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氣血不足的穴位調理的中醫養生知識
虛證指的是臟腑虧損,元氣虛弱而致的多種慢性疾病的總稱。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氣血不足的穴位調理的中醫養生知識。歡迎閱讀。
怎樣調理氣血不足
虛證指的是臟腑虧損,元氣虛弱而致的多種慢性疾病的總稱。
本病癥雖繁,較復雜,但總不離五臟,而五臟之傷不外乎陰 陽 氣 血。歸納來,有陰虛,陽虛,陰陽皆虛;
有氣虛,血虛,氣血雙虛。
虛勞之病,臨床較為多見,只要使用辯證論治,整體治療,善于掌握補益虛勞的穴位和補虛的方法及時機,確能收到較滿意的理想效果。
根據五臟常見虛勞癥候現歸納如下:
氣虛:主指肺氣,脾氣虛。
血虛:主指心血,肝血虛。
陽虛:主指,心陽,脾陽,腎陽虛。
陰虛:肺陰,脾陰,心陰,腎陰虛.
以上四類病癥臨床多相互出現,例如:肺腎陰虛,心肝血虛,脾腎陽虛等在診病時一定要細心判別。
氣虛
肺氣虛:
主證:氣短自汗,易感冒,面白舌淡。
治則:補肺益氣
取穴:太淵 肺輸 太溪;(太淵,肺輸,合谷 中府都是肺經補氣要穴,太淵主補肺氣兼滋肺陰,合谷補肺氣兼理腸氣,中府補肺氣更擅長寬胸理肺氣,肺輸純補肺氣少兼理氣。太溪補腎氣兼滋腎陰,取太溪目的是因肺氣根于腎。)
脾氣虛:
主證:飲食減少,食后胃脘不適,易疲倦,大便溏薄,面黃。
治則:健脾益氣
取穴:足三里 陰陵泉 合谷;(足三里是健脾和胃最重要的穴位,擅長補益腸虛 胃 脾虛證,不宜大泄。陰陵泉,擅長健脾治血證除濕兼通下焦水道所以消腫減肥也常用它。合谷和氣海功能相似善補全身之氣。)當然伴大便稀證可加灸脾輸,因為脾輸善長純補脾臟。
血虛:
心血虛:
主證:心悸 多夢 面色不華 舌質淡
治則:養血安神
取穴:神門 心俞 三陰交 (神門為心經原穴擅長安神可補可泄,補,可補心氣,泄可清心火。心俞多用來補心氣補心血,不宜泄之。三陰交脾經之穴但卻是肝經腎經脾經的交通要道,所以非常擅長養血,補血,活血而且可滋養治療全身之陰證。像陰虛火旺的病癥均可取之。)
肝血虛:頭暈目眩 心神不安 耳鳴 婦女月經少或停經 面色蒼白
治則:補血養肝
取穴:三陰交 曲泉 肝俞 間使 (又用到三陰交了,凡血癥都要用啊!血癥一般都會牽扯到脾經 肝經 心經的穴位。曲泉作用養肝兼泄肝陽上亢。間使主要用來行氣通絡,如果伴頭痛頭暈還應加太沖,太沖穴生下來就是扮演輸泄 疏導肝氣的.角色。所以宜泄不宜補,太沖臨床上要比行間穴好用。
陽虛:
心陽虛:
主證:心悸自汗 心胸憋悶疼痛 形寒肢冷 舌淡或紫暗
治則:溫通心陽
取穴:心俞 神門 關元 (心俞可直接補充能量,本穴可大補心氣心血,但不宜泄,想泄心熱燥最好取神門。神門我講過它是心經原穴可補可泄,心陽虛可在此灸之。關元人體最大陽氣匯聚之地,想振奮陽氣應首選關元。)如果患者心悶憋痛可配上間使,理氣通絡止痛。配上膈腧穴可以活血化瘀。膈腧和三陰交比較,膈腧擅長治理上身血癥,三陰交擅長治理下身血癥。
脾陽虛:
主證:飲食減少,形寒, 腹中冷痛 腸鳴泄瀉 甚至完谷不化
治則:溫中健脾
取穴:神闕 關元 足三里 陰陵泉 脾俞 (脾俞,以最短的距離直補脾之各種虛證。神闕通補下焦 暖陽散寒,關元,剛才說過主要用來振奮陽氣 培元固本。足三里為大補脾胃要穴,我們知道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常用它來提高人體免疫效果是很不錯的。陰陵泉強脾健胃。)你一定會問我為什么不用天樞穴?天樞其實也可以用,不過要先泄后補,不然容易腹中漲滿,因為天樞生下來偏泄不宜補。如果用來治理便秘效果會更好。
腎陽虛:
主證:惡寒肢冷 腰背酸軟 男性陽痿早泄 女性經少 性欲低下
治則:溫補腎陽 兼養精血
取穴:關元 腎俞 太溪 命門 (命門為于督脈而督脈是總督一身之陽脈,命門可是督脈烈火之穴善補腎陽。)
陰虛
肺陰虛:
主證:干咳無痰 咽部干燥 甚至失音 舌紅少津
治則:養陰潤肺。
取穴:太淵 復溜 尺澤 (太淵為肺經之原穴能平補平瀉,尺澤穴生下來就是泄穴所以常用來平氣解肺之熱,不宜補。取復溜穴的原因我 已經說過肺氣之根在腎。)
脾陰虛:(胃陰虛)
主證:口干唇燥 食欲不振 大便燥結 甚至干嘔
治則:養陰和胃
取穴:復溜 內庭 足三里 (足三里,健脾和胃只能針補,灸補火更大,因此證屬陰虛火旺。內庭主泄胃火,脾與為相表里脾虛熱也常用此穴。復溜穴擅長養陰,針補可滋陰,此穴不可泄,泄會加重陽盛。)
肝陰虛:
主證:急躁易怒 頭痛眩暈 耳鳴 眼干畏光 或肢體麻木 面色潮紅 舌紅少津
治則:滋養肝陰
取穴: 曲泉 復溜 三陰交 太沖 (曲泉穴在肝經主要扮演滋肝陰的重要角色,所以針補可加強養肝效果。復溜穴我說過在腎經主要是通過滋陰來補腎的。三陰交穴前面也提到過它可治理全身的所有陰虛證及血癥,這也是我取三陰交的目的'。太沖泄之可理氣治療眩暈,前面也提到過。
腎陰虛:
主證:眩暈 耳鳴耳聾 口干咽痛 易脫發 牙齒易松動 舌紅少津
治則:滋補腎陰
取穴:復溜 太溪 腎俞 中極 (復溜,太溪,腎俞是腎經上的核心穴位,腎俞主要用來補腎氣,復溜是滋陰補腎,太溪穴即補腎氣也可滋陰。中極穴通調全身水道但擅長下身水道,補可以固溺就是治療尿多證,泄可以通利水道就是消腫利尿的意思,減肥也算核心穴。)
【氣血不足的穴位調理的中醫養生知識】相關文章:
夏季中醫養生保健及飲食調理05-16
立夏節氣養生之中醫外法調理09-14
中醫針灸養生保健知識09-25
中醫養生夏季防中暑知識07-10
中醫夏季養生知識大全09-19
中醫夏季養生及護膚知識大全10-10
中醫夏季養生及護膚知識集錦09-15
中醫思維的夏季養生知識10-04
中醫夏天養生防病知識201710-19
中醫夏季養生之精神調養知識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