牧業正處于爬坡上坎的關鍵期,傳統而分散的小農戶生產還大大存在,其最大的問題是發展的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不同步,最大的風險是動物疫病和市場波動。具體呈現出六個方面的階段性特征:一是生產總量增長較快,但基礎設施薄弱,規模經營小,良種化水平低,比較效益底。二是龍頭企業發展不足,精深加工滯后,知名品牌少,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三是標準化生產水平不高,影響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隱患依然存在。四是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五是加快畜牧業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六是就生產抓生產的傳統觀念影響深遠,現代發展理念需不斷強化。
(二)堅持走適合本縣的現代畜牧業發展新路子
立足縣情,結合我縣畜牧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必須堅持走科技驅動型、內涵提升型、循環經濟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畜牧經濟發展之路。一要正確處理發展規模化養殖和我縣散養為主的關系。二要正確處理發展規模化養殖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三要正確處理發展規模化養殖與加工和現代物流的關系。四要適時把握生產發展和市場導向的關系。五要抓住畜牧業發展和政策平臺與機遇的關系。
(三)抓好加快我縣現代畜牧業發展的保障措施
如何將我縣打造成“全省農區現代畜牧業示范縣”,重點在于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一是抓好草業建設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飼草保障。二是抓好發展是建設現代畜牧業示范縣的基礎。三是抓好疫病防控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保障。四是抓好繁育體系建設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重點。五是抓好龍頭企業發展是建設現代畜牧業的關鍵。六是抓好機制創新和畜牧產業化運行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必然。七是加強隊伍建設及提高服務水平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永恒主題。
總之,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一定要搶抓機遇,迎接挑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畜牧發展的客觀規律,實現我縣畜牧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現代畜牧業示范縣作出更大的貢獻。
農村養羊業調研報告 4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養羊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了深入了解農村養羊業的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本報告對多個農村養羊基地進行了實地調研,并結合相關數據和政策進行了深入分析。
二、農村養羊業現狀
養殖規模與分布
目前,農村養羊業主要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分散養殖為主,但也有一些規模較大的養殖場。養殖規模因地區、氣候、資源等條件而異,主要集中在草原、山區等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的地區。
養殖品種
農村養羊業養殖的品種以本地山羊、綿羊為主,也有一些引進的優良品種,如波爾山羊、杜泊綿羊等。不同品種在肉質、毛質、繁殖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養殖戶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條件選擇養殖品種。
養殖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農村養羊業在養殖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許多養殖戶開始采用科學飼養、疫病防控、營養搭配等現代養殖技術,提高了養殖效益和產品質量。
市場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變化,對羊肉、羊毛等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羊肉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食品,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三、農村養羊業存在的'問題
品種單一
目前,農村養羊業養殖的品種相對單一,缺乏多樣化。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養殖戶的收益。
養殖技術落后
盡管部分養殖戶采用了現代養殖技術,但整體上農村養羊業的養殖技術仍然相對落后。許多養殖戶仍然采用傳統的養殖方式,導致養殖效益低下、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疫病防控不力
疫病是農村養羊業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由于許多養殖戶缺乏疫病防控知識和技能,加之養殖環境差、飼養管理不當等因素,導致疫病頻發、傳播迅速,給養殖業造成了巨大損失。
市場信息不暢
農村養羊業在市場信息獲取方面存在困難。許多養殖戶對市場需求、價格變化等信息了解不足,導致產品銷售困難、價格波動大等問題。
四、農村養羊業發展趨勢與建議
發展趨勢
(1)規模化、標準化養殖: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農村養羊業將逐漸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通過引進優良品種、推廣現代養殖技術等手段,提高養殖效益和產品質量。
(2)綠色養殖: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綠色養殖將成為農村養羊業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采用天然飼料、無抗生素飼養等方式,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
(3)品牌化經營: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品牌化經營將成為農村養羊業的重要趨勢。通過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等方式,增強市場競爭力。
建議
(1)加強品種改良和引進工作:通過引進優良品種、培育本地品種等手段,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養殖戶的收益。
(2)推廣現代養殖技術:加強養殖技術培訓和推廣工作,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
(3)加強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疫病防控體系,加強疫病監測和預警工作,提高養殖戶的疫病防控意識和能力。
(4)加強市場信息服務:建立健全市場信息服務體系,為養殖戶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和價格信息等服務。
【農村養羊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道路管養調研報告11-24
農村公路管養調研報告11-24
農村調研報告04-03
農村旅游業發展調研報告范文(通用8篇)10-13
餐飲業調研報告11-08
服務業調研報告02-02
農村情況調研報告01-01
農村現狀調研報告01-01
農村小學調研報告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