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一級建造師《鐵路工程》練習題(含答案)
2016年一級建造師備考已經開始,由于一級建造師考試難度比較大,建議考生提早準備。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帶來2016一級建造師《鐵路工程》練習題(含答案),供大家參考學習,預祝考生備考成功!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對于新建250~350km/h高速鐵路軌道工程,在施工前按要求應建立( )軌道控制網。
A.CPO
B.CPI
C.CPⅡ
D.CPHI
2.根據施工測量缺陷分類,屬于重缺陷的是( )。
A.儀器未經計量檢定
B.控制點點位選擇不當
C.起算數據采用錯誤
D.測量記錄不規整
3.對于預應力鋼絞線原材料進場檢驗,鋼絞線每檢驗驗收批規定應由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的鋼絞線組成,每批重量上限為( )。
A.30t
B.40t
C.50t
D.60t
4.在混凝土拌制過程中造成混凝土離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粗骨料及細骨料的級配
B.水泥品種、用量與細度
C.混凝土單方用水量
D.混凝土含砂率
5.對于邊坡高度大于20m的堅硬巖石路塹開挖,嚴禁采用的爆破方法是( )。
A.光面爆破
B.深孔爆破
C.洞室爆破
D.預裂爆破
6.關于路基填料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般鐵路路基填料的粒徑不得大于填筑層厚度的1/2
B.填料的挖、裝、運、攤鋪及壓實不應連續進行
C.高速鐵路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15cm
D.施工含水量應控制在最優含水量的一5%~+3%范圍以內
7.擠密砂樁施工順序應從( ),或由外向內環繞打設。
A.一側開始,逐漸向另一側推進
B.兩側開始,逐漸向中間推進
C.一端開始,逐漸向另一端推進
D.兩端開始,逐漸向中間推進
8.下列邊坡地質條件中,適合采用土釘墻支擋結構的是( )。
A.一般地區巖質路塹地段
B.地下水較發育地段
C.破碎軟弱巖質路塹地段
D.邊坡土質松散地段
9.根據設計要求和水文條件,對于深水高樁承臺的施工可采用( )圍堰施工方法。
A.鋼板樁圍堰
B.雙壁鋼圍堰
C.單壁鋼圍堰
D.鋼套箱圍堰
10.鐵路高墩采用滑模施工時,當底層混凝土強度至少達到( )MPa時,可繼續提升。
A.0.1
B.0.2
C.1
D.2
11.鐵路單線隧道圍巖開挖后穩定狀態為拱部無支護時可產生小坍塌、側壁基本穩定、爆破振動過大易坍塌,圍巖彈性縱波速度υρ為2.5~4.0km/s,這類圍巖級別可以判定為( )圍巖。
A.I級
B.Ⅱ級
C.Ⅲ級
D.Ⅳ級
12.在隧道施工中,鋼架受力的監控量測采用的儀器為( )。
A.位移計
B.壓力盒
C.應變計
D.鋼筋計
13.對于長度為3kin的山嶺石質鐵路隧道,開挖方法為( )。
A.鉆爆施工法
B.掘進機施工法
C.盾構施工法
D.沉管施工法
14.對于鐵路隧道在V級軟弱圍巖地段采用臺階法施工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上臺階每循環開挖支護進尺不應大于2榀鋼架間距
B.邊墻每循環開挖支護進尺不得大于2榀鋼架間距
C.仰拱開挖每循環開挖進尺不得大于5m
D.隧道初期支護封閉成環位置距掌子面不得大于50m
15.保證鐵路無縫線路冬天鋼軌不被拉斷、夏天不發生脹軌跑道的軌溫為( )軌溫。
A.零應力
B.中間
C.設計鎖定
D.施工鎖定
16.板式無砟軌道標準板混凝土澆筑時應采用( )振搗。
A.底振式
B.側振式
C.插入式
D.平板式
17.設計概(預)算編制期至工程結(決)算期所發生的各項價差調整,調整原則是( )。
A.列入單項概(預)算
B.列入總概(預)算
C.列入綜合概(預)算
D.按合同約定辦理
18.在鐵路工程投標報價時,應當按照招標文件載明數額報價的是( )。
A.工程直接費
B.施工措施費
C.安全生產費
D.總承包風險費
19.在施工作業組織中,能夠實現專業化施工,并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作業組織方式是( )。
A.循環作業法
B.平行作業法
C.流水作業法
D.順序作業法
20.按照鐵路建設工程質量事故處理規定,直接經濟損失在300萬元的工程質量事故屬( )。
A.特別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二、多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21.下列選項中,屬于施工測量嚴重缺陷的有( )。
A.控制點點位選擇不當
B.起算數據采用錯誤
C.施工控制網的測設不符合要求
D.觀測條件掌握不嚴
E.施工控制網的現場復測誤差超限
