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八年級下冊歷史判斷題暑假作業答案
引導語:暑假到了,大家的時間安排是怎么樣的呢,有沒有安排每天完成一點點暑假作業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2024八年級下冊歷史判斷題暑假作業答案,歡迎參考!
八年級下冊歷史判斷題暑假作業答案 1
基礎練習
1、下列內容中,屬于改變了不良社會習俗的是()
①男子剪掉辮子,蓄短發②革除“大人”“老爺”等稱呼,改為“先生”和“君”③中山服和西服取代翎頂補服成為官員的禮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出現于()
A、洋務運動時期B、戊戌變法時期
C、辛亥革命后D、新文化運動時期
3、中國第一部自拍電影是()
A、《定軍山》B、《漁光曲》C、《一江春水向東流》D、《馬路天使》
4、在放映無聲電影時,要使觀眾明白電影中人在說什么,辦法是()
A、讓觀眾根據電影中人的口形來猜測B、讓觀眾事先閱讀電影劇本
C、在電影里打上字幕反映說話的內容D、利用人工進行旁白配音
5、近代我國電影業最發達的城市是()
A、北京B、天津C、廣州D、上海
6、辛亥革命后,軍警為行人剪掉辮子,對這件事的正確理解是()
A、義務為人剪辮成為軍警中流行的'新時尚
B、在革除陋習時,民國政府還需要采取強制措施
C、部分軍警采用粗暴手段對待群眾
D、是否留辮應聽其自愿,強行剪辮有損民主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7、在古代中國君主專制時代,只有宮廷頌歌而無國歌,只有將帥個人旗幟
而無國旗,即使清末的黃龍旗也僅是皇帝而非國家的象征。
(1)作為一個國家政治標志的國旗、國歌在中國正式出現于何時?
(2)中華民國國旗是怎樣的?有何意義?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又有何改變?
答案:1、D2、C3、A4、D5、D6、B
7、⑴中華民國成立后。⑵五色旗。⑶象征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八年級下冊歷史判斷題暑假作業答案 2
1、崇尚節儉,衣帽上不得綴飾珠玉是在
A、北宋初年
B、南宋初年
C、北宋末年
D、南宋末年
2、宋代飲食相當豐富,東京城里食品多達
A、100多種
B、150多種
C、200多種
D、300多種
3、城內外魚店,不下一二百家,指的是
A、東京
B、臨安
C、南京
D、廣州
4、東京城內的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做
A、市
B、夜市
C、坊
D、瓦子
5、宋代農村百姓的住房多為
A、茅屋
B、瓦房
C、四合院
D、耳房
6、宋朝缺馬,多用
A、驢車
B、牛車
C、乘轎
D、騎驢
7、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叫
A、市
B、坊
C、邸店
D、勾欄
8、宋代婦女纏足的陋習逐漸傳開是由于
A、婦女的自愿
B、社會提倡
C、歷代統治者的政策
D、一些封建士大夫提倡
9、下列內容敘述宋代飲食豐富的是
①東京城內食品有二百多種 ②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還有冷飲 ③北方人吃魚多,東京城內外魚店,不下一二百家 ④北宋的肉食以羊肉為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宋詩里的“邸店如云屯”是形容
A、交通發達
B、旅店興旺
C、商業發達
D、娛樂活躍
11、下列內容不是反映宋代住宅情況的是
A、農村百姓住房簡陋,多是低矮的茅屋
B、稍富的人家外建門屋,內為四合院,院內還種花草
C、城市平民住房,平面多為長方形,屋頂以草或瓦覆蓋
D、官僚貴族宅第宏麗,前堂后寢,以穿廊相連,兩側還有耳房和偏院
12、列舉宋朝時已有的'我國傳統節日。
13、閱讀下列材料:“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請回答:
(1)上述詩句出自那位歷史人物?
(2)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
(3)此詩反映了宋朝時什么節日的景象?今天還過這個節日嗎?叫什么?
參考答案:
1、A 2、C 3、B 4、D 5、A 6、B 7、D 8、D 9、A 10、B 11、B
12、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
13、(1)王安石
(2)在歡樂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的一年,人人喝著迎接春天的屠蘇酒。明媚的陽光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前都換上了新的桃符。
(3)元旦。過。現在叫春節。
八年級下冊歷史判斷題暑假作業答案 3
一、選擇題
1、、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其中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的主張是
A、無為而治B、兼愛、非攻C、春秋無義戰D、仁政
2、下列哪一觀點體現老子的思想主張
A、“道之以德,齊之以禮”B、“無為而治”
C、“民貴君輕”D、“法治”
3、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學關于中國古代百家爭鳴的表述正確的是
A、乙B、丙C、甲、乙D、甲、丙
4、故宮里有一塊牌匾上寫著“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來自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5、以下幾種主張,屬于老子的思想是()
A、歷史是向前發展的.,后代總是勝過前代B、主張“春秋無義戰”
C、各種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相互轉化D、提出“仁”的學說
二、非選擇題
6、判斷:孔子的核心主張是"仁",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孟子繼承了這一思想,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洽國,輕徭薄賦。(√)
7、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極大地影響了亞洲乃至世界文化的發展,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摘自《論語》
(1)圖三中的人物是誰?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
材料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
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摘自《漢書董仲舒傳》
(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張是什么?
