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冬至10款進補食譜
過了冬至,太陽光直射點開始向北半球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將逐漸加長,黑夜逐漸縮短,而南半球則相反。冬至是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對人的影響極大,是人體陰陽氣交的關鍵時期。冬令進補多選擇冬至開始,此時進補可發揮最大效應,促進人體陽氣的萌生,消耗相對減少。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冬至10款進補食譜推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冬至10款進補食譜:
麻油拌菠菜
做料:菠菜1斤,食鹽、麻油適量。
做法:菠菜洗凈,開水焯熟,撈出入盤,加入適量食鹽,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脈開胸,下氣調中,止渴潤燥。
羊肉燉蘿卜
做料:白蘿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白蘿卜、羊肉洗凈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后五六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后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卜入鍋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炒雙菇
原料: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淀粉、味精、鹽、黃酒、姜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凈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后,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后,放味精、鹽,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補益腸胃,化痰散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天麻燉烏雞
原料:烏雞1只(約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鹽適量,香菜段少許。
做法:烏雞放入冷水中,燒開,焯去血沫;中藥洗凈,放入雞腹中,用線縫好口。把烏雞放人砂鍋內,加入姜片、料酒和適量水,燒開后用小火燉約1小時,放精鹽再燉約20分鐘至材料熟爛,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烏雞舒經活血、調節內分泌等功效,對老年女性大有益處。天麻、川芎、茯苓對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均有輔助治療之效,既能平肝熄風止痛,又能滋養鎮靜安神,與烏雞等配合,補虛作用頗為明顯。
牛膝蹄筋
原料:牛膝10g,豬蹄筋10g,雞肉50g,火腿50g,蘑菇25g,胡椒5g,味精5g,紹酒30g,生姜10g,蔥10g,食鹽5g,清湯適量。
做法:將牛膝洗凈浸潤后,切成斜口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入清水適量,上籠蒸約4小時,待蹄筋酥軟時取出,再用冷水浸漂2小時,剝去外層筋膜,洗凈;火腿洗凈后,切成絲;蘑菇水發后,切成絲;生姜、蔥洗凈后,切成姜片、蔥段;將發脹后的蹄筋切成節,雞肉剁成2cm的方塊。將蹄筋、雞肉放入蒸碗內,把牛膝片擺在雞肉的面上,火腿絲和蘑菇絲調合勻后,撒在周圍;姜片、蔥段放人蒸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紹酒、食鹽、清湯,調好湯味,灌人蒸碗中,上籠蒸約3小時,待蹄筋熟爛后,立即出籠,揀去姜片、蔥節,調味后即成。
功效: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天麻蒸鯉魚
原料:天麻30g,川芎、茯苓各10g,鮮鯉魚1條(1500g),清湯、調料各適量。
做法: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將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再將天麻放人泡過川芎、茯苓等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將天麻片放人魚頭和魚腹部內,置盤中,然后放人蔥、生姜,加入適當清水后,上籠蒸約30分鐘,蒸好后,揀去蔥和生姜;另用水淀粉、清湯、白糖、食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
功效:降壓去濕,祛風強腎。適于高血壓患者。
山藥魚片
原料:魚肉片400-600g,山藥20-30g,青蘿卜200g,蔥絲、姜絲、胡椒粉、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山藥去皮洗凈壓成細末;魚肉片放人碗中加適量淀粉、精鹽,打入1-2個雞蛋,拌勻后腌約20分鐘,投入熱油中炸熟;鍋中留少許油,燒熱后加入蔥絲、姜絲,拌炒片刻,加適量水,燒開后加入山藥末、炸熟的魚片、青蘿卜絲、精鹽,用小火燉約20分鐘,加胡椒粉和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防治性功能衰退。
地膚子蒸魚
原料:海魚500g,地膚子10g,橘子2個,海帶絲、精鹽、醬油、味精、水淀粉各適量。
做法:將海魚洗凈后,斜劃數刀,用少許精鹽涂抹好;地膚子加適量水小火煎煮30分鐘,用紗布濾取藥液,再加水煎煮20分鐘,濾取藥液,然后將兩次濾取的藥液一起倒人鍋內,加人海帶絲、精鹽、醬油、桔子皮絲再用少許水淀粉勾芡,煮至湯粘稠;將腌好的魚放人蒸碗中,加上蔥、濃湯、姜絲蒸熟即成。
功效:增強性功能,防治早衰。
蓮藕豬脊髓湯
原料:連骨豬脊髓500g,蓮藕250g,蔥段、姜片、料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蓮藕洗凈,切成厚片;豬脊髓洗凈,入沸水中氽燙后撈出,瀝干水分。將豬脊髓與藕片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放入蔥段、姜片和料酒,用大火燒開后轉用小火慢燉約150分鐘至熟,撈去蔥段、姜片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補髓。適用于陳舊性腰肌勞損所導致的腰痛、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癥的輔助食療。
牛內紅棗湯
原料:牛肉250g,紅棗20g,精鹽、料酒、姜片、味精各適量。
做法:牛肉洗凈切小塊;紅棗洗凈。將牛肉塊,紅棗同人砂鍋,加清水適量,放人料酒、姜片,燉至牛肉熟爛,加入精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
冬季這樣進補不上火:
1、吃些涼性的食物
可多吃些涼性食物,像是綠豆、海帶、西洋參、梨、菱角、芒果、菊花、車前草、絲瓜,吃這些食物不但可降火氣,還可改善熱性體質的人失眠、發炎、腫脹的情形。
2、不要補過頭了
冬天似乎就一定要進補,像是羊肉爐、姜母鴨、藥燉排骨,無一不是補,但要是補過多可是會上火的。
因此,在吃一些“補鍋的時候,可選擇白菜、白蘿卜等涼性食物搭配,或是在餐后吃些綠豆薏仁湯、酸梅湯、或是含有維他命C的新鮮柳橙汁、葡萄柚汁,都可幫你降火。
3、不要吃太辣的食物
辛辣的食物在冬季是非常受人們歡迎的一種食物,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辛辣的食物一定不能吃的太多。這是因為吃太多的辛辣食物會導致我們出現上火的癥狀,對于身體出現負面的影響哦!那么冬季對于辛辣食物究竟應該怎么做呢?