22.關于水泥試驗結果評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細度不符合標準規定為不合格水泥
B.終凝時間不符合標準規定為廢品
C.初凝時間不符合標準規定為廢品
D.摻合料超過最大限量的為不合格水泥
E.安定性不符合標準的為不合格水泥
23.下列施工過渡段填筑做法正確的有( )。
A.過渡段的橋臺基坑應以原土分層填筑
B.回填工作在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
C.過渡段級配碎石施工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大于15cm
D.過渡段填料填層應與相鄰的路堤及錐體同時施工
E.路橋過渡段地基擠密樁加固可以在橋涵結構完成后施工
24.下列選項中,關于鉆孔樁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做法正確的有( )。
A.灌注前導管下端應下放至距孔底沉渣0.3~0.5m為宜
B.灌注混凝土標高應與樁頂設計標高一致
C.灌注時導管埋人混凝土中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4m
D.灌注中途任何原因中斷灌注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
E.混凝土的初存量應保證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Om
25.下列選項中,屬于隧道監控量測必測項目的有( )。
A.襯砌前凈空變化
B.拱頂下沉
C.隧底隆起
D.圍巖壓力
E.洞內、外觀察
26.對于塑料排水板施工,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施工前應清除地面上的淤泥
B.打設塑料排水板宜采用振動法施工
C.塑料排水板板頭露出地面不小于0.3m。
D.打設塑料排水板宜順線路方向分段逐排進行
E.當跟袋長度大于0.5m時應重新補打
27.鐵路隧道錨噴支護施工中,錨桿的作用包括( )。
A.阻止圍巖松動
B.支承圍巖
C.承受部分松弛荷載
D.加固圍巖
E.提高層間摩阻力
28.無縫線路有下列( )情況時,應放散或調整應力后重新鎖定。
A.鋼軌產生不正常的過量伸縮
B.無縫線路伸縮區鋼軌出現嚴重不均勻位移
C.實際鎖定軌溫超出設計鎖定軌溫
D.實際鎖定軌溫低于設計鎖定軌溫
E.相鄰兩單元軌節鎖定軌溫之差大于3℃
29.根據鐵路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相關規定,鐵路建設項目招標應具備的條件包括( )。
A.項目管理機構依法成立
B.施工圖已經審核合格
C.初步設計概算已經核備
D.資金或資金來源已經落實
E.招標文件已編制完成
30.根據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概(預)算編制辦法,下列項目屬于大型臨時設施的有( )。
A.鉆孔用泥漿池
B.運梁便道
C.集中發電站
D.空壓機站
E.鐵路便線、便橋
三、案例分析題(共3題)
(一)
背景資料
某集團公司承建某單線鐵路工程,其中一座大橋,設計為6跨16m簡支T梁,鉆孔樁基礎,樁直徑1m,樁長65m,臺后路基填土高度4.5m。設計地質條件為海相沉積的中一厚層軟土。設計要求對橋臺及路基范圍內的基底均采用袋裝砂井處理,處理深度為12m。施工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公司在對項目部實施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時發現,該項目質量計劃文件是由安全質量部部長組織部門人員編制,質量計劃文件內容有:①編制依據;②項目概況;③組織機構;④質量控制及管理組織協調的系統描述;⑤與施工階段相適應的檢驗、試驗、測量、驗證要求;⑥更改和完善質量計劃的程序。
事件二,項目施工技術部編制了路堤與橋臺過渡段填筑方案,具體內容是過渡段路堤與橋臺錐體和相鄰路堤同步填筑,臺后采用大型壓路機碾壓,其填筑施工應符合一般路堤填筑施工要求。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進行碾壓,填料的松鋪厚度不大于20cm,碾壓遍數按照相鄰標段參數確定。
事件三,該橋按正常工期編制施工組織計劃,采用常規方法進行鉆孔樁、承臺、墩(臺)身施工,并如期完成。橋梁建成通車半年后,發現該橋出現橋臺移位。事后,在對施工期間的內業資料檢查中,發現無軟土路基的沉降觀測記錄,其他質檢資料的記錄結果顯示施工質量均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在現場實地調查中,發現橋梁施工質量合格,但軟土地基處理深度僅為8m。
問題
1.指出事件一中項目質量計劃編制的不妥之處,并說明正確做法。該質量計劃包含內容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請補充。
2.指出事件二中的錯誤之處,并給出正確做法。
3.針對事件三,指出該橋出現橋臺移位的原因是什么?施工單位在質量管理方面存
在哪些問題?
