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級建造師《礦業實務》案例分析題(含答案)
參加2018年二級建造師考試的考生們,一定要及早做好復習準備,以下是百分網小編搜索整理的一份二級建造師《礦業實務》案例分析題(含答案),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案例一】
1、背景
某建設單位對煤炭資源緊缺、經濟效益可觀的現狀,將一儲備煤炭資源進行開發,在尚未進行煤炭精查的情況下,邀請一建設工程總公司承擔礦井的建設工作,該建設總公司具有礦建、土建和安裝工程施工資質,通過與建設意境簽訂施工合同后,開始了礦井的施工工作,施工過程中,發生了下列幾起事件:
(1) 由于匆忙施工,井筒檢查鉆孔參考臨近礦井井筒地質和水文資料,施工中發現有較大差異,部分地段涌水量太大,必須進行注漿,耽誤了施工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
(2) 井底車場水平位置根據實際揭露的巖層情況進行了調整,使得井筒深度比設計深度加深25m;
(3) 采區巷道揭露煤層時,發現煤層厚度比原設計薄,必須改變原設計的采煤方法,重新進行采區巷道布置和施工,耽誤工期6個月;
(4) 由于匆忙施工,施工單位的部分施工隊伍尚未完成其他工程項目,在進行該礦井的和施工安排時,礦建、土建和安裝配套不好,經常發生脫節而導致進度拖延。
2、問題
(1)根據本礦井施工的情況,說明礦業工程建設項目的主要特點?
答:根據本礦井的施工情況,可以看出礦業工程建設項目的主要特點包括:
1)、礦業工程項目進行資源的開發,必須根據國家對資源的需求情況進行認真的規劃。由于資源在地下,必須經過詳細的勘查,未經過批準的勘探報告,不得作為礦山建設的依據,且必須進行地質工作才能進行礦井的設計和施工。
2)、礦業工程是大型綜合性建設項目,涉及勘探、設計、建設、施工、材料設備提供等方面的共同工作,同時還要求礦建、土建和安裝進行綜合組織、協調施工。
3)礦業工程的施工條件十分復雜,由于施工空間在地下,要求地質資料必須準確可靠,才能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4)礦業工程建設涉及內容多,主要包括生產、提升、運輸、通風、排水、供電、壓風、通信、安全管理等。另外,井下巷道的掘進方向對施工安排影響很大,限制了施工進度的提高。
5)、礦業工程項目施工必須考慮到與生產的關系,施工中一方面要根據探明的地質條件不斷修改設計,另一方面還要與生產設施進行協調,最大限度地利用生產設施,以降低施工成本。
(2)針對發生的.事件,分別說明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存在的過失?
答:針對發生的事件,建設單位存在的主要過失是:
1)、沒有按照基本建設程序辦事,項目建設必須在進行地質精查的基礎上才能朝廷由于地質資料不準確,造成設計失誤、施工方案失當,建設單位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2)建設單位的主管部門沒有按照規定辦事,在相關資料不完整的基礎上,不應批準本項目的建設和開工。
施工單位存在的主要過失包括:
1) 業主地質資料不準確的情況下,施工單位不能簽訂施工合同,不能進行的開工建設,另外礦井開工的相關文件也必須齊全。
2) 施工中應有應對各種礦井事故的應急預案,保證施工安全。
3) 礦井建設項目繁多,涉及專業面廣,施工單位應進行認真組織,匆忙開工或準備不好,造成施工混亂,施工單位應承擔管理責任和相應的賠償。
(3)本礦井建設存在哪些違規的地方?所發生的事件由誰承擔責任?
答:本礦井建設的違規之處是沒有按照基本建設程序辦事。事件(1)、(2)、(3)應當由建設單位承擔;事件4應當由施工單位承擔。
【案例二】
1、 背景
某施工單位承建一立井井筒,該井筒直徑為6.5m,深度為668m,采用立井混合作業施工方式。主要機械化設備配套方案采用了FID-6傘鉆打眼、HZ-4中心回轉抓巖機出矸、兩套單鉤提升、液壓伸縮式模板砌壁,炮眼深度為2.4m,模板高度為2.0m。施工組織采用正規循環綜合掘進隊勞動組織,每天完成一個循環。但實際施工進度較慢,循環組織經常被打亂,掘進工效低。
2、 問題
(1)該井筒采用混合作業方式是否合適?
