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網球培訓

網球競賽規則

時間:2024-10-21 18:12:05 網球培訓 我要投稿

網球競賽規則

  在網球比賽中設置臨場裁判或信任制都要執行規則。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網球競賽規則的競賽規則,一起來看看吧!

網球競賽規則

  網球競賽規則

  第一部分

  1.場地

  網球場地為長方形,長度為23.77米(78英尺),單打比賽的場地寬度為8.23(27英尺),雙打比賽的場地寬度為10.97米(36英尺)。

  場地由一條球網從中間處分隔開,懸掛在網繩或金屬繩上,附著或繞在1.07米(3.5英尺)高的兩根網柱上。球網應充分伸展開,填滿兩個網柱之間的空間,網孔的大小應確保球不能從中間穿過。球網中心的高度應為0.914(3英尺),并用中心帶向下繃緊固定,網繩、金屬繩和球網的上端應當用一條網帶包裹住,中心帶和網帶均應完全為白色。

  ·網繩或金屬繩的最大直徑為0.8厘米(0.33英寸)。

  ·中心帶的最大寬度應為5厘米(2英寸)。

  ·球網兩側的網帶寬度應當在5厘米(2英寸)與6.35厘米(2.5英寸)之間。

  雙打比賽中,每側網柱的中心應距雙打場地的外沿0.914米(3英尺)。

  單打比賽中,如果使用單打球網,每側網柱的中心應距單打場地的外沿0.914米(3英尺)。如果使用雙打球網,那么球網要用兩根高1.07米(3.5英尺)的單打支柱支撐起,每側單打支柱的中心距單打場地的外沿0.914米(3英尺)。

  ·網柱的邊長/直徑不應超過15厘米(6英寸)。

  ·單打支柱的邊長/直徑不應超過7.5厘米(3英寸)。

  ·網柱和單打支柱不能高出網繩2.5厘米(1英寸)以上。

  球場兩端的界限稱為底線,兩側的界限稱為邊線。

  在兩條單打邊線之間畫兩條距球網6.40米(21英尺)與球網平行的線,這兩條線稱為發球線。球網每一邊的發球線和球網之間的區域,被一條發球中線分成相同的兩部分,稱為發球區。發球中線應當和單打邊線平行并且與兩條邊線的距離相等。

  每一條底線都被一條長10厘米(4英寸)的中心標志分為相等的兩部分,中心標志要畫在場地內并且和單打邊線平行。

  ·發球中線和中心標志的寬度為5厘米(2英寸)。

  ·除底線的最大寬度可以為10厘米(4英寸)外,場上其他線的寬度均應介于2.5厘米(1英寸)和5厘米(2英寸)之間。

  場地的所有測量都應以線的外沿為基準,場地上的所有線的顏色均必須相同,并且和場地的顏色有明顯的區別。

  除附錄Ⅳ中另有規定的以外,在場地、球網、中心帶、網帶、網柱或單打支柱上均不允許放置廣告。

  除上述場地外,附錄Ⅶ中的“紅色”和“橙色”場地可以用于10歲及以下組別的比賽。

  注:底線和后擋板之間,以及邊線和側擋板之間的最短距離標準可參見附錄Ⅸ。

  2.永久固定物

  場地上的永久固定物,不僅包括后擋板、側擋板、觀眾、觀眾看臺和座位,場地周圍和上方的所有其他固定物,而且還包括處于各自規定位置的主裁判、司線員、司網裁判和球童。

  在使用雙打球網和單打支柱的場地上進行單打比賽時,網柱、單打支柱外側的球網部分屬于永久固定物,而不能視其為網柱和球網的一部分。

  3.球

  網球規則中批準的比賽用球必須符合附錄Ⅰ的具體要求。

  國際網聯負責裁決某種球或模型是否符合附錄Ⅰ的標準,以及是否可以批準用于比賽。國際網聯既可以主動作出此類裁決,也可以根據相關方的申請裁決,包括運動員、器材生產廠商、國家網球協會或其會員等。此類申請與裁決應當按照國際網聯相應的審查與聽證程序來進行(參見附錄Ⅺ)。

  賽事組織方必須在賽前公布:

  a.比賽中用球的數量(2個、3個、4個或6個);

  b.換球的方案。

  如果換球,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何一種:

  i.規定某單數局結束后換球。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熱身活動用球的原因,比賽中第一次換球必須比規定的局數提前兩局進行。平局決勝局在換球時算作一局,平局決勝局開始前不應換球。在這種情況下,換球應當推遲到下一盤第二局開始前;

  ii.在每盤開始前換球

  如果球在活球期破裂,這一分應當重賽。

  判例1:如果在一分結束后發現球變軟,這一分是否應重賽?

  答案:如果球只是變軟而沒有破裂,這一分不應重賽。

  注:在按照網球規則進行的比賽中,任何用球都必須是由國際網聯發布的已被列入官方目錄的批準用球。

  4.球拍

  網球規則中批準的比賽用拍必須符合附錄Ⅱ的具體要求。

  國際網聯負責裁決某種球拍或模型是否符合附錄Ⅱ的標準,以及是否可以批準用于比賽。國際網聯既可以主動作出此類裁決,也可以根據相關方的申請裁決,包括運動員、器材生產廠商、國家網球協會或其會員等。此類申請與裁決應當按照國際網聯相應的審查與聽證程序來進行(參見附錄Ⅺ)。

  判例1:球拍擊球面是否允許有一套以上的拍弦?

  答案:不允許,規則中提及只能有一組交叉弦(參見附錄Ⅱ)。

  判例2:如果弦穿在了一個以上的平面上,是否可以認為拍弦是大體一致和平整的?

  答案:不可以。

  判例3:減振器是否可以裝在拍弦上,如果可以,應當裝在什么位置?

  答案:可以,但只能裝在交叉弦外側。

  判例4:在一分未結束時,運動員的拍弦意外斷裂,他可以用這把球拍繼續比下一分嗎?

  答案:可以,但賽事組織方特別禁止的除外。

  判例5:在比賽中的任何時候,運動員可否使用一把以上的球拍?

  答案:不可以。

  判例6:可以在球拍內嵌入會影響擊球特性的電池嗎?

  答案:不可以,比賽中禁止使用電池、太陽能電池或其他類似的產生能源的設備。

  5.局分

  a.常規局

  在常規局的比賽中,應首先報發球運動員的得分,計分如下:

  無得分 —— 0

  第一分 —— 15

  第二分 —— 30

  第三分 —— 40

  第四分 —— 本局比賽結束

  若兩名運動員/隊都得到三分,則比分為“平分”!捌椒帧焙笕绻幻\動員/隊得分,則比分為“占先”,如果“占先”的這名運動員/隊又得分,他便贏得了這一局;如果“占先”后是另一名運動員/隊得分,則比分仍為“平分”。運動員/隊需要在“平分”后連續得到兩分,才能贏得這一局。

  b.平局決勝局

  在平局決勝局中,使用阿拉伯數字0、1、2、3等計分。首先贏得7分并凈勝對手兩分的運動員/隊贏得這一局及這一盤。決勝局有必要進行到一方運動員/隊凈勝對手兩分為止。

  輪及發球的運動員在平局決勝局中首先發第一分球,隨后的兩分由他的對手發球(在雙打比賽中,對方隊中輪及發球的運動員進行發球)。此后,每一名運動員/隊輪流連續發兩分球,直到平局決勝局結束(在雙打比賽中,隊內發球順序應與該盤發球順序相同)。