(二)
背景資料
某集團公司承建既有線鐵路改造工程,項目內容有橋涵、路基和軌道等。工程開工后,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項目經理部在經公司同意后將某橋涵頂進工程的施工任務分包給一家具有專業承包資質的公司施工,并簽訂了專業分包合同。
事件二,專業分包公司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在列車通過線路時頂進,造成運營線路發生行車安全事故,并造成2人重傷。事故發生后,項目經理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傷員,排除險情,防止事故擴大,做好標識,保護了現場,并在事故發生后規定時間內報告企業安全主管部門,事故報告內容有: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傷亡人數和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問題
1.針對事件一,項目部將橋涵項進工程分包是否合法?為什么?
2.針對事件二,指出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并給出保證營業線橋涵頂進施工安全的措施。
3.針對事件二,指出事故報告內容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請補充。
(三)
背景資料
某新建鐵路單線隧道長3900m,隧道沿線路走向為6%的上坡。隧道進口段埋深很大,圍巖以Ⅲ、Ⅳ級為主,節理裂隙不發育,整體性較好;出口段埋深較淺,圍巖軟弱。
地下水發育,圍巖以Ⅳ、V級為主。施工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當進口開挖距洞口35m處時,掌子面發生巖爆。施工單位立即采取了減小開挖循環進尺和對作業人員、機械設備加強防護的措施,但效果不佳。
事件二,為提前工期,業主要求增加斜井。經現場勘察,有兩處位置具備增加斜井條件,方案1:可設斜井長度500m,坡度為8%,出碴可以采用無軌運輸;方案2:可設斜井長度300m,坡度為20%,出碴必須采用有軌運輸。初步安排通過斜井施工正洞長度為800m,開挖量為48000m3。經測算,方案1斜井施工成本為每延米8000元,通過斜井出碴成本為每立方米15元;方案2斜井施工成本為每延米10000元,通過斜井出碴成本為每立方米20元。經過經濟比選,施工單位選擇了成本低的方案。
問題
1.針對背景資料,給出隧道進、出口工作面施工排水方案。
2.針對事件一,施工單位還應采取哪些技術措施防范巖爆發生?
3.針對事件二,通過計算進行經濟比選,給出成本最低方案。
參考答案及詳細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高速鐵路測量平面控制網知識的掌握。高速鐵路工程測量平面控制網應在框架控制網(CPO)基礎上分三級布設,第一級為基礎平面控制網(CPⅠ),主要為勘測、施工、運營維護提供坐標基準;第二級為線路平面控制網(CPⅡ),主要為勘測和施工提供控制基準;第三級為軌道控制網(CPⅢ),主要為軌道鋪設和運營維護提供控制基準。軌道施工測量控制網CPⅢ適用于新建250350km/h高速鐵路工程測量。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D.CPⅢ”。
2.B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施工測量成果評價的分類。儀器未經計量檢定、起算數據錯誤屬于嚴重缺陷;測量記錄不完整屬于輕缺陷;控制點點位選擇不當屬于重缺陷。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故本題的正確項是
“B.控制點點位選擇不當”。
3.A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原材料進場檢驗驗收批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對于熱軋圓盤條、熱軋光圓鋼筋、熱軋帶肋鋼筋和余熱處理鋼筋:每批鋼筋應由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的鋼筋組成,并不得大于60t。對于預應力鋼絲:每批鋼絲應由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的鋼絲組成,并不得大于30t。對于鋼絞線:每批鋼絞線應由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的鋼絞線組成,并不得大于30t。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A.30t”。
4.A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影響新拌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新拌混凝土質量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和混凝土的和易性。而混凝土的和易性主要包括流動性、黏聚性、保水性和泌水性。混凝土流動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混凝土單方用水量;混凝土黏聚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混凝土含砂率(灰砂比);混凝土保水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水泥品種、用量與細度;混凝土泌水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水泥品種、用量與細度。保水性好的混凝土泌水量小,保水性差的混凝土泌水量大;混凝土離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粗骨料及細骨料的級配。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A.粗骨料及細骨料的級配”。