如果體質本來就是熱性體質的人,最好能夠不吃,否則也一定要少放些辣椒、花椒等辛香料,另外,也可以在餐后吃些涼性食物來調和一下。
結語:現在養生已經發展成一種時尚,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女性養生更要注重飲食的合理搭配,這樣才有更好的保健效果!廣大的女性朋友們平時就要多多注意自己的飲食安排,營養要全面豐富,才可以更加健康哦!小編希望每個女性朋友們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冬季適宜補益的食譜分類:
冬季是適合人們食補的大好季節,而藥補雖然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建議采納,因為任何補充都不如食補來得健康,但是,冬季食補也要注意認清食物的分類,哪些食物是溫補的,哪些是平補的,弄清楚后才不至于亂吃。也就是說,冬至節氣食療養生不宜盲補亂補,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分類。
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均屬美味,在冬季可作為進補佳品。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因此必須把握分寸。
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無偏寒、偏溫的特性。
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甲魚等。
食療方應按體質區分:
冬季進補僅適用于體質陽虛或寒、濕等病理變化的人群,不適宜體質陰虛火旺和實熱癥候的人群。因此進補之前,一定要辨清自己的體質,最好到醫院咨詢后,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食療方。
飲食種類多樣化,巧平衡
谷、果、肉、蔬要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飲食宜清淡,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咸食品。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宜吃溫熱的食物以保護脾腎。
進補禁忌
一忌盲目食狗、羊肉
盡管冬至吃狗、羊肉有滋補功效,但在吃的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和其他食物的搭配,就有可能產生反作用。
專家指出,吃狗、羊肉火鍋需注意以下幾點:
吃完狗、羊肉火鍋后不宜喝茶:如果剛吃完狗肉就馬上喝茶,會使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進而誘發便秘。所以,剛吃完狗肉后請不要急著喝茶,尤其是濃茶;感覺口干時,應以白開水解渴;吃過狗肉后需等兩個小時方宜喝茶。
狗、羊肉不宜與醋同食:因為酸味的醋具有收斂作用,不利于體內陽氣的生發,與狗、羊肉同食會使溫補作用大打折扣。此外,狗、羊也不宜與南瓜同食。因為南瓜屬于溫熱食物,如果兩者放在一起食用,極易“上火”。同樣的道理,在烹調羊肉時也應少放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品。
二忌雞湯亂補
許多人認為雞湯大補。但專家指出,雞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喝。雞湯里的雞油大都屬于飽和脂肪酸。因為雞湯中這一特有的營養成分和刺激作用,以下幾種病人就不宜喝雞湯:
膽道疾病患者、膽囊炎和膽結石癥經常發作者不宜多喝雞湯 :因雞湯內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參與,喝雞湯后會刺激膽囊收縮,易引起膽囊炎發作。
胃酸過多者不宜喝雞湯
因為雞湯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有胃潰瘍、胃酸過多或胃出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雞湯。
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喝雞湯
因為雞湯內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質,患有急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癥的患者,由于其肝腎對蛋白質分解物不能及時處理,喝多了雞湯會引起氮質血癥,加重病情。
【冬至10款進補食譜】相關文章:
冬至吃什么進補12-22
冬至養生的食譜12-20
冬至養生食譜12-16
冬至養生食譜12-22
冬至養生食譜11-23
冬至養生食譜有什么推薦07-20
冬至養生食譜匯編12篇12-05
夏季進補的注意事項06-16
健身的食譜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