  在平局決勝局中首先發球的運動員/隊應當在下一盤的第一局首先接發球。

  其他批準的備選計分方法可參見附錄Ⅴ。

  網球單打比賽競賽規則

  第一條場地設備

  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23.77米(78英尺),寬8.23米(27英尺)。用球網將全場橫隔為二等區,球網懸掛在直徑不超過0.8厘米(1/3英寸)的繩或鋼絲繩上,球網兩端懸掛或越過在直徑不超過15厘米(6英寸)的圓形網柱或邊長不超過15厘米(6英寸)的正方形網柱頂上。網柱高不得超過網繩頂部2.5厘米(1英寸)。網柱中心距邊線外沿0.914米(3英尺)。網柱高度應使網繩或鋼絲繩的頂部距地面1.07米(3英尺6英寸)。當一兼有雙打和單打的場地(見規則第三十四條)掛著雙打球網用于單打時,球網必須用高度為1.07米(3英尺6英寸)的兩根支柱支撐,這兩根支柱稱為“單打支柱”。它的直徑或邊長不得超過7.5厘米(3英寸),單打支柱中心距單打場地邊線外沿0.914米(3英尺)。球網應充分展開,完全填滿兩柱間之空隙,網孔大小以不讓球穿過為準。球網中央高0.914米(3英尺),并用不超過5厘米(2英寸)寬的白色中心帶繃緊束于地面。

  網頂的繩或鋼絲繩要用白色網邊布包縫,每邊寬不得少于5厘米(2英寸),也不得多于6.3厘米(2 1/2英寸)。在球網、中心帶、網邊白布或單打支柱上均不得有廣告。球場兩端的界線叫端線;球場兩邊的界線叫邊線。在球網兩側6.40米(21英尺)處的場內各畫一條與球網平行的橫線叫做發球線。聯結兩發球線的中點畫一條與邊線平行的線,線寬5厘米(2英寸)叫做中線,中線與球網成“十”字形,將發球線與邊線之間的地面分成四個相等的區域叫做發球區。在端線的中心,向場內畫一條10厘米(4英寸)長、5厘米(2英寸)寬的垂直于端線的短線叫做中點。全場除端線可寬至10厘米(4英寸)外,其他各線的寬度均不得超過5厘米(2英寸),也不得少于2.5厘米(1英寸)。全場各區的丈量,除中線外都從各線的外沿計算。

  所有的線應是同一顏色。如在球場后面放置廣告或其他物品時,則不得使用白色、黃色。任何淺顏色,只有當其不妨礙運動員視線時,方可使用。如廣告放置在位于球場后面的司線員的坐椅上,這些廣告也不得使用白色或黃色。任何淺顏色,只有當其不妨礙運動員視線時,方可使用。

  注:戴維斯杯,或國際網聯主辦的其他正式錦標賽規定,端線以外至少要有6.40米(21英尺)的空地,邊線以外至少要有3.66米(12英尺)的空地。司線員的坐椅可安置在球場后面6.40米(21英尺)的空地內,或安置在球場旁邊3.66米(12英尺)的空地內,只要坐椅凸出該區不超過0.914米(3英尺)即可。

  第二條球場固定物

  球場固定物包括球網、網柱、單打支柱、繩或鋼絲繩、中心帶、網邊白布,還包括球場四周的擋網、看臺、固定的或可移動的座位或坐椅及其占有人;安置在場地周圍上空的設備,以及在各自位置上的裁判員、輔助裁判員、腳誤裁判員、司線員、拾球員等。

  注:所謂“裁判員”包括裁判員和那些在球場上有權獲得一席位,以及被指定協助裁判員臨場工作的所有人員。

  第三條球的大小、重量和彈力

  球為白色或黃色.外表毛質均勻,接縫處沒有縫線。球的直徑是6.35—6.67厘米(21/2-25/8英寸),重量是56.7-58.5克(2-21/16盎司)。球的彈力為:從2.54米(100英寸)的高處自由落下時,能在混凝土地面上彈起1.35一1. 47米(53-58英寸);氣溫在20℃(68°F)時,如果在球上加壓8.165公斤(18磅)時,推進變形應大于0。56厘米(0.22英寸)、小于0.74厘米(0.29英寸),復原變形應大于0.89厘米(0.3英寸)、小于1.08厘米(0。425英寸)。此二變形值為對球之三軸所施的各試驗讀數平均值,每:二讀數不得相差0.08厘米(0.03英寸)。在海拔1219米(4000英尺)以上地方比賽時,可以使用另外兩種球。第——種球落地后彈起的高度應大于121.92厘米(48英寸)、小于135厘米(53英寸),其他規格同上所述,其球內壓力應大于外界壓力。這種球通常稱之為“有壓球”。第二種球落地后彈起的高度應大于135厘米(53英寸)、小于147厘米(58英寸),其他規格也同上所述,其球內壓力幾乎和外界壓力相同,并且已置于特殊比賽的氣壓下有60天或更長時間。這種球通常稱之為“零壓球”或“無壓球”。

  第四條球拍

  球拍如不符合下列規格,則不得在比賽中使用。

  (a)球拍的擊球面必須是平的,由弦線上下交替編織或聯結組成,其組成格式應完全一致。每條弦線必須與拍框聯結,特別是穿線后其中心密度不能小于其他任何區域密度。弦線不應有附屬物或突起物。如有附屬物,只限用以限制或防止弦線的磨損、振動或分散重力,

  其大小和布置均應合理。

  (b)拍框和拍柄的總長不得超過81.28厘米(32英寸),總寬不得超過31.75厘米(12 1/2英寸)。拍框內沿總長不得超過39.37厘米(15 1/2英寸),總寬不得超過29.2l厘米(11 1/2英寸)。

  (c)拍框包括拍柄,不應有附屬物或設備。如有附屬物或設備,只限用以限制或防止拍框和拍柄的磨損、振動或分散重力。任何附屬物或設備,其大小和布置必須合理。

  (d)拍框包括拍柄和弦線,在每一分的比賽期間,不應有任何可使運動員應質上改變其球拍形狀或改變其重力分配的設備。

  國際網聯應裁決某一球拍或原型是否符合以上規格或能否批準它在比賽中使用。這樣的裁決或是國際網聯主動著手去做,或是根據某些當事人的申請。這些當事人包括運動員、器材制造商或國家的協會或它的會員。這些裁決與申請應根據國際網聯適用的“回顧與聽取程序”做出,其有關抄本可向秘書辦公室索取。

  例(1)球拍的擊球面能否有一盤以上的拍弦?

  答:不能。規則很清楚地說到,交叉的弦組成一個式樣,而不是幾個式樣。

  例(2)如果拍弦是在一個以上的平面上,是否可以認為拍弦式樣大體上是平整的?

  答:不可以。

  例(3)拍弦上能安置振動減弱設備嗎?如可以,設備安置在何處?

  答:可以。該設備只可安置在交叉的弦組成的式樣外邊。

  例(4)比賽進行中,當一名運動員拍弦突然斷裂,他能否用該拍繼續比賽?

  答:可以。

  第五條發球員和接球員

  運動員應各自站在球網的一邊,先發球的運動員叫做發球員,另一邊的運動員叫做接球員。

  例(1)運動員在擊球前或擊球后超過了球網的假定延長線,是否判他失分?

  答:不判失分。只要他不進入對方場區內即可[根據規則第二十條(e)款處理]。若有礙擊球,對方可提請裁判員按規則第二十一條和第二十五條處理。

  例(2)發球員要求接球員必須站在場內接球,是否必要?

  答:無必要。接球員在自己球場一側可站在任何位置接球。

  第六條選擇權

  第一局比賽用擲錢幣的方法來決定選擇場區或首先發球權、接發球權。得勝者,有權選擇或要求對方選擇。

  (a)選擇發球或接發球者,應讓對方選擇場區。

  (b)選擇場區者,應讓對方選擇發球或接發球。

  第七條發球

  發球應按下列方法將球發送出去:

  發球員在發球前,應先站在端線后、中點和邊線的假定延長線之間的區域里,然后用手將球向空中任何方向拋起,在球接觸地面以前用球拍擊球(僅能用一只手的運動員,可用球拍將球拋起),球拍與球接觸,就算完成球的發送。

  例(1)單打比賽中,發球員可以站在端線后、單打邊線與雙打邊線的假定延長線之間發球嗎?

  答:不可以。

  例(2)發球時,發球員向上拋起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球,是否判失誤?