5.C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爆破及高邊坡施工的知識掌握,需要一定的現場實踐經驗。路塹爆破應根據巖性、產狀、邊坡高度選擇適當的爆破方法,嚴格控制藥量。爆破后應達到邊坡和塹頇山體穩定,基床和邊坡平順、不破碎、不松動。光面爆破、深孔爆破、預裂爆破可以實現以上效果,而洞室爆破由于炸藥量大會導致邊坡破壞及山體失穩。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C.洞室爆破”。
6.C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路基填料要求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所有用于路基填筑的填料均應符合設計和相關規范的要求;填料的粒徑不得大于填筑層厚度的2/3(客運專線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15cm);填料的挖、裝、運、攤鋪及壓實應連續進行;在作業過程中應控制填料中含水量的不利變化;對粗粒土和軟塊石,應防止產生顆粒的分解、沉積和離析;填筑包心路堤時,宜將滲水性能弱的填料填筑在堤心部分,滲水性能強的填料填筑在路堤兩側。碾壓時填料的含水量應嚴格控制,其施工含水量應控制在最優含水量的-3%~+2%范圍以內。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C.高速鐵路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15cm”。
7.B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擠密砂樁施工方法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擠密砂樁施工前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進行工藝性試驗,確定主要工藝參數,并報監理單位確認。施工程序應從兩側開始,逐漸向中間推進,或由外向內環繞打設。砂樁打完后必須檢驗合格,才可填筑排水砂墊層。
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B.兩側開始,逐漸向中間推進”。
8.C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不同地質條件下如何選擇適合的支擋結構形式方面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一般地區、浸水地區和地震地區的路堤和路塹,可采用重力式(含衡重式)擋土墻;地基強度較大,墻高大于6m,小于等于12m的擋墻可采用短卸荷板式擋土墻,當墻高大于12m時不宜采用;鋼筋混凝土懸臂式擋土墻和扶壁式擋土墻,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載力較低的路堤地段采用;錨桿擋土墻可用于一般地區巖質路塹地段,根據地質及工程地質情況,可選用肋柱式或無肋柱式結構形式;錨碇板擋土墻可用于一般地區墻高不大于10m的路塹或路堤墻;土釘墻可用于一般地區土質及破碎軟弱巖質路塹地段,在地下水較發育或邊坡土質松散時,不宜采用土釘墻;抗滑樁可用于穩定滑坡、加固山體及其他特殊路基。
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C.破碎軟弱巖質路塹地段”。
9.D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深水承臺施工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鋼板樁圍堰的抗水流及抗沖刷能力差,適用于在流速較小、水位較低、承臺較淺、河床地質透水性弱的地層使用;單壁銅圍堰、雙壁鋼圍堰適用于在流速較大、水位較深、承臺較淺的地層;吊箱圍堰適用于高樁承臺,吊箱圍堰是由鋼板、加勁肋焊成的側、底板和支撐體系拼成的帶底板的盒式水密結構。
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D.鋼套箱圍堰”。
10.B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原材料進場檢驗驗收批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滑模施工要點為:模板高度宜為1.0~1.2m,并應有0.5%~1.00/6的錐度,支撐桿和提升設備應按墩身截面形狀及滑動模板和施工臨時荷載的全部重量布置。模板在組裝完畢經檢驗合格后才能澆筑混凝土。液壓千斤頂及其管路,使用前必須做液壓試驗。混凝土應分層對稱澆筑,頂架處應搗實。當底層混凝土強度達到0.2~O.3MPa時,可繼續提升。澆筑混凝土面距模板頂面距離應保持不少于10cm。混凝土應用插入式振搗器搗固,振搗時不得提升模板,并避免接觸模板、鋼筋或行程套管。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B.0.2”。
11.C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隧道圍巖級別判定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1C415011鐵路隧道圍巖分級判定表,工級圍巖開挖后的穩定狀態為圍巖穩定、不坍塌、可能產生巖爆,圍巖彈性縱波速度υρ。為>4.5km/s;Ⅱ級圍巖開挖后的穩定狀態為暴露時間長可能會出現局部小坍塌層間結合差的平緩巖層、頇板易塌落、側壁基本穩定、爆破震動過大易坍塌,圍巖彈性縱波速度訓。為3.5~4.5km/s;Ⅲ級圍巖開挖后的穩定狀態為拱部無支護時可產生小坍塌、側壁基本穩定、爆破震動過大易坍塌,圍巖彈性縱波速度υρ。為2.5~4.0km/s;Ⅳ級圍巖開挖后的穩定狀態為拱部無支護時可產生大坍塌、側壁有時失去穩定,圍巖彈性縱波速度υρ。為1.5~3.0km/s。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C.Ⅲ級”。
