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故事 讀書筆記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史記故事》,它是從史書《史記》當中選出來的60個小故事,包括商鞅的故事、重耳流-亡的故事、孫斌和龐涓斗智的故事,還有趙氏孤兒、勾踐滅吳、韓信胯下受辱、項羽垓下被圍等,這些故事既尊重歷史事實,又寫得非常生動。它的原著是司馬遷,改寫是王家毅。
據說司馬遷是很正直的史官,因不幸得罪了朝中的權貴,被處以宮刑。司馬遷受宮刑后曾經想到了死,但是他認為自己作為一個史官,有必要讓后人了解歷史的真-相,于是,他忍辱負重,閉門著書,終于在他的有生之年寫成了這部歷史巨著《史記》。在這部書里,作者不但如實記錄了歷史事件,而且對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都給出了自己的評價,對后人研讀歷史,以史為鑒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史記》這部書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和文學著作。以歷史事件為中心,按照時間的先后,記述了自皇帝至漢武帝時期的歷史事件,并且做了客觀中肯的評價,被魯迅先生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田嬰在齊國為相十一年,戰功顯赫,權傾朝野。田文是田嬰的兒子。田文自幼聰慧機智,志向深遠,深得父親喜愛。田嬰去世后,田文在父親的封邑繼承了爵位,他就是孟嘗君。
孟嘗君是一個賢能之士,他承襲祖業,在薛邑廣招天下賓客,由于他態度誠懇,不分貴賤,與賓客同衣同食,那些自認有一技之長的人,紛紛前來投附。很快他的賓客達三千人。孟嘗君還收留了一位叫馮諼的'士子,孟嘗君對待他也是很周到。孟嘗君的樂善好施,贏得了門下賓客的信任。在齊國的聲譽也迅速達到了頂峰。但名聲太顯不一定是好事。齊王感到,孟嘗君的聲譽對自己構成了威脅,所以罷免了他的相職。后來孟嘗君又在馮諼的幫助下官復原職,孟嘗君很感謝馮諼。從此,他們兩個變成了要好的朋友。
讀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兩個道理,一:要想讓別人尊重你,善待你,你首先要善待他人,尊重他人。正因為孟嘗君平時樂善好施,寬以待人,所以當他被秦王軟禁時他手下的門客才會想法設法的(比如說當小偷,學雞叫)去救他;當他被齊王誤解和懷疑時,才會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作擔保,證明他的清白;當他被齊王罷官時,才會有馮諼傾力相助,使他得以官復原職。這也是人們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只要幫助別人,當你遇到困難時,也一定會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二:凡事都有它的兩面性,正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文中,秦王久聞孟嘗君賢能,讓他擔任秦相,這本是好事,可是隨后卻給孟嘗君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使他被軟禁,甚至差點丟了性命。孟嘗君在齊國聲譽很高,在諸侯心目中很有威望,這也本是很令人欣慰的事,但卻招致齊王的懷疑,令他又丟了自己的相職。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塞翁失馬的故事。有兩個成語:樂極生悲,否極泰來也可以表達這個道理。這也提醒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得意時不要忘形,失意時不必氣餒,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從古人身上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歷史啦!
【史記故事 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史記故事》讀書筆記01-30
史記 讀書筆記05-19
史記讀書筆記06-18
《史記》的讀書筆記07-01
《史記》讀書筆記06-11
史記故事優秀讀書筆記心得作文500字08-24
史記鑒賞讀書筆記06-19
白話史記讀書筆記08-06
史記故事讀書筆記讀后感200字作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