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考
一、激發學生思維動機是對其進行思維訓練的重要環節
動機是人們“因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它是人們行為活動的內在動力。因此,激發學生思維的動機是培養其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
教師如何才能激發學生思維動機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教師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識因素,從學生自身生活出發,使其明確知識的價值,從而產生思維的動機。
這樣設計教學既滲透了“知識來源于生活”的數學思想,又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起來了,自然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學活動中。
可見,創設思維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動機,是對其進行思維訓練的重要環節。
二、理清學生思維脈絡.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積極思考
認知心理學家指出:“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寓于知識發展之中的。”在教學中,對于每一個問題,既要考慮它原有的知識基礎,又要考慮它后繼學習的知識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思維,并形成知識脈絡。我們教學的關鍵在于使學生的這種思維脈絡清晰化,而理清思維脈絡的重點就是抓住思維的起始點和轉折點。
1 引導學生抓住思維的起始點
數學知識的脈絡是前后銜接,環環緊扣的,并只是按照發生一發展一延伸的自然規律構成每個單元的知識體系。學生獲得知識的思維過程也是如此,或從已有的經驗開始,或從舊知識引入,這就是思維的開端。從學生思維的起始點人手,把握住思維的各個層次逐步深入直至終結。如果這個開端不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或思維特點,學生就會感到問題的解決無從下手其思維脈絡就不會在有序的軌道上發展。
當然,不同知識、不同學生的思維起點不盡相同,但不管起點如何,作為數學教學中的思維訓練必須從思維的“發生點”上起步,以舊知識為依托,并通過“遷移”、“轉化”,使學生的思維流程清晰化、條理化、邏輯化。
2 引導學生抓住思維的轉折點
學生的思維有時會出現“卡殼”的現象。這就是思維的`障礙點。此時教學應適時地加以疏導、點撥,促使學生思維轉折,并以此為契機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抓住轉折點,有利于克服學生的思維障礙,有利發散思維的培養。
三、設計有價值的練習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學習計算方法、掌握解題方法一樣,也必須通過練習。而且思維與解題過程是緊密聯系著的。培養思維能力的最有效辦法是通過解題的練習來實現。因此設計好練習題就成為能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一環。一般地說,課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練習題。但是不一定都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級的情況不同,課本中的練習題也很難做到完全適應各種情況的需要。因此教學時我經常根據班里的具體情況及培養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練習題。通過練習,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思維訓練,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有利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相關文章:
如何引導孩子開始英文寫作10-05
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08-19
數學教學的思考總結12-06
如何進行招聘復試08-14
如何進行網頁設計10-03
如何進行郵件合并11-08
如何給力地進行激勵08-08
如何進行薪酬調查08-13
如何對員工進行背景調查08-14
如何對考試進行總結反思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