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平衡有術作文
適用主題 平衡造就和諧;自然的平衡;中庸與平衡……
“術”是用來合平“道”的,而不是駕馭“道”的,二者不可顛倒。孟子所說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講的都是一個道理:最高的平衡就是道。
道是什么?是自然法則,是“宇宙真理”,是人文關懷,是天下為公,是民心所向,是核心價值。平衡是兼顧各方利益,體現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誰合乎了這個“道”,誰就得道多助。平衡術追求的不就是這個嗎?
今年六月,我去西藏旅游,終于有機會領略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象平衡原理。
我們知道青藏高原海拔很高,所以相對氣溫就低。哪怕我們所在的城市處在夏季,青藏高原很多地方仍是白雪皚皚。一些山脈上的冰雪,便化作江河的源頭。問題來了:青藏高原哪來這么多化不完的積雪?原來,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面坡度比較緩,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從南往北爬坡,爬過山脈后陡遇寒流,因此那里常年雨雪不斷——造物主就這樣把印度洋的水汽,以云團的形式搬運到青藏高原,再化作雨雪,源源不斷地供給幾大河流,而幾大河流再順著地勢蜿蜒而下,“奔流到海不復回”,形成一個完美循環——前提是別遭到人為破壞,否則就會導致各種失衡——氣候上的、地質上的、生態上的、經濟甚至社會上的,牽一發而動全身。
物理學中把物體平衡分為“穩定平衡”、“隨遇平衡”、“不穩定平衡”三種情況。其實這三種情況也體現在社會歷史當中。當社會不公平、不公正、不穩定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時,就容易出現“失衡”求變的推力,以達到新的平衡。從歷史上看,每一次改朝換代,表面看起因都是一些小事件,比方秦末一場大雨,揭開農民起義序幕,導致秦朝“二世而亡”;明末辭退一個驛卒,導致崇禎皇帝自縊,更招致清軍大舉入侵。但朝代更迭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這些小事件,它們只不過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贏政父子來說,秦朝基業“二世而亡”是個天大的悲劇,但從整個歷史長河上看,亡的只是秦朝而不是中華,中國的歷史長河并沒有因此斷流,每一處轉彎,每一次跌宕,每一聲咆哮,都意味著新的“穩定平衡”的開始。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導致三國鼎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拉孫權以抗曹操,孫權左右逢源,時而拉劉抗曹,時而拉曹打劉,三方玩兒的都是平衡術,每個人也都“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諸葛亮27歲時與劉備作“隆中對”,堪稱戰略平衡的經典;年輕的吳主孫權,繼位時年僅18歲,但是在玩平衡術方面一點不輸曹劉。
平衡往往表現為中庸,但兩者性質截然不同。中庸是一種道,平衡是一種術。
【平衡有術作文】相關文章:
平衡的作文09-08
平衡大師作文08-07
平衡車作文08-11
變身術作文10-17
騎平衡車作文01-16
玩平衡車作文08-09
我的平衡車作文07-20
我的平衡車作文[優選]08-06
我愛平衡車作文09-23
平衡的作文合集(15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