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會組織部未來展望
一.過去存在的問題:
1. 過去一年中,組織部的成員和團支書交流過少。傳遞信息基本僅靠短信聯系,見面次數較少,這樣做的弊端有:信息傳遞不夠到位,導致團支書容易理解錯誤或不全,重復來往問答,效果差效率低。
解決方法:對于較為重要的活動(尤其是內容較多)盡量由部員召集團支書開會,一次性說清楚。將重要細節和要點強調下去,引起重視。同時增強組織和團支部聯系和了解,為組織部樹立正面形象。
2. 行動效率低下,喜歡拖延。當事情布置下來的時候,從上到下的傳達時間有所拖延,尤其是落實到部員對團支書的任務下達,以及各班團支書具體執行時明顯拖延較長時間。我認為,其根本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大家工作起來沒有“動力”。個人的責任感是一方面,如何讓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才是關鍵。
解決辦法:既然沒有動力就需要“刺激”。目前我所能想到的是:對于表現優秀的團支部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必要時可有經濟獎勵,促成競爭氛圍。另外同上,部員自己應當積極聯系團支書,不能只滿足于布置的事情本身,其他方面比如活動的注意事項,對于如何做好活動的個人建議,以及對于團支書平時工作的建議等等都需要部員們傳達出去。那么,部員們需要傳達的自然就是部長及以上成團們的要求及建議,這就要求我們作為副部也需要不定期的階段性總結及改善,在這點上組織部將會不定期的組織部員甚至是團支書進行宣講會,要將信息及要求準確的傳達下去。
3. 組織可以“默默”但不能“無聞”。就我在大一期間的觀察發現,許多同學甚至團支書對于組織部的各項工作,或者說對于團組織的相關工作了解甚少,也缺乏積極性。就拿最近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來說”,輔導員的通知并不能激發大家的多少興趣,最重要的是,就算想要了解也“尋路無門”,詢問團支書也是含糊所以。就連我作為組織部的一員,想要加入社會實踐團也“破費周折”。試想,誰會為了一個不甚了解的活動去大費周折的打聽詢問呢?組織部雖說是屬于默默在背后付出型的部門,但是,我深感到,踏實工作是一方面,積極向同學們“科普”活動的詳細內容,讓大家了解它,參與它也是十分重要的。
對于此,我認為的解決辦法是:加大每次活動的宣傳力度,說到這,我忽然想到另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會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太少(至少就我們部門來看是的),我說的聯系,是工作上的高效配合,不是幾個部門的“聯誼”,出去玩一玩,鬧一鬧,認識個名字之后就不了了之。具體來說,比如剛剛提及的宣傳工作,如果比較正式,可以和宣傳部進行合作,相比于我們,他們應該更有經驗。“各司其職,各盡其用”,應該能夠提高我們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4. 部門內部“工作交流太少”,上已說過,不再贅述。
二.未來計劃及打算
1. 首先當然是針對以上提及的問題進行改善。問題及解決方法已說明,不再贅述。我想,若真的能將這些問題改善,組織部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然,具體方式方法到時還需要得到學長學姐們以及老師們的建議和幫助,視情況而定,以期有所改動和完善。
2. 其次,我在組織部曾經提到過的,平時的工作比較嚴謹正式,所以大多數時候任務下達都是在學辦召開會議,個人認為,這樣的形式過于單一,不利于成員內部的融入,我也不愿意總是以一個學長的姿態高高在上去俯視我們的部員,我更愿意像朋友一樣去和他們交流,共同進步。因此,我打算,對于不是十分重要的事宜,“開會”的場所力爭多樣化:鏡月湖畔,教室,圖書館一角,甚至是翰辛都可以。這樣做既增加活潑性,又有助于促進大家庭的氛圍。
3. 有關招新,詳見下。
三.有關招新
1. 先說本次學生會的招新,我們這一屆的學生會招新個人感覺位置安排的太后了,我還清楚的記得開始很炫的ppt放出來時大家還是挺有興趣的,到后來慢慢就都在玩手機了。個人感覺ppt確實很重要,做得好會讓人覺得學生會很專業。但是,我提議將解說稍稍壓縮一些,一是部門多,大家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基本后面的部門效果很差。二是內容不夠精煉,至少開頭一兩句話就要讓大家知道這個部門具體干什么,注意是具體!很多時候包括我們開學時都是憑著“字義”去理解,一大串下來還是沒聽懂。這樣不利于各個部門找到真正合適的人選。
2. 關于組織部,其實也差不多,應該會以比較能靜得下來的同學為主,但是,正如我上面提到的,也需要招一兩個交際及宣傳策劃能力較強的同學,這樣應該會有助于組織部活動的開展。另外,組織部給人影響比較“古板嚴謹”,如何寫出好的招新詞,如何能夠在使大家了解的同時有效地吸引人的眼球,這是我打算在下學期開學初,努力要做到的第一方面。
《學生會組織部未來展望》。
學生會組織部未來展望 [篇2]
又是一個金秋時節,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進入新新時期,組織部的工作也進入新的階段。在這新學期,作為學生會新鮮血液的我們,希望各位學長、前輩帶領我們這支年輕的隊伍風雨兼程,做好一學期中該做好的事,用滿腔的熱情去做好每一件事,用飽滿的精氣神去迎接每一份挑戰。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那么我們一定能夠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去更好的服務大家。
根據院學生會的>工作計劃,本學期組織部要貫徹在穩定中求發展,發揚組織部的時代精神,豐富大家的課余生活,加強對新生的思想工作,不斷提高學生會的服務能力,凝聚力。學習能和工作能力。從而進一步務實學生會的組織建設,豐富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會'為同學服務'的宗旨得到落實。