答:該井筒采用混合作業施工方式是合適的,混合作業施工作業方式施工工序簡單,易于組織正規循環,有利于獲得穩定的循環進尺,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施工作業方式。
(2)該井筒施工的機械化設備配套方案是否合理?
答:該井筒施工的.機械化配套方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根據井筒的特征,組織機械化施工設備配套方案擬采用輕型設備配套方案,其主要設備選擇正確,但炮眼深度選定為2.4m,沒有發揮出傘鉆的性能。模板高度為2.0m,雖與炮眼深度配套,但不能發揮出機械化設備的效率,使得循環數目多,清理工作量大,不利于提高施工進度。
(3)該井筒的勞動組織形式是否合適?
答:井筒施工勞動組織方式擬采用專業掘進隊組織,以充分發揮專業特長,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速度。因此采用綜合掘進隊組織不合適。
(4)說明井筒進度慢、掘進工效低的關鍵原因
答:該井筒施工進度慢、掘進工效低,主要原因與井筒的工作條件有關系,但根據本井筒的施工情況,關鍵因素主要是:由于循環進尺低,掘砌轉換量多,施工機械化設備性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另外井筒施工經常出現打亂正規循環的因素,施工組織又采用綜合隊作業,不能及時排除影響,也會影響施工進度,導致掘進工效低。
【案例三】
1、 背景
某建設工程公司承擔了一礦井的施工工作。該礦井采用立井開拓方式,中央邊界式通風,井田中央布置了2個井筒,主井井筒凈直徑為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徑為7.0m,井深625m;風井位于井田東北部邊界,凈直徑為5.0m,井深515m。
施工單位在礦井開工前,組織編制了該礦井的施工組織設計,確定了礦井的施工方案,明確了施工準備工作的具體內容,并進行了認真準備?紤]到井筒表土較薄,又沒有流砂,采用普通法進行施工;基巖部分采用鉆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進行短路貫通,然后副井永久裝備,主井進行臨時改絞,負責井底車場及大巷的試;在與風井貫通后進行采區巷道的施工。
但在礦井的建設過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發生突水問題,使工程拖延了4個月,副井先到底,礦井整個施工組織被打亂。
2、 問題
(1) 根據本礦井的基本條件,礦井應采用哪種施工方案?
答:根據本礦井的基本條件,由于礦井設有邊界風井,具備對頭掘進的條件。因此,應同時從井田中央和邊界進行礦井的施工,經縮短礦井關鍵線路工程項目的施工時間。這樣,應采用對頭掘進的施工方案。
(2) 本礦井的和施工組織設計應由哪個單位負責編制?
答:礦井建設為單項工程,其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在開工前的準備階段,由建設單位負責編制。對于已經確定了施工單位后的單項工程,應該由已確定的施工單位或由總承包單位編制詳盡的施工組織設計,并作為指導施工的依據。本礦井由于施工單位承建整個礦井的'建設工作,因此,礦井的施工組織設計應由施工單位負責編制。
(3) 井筒的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內容包括哪些?
答:井筒為單位工程,其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內容包括:工程概況、地質地形條件、井筒的施工方案與施工方法、施工質量及安全技術措施、施工準備工作計劃、施工進度計劃與經濟技術指標要求以及附圖與附表等。
(4) 在主井發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時調整施工進度計劃安排?
