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課堂數學游戲
數學游戲教學方法一
競爭中游戲,讓學生更積極
學生在競爭中游戲 由于學生的求勝欲很強烈,他們會在競爭中更加努力,從而表現自己,獲得自信,并且競爭游戲能夠培養他們的競爭合作意識。教師可以采取小組的形式進行,讓同組學生之間能相互配合,共同將任務完成好。利用競爭游戲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他們在彼此的競爭與交流中能夠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
興趣是最大的動力 老師給予的激勵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而現在這個充斥著電子設備的年代,學生的興趣已完全被游戲吸引,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讓他們自主學習十分重要。
好勝心帶給無限的動力與活力 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并采用合適的方法設計比賽游戲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比賽中給學生一點點壓力,從而促進學生更努力地學習,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那么教師的教學任務便可以高效完成。如教師可以利用各種顏色的球為工具,并讓學生對每一次教師抽出的球的顏色進行統計。如共抽了10次球,有4個白球,6個黑球,那么再次抽球,抽到黑球的概率為五分之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抽球,并讓組內成員猜測他即將抽出球的顏色以及理由,組別之間可以比賽猜對概率的準確程度。學生在競爭中肯定會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學習,從而培養自己的數學意識與思維,提升數學方面的綜合能力。
情景中游戲,讓學生更快樂
以前,教師采用乏味枯燥的單純講解教學,課堂只是老師一個人的課堂,學生難以自主學習。所以,在當前的教學現狀下,教師可以多創新教學方法,并設計一些能夠讓學生參與的情景。首先,教師要確定設立情景的主題,并把數學知識無縫隙地與情景連接,讓學生在情境中能夠很順利地過渡到數學知識的層面,從而學到知識。此外,教師在設計游戲情景時,要注意符合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征,吸引他們主動參與。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超市購物的情景練習,為學生確定主題之后,讓學生自由分組進行演練,并給他們上臺表演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將自己訓練的成果帶給其他人。情景之中,學生會購買鉛筆3根,每根鉛筆5毛錢,之后就需要學生b,即超市售貨員進行結賬。彼此的交流中,數學的乘法知識進行了很好的應用,也很容易被學生掌握。顯然,游戲的使用會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效率,達到教師教學的目的。
數學游戲教學方法二
1.邊唱邊學。數學以精確著稱,數學游戲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活動,也應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像舊時的童謠《數蛤蟆》:“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講述的就是量的變化規律。這個規律如用數學符號表示就是: I,2,4:2,4,8;3,6,12;……平鋪直敘,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把它與蛤蟆的形象、生動的文字語言聯系在一起,就變得活潑有趣了。人們一念起這首童謠,就想起蛤蟆可愛的模樣,想起它:“撲通撲通跳下水”的笨拙動作,枯燥的數學知識頓時生動起來。我曾讓學生玩過這個游戲,同學們興致盎然,有的邊唱邊學蛤蟆的樣子跳,有的則在旁邊模仿蛤蟆的叫聲,課堂中充滿了熱烈的氣氛,最后,學生在游戲中發現了這首童謠的規律?梢姡瑪祵W游戲在展現科學知識的時候,輔以各種有趣的形式或語言,可以讓數學變成一種輕松有趣的活動。
2.觀察能力。觀察能力是小學階段對兒童進行訓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小學數學可以實物材料為“第一性材料”,以課本文字插圖為“第二性材料”,讓學生們通過觀察實物材料,結合課本材料來學習數學。讓學生們通過觀察數學現象,培養與加強“數”與“形”的基本概念、培養數學意識與敏銳的觀察力。在教學中有這樣的例子:我們問學生:“1/2+1/2=?"學生回答不出來,但如果讓學生動手拼…拼、想一想:半個餅加上半個餅是幾個餅?他么每年卻能很快回答出來。因為此時,學生將“2個l/2與2份半個餅聯系在一起了,學生可以借助這個具體形象的事例來計算。
3.娛樂型游戲教學。娛樂型游戲注重的是數學游戲的娛樂功能,在形式上更多的是體現出數學游戲的形象性和靈活性,這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極具吸引力。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剛剛入學,其心理特點及行為習慣都還帶有幼兒園小朋友的特點: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新鮮事物。靈活多樣的游戲形式可以迅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促使他們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例如,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我與學生一起玩“乘車游戲",游戲之前,我準備好一些司機頭飾和算式卡片,把它們發到每個學生手中,游戲開始了,得到司機頭飾的學生就當小汽車司機,戴上頭飾神氣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也戴上頭飾當“小司機”,每個頭飾上寫了一個10以內的數,拿到算式卡片的學生就根據自己卡片上的得數去乘坐不同的“汽車",全部上車之后,由司機驗票,乘錯車的被罰下車,驗票結束之后,司機就帶領乘客在音樂聲中“坐車”,因為有我的參與,所以學生也顯得特別興奮,他們都想坐上我的車,都為能跟老師一起做游戲而感到自豪,學生在愉悅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識,更加喜愛數學課。