  答:不判失誤。重發球。若裁判員認為此舉純系故意而為,可按規則第二十一條處理。

  第八條腳誤

  (a)發球員在整個發球動作中:

  (?)㈠不得通過行走或跑動改變原站的位置。發球員發球時如兩腳輕微移動而未變更原位,不算行走或跑動。

  (?)兩腳只準站在端線后、中點和邊線的假定延長線之間,不能觸及其他區域。

  (b)腳是指踝關節以下部分。

  第九條發球員的位置

  (a)每局開始發球時;發球員應先從右區端線后發球;得(失)一分后,應換到左區發球。這樣每得(失)一分就輪流交換發球位置。如發球位置錯誤而未察覺,比分仍然有效;一旦察覺,應立即糾正。

  (b)發出的球,在對方還擊前,應從網上越過,落到對角的對方發球區內或其周圍的線,上。

  第十條發球失誤

  發球時發生下列任何—種情況,均判失誤:

  (a)發球員違反規則第七、第八和第九條的各項規定。

  (b)未擊中球。

  (c)發出的球,在落地前觸及固定物(球網、中心帶、網邊白布除外)。

  例(1)發球員向上拋球準備發球時,又決定不擊球而將球接住,是否算失誤?

  答:不算失誤。

  (例2)單打比賽在雙打場地上進行,使用了單打支柱,發出的球觸及單打支柱后落入規定的發球區內,是應判失誤還是判重發球?

  答:判失誤。因為單打支柱、雙打支柱以及其間的球網、網邊白布均系固定物(規則第二條、第十條及第二十四條的注)。

  第十一條第二次發球

  發球員第一次發球失誤后,應在原發球位置進行第二次發球。如第一次發球失誤后,發覺發球位置錯誤時,應按規則第九條改在另區發球,但只能再發一次球。

  例(1)發球員錯區發球,失分后提出站位錯誤應判發球尖誤,該如何處理?

  答:比分有效。下次發球應按比分站在正確的位置上進行。

  例(2)比分15:15時,發球員站錯位置在左區發球,得了該分,然后到右區發球,第一次發球失誤后發覺發球位置有誤,先前所得的一分是否有效?應該站在何處發第:二次發球?

  答:原先得分有效,比分應是30:15;該改站到左區發球,原先失誤有效,只能發第二次發球。

  第十二條發球時間

  發球員須待接球員準備好后,才能發球。接球員做還擊姿勢就算已做準備;如接球員表示尚未準備,即使所發的球沒有落到發球區內,他也不能要求判此球失誤。

  第十三條重發球和重賽

  凡根據規則必須重發球或比賽受到干擾時,裁判員應呼叫“重發球”。對此可作下列解釋:

  (a)宣報發球無效時,僅該球不算,重發球。

  (b)其他情況下,該分重賽。

  例(1)發球受到規則第十四條規定以外的一些原因的妨礙,是否只有重發球?

  答:不。該分重賽。

  例(2)“活球”期間球破了,是否應判重賽?

  答:應該重賽。

  第十四條發球無效

  下列任何一種情況,應判發球無效,并重發球:

  (a)合法的發球觸及球網、中心帶、網邊白布后,仍落到對方發球區內,或發球觸及球網、中心帶、網邊白布后,在落地前觸及接球員身體或其穿帶物件。

  (b)不論發出的球成功還是失敗,接球員均未作準備(參閱規則第十二條)。如重發球,則那次發球不子計算,但原先的第一次發球失誤不予取消。

  第十五條發球次序

  第一局比賽終了,接球員成為發球員,發球員成為接球員。以后每局終了,均依次互相交換直至比賽結束。如發球次序發生錯誤時,發覺后應立即糾正,由應輪及發球的球員發球。發覺錯誤前雙方所得的分數都有效。如發覺前已有一次發球失誤,則不予計算。如一局終了才發覺次序錯誤,則以后的發球次序就以該局為準按規定輪換。

  第十六條運動員何時交換場地

  雙方應在每盤的第一、三、五等單數局結束后,以及每盤結束雙方局數之和為單數時,交換場地。如一盤結束,雙方局數之和為雙數,則不交換場地,須等下一盤第一局結束后再進行交換。如發生差錯未按正常順序交換場地,一經發現,應立即糾正場區,按原來順序進行比賽。

  第十七條“活球”期

  自球發出時起(除失誤或重發外),至該分勝負判定時止,為“活球”期。

  例:甲方運動員還擊失誤,裁判員未判,比賽繼續進行。乙方運動員可否在往返對打結束后聲稱他應得這一分?

  答:不可以。甲方還擊失誤,但比賽繼續,只要乙方未受妨礙,乙方就不得有此要求。

  第十八條發球員得分

  下列任何一種情況,判發球員得分:

  (s)發出的球(發球無效除外,參閱規則第十四條)在著地前觸及接球員或他穿戴的任何物件時。

  (b)接球員違反規則第二十條的規定而失分時。

  第十九條接球員得分

  下列任何一種情況,判接球員得分:

  (a)發球員連續兩次發球失誤時。

  (b)發球員違反規則第二十條的規定而失分時。

  第二十條失分

  發生下列任何一種情況,均判失分:

  (a)在球第二次著地前未能還擊過網[規則第二十四條(a)和(c)款除外)。

  (b)還擊的球觸及對方場區界線以外的地面、固定物或其他物件[規則第二十四條(a)和(c)款除外)。

  (c)還擊空中球失敗(站在場外擊空中球失敗也算失分)。

  (d)在比賽進行中,運動員故意用球拍拖帶或接住球,或故意用球拍觸球超過一次。

  (e)“活球”期間運動員的身體、球拍(不論是否握在手中)或穿戴的其他物件觸及球網、網柱、單打支柱、繩或鋼絲繩、中心帶、網邊白布或對方場區以內的地面。

  (f)來球尚未過網即在空中還擊(過網擊球)。

  (g)除握在手中(不論單手或雙手)的球拍外,運動員的身體或穿戴的物件觸球。

  (h)拋拍擊球。

  (i)比賽進行中,運動員故意改變其球拍形狀。

  例(1)發球時,球拍從發球員手中飛出,在球觸地面前觸網,這是一次發球失誤還是發球員失分?

  答:發球員失分。因為是在“活球”期間球拍觸網[見規則第二十條(e)款]。

  例(2)發球時,球拍從發球員手中飛出,在球接觸發球區以外地面后觸網,這是一次發球失誤還是發球員失分?

  答:這是一次發球失誤。因為當球拍觸網時,已成“死球”。

  例(3)甲與乙和丙與丁比賽,甲發球給丁,丙在球著地前觸網,然后由于球落在發球區外,判甲發球失誤。試問丙、丁是否應失此分?

  答:判“發球失誤”是錯誤的。在宣判“發球失誤”前,丙、丁已經失分。因為在“活球”期間,丙觸網。

  例(4)運動員可否在“活球”期間跳過球網到對方場區而不被判罰?

  答:不可以。應判該運動員失分[規則第二十條(c)款)。

  例(5)甲削球剛過網,球又反彈至甲場區,乙夠不著球,拋拍擊球,拍與球一起落入甲方場區內,甲這時回球出界,乙失分還是得分?

  答:乙方失分[規則第二十條(e)款和(h)款]

  例(6)站在發球區外的運動員,在對方發來的球落地前被擊中,他是得分還是失分?

  答:被擊中的球員失分[規則第二十條(g)款]。規則第十四條(a)款除外。

  例(7)運動員站在場區外還擊空中球或用手接住球,聲稱他應得此分,因該球明顯出界,可以嗎?

  答:在任何情況下,他都不應得分。

  (i)如他用手接住球,他失分[規則第二十條(g)款)。

  (ii)如他還擊空中球失誤,他也失分[規則第二十條(c)款)。

  (iii)如他還擊空中球為有效還擊,則比賽繼續進行。

  第二十一條阻礙擊球

  甲方的舉動妨礙乙方擊球時,該舉動若屬故意,判甲方失分,若系無意則判該分重賽。

  例(1)一方在擊球過程中觸碰了對方,是否應判罰?

  答:不。除非裁判員認為根據規則第二十一條有應罰之處。

  例(2)當球反彈后回過網去,追擊該球的一方過網擊球,但受到對方阻礙未能擊球,應如何判決?

