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長科學育兒知識
一個孩子還是胎兒的時候,他就能感受到母親或外界環境的種種影響,所以說父母的方方面面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家長育兒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家長科學育兒知識:
父母應該客觀看待孩子的成績
家長聚在一起的時候談論最多的是什么?肯定是孩子的成績。這說明所有家長都關心自己孩子的學業,這其實是沒錯的。孩子成績好,父母覺得臉上有光;孩子成績不好,父母會覺得慚愧。但是,客觀的看待孩子成績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父母因為虛榮心,或者因為各種原因而把名次看著很嚴重,導致自己做出很多錯誤的行為。比如說奚落或者看不起別人家的孩子,當自己孩子成績比其他人的成績好的時候,就會洋洋得意的笑別人家孩子是傻瓜。這種態度是膚淺的,沒有把問題看的長遠,在學校里孩子的成績固然很重要,但是卻只是衡量智力的一種標志。這種標志不是最終的,也不是唯一的`。古今中外其實有不少科學家,小時候的成績很差,但是憑借自己的努力迎頭趕上;也有不少人在校某些科目不好,但是在某一領域卻能夠做出重大發明。
有的家長還會嚴厲的責罵孩子,有的孩子因為遭受到責罵而產生了自卑感,對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甚至是因為成績不好,不敢回家,害得父母到處找他。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有的家長也會因為孩子成績很好,而產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這種情緒也是會影響到孩子,對孩子的進取心非常不利,導致孩子不能正確的對待自己和同學。還有的孩子年年考第一,而且學習非常努力,但是家長卻發現孩子的思想包袱很重,孩子每次考試前都在怕考不到第一怎么辦?這種思想負擔讓孩子情緒上產生高度的緊張,變得患得患失起來,而此時孩子只不過在念小學。
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事情的態度和做法是會影響到孩子的。關于成績,父母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強求,孩子有多大本事就順其自然,只要過程是努力的就可以了。壓力太小不是一件好事,同樣孩子的壓力太大也不是一件好事。
運動·跳繩強身又健腦
很多研究發現,喜歡運動的孩子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記憶力更好。潘慧告訴記者,有目的性的運動,可以鍛煉孩子各個感官之間的協調能力、身體平衡能力,挖掘他們身體各部位功能的潛力,對大腦的發育有很大好處。
各種運動中,跳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是一種全身性活動,既能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循環,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又能使心情興奮起來,讓孩子心靈手巧,在數數過程中,還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使語言變得清晰流暢,最終促進孩子智力、體力、應變能力的協調發展。
閱讀·每天睡前講故事
每個夜晚的床頭,那盞溫馨的燈下,孩子靠在父母懷里,聽他們講故事。這是孩子成長中最幸福的時光。
科學研究顯示,經常讀書給嬰兒聽,可以讓他們與父母間建立特殊情感。嬰兒喜歡聽到熟悉的聲音,而書中的文字、圖畫和故事更能刺激他們的腦部發育。
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喜愛讀書的孩子更愛動腦思考問題,將來上學后學習能力會更強,相對來說情緒會更為穩定,個性較為冷靜,更為自我約束,知識面寬廣。
“有些父母拿到圖書以后,把教孩子學識字作為主要目的,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孩子讀書要以興趣為主。“閱讀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它留給孩子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不像電視,有具象的畫面。孩子通過文字的描述,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魯杰建議,父母要盡量抽出時間和孩子共同閱讀,與孩子一起讀他們喜歡的書,并且探討書中的細節,這樣孩子就會漸漸愛上讀書。
【家長科學育兒知識】相關文章:
家長科學育兒知識分享大全11-29
科學育兒知識09-27
科學育兒知識大班08-01
春季科學育兒知識07-28
科學育兒飲食知識07-27
科學育兒知識大全07-31
科學育兒小知識11-24
科學育兒知識資料11-24
冬季科學育兒知識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