材料三要擁護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科學),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陳獨秀
(3)根據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變化。
(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參考答案:
一、BBABC
二、5、(√)
6、(1)人物:孔子。思想核心:“仁”和“禮”。
(2)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儒家思想地位的變化:從一家學說到治國的指導思想再到受到沖擊。
(4)認識: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最大地影響看亞洲乃至世界文化的發展。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社會指導思想,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人們對思想,不利于社會的進步。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和發展。
八年級下冊歷史判斷題暑假作業答案 4
一、選擇題
1、分封制開始實施是在:()
A、夏朝B、商朝C、西周D、東周
2、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西周時期諸侯對周王的義務的是( )
①交納貢賦②交納租賦③派兵作戰④服從命令
⑤治理諸侯國⑥朝覲與服役⑦保衛周王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⑦①C、①③④⑤⑥⑦D、①②④⑤⑥⑦
3、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對象不包括:()
A、親戚B、功臣C、前代貴族后裔D、少數民族部落首領
4、下列屬于西周時期統治階級的是:()
A、民B、士C、眾D、庶人
5、被驅使進行大規模的集體勞動,一般擁有生產工具和家庭副業,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部門的主要勞動者,符合以上條件的是:()
A、諸侯B、士C、平民D、奴隸
6、下列對奴隸的情況描述正確的是:()
A、奴隸主要來源于戰俘和觸犯刑法的罪犯
B、他們毫無人身自由,但生命要得到保障
C、貴族強迫他們去做苦役,等他們有了錢就可以給自己贖身,擺脫可怕的生活
D、奴隸的身份不會世襲
7、“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所反映的社會現象是:()
A、人祭B、人殉C、牛祭D、牛殉
8、有特權在觸犯刑法后交納一定數量的贖金就可以免刑的人是:()
A、農夫B、工匠C、奴隸D、卿大夫
9、夏商西周國家統治人民的手段有:()
①分封制②軍隊③刑法④禮儀教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統治階級通過哪一種禮儀活動教育感化民眾,維護等級制度和穩定社會秩序:()
A、祭祀天地B、祭祀祖先C、祭祀社稷D、祭祀神靈
二、課堂回顧
1、材料分析: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左傳》
原文大意:將同姓子弟親戚分封為地方諸侯,作為保護周王室的屏障。
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記》
原文大意:周朝分封了許多同姓子弟為諸侯,但是后代疏遠了,諸侯之間象仇敵一樣彼此進攻,就連周天子都不能禁止。
讀了這兩段材料后,你認為分封制能不能保證周天子對廣大疆域實行長久牢固的統治?你認為我們國家今天的政治制度與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2、材料分析題:
材料一 在河南安陽發掘出十一個商朝王陵,王陵里埋著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里陪葬的人有300人,還有大量牲畜。
材料二 在安陽,發現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絕大多數是15歲到35歲的青壯年男女。他們死得很慘,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斬……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商朝的什么事實?
②這兩則材料反映了當時奴隸怎樣的生活處境?
三、課堂延伸
1、我國是世界著名的“禮儀之邦”,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禮儀規范,比如清明節我們都要去掃墓,表達我們對先人的追思。現在請你去采訪周圍的長輩,找一找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禮儀規范,將你所了解的禮儀規范和同學進行交流,議一議這些禮儀制度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什么作用。
2、“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子”是我國民間的一句俗語,你知道為什么皇帝會更喜歡他的長子嗎?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2、C3、D4、B5、C6、A7、A8、D9、B10、B
二、課堂回顧
1、周王室施行分封制,打破了大大小小的諸侯國自然存在的狀態,授土授民,用新的統治者取代了原有的氏族部落首領,加強了周王室對占領區的控制。但是,實施分封制最大的弊端就是:由于自然因素或社會因素的影響,諸侯國的經濟實力很有可能超過王室,大夫采邑的經濟實力很有可能超過諸侯。諸侯強,就不可能聽命于王室;大夫強就不可能聽命于諸侯。這就造成了政治分裂、戰亂頻仍的局面。
現在我們實行中央領導下的行政區劃制度,中央統一領導,穩固統治。
2、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商朝的"人殉"和"人祭"。②奴隸過著悲慘的生活。他們赤身裸體地在烈日下從事農業勞動。夜里,奴隸主用木枷把奴隸的雙手鎖起來。每次祭祀祖先,奴隸主都要屠殺大量奴隸做供品。奴隸主死了,還要把奴隸殺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三、課堂延伸
1、中國歷來被稱為“禮義之邦”。禮儀在中國社會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幾乎是一個囊括了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個人的倫理道德修養、行為準則規范的龐大的.概念。孔子的話:“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禮”是規范人的行為的外在的禮儀制度,它的作用是為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之和諧相處,孔子儒家的這套“仁學”理論雖不能解決當今社會存在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全部問題,但它作為一種建立在道德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為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準則,能使人們和諧相處無疑有其一定的意義。
2、提示:嫡長子繼承制度。
【八年級下冊歷史判斷題暑假作業答案】相關文章:
高一歷史暑假作業及答案12-05
暑假作業八年級下冊答案參考11-26
暑假作業答案八年級下冊2015(物理)11-22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英語暑假作業答案11-17
最新八年級下冊暑假作業答案參考11-19
八年級下冊英語暑假作業答案201711-23
蘇教版初一歷史暑假作業答案03-29
年級下冊語文暑假作業答案(蘇教版)02-09
2016年八年級下冊暑假作業答案語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