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學前寶寶營養易全不易粗
學齡前寶寶代謝旺盛,主食已轉以普通米飯、面食為主,對營養物質特別是蛋白質、水以及能量的需要量比成人相對較大,如何才能保證寶寶的營養需求呢?
保證學前寶寶營養最好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盡量保證孩子每頓飯都能吃到五大類食物,即谷類、水果、蔬菜、奶、肉類和豆類。你也許做不到每天都讓孩子的攝入達到每類食物的標準推薦量,但如果你能盡量提供多種健康的食品,這樣在一兩周的時間里,孩子最終也能得到所需要的營養。
粗糧有益不能多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條提出“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中國營養學會主任醫師高慧英指出,粗細搭配一是指要多吃些粗糧,如玉米、小米、雜豆、蕎麥、燕麥、綠豆、紅小豆等。二是要適當增加加工程度低的米面。
專家指出,粗糧雖好,但也不是多多益善。最好是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每天50克上下略為浮動就好,因為粗糧口感粗糙些,一般不好消化,在發育期的兒童以及青少年都不建議過量食用,以免影響其它營養素的吸收。因此,兒童不宜以粗糧作為主食,最好作為副食來搭配,如小米粥、紅小豆粥、玉米面粥、小金銀卷等。零食也可吃全麥餅干、煮玉米等。
幼兒營養5大原則
● 全面。幼兒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素,包括七大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脂肪、蛋白質、纖維素、水。這些營養素必須從食物中獲取,而食物的全面,是保證營養全面的第一原則。
● 多樣。在每一食品大類里,都要變換花樣,變換品種,媽媽能列出的食品品種名單越多越好,最好經常嘗試沒有吃過的新鮮品種。媽媽要給寶寶最大的食物選擇自由,寶寶吃某一種食物多寡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吃多種多樣的食物,這是營養好的第二原則。
● 均衡。盡管營養攝入全面、多樣,但如果攝入的各種營養素比例不均衡,同樣會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喜歡吃的就沒有節制,不喜歡吃的就少吃、甚至不吃,這些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任何食物都不是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再好的食物也要適量。均衡的營養是營養好的第三原則。
● 新鮮。生活品質提高,營養進入比較高的境界,那就是新鮮。吃天然新鮮的食物,是營養好的第四原則。
● 美味。美味是營養好的第五原則。健康的美味是少油、少鹽、少糖、少調味劑,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本身的營養素和天然味道。寶寶味蕾非常嬌嫩和敏感,不要給寶寶過度“厚味重味”的食品,如麻辣燙、油炸甜餅、咸菜、奶油甜點、巧克力等食物,這些食品吃上癮,就會對天然清淡的健康食品食不甘味。
【為什么學前寶寶營養易全不易粗】相關文章:
秋季寶寶為什么易上火06-24
學生易不易的作文06-08
新生寶寶的營養有哪些補充全策略07-07
學生易不易初二作文03-31
寶寶的營養餐07-06
寶寶營養早餐01-19
寶寶營養餐07-07
怎么給寶寶營養07-14
為什么說寶寶兩歲前的營養是最關鍵的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