答:由于主井發生了淹井事故,不能保證按預定的時間到底與副井貫通。副井能夠按計劃進度到底,這時只能考慮風井與副井進行貫通。在貫通前,為保證施工進度,必須對副井進行臨時改絞,以保證井底車場巷道與硐室的施工對提升的要求。一旦主井到底,迅速與副井貫通;考慮到主井耽誤的工期較短,這時仍可進行主井臨時改絞,副井進行永久裝備。總體安排情況是副井需要增加一次臨時改絞,這樣可最大限度地減少由于主井進度拖延對礦井建設總工期的影響。
【案例四】
1、背景
某施工單位投標承建一礦井的主井井筒工程,標書規定工期為16個月。建設單位提供工程施工的前期條件,包括進場道路、供電、供水等。施工單位根據建設單位的要求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并經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審核后進行井筒的施工。施工中發生下列幾起事件:
(1)由于礦井進場道路為簡易公路,雨期道路經常被沖毀,使得井筒施工所需材料不能及時進場,延誤工期1個月。
(2)施工單位在施工時,出現設備故障,使工期延長0.5個月。
(3)井筒基巖施工時實際涌水量大于預測量,必須采用工作面預注漿才能通過,治水工作耽誤工期1.5個月。
(4)井筒施工結束后,由于總涌水量大于10m3/h,施工單位進行了壁后注漿,使工期延長1個月。
2、問題
(1)建設單位在井筒開工前,應當做好哪些工作?
答:建設單位在井筒開工前,應當完成的工作包括:井筒勘查、井筒設計、礦井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土地征購、井筒施工必備的工程條件準備、相關開工手續、確定監理單位、配備管理人員、審查施工單位的'井筒施工組織設計。
(2)施工單位在井筒開工前,應當進行哪些準備?
答:施工單位在井筒開工前,應當進行的準備工作包括:
1) 技術準備,包括:掌握項目的具體工程內容及和施工技術與方法要求,工期與質量要求等內容,檢查井筒的設計文憑;會審施工圖紙,掌握相關地質資料內容及對工程的影響;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2) 2)工程準備,包括:現場勘察和施測量;進行施工現場準備,完成“四通一平”工作,完成開工前必要的臨設工程和必要的生活福利設施等。
3) 物資準備,以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圖預算為依據,編制材料、設備供應計劃,并進行具本落實。
4) 勞動力的準備,做好勞動力隊伍的組織工作,建立勞動組織,建立和健全現場施工以及勞動組織的各項管理制度。
5) 對外協作工作,施工準備期內的一些施工和生活條件需要地方政府、農業和其他工業部門的配合才能順利實現;另外,及時的填寫開工申請報告,并上報主管部門,待批準后即能立即開工。
(3)井筒施工中所發生的工期延誤事件,應當由誰承擔責任?
答:井筒施工中所發生的工期延誤事件,其責任分別為:
對于事件(1),礦井公路應當由甲方負責修建,其標準不能保證運輸的要求,因此雨季造成材料運輸問題而使工程延期,責任在建設單位。
對于事件(2)施工單位出現設備故障,因此,責任在施工單位。
對于事件(3),井筒涌水量大于測定值,屬地質資料的準確問題,不是施工單位的責任,責任屬于建設單位。
對于事件(4),井筒建成后的涌水量大于井筒驗收規定,進行注漿堵水耽誤的工期,責任應當屬于施工單位。
(4)若副井井筒進度正常,該井筒發生工期延誤會產生哪些問題?
答:若副井井筒進度正常,該井筒發生工期延誤,將無法保證井筒到底后及時進行短路貫通,只能由副井進行井底車場巷道的施工。由于主井延誤的工期相對較短,因此副井可以不進行改絞,這時井底車場巷道的施工速度較慢,從而會進一步耽誤礦井的施工總進度。如果副刊改絞,會增加費用。另外,未貫通之前的井底巷道施工通風、排水等都比較困難。因此,盡管副井能夠按正常進度施工,但仍然不能保證礦井的原進度計劃。
更多相關文章閱讀
【二級建造師《礦業實務》案例分析題(含答案)】相關文章:
二級建造師案例分析題03-20
二級建造師《礦業實務》臨考沖刺試題07-30
2017二級建造師《礦業實務》強化試題07-28
二級建造師《礦業實務》鞏固試題201709-11
2018二級建造師《礦業實務》單選習題08-25
2017二級建造師《礦業實務》沖刺試題08-02
二級建造師《礦業實務》強化題及答案07-26
二級建造師《礦業實務》鞏固提升訓練09-30
《高會實務》案例分析題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