  答:按照規則第二十一條,裁判員可判受阻方得分或指令該分重賽(規則第二十五條)。

  例(3)屬于規則第二十一條之內的無意連擊。是否構成影響對方擊球的動作?

  答:不是。

  第二十二條壓線球

  落在線上的球都算界內球。

  第二十三條球觸固定物

  擊出的球,落到對方場區地面后再觸及固定物(球網、網柱、單打支柱、繩或鋼絲繩、中心帶、網邊白布除外)時,判擊球者得分;球在落地前觸及固定物,判對方得分。

  例:一方運動員還擊,球觸及裁判員或裁判椅,他聲稱該球正向場內飛入,應如何判決?

  答:判擊球者失分。

  第二十四條有效還擊

  下列任何一種情況,都是有效還擊:

  (a)球觸球網、網柱、單打支柱、繩或鋼絲繩、中心帶或網邊白布后,從網上越過落入對方場區內。

  (b)對方發出或還擊的球,落到本方有效場區內又反彈回去或被風吹回對方場區上空時,本方運動員揮拍過網擊球,球落到對方場區內,其身體、衣服或球拍并未觸及球網、網柱、單打支柱、或鋼絲繩、中心帶、網邊白布或對方場區的地面。

  (c)球從網柱或單打支柱以外還擊至對方場區(不論還擊的球是高還是低于球網或是觸及網柱或單打支柱)。

  (d)合法擊球后,球拍隨球過網。

  (e)對方發出或擊出的球,碰到本方場區內的另一球,而還擊的運動員仍能回球到對方場區內。注:單打比賽時,為了方便起見,可在雙打場上另裝單打支柱。單打支柱以外的球網、雙打網柱、繩或鋼絲繩及網邊白布等都算固定物,不算單打網柱或球網的一部分。還擊的球,如果從單打支柱和雙打網柱中間鋼絲繩下穿過,并且沒有觸及鋼絲繩、球網或雙打網柱而落到有效場區以內,算有效還擊。

  例(1)一個向場外飛出的球,觸及網柱或單打支柱而落入對方場區內,是否屬于有效還擊?

  答:如果是發球,不屬有效還擊[規則第十條(c)款]如果是回擊來球,則屬有效還擊[規則第二十四條(a)款]。

  例(2)運動員雙手握拍擊球,是否為有效還擊?

  答:是有效還擊。

  例(3)發球或來回擊球過程中,球觸及停留在場內的另一球,是否就此判得分或失分?

  答:不應就此作出判決,比賽應繼續進行。如果裁判員未能判別繼續比賽的球是否系原來所用的球時,應指令該分重賽。

  例(4)運動員可否在球賽中使用一把以上的球拍?

  答:不可以。規則的全部含義是一把。

  例(5)運動員可否要求將停留在對方場區內的球取走?

  答:可以。但不得在“活球”期間進行。

  第二十五條意外阻礙

  運動員遇到不能控制的意外阻礙(球場固定物及規則第二十一條的規定除外),妨礙其擊球時該分應重賽。

  例(1)一位觀眾進入場內妨礙了運動員擊球,運動員可否要求該分重賽?

  答:如果裁判員認為運動員擊球時受到他不能控制的情況妨礙,可判重賽;如果是場上固定物或場中安置的物件影響擊球,則不判重賽。

  例(2)運動員如遇例(1)情況受到意外阻礙,裁判員判重賽,發球方已發球失誤一次,還有兩次發球機會嗎?

  答:有兩次發球機會。因為規則說明在“活球”期間受到干擾,該分(而不單是該次擊球)應該重賽。

  例(3)依據規則第二十五條甲方認為乙方受到意外阻礙,可否聲稱該分應重賽,而不還擊對方來球?

  答:不可以。

  例(4)當球擊中在空中的另一球,是否算好球?

  答:應判該分重賽。但若空小球是本場一名運動員所造成,裁判員可按規則第二十一條進行處理。

  例(5)如果裁判員或司線員錯報失誤或出界,繼而又予以糾正,兩項判定何者有效?

  答:應判重賽,并給兩次發球機會。如果裁判員認為雙方運動員在擊球中均未受到影響,則糾正的判決有效。

  例(6)若第一次發球失誤,球反彈回來阻礙接球員接第二次發球,接球員能否請求重發球?

  答:可以。除非他有機會將場中的球取走但卻任其停留,則不得要求重發球。

  例(7)當球觸及場內靜止的或移動的物體時,是否算好球?

  答:應算好球。如果該靜止物是在“活球”期間進入場內,應判重賽;如果“活球”期間球觸及在場上滾動的或在球場上空運行的物體,則必須判重賽。

  例(8)第一次發球失誤,第二次發球有效,因出現廠規則第二十五條所述的情況,或因裁判員未能作出判定而需重賽時,應如何處理?

  答:第一次發球失誤不予計算,應判該分重賽。

  第二十六條勝一局

  運動員每勝一球得一分,勝第一分記分15,勝第二分記分30,勝第三分記分40,先得四分者勝一局。但遇雙方各得三分時,則為“平分”!捌椒帧焙螅环较鹊靡环謺r,為“該運動員占先”。“占先”后再得一分,才算勝一局;如一方“占先”后,對方又得一分,則仍為“平分”。依此類推,直到一方在“平分”后凈勝兩分結束該局。

  第二十七條勝一盤

  (a)一方先勝六局為勝一盤。但遇雙方各得五局時,一方必須凈勝兩局才算勝一盤。

  (b)決勝局計分制可作為本條規則(a)款平局時長盤的變通辦法,但要在比賽前宣布這一決定。決勝局計分制規則:決勝局計分制可應用于每盤的局數為六平時,但三盤兩勝制的第三盤和五盤三勝制的第五盤不得使用此制度,應使用本條(a)款的長盤制,除非另有規定并在比賽前宣布。

  決勝局計分制如下:

  單打

  (i)先得七分者為勝該局及該盤。若分數成六平時,比賽須延長到某方凈勝兩分時止。決勝局應全部采用數字計分制。

  (ii)該輪及的發球員發第一分球,然后由對方發第二分及第三分球;此后輪流交替發球,每人連發兩分球,直至決出該局與該盤的勝負為止。

  (iii)該輪及的發球員在右區發第一分球后,即改由對方依次在左區和右區發第二、三分球;此后輪流交替發球,每人連發兩分球,其中第一分球均應在左區發球。如果出現從錯誤的半區發球,在發覺前已得的分數均有效,但在發覺后應立即糾正錯誤的站位。

  (iv)運動員應在每六分及決勝局結束時交換場地。

  (v)更換新球時,決勝局作為一局計算。如逢該局更換新球,應暫緩更換,待下一盤第二局開始時,再行更換。

  雙打

  單打比賽的規定都適用于雙打比賽。輪到發球的運動員發第一分球,此后發球次序仍按該盤比賽中原先的發球次序排定,每人輪流交替發兩分球,直到決出該局與該鹽的勝負為止。

  輪換發球

  運動員(或雙打時一對運動員)在決勝局首先發球者,在下一盤第一局中為接球方。

  例(1)雖然在比賽前已決定并宣布采用長盤制,但是在局數六平時用決勝局計分制比賽,試問已得分數是否有效?

  答:如果在第二分球尚未開始比賽前發現此錯誤,則第一分有效,但應立即糾正錯誤。如果在第二分球已開始比賽后才發現此錯誤,則繼續按決勝局計分制比賽。

  例(2)雖然在比賽前已決定并宣布采用決勝局計分制,但是在局數六平時用長盤制比賽,試問已得分數是否有效?

  答:如果在第二分球尚未開始比賽前發現此錯誤,則第一分有效,但應立即糾正錯誤。如果在第二分球已開始比賽后才發現此錯誤,則繼續按長盤制比賽。如果此后局數到八于或更高的雙數時(即十平、十二平……),應采用決勝局計分制。

  例(3)單打或雙打比賽在決勝局時,某方運動員的發球次序錯誤,是否在發覺后仍按錯誤的發球次序輪流交替進行?直至該局結束時止?

