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安全知識小報
導語:改善衛生工作人員的工作條件、促進安全性,更好地獲得治療和護理;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衛生安全知識小報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衛生安全知識小報資料:
(一)學生需要牢記的個人衛生常識
1、要求每天衣著整潔,紅領巾至少要一周清洗兩次。
2、飯前便后要洗手;
3、要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發、勤換衣,勤剪指甲;每周剪指甲一次、男同學每月理發一次,女同學劉海不能過眉。
4、要注意讀寫衛生: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5、注意用眼衛生:不要在強光下看書,不要在行走的車上看書,不要躺著看書,不用臟手揉眼睛;
6、不吃沒有衛生保障的食品,特別是學校周邊無證小攤販賣的食品一定不要買來吃,因為他們沒有衛生許可證,食品的來源不清楚,自身有沒有傳染病也不清楚。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要吃這些沒有衛生保障的食品,以免患上消化道傳染病。我們學校門口經常發現有同學丟的果皮、紙屑及食品包裝袋,影響了我們學校的形象。所以請同學們不要亂扔垃圾,學校也將加大檢查力度,一經查出,將予以暴光。不吃沒有清洗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
7、早晚用流水洗臉,不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等物品;
8、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9、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二)有些手部不良的習慣動作具有潛在危險性
有很多的小動作是不自覺而又經常重復的。如擦鼻子、抓弄頭發、撓胡子、觸摸口部、抓癢等,這些動作若與做飯菜連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風險。歷史上曾發生過由于這些動作導致疾病流行的事件。在制作食品時應避免這些小動作,若發覺有這些動作應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煩。集體食堂、賓館、飯店等尤其如此,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防止疾病流行,確保吃的衛生的重要環節之一。
應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觸熟食和其他隨時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細菌,盡管在接觸食品前進行了清洗,但不可能全部洗掉。熟食和其他隨時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熱處理,一旦污染了細菌,細菌會隨這些食物進入人體,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是一定要用手處理食物,應該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
(1)當手套破損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脫下來后,應棄掉。
(2)在處理生和熟食之間要更換手套。
(3)手套要經常更換。
(三)食品的貯存方法有哪些
食品貯存是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食品貯存的作用不僅是存放食品及食品原料,更重要的是防止食品腐爛變質,保證食品質量。
1、熱貯存
熱貯存是指在高于60℃的溫度下貯存。熱貯存通常用于隨時提供的熟食食品方面。學校食堂把做好的.飯菜放在有保溫的裝置中熱浴,俗稱“保溫”。采用熱貯存要時刻注意加熱的溫度,貯存食物的體積不能太大,并且要保證所貯存的食物受熱均勻。
2、低溫貯存
通常加工好的熟食品在室溫下存放超過4小時,便會出現腐敗現象,尤其是蛋白質豐富的肉、蛋、奶和水產品類食品。因此,大部分食品的貯藏必須采用低溫貯藏。低溫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還能降低食品中的酶的活性,從而減弱食物中營養成份的破壞過程。多數食源性疾病病原體在10℃以下停止生產繁殖。由于溫度回升時,細菌可以恢復其生理狀態和生活能力,故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的繁殖。
低溫貯藏食品可分為冷藏和冷凍兩類。
食品冷藏:是指將食品置于稍高于冰點溫度環境中進行貯藏。冷藏的溫度一般為0℃―15℃,而4℃―8℃則為常用冷藏溫度,冷藏貯存期一般為幾天到數周,冷藏不能阻止食品的腐敗變質,只能減緩食品腐敗變質的過程。
食品冷凍:是指采用緩冷或速凍方法先將食品凍結,而后在能保持食品凍結狀態的溫度下貯藏方法。常用的冷凍溫度為12℃―-23℃,而-18℃最為適用,冷凍適用于長期貯藏,貯存期短的可以數日,長的可以以年計,經合理冷凍和冷藏的食品在大小、形狀、色澤和風味方面一般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而且還能保持原始的新鮮狀態。
【衛生安全知識小報】相關文章:
鐵路安全知識小報內容03-14
消防安全知識小報圖片03-06
消防安全知識的小報03-06
交通安全知識小報內容集錦03-06
安全知識小報圖片內容簡單好看12-20
安全知識小報圖片設計簡潔漂亮12-20
安全知識小報圖片整潔又大方12-20
安全知識小報圖片簡單又好看12-20
整潔的安全知識小報圖片設計12-20
安全知識小報圖片設計簡單漂亮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