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藻類植物知識講解
藻類植物是一類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具有光合作用色素的植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藻類植物知識講解,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藻類植物知識講解1
低等植物也叫葉狀體植物,是地球上出現最早的一群古老植物。低等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也沒有中柱,有單細胞的、群體的和多細胞的3種類型。有性繁殖器官大多數是單細胞構成,其營養方式可分為自養和異養2大類型:自養植物含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異養植物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低等植物包括細菌、藻類、真菌、地衣等植物。
藻類植物有2萬多種,是一類極古老的植物。大多數藻類水生,一般漂浮在水中或以其一部分附著在水底的基質上。陸生藻類則分布于陰濕土壤、樹皮和峭壁處。
藻類植物體有單細胞的、群體的和多細胞的。體積差異很大,有的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有的則長達幾十米甚至二三百米。藻類細胞含有葉綠素,為自養植物,除葉綠素外,還含有藻黃素、藻用素、藻紅素或藻面素,因而能顯示出不同的顏色。藻類植物的繁殖方式有營養繁殖、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3種。
根據藻類植物的色素、營養體及其細胞的形態、構造、繁殖方式,可分為藍藻、綠藻、硅藻、褐藻和紅藻等5綱。
藻類植物在自然界中能分解巖石,有助于巖石的風化,使石灰巖中的大量碳素回到自然界中去,從而促進碳素的循環。很多藻類能分泌膠質,黏合砂土改良土壤;還有些藻類生長在土壤中,能增加土壤的有機物,并可促進固氮細菌的發育。某些藍藻、綠藻和硅藻,參與腐殖質淤泥的形成.這種淤泥可作為農業上的肥料,也可直接利用藻類作農田肥料。有些藻類還可作為工業和醫藥上的原料,例如從海帶中提取碘和鉀;石花菜可制瓊脂,瓊脂是培養微生物的培養基,并可作糖果的填充物。
有些藻類可直接食用,如念珠藻、海帶、鹿角菜、紫菜等;有的則可作飼料,如小球藻、柵列茨等。
藻類植物知識講解2
一、藻類植物
1、結構: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沒有根、莖、葉的分化。這種結構是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
2、生活環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上的陰濕處。
3、常見的藻類植物:衣藻(單細胞)、水綿(多細胞)、鹿角菜、馬尾藻、石莼、紫菜、海帶、裙帶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魚類餌料、可供食用、可供藥用等。
二、苔蘚植物
1、結構:一般具有莖和葉。莖中沒有導管,葉中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沒有輸導組織。
2、生活環境: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
3、作用: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類植物
1、結構:根、莖、葉中都有運輸物質的管道,具有專門的輸導組織。植株比苔蘚植物高大。
2、生活環境:野生的蕨類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濕環境中。
3、繁殖:苔蘚、蕨類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結種子。
4、常見的蕨類植物:腎蕨、江南星蕨、卷柏、貫眾、胎生狗脊、滿江紅等。
5、作用:卷柏、貫眾等可供藥用。滿江紅是一種優良的綠肥和飼料。煤的形成。
藻類植物知識講解3
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根、莖、葉的分化。
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綿、衣藻、海帶、紫菜。
苔蘚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有莖、葉,根為假根,葉只有一層細胞,沒有輸導組織的分化,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見的苔蘚植物:葫蘆蘚、墻蘚。
蕨類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濕環境中,具根、莖、葉,有輸導組織。
常見蕨類植物:腎蕨、卷柏、滿江紅。
藻類植物知識講解4
1、淡水藻類:藍藻、水綿、衣藻、剛毛藻、輪藻、小球藻
2、海洋藻類:海帶、紫菜、石花菜、裙帶菜、馬尾藻、鹿角菜
3、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上的陰濕處。藻類植物的整個身體都浸沒在水中,全身都能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
4、藻類的經濟意義:
①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還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可供地球90%的氧氣)。
②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
③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
【藻類植物知識講解】相關文章:
風水知識講解06-25
風水知識講解11-23
定語從句的知識講解07-06
政治中考知識講解05-24
蒼老語文知識講解07-14
愁苦語文知識講解07-14
語文必備知識講解07-15
中考物理知識講解06-20
鋼琴樂理知識入門講解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