  答:如運動員已發完該輪次球,則按錯誤的發球次序輪流交替進行下去。如該運動員尚未發完該輪次球時,發現錯誤后應立即糾正發球次序,原先比分有效。

  第二十八條最多盤數

  一場比賽最多盤數是五盤,女子參加時最多盤數是三盤。

  第二十九條臨場官員的任務

  比賽時如沒裁判員,裁判員的判定就是最后的判定。

  比賽大會設有裁判長時,如運動員對裁判員涉及有關規則問題的判定有異議,可提請裁判長解決,裁判長的判定就是最后的判定。

  比賽中設有司線員、司網和腳誤裁判員等輔助人員時,對于具體發生的事例,他們的判定就是最后的判定。如果裁判員認為是明顯誤判,他有權糾正輔助人員的判定或指令該分重賽。當輔助人員不能作出判定時,應立即向裁判員示意,由裁判員作出判定。如裁判員對于具體發生的事例不能作出判定時,可指令該分重賽。

  在戴維斯杯和其它團體賽中,球場上的裁判長有權更改任何判決,他還可以指示裁判員判該分重賽。

  裁判長認為天色黑暗或因場地、氣候等條件不能繼續比賽時,可令比賽停止。補賽時雙方運動員原有比分和原站方位仍然有效;經裁判長與雙方運動員一致同意后,也可重賽。

  例(1)裁判員判重賽,但某運動員聲稱該分不該重賽,可否請裁判長作出判定?

  答;可以。有關網球規則的問題,即涉及特殊事例運用規則的問題,首先應由裁判員判定。但是如果裁判員不肯定或運動員對裁判員的判定有異議時,則可請裁判長作出判定,他的判定是最后的判定。

  例(2)裁判員判球出界,但某運動員聲稱該球是好球,可否請裁判長作出判定?

  答:不可以。這是具體發生的事例,即是在特殊事例中實際發生的情況,因此臨場裁判人員的判定是最后的判定。

  例(3)如果裁判員認為往返擊球過程中有一明顯錯誤,可否在這一往返擊球結束時,改判司線員的判定?

  答:不可以。除非他認為對方擊球受阻礙。否則,裁判員只能在發現錯誤后,立即改判司線員的判決。

  例(4)司線員判球出界,裁判員未能看清楚,雖然他認為這是界內球。他可否改判司線員的判決?

  答:不可以。裁判員只能在他毫不懷疑地認為司線員的判定是錯誤時,或在司線員判定為好球而他已看清球和界線之間確有距離時,或在司線員判定為出界或失誤而他已看清是壓線球或界內球時才能改判。

  例(5)裁判員已報分,司線員可否改變他原來的判定?

  答:可以。如果司線員發現自己判錯,只要他是立即呼報“更正”就可以。

  例(6)司線員判球出界后,運動員聲稱他的回擊球是好球,裁判員可否改變司線員的判定?

  答:不可以。裁判員決不能因為運動員的抗議或申訴而進行改判。

  第三十條連續比賽和休息時間

  從第一次發球開始,到全場結束,比賽應按下列規定連續進行。

  (a)如第一次發球是失誤,發球員必須毫不延誤地開始第二次發球。接球員必須按發球員合理的速度進行比賽,當發球員準備發球時,接球員必須準備去接球。交換場地時,從前一局結束至下一局第一分發球球拍擊球時,最多有一分三十秒的間歇。當有外界干擾使比賽無法連續進行時,裁判員可酌情處理。由國際網聯承認的國際巡回賽和團體賽的組織者,可以決定分與分之間允許間歇的時間,在任何時候,間歇的時間都不得超過二十五秒。

  (b)決不應該為了使運動員能夠恢復力量、呼吸或身體素質而暫停、延誤或干擾比賽。雖然如此,但是如因事故而受傷,裁判員可允許一次暫停(三分鐘)。由國際網聯承認的國際巡回賽和團體賽的組織者,可以延長這一次暫停時間,從三分鐘到五分鐘。

  (c)若某些情況非運動員所能控制,如運動員的服裝、鞋或器材(不包括球拍),因料理不當而不能或難以繼續比賽時,裁判員可暫停比賽,直到料理好。

  (d)當需要和適宜時,裁判員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暫;蜓泳彵荣悺

  (e)男子比賽在第三盤打完之后,女子比賽在第二盤打完之后,雙方球員可以有不超過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如果地處北緯15度及南緯15度之間的國家,則以不超過四十五分鐘為限。此外,當出現球員無法控制的特殊情況時,裁判員有權暫停適當的時間。如果比賽被暫停至第二天才能恢復,則在第:二天打完第三盤之后(女子第二盤之后)才有休息權。第一天未打完的一盤作一盤計算。如果在同一天內,比賽被暫停超過十分鐘,在沒有間斷的情況下,要再連續打完三盤后(女子比賽打完二盤后)才有休息權。上一段沒有打完的一盤作一盤計算。任何國家和(或)委員會在組織錦標賽、一般比賽時,有權從競賽規程中變更或取消這一條款,只要在比賽開始前宣布即可。但國際網球錦標賽(戴維斯杯賽和聯合會杯賽)除外。

  (f)錦標賽的委員會有權決定給運動員做準備活動的時間,但不可超過五分鐘,并且必須在比賽開始前宣布。

  (g)當使用批準的罰分制(指三級罰分制)和不積累的罰分制(指每次罰一分制)時,裁判員應在上述罰分制條款的范圍內作出裁決。

  (h)根據運動員違反了比賽應連續進行的原則,裁判員在發出警告后,有權取消犯規運動員的比賽資格。

  第三十一條指導

  團體賽中,在交換場地時,可由坐在場內的隊長給以指導,但在決勝局換邊時不得進行指導。在其它比賽時,運動員不能接受指導。應嚴格地遵守這些條款。在裁判員發出警告后,他有權取消犯規運動員的比賽資格。當使用批準的罰分制(指三級罰分制)時,裁判員應按照罰分制處罰。

  例(1)如果以一種不妨礙別人的方法,用信號指導運動員,這時裁判員應警告運動員,還是取消他的比賽資格?

  答:裁判員一旦發現有人給予語言或手勢的指導,必須立即采取行動。如果裁判員未發現有人指導,運動員可以提請裁判員注意有人在進行指導。

  例(2)五盤三勝比賽時,中間休息十分鐘,或比賽中斷運動員離開球場,他能否接受指導?

  答:可以。如上所述,當運動員不在球場時,可任意進行指導。注:“指導”包括任何建議與指示。

  第三十二條更換新球

  假如在規定的局數以后應換新球,但在正確的次序未換新球,則此錯誤應等到該輪及發新球的運動員或在雙打時該對運動員,在其下一輪發球局到來時予以糾正,更換新球。此后,應按原先規定的兩次換球間的局數來更換新球。

  雙打競賽規則

  第一條雙打規則:除以下各條規定外,上述規則均適用于雙打。

  第二條球場和球網

  雙打球場應為10.97米(36英尺)寬,比單打球場每邊多1.37米(4 1/2英尺)。兩發球線間的單打球場邊線為發球區的邊線。其余各項均和規則第一條相同。發球線與端線之間的單打邊線,如認為需要,可以取消。

  第三條發球次序

  應在每盤開始之前,決定發球次序如下:每盤第一局開始時,由發球方決定由何人首先發球,對方則同樣地在第二局開始時決定由何人首先發球。第三局由第一局發球方的另一球員發球。第四局由第二局發球方的另一球員發球。此盤以下各局均按此次序發球。

  例:雙打比賽時,一方有一運動員未能及時報到。其同伴可否要求允許他一人與對方進行比賽?

  答:不可以。

  第四條接球次序

  應在每盤開始之前,決定接球次序如下:先接球的一方,應在第一局開始時,決定何人先接發球,并在這盤單數局繼續先接發球。對方同樣應在第二局開始時,決定何人先接發球,并在這盤雙數局繼續先接發球。他們的同伴應在每局中輪流接發球。

  例:雙打比賽,發球員的同伴或接球員的同伴,是否允許站在妨礙接球員視線的位置上?

