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二歷史暑假作業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二歷史暑假作業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我們經常跟試題打交道,試題可以幫助參考者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二歷史暑假作業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歷史暑假作業答案 1
一、選一選(請將每小題一個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下表內。每小題2分,合計60分)
1、1987年,北京周口店人類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
遺產”清單,右圖是《北京人頭部復原像》,請回答下列哪一項
不屬于北京人的生活?
A、距今約70—20萬年
B、過著群居生活
C、會人工取火
2、右圖是我市某農業示范園水稻圖一角,那么你知道我國是什么居
民最早種植的水稻呢?
A、半坡聚落
B、河姆渡聚落
C、大汶口聚落
3、某臺灣旅行團來大陸拜祭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們應該去
A、黃帝陵B、大禹陵C、中山陵
4、“禪讓”制度是推選什么用的方法
A、皇帝B、國王C、部落首領
5、右圖是大禹鑄造的“九鼎”圖,九鼎象征著什么
A、權力
B、青銅發達
C、制造業發達
6、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A、金文B、甲骨文C、隸書
7、右圖是我國迄今考古發現世界上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它是什么時期的青銅器代表作?
A、夏朝B、商朝
C、西周
8、西周初年為鞏固政權采取分封制度,下列哪項不屬于分封制重要作用
A、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聯系
B、擴大了西周的影響
C、鞏固了皇帝制度
9、你知道成語“退避三舍”與哪兩個爭霸國家有關?
A、晉吳B、晉楚C、吳趙
10、下圖中的鐵農具是什么時期開始制作的?
三齒耙鐮鍤鋤
A、秦朝B、商朝C、戰國
11、下面的人物分別是百家爭鳴時期各個學派創始人,屬于儒家學派的是
墨子孟子莊子韓非子
A、墨子和莊子B、孟子C、韓非子與孟子
12、右圖反映商鞅在變法中采取的措施,目的是
A、統一政治
B、統一度量衡
C、加強軍事力量商鞅方升
1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口號出自于誰領導的農民起義?
A、洪秀全B、李自成C、陳勝吳廣
14、秦代統一的時間是哪一年?
A、公元221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20年
15、漢武帝加強監察制度,在中央設立官職是
A、太尉B、司隸校尉C、御史大夫
16、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開始的時間是
A、公元前60年B、公元60年C、公元前138年
17、下列地點不在絲綢之路上的是
A、玉門關B、陽關C、山海關
18、張騫通西域是在漢代哪位皇帝在位時期?
A、武帝B、元帝C、文帝
19、被后人尊稱為“醫圣”的是
A、華佗
B、張仲景
C、李時珍
20、右圖是東漢時期人物,他的主要貢獻是
A、發明了造紙術
B、改進了造紙術
C、制成了“麻沸散”
21、道教是產生于中國本土的宗教,該教產生于
A、西漢末B、東漢后期C、南北朝時期
22、右圖是司馬遷的《史記》,與《史記》有關的是
①記敘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主要史實
②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③寫成于東漢時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23、曹操能夠統一北方的原因有
①挾天子以令諸侯②招賢納士③曹操聯合孫權④實行屯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24、東晉的都城在今天的南京,南京當時稱什么?
A、夷州B、建康C、大都
25、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開發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北方勞動人民南遷②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
③結合北方先進技術與南方種植經驗④推廣屯田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2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主要是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下列不屬于他采取的措施是
A、穿漢服B、學習漢語C、服從漢人領導
27、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第7位的人,比歐洲早約
A、500年B、1000年C、2000年
28、具有很高的文學和史學價值的地理學著作是
A、《史地》B、《水經注》C、《蘭亭序》
29、顧愷之的畫現存的摹本有?