數學課堂的方法三
1、講故事
對于數學知識,我們可以把知識寓于故事中,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而且講故事能夠引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它具有讓學生們了解數學、引導數學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點與功能。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講一些數學家的故事,讓學生們去認識數學的歷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觀察
觀察能力是小學階段對兒童進行訓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小學數學可以實物材料為“第一性材料”,以課本文字插圖為“第二性材料”,讓學生們通過觀察實物材料,結合課本材料來學習數學。讓學生們通過觀察數學現象,培養與加強“數”與“形”的基本概念、培養數學意識與敏銳的觀察力。如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出示教學掛圖和實物,讓學生觀察。
3、猜想
猜想的特點與功能,是能夠讓學生們展開和培養想象力,并且培養合理地推測和驗證能力。在數學游戲教學中,可以采用讓學生們進行猜想的游戲形式,讓學生們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們猜一猜,估一估,促進思維培養,引起學習數學的興趣。當我們在教長度單位米的認識時,就可以先不要告訴學生一米有多長,先進行猜想估計,再讓學生進行實際測量,加強對知識的表象認識,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活動
作為活動的形式,是數學游戲教學法最常使用的一種方式,包括實驗、模擬、繪制、創造等具體形式。這些活動形式的特點與功能是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動手能力、加強對數學的理解等。對于小學生來學說,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枯燥的,而對于老師就要設計一些淺顯而有趣的游戲活動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通過活動來學習數學,促進他們學習數學興趣與能力的提高,在玩中學習數學。
數學課堂的方法四
1.動手操作游戲,激發學生參與
小學生年齡小,喜歡動手操作。因此,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巧妙設計動手操作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游戲中獲得知識。例如,教學“有趣的七巧板”一課時,我設計的游戲是“比一比,看誰拼出的圖形多”。首先,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幅七巧板圖,讓學生利用厚一點的紙按照圖畫畫并進行剪裁,然后涂上相應的顏色;其次,讓學生利用自己的七巧板進行拼圖,并思考“利用這個拼圖,你想表達什么”等問題;最后,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比一比誰拼的圖形多。學生在動手操作時,發現七巧板雖然只有七塊,但是能拼出各種不同的圖形。設計拼圖的動手操作游戲,既讓學生親自體驗到圖形的變化過程,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2.關卡沖關游戲,引導學生探究
每個學生都有渴望勝利的心理,都希望在活動中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教師可以設計關卡沖關游戲,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活化數學課堂。例如,教學“混合運算”一課時,首先,我對學生進行分組,即前后兩桌同學為一組,學生需要在30秒內回答問題,組內成員輪流回答,可以交流探討;其次,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練習,學生回答正確時多媒體會出現“恭喜你,成功闖入下一關”的字幕,同時出現大拇指鼓舞學生;如果回答不正確,屏幕則出現“很遺憾,下次繼續加油”等字,此時回答錯誤的學生則被淘汰出局,確保沖關游戲順利進行。學生闖入下一關后,難度會越來越大,直至有小組能夠挑戰最后一關且勝利,則為闖關成功小組。由于闖關游戲比較刺激,學生都把注意力聚焦在沖關游戲中,組內成員互相幫助,得出正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寓教于樂,利用沖關游戲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設計沖關游戲中的題目時,應注意題目難度的梯度性,確保有沖關成功者和失敗者,以突出活動的價值。
3、評價游戲課堂,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課堂中的評價是必不可少的,學生非?释玫嚼蠋煹年P注、認可、表揚、肯定。因此,在結合游戲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善于找出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表揚,激勵學生獲得更大的成功。此外,教師還可以創新設計評價的形式,讓學生融入評價之中,獲得更大的進步。
【小學課堂數學游戲】相關文章:
數學課堂的評價06-20
數學教學課堂實錄03-14
《數學廣角》課堂實錄與反思08-09
數學《平均數》課堂實錄03-13
小學學生課堂規定07-08
課堂小學班規(通用10篇)03-22
玩游戲的小學生03-10
小學生課堂紀律細則05-05
《攻城游戲》大班戶外游戲07-17
玩游戲的小學生15篇【經典】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