  答:可以。發球員的同伴或接球員的同伴可以按其愿望站在自己一側球場內或外的任何位置。

  第五條發球次序錯誤

  發球次序錯誤,應在發覺時立即糾正。但已得的分數或已成的失誤都有效。如發覺時全局已經終了,此后發球次序就以該局為準輪流發球。

  第六條接球次序錯誤

  接球次序錯誤,發覺后仍按已錯誤的次序進行,等到下一接球局再行糾正。

  第七條發球失誤或得分

  發出的球,如違反第十條規定,或觸及同隊隊員或他穿戴的物件時,都算失誤。發出的球,在著地前觸及接球員的同伴或他穿戴的物件時[規則第十四條(a)款除外],應判發球方得分。

  第八條還擊

  接發球后,雙方應輪流由其中任何一名隊員還擊。如運動員在其同隊隊員擊球后,再以球拍觸球,則判對方得分。

  正規網球比賽規則

 、卑l球前的規定

  發球員在發球前應先站在端線后、中點和邊線的假定延長線之間的區域里,用手將球向空中任何方向拋起,在球接觸地面以前,用球拍擊 球(僅能用一只手的運動員,可用球拍將球拋起)。球拍與球接觸時,就算完成球的發送。

 、舶l球時的規定

  發球員在整個發球動作中,不得通過行走或跑動改變原站的位置,兩腳只準站在規定位置,不得觸及其他區域。

  ⒊發球員的位置

 、琶烤珠_始,先從右區端線后發球,得或失一分后,應換到左區發球。

  ⑵發出的球應從網上越過,落到對角的對方前場方塊區域內,或其周圍的線上。

  ⒋發球失誤

  未擊中球;發出的球,在落地前觸及固定物(球網、中心帶和網邊白布除外);違反發球站位規定。發球員第一次發球失誤后,應在原發位置上進行第二次發球。

 、蛋l球無效

  發球觸網后,仍然落到對方發球區內,接球員未作好接球準備;均應重發球。

 、督粨Q發球

  第一局比賽終了,接球員成為發球員,發球成為接球。以后每局終了。均依次互相交換,直至比賽結束。

  通則

 、苯粨Q場地

  雙方應在每盤的第1、3、5等單數局結束后,以及每盤結束雙方局數之和為單數時,交換場地。

 、彩Х

  發生下列任何一種情況,均判失分。

 、旁谇虻诙沃厍,未能還擊過網。

 、七擊的球觸及對方場區界線以外的地面、固定物或其他物件。

 、沁擊空中球失敗。

  ⑷故意用球拍觸球超過一次。

  ⑸運動員的身體、球拍,在發球期間觸及球網。

 、蔬^網擊球。

 、藪伵膿羟

  ⒊壓線球

  落在線上的球都算界內球。

  雙打

 、彪p打發球次序

  每盤第一局開始時,由發球方決定由何人首先發球,對方則同樣地在第2局開始時,決定由何人首先發球。第3局由第1局發球方的另一球 員發球。第4局由第2局發球主的另一球員發球。以下各局均按此序秩發球。

 、搽p打接球次序

  先接球的一方,應在第1局開始時,決定何人先接發球,并在這盤 單數局,繼續先接發球。雙方同樣應在第2局開始時,決定何人接發球,并在這盤雙數局繼續先接發球。他們的同伴應在每局中輪流接發球。

  ⒊雙打還擊

  接發球后,雙方應輪流由其中任何一名隊員還擊。如運動員在其同隊隊員擊球后,再以球拍觸球,則判對方得分。

  計分方法

  ⒈一局

 、琶縿1球得1分,先勝4分者勝1局。

 、齐p方各得3分時為“平分”,平分后,凈勝兩分為勝1局(現一般巡回賽雙打比賽、澳網法網美網混雙比賽無需凈勝兩分)。

 、惨槐P

  ⑴一方先勝6局為勝1盤。

 、齐p方各勝5局時,一方凈勝兩局為勝1盤

  ⒊決勝局計分制

  在每盤的局數為6平時,有以下兩種計分制。

 、砰L盤制:現一般決勝盤使用,一方凈勝兩局為勝1盤。

  (決勝盤使用長盤制的比賽:澳網法網溫網單打比賽、溫網雙打混雙比賽、戴維斯杯奧運會所有比賽、聯合會杯單打比賽)

 、贫瘫P制(搶七):其他盤與決勝盤均適用,一般應按以下辦法執行。

  (決勝盤使用搶七制的比賽:一般巡回賽單打比賽、美網單打比賽、澳網法網美網雙打比賽、聯合會杯雙打比賽)。

  A.先得7分者為勝該局及該盤(若分數為6平時,一方須凈兩分)。

  B.首先發球員發第1分球,對方發第2、3分球,然后輪流發兩分球,直到比賽 結束。

  C.第1分球在右區發,第2分球在左區發,第3分球在右區發。

  D.每6分球和決勝局結束都要交換場地。

 、请p打搶十制:同搶七制,先得10分者為勝,若分數為9平時,一方須凈兩分。

  (決勝盤使用搶十制的比賽:一般巡回賽雙打比賽、澳網法網美網混雙比賽)

 、措p打規則改變:當雙發盤分戰至1:1的情況下,雙方將會進行搶十局決勝負(被稱為“搶十”或“超級搶七”),和搶七一樣需要凈勝兩分。

 、刀瘫P制的計分

  ⑴第1個球(0:0),發球員A發1分球,1分球之后換發球。

  ⑵第2、3個球(報1:0或0:1,不報15:0或0:15),由B發球,B連發兩分球后換發球,先從左區發球。

 、堑4、5個球(報3:0或1:2,2:1,不報40:0或15:30, 30:15),由A發球,A連發兩球后換發球后換發球,先從左區發球。

  ⑷第6、7個球(報3:3或2:4,4:2或1:5,5:1或6:0,0:6) ,由B發1分球之后交換場地,若比賽未結束,B繼續發第7個球。

 、杀确执虻5:5,6:6,7:7,8:8……時,需連勝兩分才能決定誰為勝方。但在記分表上則統一寫為7:6。

  ⑹決勝局打完之后,雙方隊員交換場地。

  短式網球比賽規則

  短式網球的起源

  這項運動起源于70年代后期的瑞典,以后在歐美各國流行甚廣。現在世界各國普遍用來對兒童進行網球的啟蒙訓練。它對人才的培養,強化網球人口,提高科學訓練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于短式網球的出現,克服并糾正了兒童成人化訓練所產生的一切弊端,加上場地小,器材簡單,投資少和便于掌握,深受教練,家長,兒童的歡迎。

  短式網球的出現,引起了國際網球組織的高度重視。1990年,首先是國際草地網球協會正式認可并接納這項運動為發展規劃項目。1995年,國際網球聯合會正式決定并頒發了短式網球推廣計劃,公認它是兒童訓練的最理想方法。90年代引進我國,并開始推廣。

  1、球場

  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13.4米,寬6.1米。用球網將全場橫隔為二等區,網柱高0.85米,網長7米,網中央高0.8米。球場兩 端的界線叫端線,球場兩邊的界線叫邊線。在距球網兩側3.7米處的場內各畫一條與球網平行的橫線叫做發球線。聯結兩發球線的中點,畫一條與邊線平行的線叫 做中線,中線與球網成“十”字形,將發球線與邊線之間的地面分成四個相等的區域叫做發球區。在端線的中心,向場內畫一條10厘米長,5厘米寬垂直于端線的 短線叫做中點。全場各區的丈量,除中線外都從各線的外沿計算。所有的線應是同一顏色,線寬均為5厘米。