A、《女史箴圖》B、《洛神賦圖》C、《清明上河圖》
30、右圖是的云岡石窟大佛(第二十窟,它是我國古代工匠在繼承中國傳統雕塑藝術基礎上,又吸收外來的`佛教藝術,創造出的具有新的
風格和特色的石雕藝術,云岡石窟位于今天的
A、陜西省
B、河南省
C、山西省
二、材料解析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李白
材料二:“凡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董仲舒傳》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材料一,李白詩中所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2)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秦始皇在地方設立了哪兩級行政機構?兩級機構長官叫什么名稱?
(3)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漢武帝采納董仲舒主張,推行什么政策?政策的影響是什么?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材料二:三國鼎立形勢圖。
請結合學習過的歷史知識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操遂能克紹”,這是指哪次戰役?材料三中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戰役后奠定的?
(2)請根據材料二《三國鼎立形勢圖》正確填寫三國的名稱。
A;B;C。
(3)結合歷史知識請你寫出與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一個?
三、綜合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3、古代中國與世界的貿易交往與文化往來頻繁,請讀下圖,探尋遠去的歷史。
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圖中箭頭所示路線即我國古代的,這條路線的起點是。
(2)這條路線最早開辟于(朝代),對開通這條路線貢獻的人物是。
(3)這條路開通之后對歷史發展有什么作用?
34、改革是社會前進的動力。請結合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完成下面的題目。
(1)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分別發生在什么朝代?
(2)商鞅變法是在誰的支持下進行的?其中土地政策是什么?
(3)商鞅變法歷史意義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一選(請將每小題一個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每小題2分,合計60分)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CBACABBCBC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CBBACABB
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ACBACBBAC
二、材料解析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1、(1)秦始皇統一全國(或秦滅六國)(2分)
(2)郡、縣二級;郡守、縣令(4分)
(3)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2分)。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兩千多年(2分)
32、(1)官渡之戰;赤壁之戰(4分)
(2)A魏;B蜀;C吳(3分)。
(3)三顧茅廬等(寫出一個3分)。
三、綜合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3、(1)絲綢之路(2分);長安(2分)。
(2)西漢(2分);張騫(2分)。
(3)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或答具體東西方產品交往也可,2分)
34、(1)戰國和北魏(4分)。
(2)秦孝公(2分);廢井田,開阡陌(或承認土地私有,用法令形式保護土地私有制2分)
(3)商鞅變法后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后兼并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分)。
高二歷史暑假作業答案 2
一.選擇題:共11小題,每題4分,共44分。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意,多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13.《尚書·酒俈》云:“人無于水監(照鏡子),當于民監。”這句話體現的思想是( )
A.兼愛尚賢 B.主權在民 C
.以民為本 D.道法自然
【答案】C
14.唐宋時期,地方官任職避親,避籍漸成定制。該制度旨在一( )
A.瓦解宗法體系 B.防止地方勢力膨脹
C.健全地方行政機構 D.完善地方監察制度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代的地方制度。分析選項,A明顯錯誤,宗法制在我國古代始終占有重要的地位;B與符合題意,之所以“避親”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勢力,進而造成地方割據;CD與題意不符,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所以應選B。
15.“中國歷史與西方歷史的會合結束了中國的閉關自守,使它越來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務,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國或西方發生的事情都會即時產生相互的影響。”這強調的是( )
A.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西方的主導性 B.近代中國和世界的碰撞與融合
C
.中國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會演變 D.中國近代史是西學東漸的過程
【答案】B
16.下列四項為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考題,其中19世紀70年代初洋務學堂使用的考題應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
C.“試比較英、美、法、瑞士、中國行政機關元首之產生方法。”
D.“法國大革命對于歐洲民族主義之發展,有何影響?試舉例明之。”
【答案】
A
17.圖5是英、德、俄、日四國中的某一國在中國出口貿易總額所占比重(%)變化示意圖,這一國家是( )
A. 英國 B. 德國
