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計原材料的賬務處理流程
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原料(rawmaterial)一般指來自礦業和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的產品;材料(processedmaterial)一般指經過一些加工的原料。舉例來講,林業生產的原木屬于原料,將原木加工為木板,就變成了材料。但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對原料和材料的劃分不一定清晰,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詞來統稱。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會計原材料的賬務處理流程的知識,歡迎閱讀。
會計原材料的賬務處理流程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當月入庫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計劃成本+當月入庫材料計劃成本)X100%。
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X材料成本差異率。
本月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十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本月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本月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十本月結存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本月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增加材料的計劃成本一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X(1+材料成本差異率)。
①購入材料時,貨款已經支付,同時材料驗收入庫。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②購入材料時,貨款已經支付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③購入材料時,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經驗收入庫(發票賬單已經收到)。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④購入材料時,材料已經驗收入庫,月末發票賬單尚未收到,需暫估入賬。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應付賬款等科目。
⑤結轉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僅僅是驗收入庫部分的材料(不包括在途材料的計劃成本和暫估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異)。
貸:材料采購(實際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節約差異)。
例如,材料采購實際成本400元,計劃成本420元,則形成20元的節約差異,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420。
貸:材料采購400。
材料成本差異20。
又如,材料采購實際成本400元,計劃成本360元,則形成40元的超支差異,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360
材料成本差異40
貸:材料采購400
⑥發出材料時,按照計劃成本,結轉成本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
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原材料(計劃成本)
⑦考試時要求計算四個數據
A.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
B.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C.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
D.結存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
⑧計劃成本法下差異的正負號
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屬于超支差異(正號);
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屬于節約差異(負號)。
⑨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
借:生產成本
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異)
⑩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
借:生產成本
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材料成本差異(節約差異)
是超支差異時,下列科目所有數字均用正數表示。
是節約差異時,下列科目所有數字均用負數表示。
會計原材料的賬務處理流程
1、采購訂貨階段:
下達采購訂單后,會計部門應根據采購訂單制作預付款憑證(如果需要預付定金),借記“預付賬款”,貸記“銀行存款”。
2、貨物入庫階段:
收到原材料并取得供應商發票后,根據入庫單和發票,編制入庫憑證。借記“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如果已全額支付)。
3、生產領用階段:
生產部門根據生產需求領用原材料時,會計根據領料單,借記“生產成本”,貸記“原材料”。
4、期末盤點與調整:
定期(如每月末)對原材料進行實物盤點,對比賬面數量與實際數量。如有差異,需查明原因,可能涉及盤盈(借記“原材料”,貸記“待處理財產損益”)、盤虧(借記“待處理財產損益”,貸記“原材料”)的會計處理,并在查明原因后進一步調整到“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等科目。
5、成本結轉:
月末,根據生產成本的歸集,將完工產品的成本從“生產成本”賬戶轉入“庫存商品”賬戶,借記“庫存商品”,貸記“生產成本”。
【會計原材料的賬務處理流程】相關文章:
小規模納稅人的賬務處理流程06-09
金蝶財務軟件賬務處理流程及步驟01-30
駕校賬務會計流程02-05
一般納稅人賬務處理流程02-07
房地產企業增值稅賬務處理全流程02-06
會計人員常見賬務處理問題匯總10-22
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的賬務處理03-11
新手出納需要明白的賬務處理程序包括哪些08-22
增值稅即征即退如何進行賬務處理05-31
會計做賬流程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