  2、球場固定物

  球場固定物包括球網、網柱、球場四周的擋網、看臺、固定的或可移動的座位或座椅及其占有人、安置在場地周圍上空的設備,進入指定位置的裁判員。

  3、球的大小和重量

  球是用高彈性泡沫塑料制成的,球體直徑7厘米,重14.5至15克。

  4、球拍

  球拍的長度一般分47、49、55、59厘米四種,重量與長度成正比,在160克至220克之間。

  網球比賽規則

  網球比賽分為單打和雙打兩種形式,球員用網球拍將球擊過網,落入對方的場地上。每位球員的目的都是盡力將球打倒對方的場地上去,就這樣一來一回,直到有一方將球打出界或沒接到球為止。在正式比賽前,需要確定比賽由誰先發球。整個比賽中,雙方球員輪流發球,發球員在發球前應先站在端線后,中點和邊線的假定延長線之間的區域里。發出的球應從網上越過,落在對角的對方發球區內。每局第一分球記為15,第二分球為30,接下來為40。每局比賽中,至少要比對手多2分球才能結束該局比賽。

  1發球選手與接發球選手

  選手應該分別相對站在球網的兩側:首先發球的選手稱為發球選手,另一個選手稱為接發球選手。

  問題1:一名選手試圖擊球時穿過了球網的假定延長線,他是否失分?

  a.擊球前

  b.擊球后

  結論:在這兩種情況下他都不失分,只要他沒有進入到對方選手場區的界線以內即可。

  關于干擾的問題,他的對后可以根據在規則第17條和第21條要求裁判員做出決定。

  問題2:發球選手要求接發球選手必須站在他的場地線以內接球,這是否有必要?

  結論:不必要。接發球選手可以隨意站在球網一側屬于他自己的場地的任何位置接球。

  2場地和發球的選擇

  場地的選擇和在第一局中成為發球選手還是接發球選手的權利由擲幣來決定。擲幣獲勝的一方可以選擇或要求他的對手來選擇:

  a. 成為發球選手或接發球選手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個選手應選擇場地:或

  b. 場地,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個選手應選擇成為發球選手或接發球選手的權利。

  問題1:如果比賽在開始前被推遲或暫停,選手是否有重新選擇的權利?

  結論:是的。擲幣結果仍然有效,但是選手可以重新選擇發球和場地。

  3發球

  發球應該按照如下方式進行發送。發球選手在開始發球前應站立,即雙腳站在底線后(即遠離球網的一側),中心標志和邊線的假定延長線之內。然后發球選手應用手將球拋向空中的任何方向并在球觸地前用球拍將球擊出。在球拍與球相接觸的那一時刻,整個發送即被認為已經結束。只能使用一只手臂的選手,可以用他的球拍做拋送。

  問題1:在單打比賽中,發球選手可否站在底線后單打邊線與雙打邊線之間的位置發球?

  結論:不可以。

  問題2:如果一名運動在發球時拋出兩個以上的球而不是一個球時,那次發球是否判他失誤?

  結論:不,要判重發。但如果裁判員認為該行為是故意的,則可以根據規則第17做出判罰。

  4腳誤

  在發球的整個發送過程中,發球選手應該:

  a. 不通過走動或跑動改變他位置,如果發球選手輕微地移動而沒有從本質上影響到他原來的站位的話,則不認為他是“通過走動或動而改變了他的位置”。

  b. 發球選手的雙足不能觸及除了底線后、中心標志的假定延長線之間的區域以外的任何地方。

  5發球的程序

  a. 凡發球時,每一局比賽發球選手都應該從場地的右半區開始,輪換地站在右半區及左半區的后面來發球。如果發球是從錯誤的半區發出的并且沒有被察覺,那么由錯誤的發球所引起的比賽結果都將有效。但是這個不正確的站位一旦被發現應該立刻得到糾正。

  b.發出的球應該飛越球網,在接發球選手回擊之前觸及對角發球區內的地面,或者落在任何組成發球區的界線上。

  6.發球失誤

  以下情況為發球失誤:

  a. 如果發球選手違反了規則3、4或5(b)的任何部分;

  b. 如果他試圖擊打球時沒能打到;

  c. 如果發出的球在觸地前碰到了固定物(不含球網,中心帶或網帶)。

  問題1:在球被拋出準備發球的時候,發球選手決定不擊球而改用球拍接住球,這是一次失誤嗎?

  結論:不是。

  問題2:在雙打場地上采用單打支桿進行單打比賽,發球觸碰到單打支桿后落在正確的發球區內,則此種情況是犯規還是重賽?

  結論:在發球中這是一次失誤,因為單打支桿、雙打支柱、球網以及它們之間的網帶都算是永久固定物。

  7二發

  在一次發球失誤后(如果它是第一次失誤),發球選手應該從他發球次失誤的同一半場后面的規定位置再發一次。如果第一次失誤球是從錯誤的半場發出時按照規則9的規定,發球選手必須從另外半場的后面發球且只有一次機會。

  問題1:發球選手發球時位置錯誤,在他失分后要求判為一次失誤,因為他站位有誤。

  結論:比賽結果有效,下一分發球應按照比分在正確的位置發球。

  問題2:比分為15平,發球選手錯誤地從左手的半場球發球。他獲得了這一分,然后他又從右手的半場球,發了一次失誤,然后站位的錯誤被發現了。他獲得的前一分有效嗎?他下一次發球應該從哪里發?

  結論:前一分有效。下一次發球應該從左手的半場發,比分為30-15,發球選手已經有了一次失誤。

  8選手何時交換場地

  選手應該在每一盤的第一局、第三局和后面依此相錯的局數結束后,以及每盤結束后雙方后得局數這和為單數時交換場地。如果一盤結束后雙方局數相加之和為雙數時,則在下一盤第一結束再交換場地。

  如果發生了錯誤沒有按照正確的順序讓位,則錯誤一被發現選手就應立刻繼續正確的站位和原先的順序進行交換。

  9壓線球

  落在線上的球被認為是落在上由該線作為界線的場地內。

  10有效回擊

  下列情況屬有效回擊:

  a. 如果球觸到了球網、網柱、單打支桿、網繩或鋼絲繩、中心帶或網帶并且從上面越過后落在對方場地內;或

  b. 無論是發球時還是回擊球時,在球落到有效區內后又反彈或被風吹回過網時,該輪及擊球的 選手越過網擊球并且沒有違反規則16e的規定;或

  c. 如果回擊的球從網柱或單打以外,無論是高于還是低于球網的上部高度,即使觸到網柱或單打支桿,只要落在有效的場地風;或

  d. 如果選手的球拍在擊球后越過球網,而不是在球過網前擊打并且回擊有效時;或

  e. 無論是發球時還是回擊球時,如果選手的擊球擊到了停在場地內的另一個球時。

  ITF說明:如果單打比賽在雙打場地上進行并且使用單打支桿時,那么單打支桿以外的雙打的網柱和那部分球網、網繩或鋼絲繩和網帶,在整個比賽中都將被看作是永久固定物而不被看用是單打比賽的網柱或球網。

  如果回擊球從單打支桿和相鄰的雙打網柱之間的網繩下面穿過而又沒有觸到網繩、天網或雙打交往并且落在有效區內,這屬于有效回擊。

  問題1:一個即將飛出場地外面的球觸到網柱單打支桿后落在對手的場地內,擊球是否有效?

  結論:如果這是一次發球,根據規則10c,那么不是有效擊球;如果不是發球,根據規則10a,是有效擊球。

  問題2:選手如果用雙手握拍擊球,是否屬于有效擊球?

  結論:是。

  問題3:發球時或在活球狀態下,球擊到了停在場地內的另一個球,是否因此判定得分還是失分?

  結論:不。比賽繼續,如果裁判員不能斷定回擊的球是否是正確的球,那么應該重賽。

  問題4:在比賽中選手是否可以使用一支以上的球拍?

  結論:不可以。規則中講述的是單支球拍。

  問題5:選手是否可以要求將停中對手場地內的球拿開?