以上為我對組織部本學期初步工作的看法,各項工作以實際工作情況為主。組織部全體成員將不遺余力的做好本職工作,希望樂意做到盡善盡美,爭取不辜負院領導的期望。
組織部張瑤
2012.10.23
學生會組織部未來展望 [篇3]
又是一個金秋時節,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進入新新時期,組織部的工作也進入新的階段。在這新學期,作為學生會新鮮血液的我們,希望各位學長、前輩帶領我們這支年輕的隊伍風雨兼程,做好一學期中該做好的事,用滿腔的熱情去做好每一件事,用飽滿的精氣神去迎接每一份挑戰。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那么我們一定能夠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去更好的服務大家。根據院學生會的工作計劃,本學期組織部要貫徹在穩定中求發展,發揚組織部的時代精神,豐富大家的課余生活,加強對新生的思想工作,不斷提高學生會的服務能力,凝聚力。學習能和工作能力。從而進一步務實學生會的組織建設,豐富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會“為同學服務”的宗旨得到落實。以上為我對組織部本學期初步工作的看法,各項工作以實際工作情況為主。組織部全體成員將不遺余力的做好本職工作,希望樂意做到盡善盡美,爭取不辜負院領導的期望。
學生會組織部未來展望 [篇4]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又是一個新的學期的開始,我們組織部的團隊年輕化了,作為中流砥柱的我將承擔起這份大任,帶領我們這支年輕的隊伍風雨兼程,做好一學期中該做好的事情,用滿腔的熱情去做好每一件事,用飽滿的精氣神去迎接每一份挑戰,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那么,我們就一定能夠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去更好的服務于大家。
新的學期又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學期,為了更好的開展團委組織部的工作,在我們組織部部長對上年工作的介紹總結下,根據xx理工大學和我們軟件學院的具體情況下,我寫了我們部這個一學期的工作計劃,以使得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更緊密、更有條理地進行。現將學期工作擬訂如下:
一、青年月活動
青年月活動的申報要大力鼓勵大一大二的各個團支部參加,并且提供有建設性的關于本專業或者團委的活動,需要干事一對一地跟蹤落實每個支部的活動情況。為提高每個支部的積極性以及豐富活動,特意申請增加每個團支部報銷青年月活動的經費,或者額外添加獎勵;顒娱_始之前,加強對于青年月活動的重要性的宣傳用于吸引各個團支部。
二、團支部風采秀
團支部風采秀作為組織部的特色活動,歷年來的舉辦形式均大同小異,今年我們部門將從活動的舉辦形式和獎勵體制等多方面進行創新,希望能以此調動各支部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一次的活動打算交給大一的干事來主負責,以此來鍛煉干事的能力,培養未來部門的接班人。相信經過一學期的歷練,他們有能力有信心辦好此次活動。
由于去年我們部門是第一次舉辦家鄉文化匯報會,舉辦的效果差強人意,并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盡管如此,經過去年的家鄉文化匯報會我們還是學習到了很多舉辦活動的經驗,體驗到很多不同風格額家鄉文化。因此,我們設想今年把家鄉文化匯報會作為團支部風采秀的一個子項目進行推廣。當然,這要我們和其他團委學生會部門進行協商和溝通。
三、部門的內部建設
組織部向來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家庭,在接下來的這一個學期希望組織部內部更加團結友愛,每一個成員都能學會責任與奉獻,在舉辦各種活動中提高各項能力,能夠獨立地完成一系列活動。我希望我們部門每一個人都能學會責任2字,并且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希望組織部越來越好,這需要3位部長及8名小干事還有所有團支部的共同努力。所以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內部人員的交流,培養彼此間的默契程度,增強部門的團結意識。以增強部門凝聚力,樹立組織部良好形象。所以,我們部門還會不定期的召開部門內部會議,及時做好會議記錄。作為部長的我們將會更加主動地去了解干事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并給予幫助。
四、增強部門間的交流
如果說組織部是一個小家庭,那么團委學生會就是一個大家庭,在認真完成本部門工作的同時,希望我們部門的每個人能主動了解其他部門的需要,并及時給予協助,積極配合其他部門的工作。在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作中增強部門人員的人際交往能力,建設一個團結友愛的軟件學院團委學生會。在接下來的這個學期中,希望其他部門有什么有建設性和創造性的活動,歡迎來找我們部門協辦,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辦好我們的每次活動,為軟件學院的學子服務。
【學生會組織部未來展望】相關文章:
對未來組織部的展望11-25
學生會對未來的展望11-25
學生會未來的展望11-25
學生會部門未來展望02-25
學生會新聞部未來展望11-25
學生會學習部未來展望11-25
對未來的展望12-31
學生會展望未來的計劃(精選10篇)06-08
展望未來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