C. 俄國 D. 日本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近代日本在中國實力的消長。依據所學,自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了值不值運動發展道路,同時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作為其鄰國的中國首當其沖受到日本不斷的侵略,致使日本在華利益成不斷上升趨勢,一戰期間曾形成獨霸中國的局面。所以應選D。
18.1925年,蘇聯建立了為中國革命培養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學。1928年9月,蘇聯將莫斯科中山大學與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部合并,改名為“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蘇聯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國( )
A.革命統一戰線建立 B.北洋軍閥統治基本被推翻
C.KMT右派叛變革命 D.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解答此題注意兩個時間“1925年”與“1928年”,國共合作與國共關系破裂時期。分析選項,A是蘇聯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原因;B與題意不符;C符合題意;D時間上與題意不符。所以應選C。
19.史學研究受時代和社會環境的制約與影響。表2所列為1949—1978年間國內史學界發表的關于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專題研
究論文數量,它反映了這一時期學者們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
指的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新中國的史學研究。依據所學可知,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都是以暴力形式進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而戊戌變法是通過改良的方式進行到維新運動,顯然與當時的史學氛圍不相符合。所以應選C。
20.“這是一場人類相信自己有能力駕馭自然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運動。”這場運動是( )
A. 實現人類自我覺醒的文藝復興 B. 擺脫天主教會控制的宗教改革
C. 揭開宇宙運行規律的科學革命 D. 規劃人類理性王國的啟蒙運動
【答案】D 21.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反映1929~1938年美國和蘇聯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所占份額(%)變化趨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美蘇經濟的'發展。依據所學可知,蘇聯在20、30年代經濟發展雖然迅速,但工業總產值并沒有超過蘇聯,故排除C;由于受到經濟危機的打擊,在這一時期,美國經濟持下滑趨勢,蘇聯經濟迅速發展,持上升趨勢,故A符合題意,BD與題意不符。 22.1950年1月,英國宣布承認新中國;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辦;1972年3月,中英關系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在這一進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中美關系的發展演變 B.冷戰背景下中英兩國的現實需要
C.歐共體對華政策的變化 D.中英兩國意識形態對抗的逐漸消失
【答案】
B
23.文學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能反映時代的風貌。下列各項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工業革命后社會的劇烈變革——現代主義繪畫興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的西方社會精神危機——印象派繪畫產生
C.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激化——現實主義文學的興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資本繁榮——浪漫主義文學產生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依據所學,面對工業革命后社會的劇烈變革,出現了浪漫主義藝術,故A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的西方社會精神危機,出現了現代主義藝術,故排除B;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激化使現實主義文學的興起,故C符合題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資本繁榮,現代主義藝術進一步發展。
二.非選擇題:第38題16分,第39題14分,第40題16分;第47、48、49題各10分,任選一題,多做以第一題為準計分,共56分。
38.(16分)宋代理學是傳統儒學的新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城市與生活
圖10 北宋東京(開封)內平面示意圖
材料二 生活與觀念
(1)分析說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歷史現象與宋代理學興起和發展之間的聯系。(10分)
(2)若進一步探究宋代理學興起和發展的原因,你認為還需要補充什么材料?舉一例說明。(6分)
【答案】
(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娛樂場所出現,商品經濟發展到新水平;社會上出現了追求奢靡享樂、僭越禮制的現象。
面對社會生活對傳統儒家倫理秩序的沖擊,儒學家把封建倫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等思想,以“理”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進而規范社會秩序。
(2)例:需要補充與佛教、道教發展相關的材料。
【高二歷史暑假作業答案】相關文章:
2015新高二歷史暑假作業答案09-01
歷史暑假作業答案參考07-28
高一歷史暑假作業及答案07-20
高二數學暑假作業答案08-03
精選高二語文暑假作業及答案08-18
江蘇高二暑假作業答案精選07-30
蘇教版初一歷史暑假作業答案08-02
高一歷史暑假作業答案201507-19
初一歷史與社會暑假作業答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