  結論:可以。但是不能在活球狀態下。

  11一局中的計分

  a. 如果選手獲得了他的第一分,比分計為該選手15,他獲得的第二分,計為30,他獲得的第三分計為40,這名選手獲得的第四分計為他贏得該局但是除了下列情況:

  如果兩名選手都獲得了一分,比分計為平分,一名選手獲得的下一分計為該選手占分,如果同一名選手又贏得了下一分,他就獲得了這一局;如此另一名選手又獲得了一分,比分仍被記為平分;如此記分直到有一名選手在平分后立即獲得兩分,則該選手獲得這一局。

  b. 可選擇的計分制

  從1999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無占先積分法可以作為傳統的計分方法的候補計分法,但在比賽前要提前宣布。

  如果采用無占先計分法,應該按照下列規則執行:

  如果選手獲得了他的第一分,比分計為該選手15,他獲得的第二分,計為30,他獲得的第三分計為40,這名運動獲得的第四分計為他贏得該局但是除了下列情況:

  如果兩名選手都獲得了三分,比分計為平分;這時雙方加賽一分決定勝負分,接發球的選手可以選擇他希望從場地的左半區接球還是從場地的右半區接球。獲得決定分的選手贏得該局。

  國際網球比賽規則

  國際網球比賽規則之球場

  網球比賽在一個長方形的場地上進行。網球場地上用白線劃出界線。標準網球場的長度是23.77米(78英尺)。單打比賽的球場寬度定為8.23米(27英尺),雙打比賽則為10.97米(36英尺)。球場左右兩旁的線則相應地稱為“單打邊線”或“雙打邊線”。球場兩端的白線稱為“底線”。兩條底線的中間標有短小的中界點。球場周圍必須留出空間。

  球網與球場的底線平行,穿越整個球場,將球場分為相等的兩部分,因此球網與兩條底線的距離各為11.89米(39英尺)。球網兩端懸掛在兩邊的網柱上。網柱中心在雙打邊線外的91.4厘米(3英尺)處。球網在網柱處的高度為1.07米(3英尺6英寸),在球場中央的高度則是91.4厘米(3英尺)。球網頂部用白色網邊布包縫。

  球場上還有兩條發球線,以劃分出發球區。發球線與底線及球網平行,距離球網6.40米(21英尺),兩頭連接到單打邊線。發球中線則與邊線平行,從球網的正中開始,到發球線為止。網球場的四個發球區邊界分別為球網、一條單打邊線、一條發球線和發球中線。

  場地按照材料主要分為三種:草地、紅土與硬地。不同的場地提供不同的球速和彈跳。硬地有很多種類,從老式的混凝土,室內木質地板到類似astroturf的人造草地。紅土被視為慢速場地,因為球反彈相對較高較慢,使得球員不容易擊出無法回擊的球。在紅土場上,出線的裁決相對容易,因為網球會在土場表面留下痕跡。硬地和草場被視為快速場地,球速快,反彈底,使得擊球短,更有力,因而強力發球型球員擁有優勢。在四大滿貫賽事中,澳網和美網為硬地(最初都是草地),法網是紅土,溫網是草地。

  國際網球比賽規則之“局”

  一局比賽只有一名選手發球,率先贏得至少4分并多出對手至少2分的選手贏得一局。一局比賽中,每一次發球必須在半場的兩個發球區輪流,每局第一次發球應先從右邊開始。

  網球每局的記分方法十分特殊,從0至3分分別為“零”(love)、“十五”(fifteen)、“三十”(thirty)和“四十”(forty)。記分時,發球手的得分在前。因此“30比0”的意思是,發球手贏得2分,而接球手還未得分。

  當雙方選手都得到了3分時,一般叫“平局”(deuce)而非“40比40”。在出現平局后一名球手再得一分,被稱為“占先”(advantage),而不再記分。如果在占先的情況下失去一分,就再度回到平局;如占先后再得一分,就贏得一局。發球手占先,或在領先對手2分及以上的情況下,被稱作握有“局點”[如果贏得這一局后又恰好可以贏得一盤,就可稱作“盤點”(set point),能贏得比賽就稱作“賽點”(match point)]。如果是接球手處于類似情況時,被稱作握有“破發點”(break point)。

  每次發球前,比賽裁判應當口頭報出本局比賽的比分。在沒有裁判的比賽中,發球手應該報分。

  國際網球比賽規則之得分

  參賽選手站在球網兩邊,其中一名(或一組)選手為發球手,另一位(或一組)則是接球手。一局比賽結束之后交換發球權。

  發球手必須站在底線后面,以及中界點和邊線間的任意一點。接球手可選擇站在球網后面的任何一點,一般站在發球手的斜對面。在接球手示意準備完畢后,發球手開始發球。發球時,選手應該用手將球拋向空中任何方向(一般向上),然后在球落地之前用球拍擊球。如果球手對拋球的動作不滿意,可以讓球自然落地,然后重新開始。但如果球手做出用球拍擊球的動作但并未擊打到球,則被視為發球失誤。

  發球手在發球的整個過程中,兩腳不應該偏離最初的位置。發球手的腳可以離開地面,但是不得走動或奔跑;這是為了防止故意誤導球的走向。違反此規定,或雙腳偏離區域過大,可能構成違例。

  在一次正確的發球中,發出的球應該越過球網(但不觸及球網),并落在球網另一側斜對角發球區中的任意一點。如果球觸網但依然落在斜對角的發球區,則構成觸網,應該重新發球(但不記為發球失誤)。如果球落網、沒有過網前就落地、落地前觸碰到除球網外的任何物體或沒有落在斜對角發球區,就是一次發球失誤。第一次發球失誤后發球手可以再發一次,但如果依然失誤,則讓對手得一分。

  發球成功之后,接球手回擊。球員應該在球回彈兩次之前用球拍擊球一次,使球穿越球網并落在對方球場內的任意一點,否則就失一分。

  球手在球落地回彈之前就擊球,依然有效。但觸碰球網、在球穿越球網前擊球、用球拍之外的任何物體擊球、故意擊球兩次等其他行為都將導致失分。在雙打比賽中,在發球與首次回擊后,搭檔中的任何一位在任意回合中都可擊球,但不得同時擊球。

  國際網球比賽規則之記分

  一場網球比賽一般由一至五盤比賽構成,而每一盤一般又分數局。率先贏得規定局數的選手贏得一盤,而率先贏得規定盤數的選手則贏得比賽。

  國際網球比賽規則之“盤”

  一盤由多個局組成,當一名或一組選手獲得規定條件的局數后,一盤比賽結束。選手在每個單數局結束后交換比賽場地。一盤中局數的比分是以正常的數列表示的。每局比賽前由裁判報出本盤比賽的比分。

  傳統上,率先獲得6局比賽勝利并領先對手至少2局的選手贏得該盤。但現在更為常見的記分方法是,當雙方在一盤中戰成6比6平時,將舉行一局特殊的“決勝局”,又稱“搶七局”。獲得決勝局勝利的選手就以總局數7比6贏得該盤。還有一些時候,在5盤制比賽的最后一盤如果雙方戰成6比6平,就沒有決勝局,而采用傳統的方式直到一方連續獲得2局的勝利后比賽才結束。

  在決勝局比賽中,記分采用正常的數列表示,率先獲得7分并領先對手至少2分的選手獲勝。決勝局開始時的發球權歸上一局比賽的接球手。該名選手在自己的右邊發球區發一個球,然后將發球權交給對手。對手再有兩次發球的機會,之后每兩次發球輪流發球權。每打6分后雙方交換場地。

【網球競賽規則】相關文章:

網球競賽規則和裁判法08-05

網球發球的規則06-08

網球發球規則08-05

軟式網球規則08-01

網球挑戰規則06-18

打網球必須了解的網球規則08-05

打網球的規則介紹02-01

現代網球規則與禮儀06-15

女子網球規則08-05

網球的比賽規則05-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平| 江北区| 赤峰市| 枞阳县| 沁源县| 富源县| 抚宁县| 肥西县| 崇州市| 湟中县| 阜阳市| 建平县| 宁化县| 明光市| 曲阳县| 泰来县| 睢宁县| 荣成市| 台北市| 和平区| 巴林左旗| 武定县| 澎湖县| 门源| 额济纳旗| 民乐县| 尼勒克县| 故城县| 曲麻莱县| 石柱| 花莲县| 宁远县| 威海市| 城步| 武定县| 浦城县| 大连市| 正宁县| 建阳市| 蒙自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