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鈣癥狀和應對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了解過育兒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寶寶缺鈣癥狀和應對方法相關內容,歡迎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寶寶缺鈣怎么辦
因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在3歲以下、青春期進行及時監測,只有在缺鈣的情況下,才進行合理適當的補充,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另外,多參加戶外活動,多吃含鈣、磷多的食物,例如肝類、蝦皮、木耳、海帶等,都是不錯的預防缺鈣的方法。
1、多吃奶制品
最常見的就是牛奶,牛奶是鈣的最好來源,每100毫升牛奶中通常含有110到130毫克的鈣,每日喝500毫升的牛奶就可以滿足孩子對鈣的需求。另外,酸奶也是鈣的良好來源,口味也更符合2歲寶寶的胃口。奶酪則是含鈣最多的奶制品,而且這些鈣也很容易吸收,適合嬰幼兒食用。
2、橙子
橙子被稱為“療疾佳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鈣、磷、鉀等,8盎司橙汁所含的鈣(300毫克)相當于一杯牛奶中鈣的含量。
3、豆類食品
豆類的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大多豆類都含有數量可觀的鈣質。為避免蛋白過敏,一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要喝豆漿,但是兩歲的寶寶就能放心飲用了。家長們也可以選擇適合寶寶補鈣的產品。
在給兒童補鈣的問題上,很多家長顧慮重重,主要擔心補鈣方式不對,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家長的這些顧慮并不是沒有一點道理,這是由于目前的補鈣產品較多,尤其在媒介的.推波助瀾之下,讓家長陷入購買補鈣產品困難癥的境界。
不過,在選擇兒童補鈣產品上,只要我們從配方、溶度、效用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還是能購買到適合寶寶的補鈣產品。
二、寶寶缺鈣癥狀
1.夜間盜汗
尤其是入睡后頭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顯。
2.枕禿圈
后腦勺處的頭發被磨光,形成枕禿。
3.性情異常
脾氣怪、愛哭鬧,坐立不安。
4.夜驚、夜啼
夜間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5.出牙晚、不齊
有的寶寶1歲半仍未出牙或牙齒發育不良。
6.生長遲緩、骨關節畸形
缺鈣的寶寶多數邁腿走路較晚,由于骨質軟,有的表現為“X或“O型腿,肌肉松軟無力。
7.前囪門閉合延遲
常在1歲半后仍不閉合,形成方顱。
8.肋軟骨增生
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造成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9.肌肉肌腱松弛
寶寶缺鈣嚴重時,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現雞胸、胸骨疼痛。
拓展閱讀:
寶寶缺鈣如何食補
1、清燉二骨湯
原料:豬骨頭250克,黑魚骨250可,鹽少許
做法:將豬骨、黑魚骨洗凈,砸碎,加清水適量,燉至湯呈白色黏稠時,加鹽少許調味。去油、棄渣飲湯,每日1-2次,經常食用可以很好地補充鈣質。
2、杏仁豆腐羹
原料:甜杏仁50克,淀粉適量,蘑菇2個,木耳2朵,鹽和糖少許
做法:將甜杏仁放在水中浸過,取出剝皮搗碎并磨細,放適量水和勻,盛入紗布袋,擠壓出濃汁,再加水煮開,放入淀粉拌勻(切勿煮沸),即可盛入深盤中。待冷卻凝固后,切成數個方塊。鍋中放適量水煮沸,倒入蘑菇,木耳再次煮開,放入杏仁豆腐,加鹽調味煮透,再放糖拌勻即可。
3、燒草魚豆腐
原料:草魚100克,豆腐100克,筍10克,蔥、姜、醬油、鹽適量,蒜苗少許
做法:將草魚洗凈,順長剖開,切成小丁;將豆腐切成同樣大小的丁;筍切小方片。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八成熱時,下魚丁煎黃,烹入料酒,加蓋略燜,加入蔥、姜、醬油、鹽,上色后,倒入鮮湯燒開,加蓋轉小火煨3分鐘,下入豆腐丁、筍片,燜3分鐘,轉旺火燒稠湯汁,撒上蒜苗,盛盤內即可。
4、核桃豆腐丸
