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喂藥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沒有一個寶寶是喜歡吃藥的,為了給寶寶喂藥,家長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但這很容易就產生一些誤區。下面百分網小編整理了給寶寶喂藥的誤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給寶寶“喂藥”的誤區
1、捏鼻子、壓舌頭強行喂藥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采用捏鼻子的方式給孩子強行喂藥,或者用小勺盛藥,壓住孩子的舌頭,順勢把勺里的藥倒進孩子嘴里,這樣孩子就會乖乖地把藥咽下去。
媽媽們要知道這是很危險的,壓舌強喂如果一次性給藥太多,有可能會引起咳嗆。而捏鼻子灌藥很容易使寶寶將藥物嗆入呼吸道而窒息!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啦。
正確打開方式:正確引導寶寶對吃藥的認識,對于懂事的寶寶,耐心的告訴她媽媽的期待以及吃藥的好處,或者準備一些小禮品,小獎勵,讓寶寶能自然的把藥吃下去。
2、告訴寶寶藥的味道像糖果
這種做法,無疑是王后的'毒蘋果。為了讓寶寶吃藥,哄騙寶寶藥片=糖果。萬一如果藥很難吃,會讓寶寶對父母的話產生不信任感,下次喂藥就更加困難。
正確打開方式:切記要告訴寶寶按照規定服藥。我們應該把藥品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就算寶寶拿到了,也要告訴他藥不像糖果可以隨便吃。
3、給5歲以下的小寶寶直接服用藥片
對1歲的小寶寶來說,肯定不能用藥片,應選擇液體制劑、沖劑。因為片劑需要和水一起吞服,但是寶寶可能太小,還沒有get這個技能,因此很可能造成藥片停留在消化道而損害消化道黏膜的危害。
正確打開方式:如果不得不給小寶寶服用片劑,就需要媽媽把藥片碾碎成粉,和水調勻給給寶寶吞咽。
3、家長總覺得自己是醫生,用藥根本停不下來
有些家長感覺喂寶寶吃藥很困難,就自作主張一次多喂一些,一天少喂幾次,或者看寶寶癥狀嚴重,就加大用藥劑量,這是非常危險的。
還有些家長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寶寶喂藥,或者看到別人的孩子生病,和自己的孩子癥狀一樣,于是就直接給寶寶copy一份藥單,這樣做有可能導致用藥無效甚至有不良效果。
正確打開方式:及時就醫,遵醫囑,且給寶寶吃藥前,仔細檢查藥袋上的名字、日期及用量,注意是飯前還是飯后吃,兩次吃藥的時間至少要間隔4個小時以上,不可隨意加大或減小藥量,不可盲目給寶寶吃藥。
給寶寶“喂藥”的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1:遵照醫囑一日三次的話,最佳喂藥時間是怎樣的呢?
基本上是早、中、晚(睡前)三次。如果在達到最佳藥效上更進一步要求的話,一天一夜24小時中每隔8小時喂一次最為理想。從寶寶的生活習慣來說,早中晚的概念不像大人那么準時。所以每次喂藥間隔6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常見問題2:如果喂藥的時間到了,寶寶還在睡覺,應該把他叫醒吃藥嗎?
寶寶好容易睡著了,所以沒必要特意叫起來吃藥。不如等寶寶醒了再喂。只是要注意下一次喂藥時間一定要至少間隔4小時。
常見問題3:如果到時間忘記了喂藥怎么辦?
本來一天3次的藥量變成一天2次或1次就不好了。所以如果忘記在規定時間喂藥,想起來的時候最好是馬上喂一次的藥量,然后再把后兩次的喂藥時間逐一推遲就行了。注意千萬不要想起來的時候一下喂2次的藥量。
常見問題4:如果寶寶把喂的藥吐出來怎么辦?
如果是剛剛喂完寶寶馬上就吐出來的話,應該接著再重新喂一次。如果是喂完后過了一會兒才又吐出來的話,就沒必要再喂一遍。
常見問題5:如果寶寶吃了藥后出疹子怎么辦?
首先要確定是藥物反應出的疹子還是其它病變的原因,所以應該先找醫生確診。如果結論是現在用的藥物有點異常的話,就請醫生換藥。
常見問題6:如果寶寶突然出現發熱狀況,能否當時救急把大人的藥減量給他吃?
大人吃的藥和寶寶吃的藥即便是用途相同,成分也是不一樣的。退熱藥之類的藥物,嬰兒用藥里的成分是非常柔和的,所以絕對不能把大人的藥給寶寶吃。
寶寶吃藥嘔吐怎么辦
1、讓寶寶用力哭一下。寶寶哭泣的時候要觀察他們的吸氧和吐氣工作,如果寶寶哭聲比較大,臉色也紅潤,表明沒什么大礙。
2、俯傾拍背。防止藥物被寶寶吸入氣管,爹地媽咪需要讓寶寶彎腰傾斜60度,俯臥在自己手臂上,之后用力拍打他們的背部。
3、刺激寶寶腳底板。如果拍背沒有作用,馬上夾住或刺激寶寶腳底板,讓寶寶大哭,加大呼吸。
4、心肺復蘇。假如異物已經去除,但寶寶呼吸、心跳已停止,要及時幫他們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壓,并撥打120或立馬送院搶救。
5、寶寶吐藥咋整?如果剛喂進去就全吐或吐了很多,要補喂一次。如果寶寶半個小時后才嘔吐,醬紫就不需要再喂了,假如寶寶只是吐了一點,可以不補喂。
【給寶寶喂藥的常見誤區有哪些】相關文章:
常見的統計誤區有哪些09-06
給寶寶喂藥的有哪些注意事項09-13
常見的財稅誤區有哪些11-01
sat寫作常見的誤區有哪些11-20
新手開車常見的誤區有哪些09-04
新手開車常見誤區有哪些08-28
給寶寶喂藥的好方法06-28
新手開車常見駕駛誤區有哪些07-21
新手開車常見的駕駛誤區有哪些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