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暑假防溺水安全知識內容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學習的重點。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4暑假防溺水安全知識內容,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不要私自在海邊、河邊、湖邊、江邊、水庫邊、水溝邊、池塘邊玩耍、追趕,以防滑入水中,有句俗語:有事無事江邊走,難免有打濕腳的時候。
2、不允許學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別是中小學生必須有大人的陪同并帶好救生圈。
3、不允許中小學生私自外出釣魚,因為釣魚蹲在水邊,水邊的泥土、沙石長期被水浸泡,而變很松散,有些水邊長年累月被水浸泡還長了一層苔蘚,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傷的危險。
4、到公園劃船,或乘坐船時必須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亂跑,或在船舷邊洗手、洗腳,尤其是乘坐小船時不要搖晃,也不要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
5、在坐船時,一旦遇到特殊情況,一定要保持鎮靜,聽從船上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能輕率跳水。如果出現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營救。
6、遇到大風大雨、大浪或霧太大的天氣,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
7、如果不慎滑落水中,應吸足氣,拍打著水,大聲地呼喊,岸上的人應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長樹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拋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沒有大人來救援,岸上的人應一邊呼喊一邊馬上脫掉衣服、皮帶并把它們接起來拋向落水的人。
8、不要在水中長時間憋氣,容易憋氣死亡。
9、如果不幸溺水,當有人來救助的時候應該身體放松、讓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10、當自己特別心愛的東西,掉入水中時不要急著去撈,而應找大人來幫忙。
溺水時的自救方法
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放松全身,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溺水?
一般發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發生。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
切勿以為自己會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
還要教育孩子:盲目徒手救助溺水者非常危險!
救助溺水者是非常危險的行動,理論非常簡單但實際操作卻非常復雜,要考慮水流、自己的體力、救助的距離、暗流等等因素,每年都有徒手救助而導致溺水者、救生員同時喪生的事故!溺水者的本能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東西,有經驗的救生員不會很快的接近溺水者,太著急接近很容易被溺水者抱住而無法掙開,悲劇也就再次重演!
防溺水常識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3、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更不要酒后游泳。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游泳抽筋的時候可以選擇仰泳,,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6、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7、遇見突發事件不要驚慌,水性不好不要救別人,會同歸于盡的,因為溺水的人一但碰到了東西會不顧一切的死死抓住的。如果迫不得已救人要先將被救的人擊昏,或從后面抓住頭發拖到岸上。
如果遇見有人溺水,該如何施救?
1、如果發現有人溺水,首先要大聲呼救,叫更多的人來幫忙。
2、發現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將衣服連在一起當做繩索。
3、需要下水就溺水的人的時候,一定要大聲告訴他,不要驚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時,不要從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應放手自沉,溺水者便會放開。救人者應繞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潛入水下,從其左腋下繞過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勢將其拖向岸邊,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窩拖帶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現場水情,不應輕易下水,應呼救或報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牢記防溺水措施”六不準”
1、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2、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3、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
4、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
6、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預防?
家長或看護人,決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浴缸、浴盆或開放的水源邊。家長與兒童的距離要伸手可及,專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個要點,家長們要牢記!
兒童溺水防護8要點: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長時刻看護。
2、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
6、教孩子學習游泳,并學習心肺復蘇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辨別?
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30秒。如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別兒童溺水者?牢記這7種跡象。
7種跡象辨別溺水者:
1、溺水者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沒有時間呼救。
2、溺水兒童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劃水向救援者移動。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掙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溺水兒童的頭可能前傾,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要警醒。
如何施救?
在加強預防的同時,家長及監護人也要掌握相關的急救知識和技能。意外發生后,救人刻不容緩,以下6點要知道!
兒童溺水后的正確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將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
3、倒出呼吸道內積水: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對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剛剛停止的溺水者,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做胸外心臟按壓。
5、吸氧:現場有醫療條件,可對溺水者注射強心藥物及吸氧。條件不足的,用手或針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脫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著外套,要盡早脫下,濕漉漉的外套會帶走身體熱能,產生低溫傷害。
【暑假防溺水安全知識內容】相關文章:
防溺水安全知識內容12-29
暑假防溺水安全知識08-18
暑假防溺水宣傳安全知識07-28
防溺水安全知識06-12
防溺水的安全知識10-13
防溺水安全知識07-27
防溺水的安全知識07-05
防溺水安全知識04-17
防溺水安全的知識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