做法:將豆腐50克用勺子擠碎,打入雞蛋半個,加鹽、淀粉、面粉、胡椒粉拌勻,做6-8個丸子,每個丸子中間包1個核桃仁。鍋中放油,燒至五六成熟時,下丸子炸熟即可。
5、蓮藕薏米排骨湯
做法:將蓮藕100克洗凈,切厚片;薏米洗凈;排骨120克汆水取出;鍋中放水,水開后將材料全部放入,煮開后改慢小火煮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6、蝦皮豆腐羹
原料:蝦皮10克,豆腐100克,鹽少許,食用油適量
做法:將豆腐切成小塊,均勻地堆疊在盤子里,將蝦皮洗凈后灑在豆腐上,再均勻地撒少許鹽,淋適量食用油。然后入鍋蒸10分鐘左右即可。蝦皮和豆腐中的鈣含量均較高,也可以在出鍋前在豆腐上點綴少許綠菜葉碎末,這樣可以讓這道菜看起來更吸引人。
7、蝦皮紫菜蛋湯
做法:將蝦皮5克洗凈,紫菜2克撕成小片,香菜5克擇洗干凈切小段,雞蛋半個打散。用姜末熗鍋,下入蝦皮略炒,加水適量,燒開后淋入雞蛋液,放入紫菜、香菜,并加香油、鹽、蔥花適量即可盛出。
8、海米冬瓜
做法:將冬瓜100克去皮去瓤,洗凈切成片,用少許鹽腌10分鐘左右,瀝干水分;海米10克用溫水泡軟,鍋燒熱后放油燒至六成熟,倒入冬瓜片,待冬瓜皮色翠綠時撈出瀝干油待用;炒鍋留少許低油燒熱,爆香蔥末、姜末,加入半杯水、雞精、料酒、鹽和海米,燒開后放入冬瓜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燒,待冬瓜熟透入味后,下水淀粉勾芡,炒均勻即可盛出。
寶寶缺鈣怎樣食補
爸爸媽媽們要注意在平時多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如果覺得有缺鈣的情況,應該要及時補鈣或者是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下面給小編大家介紹的一歲寶寶補鈣食譜也參考一下,希望對有此疑問的爸爸媽媽們有所幫助。
1、蝦皮碎菜包
這道一歲寶寶補鈣食譜所需要的食材主要包括蝦米、小白菜以及雞蛋、面粉等。做法也比較簡單,將蝦皮泡軟切碎后,加入雞蛋,攪拌后調和成餡料,最后做成小包子,放在蒸籠上蒸熟即可食用。這道一歲寶寶補鈣食譜中蝦皮富含豐富的鈣磷,雞蛋的好處就不必多言了。
2、骨湯面
骨湯中含有豐富的鈣質、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以及其他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快速成長的寶寶預防軟骨癥和貧血。這道食譜的做法比較簡單,就是先將大骨或者龍骨熬湯,然后將龍須面下到骨湯中,另外再加調味料和青菜,煮熟即可。
3、排骨皮蛋粥
這道補鈣食譜的精髓在于排骨與皮蛋的結合能夠起到滋陰補血、生津潤燥的效果,同時也有助于寶寶在秋冬季節祛病健身。主要的原料是排骨和皮蛋,其他的調味料可根據實際情況添加。
4、番茄土豆雞肉粥
在指定一歲寶寶補鈣食譜的時候,除了考慮海產品和動物肝臟之外,其實雞鴨肉也是可以被列在考慮范圍之類的。這道番茄土豆雞肉粥就是很不錯的補鈣食物,主要的原料就是番茄、土豆和雞脯肉,粥的做法則可根據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有所調整。
寶寶血鈣正常未必不缺鈣
專家告訴記者,寶寶血鈣正常未必不缺鈣。兒童時期,由于生長發育的需求,骨骼需要更多的鈣,所以就會吸收血清里的鈣沉積到骨骼上,但是在早期缺鈣的時候,如果沒有及時補充鈣,血清里的鈣濃度不夠,會通過一系列的調整,使血清鈣保持在正常范圍,以防發生低鈣抽搐。而為血清提供鈣的就是骨骼,是骨骼為了使血清鈣維持在正常范圍而把自身的鈣貢獻出來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查血清鈣,鈣的濃度是正常的,而真實的情況是兒童體內骨骼缺鈣。對處于生長發育時期的孩子,這種骨骼的缺鈣會造成佝僂病。
如何判斷寶寶缺鈣
那么,怎樣知道孩子缺鈣?專家表示,不能僅靠微量元素檢查結果,要結合癥狀來判斷。早期缺鈣的孩子出汗多,尤其是晚上入睡時,而且不論天熱天涼都出汗。這類孩子睡得不踏實,有的孩子有夜驚、夜啼的毛病。稍重的孩子出牙晚,腦后可看到明顯枕禿。這時去查微量元素,血鈣一般都正常。再發展下去,就是骨骼畸形,表現為囟門閉合晚、肋骨外翻、雞胸、O形腿等,嚴重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寶寶缺鈣癥狀和應對方法】相關文章:
關于預防寶寶缺鈣的方法06-30
寶寶缺鈣的表現及補鈣方法05-10
寶寶上火的常見癥狀和預防方法06-26
寶寶缺鈣癥狀以及補鈣注意事項07-06
寶寶缺鈣的癥狀及策略注意事項04-15
應對寶寶害羞的方法06-30
應對寶寶積食的方法06-28
應對寶寶便秘的方法06-29
應對寶寶愛哭的方法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