12.D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隧道監控量測方面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1C415012—3監控量測選測項目表中要求,多點位移計可以監測圍巖內部位移,壓力盒可以監測圍巖壓力、二次襯砌接觸壓力,混凝土應變計可以監測噴混凝土受力、二次襯砌內應力,鋼筋計可以監測鋼架受力、錨桿桿體應力。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D.鋼筋計”。
13.A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隧道開挖施工方法知識的掌握。根據教材表述,鉆爆施工法適用于各種地質條件和地下水條件;掘進機施工法(TBM)是一種利用回轉刀具開挖(同時破碎和掘進)隧道的機械裝置。TBM施工方法的優點是開挖作業能連續進行;缺點是機械的購置費和運輸、組裝、解體等的費用高,機械的設計制造時間長,初期投資高,因此,不用于短隧道。盾構法在軟弱地層中修建地鐵和交通隧道以及各種用途管道的施工中應用相當廣泛。沉管施工法是修建水底隧道通常采用的方法。
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A.鉆爆施工法”。
14.B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隧道軟弱圍巖臺階法施工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軟弱圍巖隧道Ⅳ、V、Ⅵ級地段采用臺階法施工時,應符合以下規定:
(1)上臺階每循環開挖支護進尺V、Ⅵ級圍巖不應大于1榀鋼架間距,IV級圍巖不得大于2榀鋼架間距。
(2)邊墻每循環開挖支護進尺不得大于2榀。
(3)仰拱開挖前必須完成鋼架鎖腳錨桿,每循環開挖進尺不得大于3m。
(4)隧道開挖后初期支護應及時施作并封閉成環,Ⅳ、V、Ⅵ級圍巖封閉位置距掌子面不得大于35m。
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B.邊墻每循環開挖支護進尺不得大于2榀鋼架間距”。
15.C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鐵路工程無縫線路鎖定方法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無縫線路的鎖定軌溫是指長軌節溫度應力狀態為零時的軌溫(又稱零應力軌溫);在鋪設無縫線路時,把長軌節的始端和終端落槽時分別測得的軌溫取平均值,作為該段無縫線路施工的鎖定軌溫;設計無縫線路時采用的設計鎖定軌溫,通常是在保證無縫線路的強度與穩定條件下,由計算確定,即這樣的軌溫要保證無縫線路冬天鋼軌不被拉斷,夏天不發生脹軌;一般算得的設計軌溫比中間軌溫略高。
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C.設計鎖定”。
16.A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鐵路無砟軌道軌道板預制方面的知識掌握。根據教材表述,非預應力軌道板預制場內設置軌道板預制生產線,生產線上設置獨立預制臺座,生產線置于場區廠房內,并設軌枕存放場對枕板集中存放。臺座采用底振式,鋼模板倒模法澆筑,混凝土采取吊灌逐塊澆筑,養護采用獨立養護罩,實施蒸汽供熱衡溫養護,全自動溫控系統控制。桁吊起吊脫模、翻轉、移出,堆放后繼續自然養護。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A.底振式”。
17.D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鐵路工程概(預)算的知識掌握。根據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概(預)算編制方法規定,鐵路工程造價價差調整的階段,分為基期至設計概(預)算編制期和設計概(預)算編制期至工程結(決)算期兩個階段;基期至設計概(預)算編制期所發生的各項價差,由設計單位在編制概(預)算時,按本辦法規定的價差調整方法計算,列入單項概(預)算;設計概(預)算編制期至工程結(決)算期所發生的各項價差調整,應符合國家有關政策,充分體現市場價格機制,按合同約定辦理。
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D.按合同約定辦理”。
18.C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鐵路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的知識掌握。根據鐵路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投標實施細則規定,招標文件必須嚴格執行批準的設計文件,技術標準明確、工程數量準確、施工組織清晰,由投標人自主報價;采用施工總價承包方式的,總承包風險費由招標人根據項目情況確定并在招標文件中栽明數額,投標人對總承包風險費自主報價,但不得超過招標文件中載明數額;招標人應按國家規定在招標文件內載明安全生產費用,投標人應按招標文件進行安全生產費報價。
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C.安全生產費”。
19.C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施工作業組織形式的知識掌握。施工作業組織形式是指對施工對象在空間時間上的組織安排方式,作業施工組織形式有順序、平行、流水三種常用形式。根據題意對四個選項分析如下:
(1)循環作業法:施工作業常用組織形式不包括循環作業法,可以排除。
(2)平行作業法:采用平行施工組織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工作面,爭取時間、縮短施工工期。但同時單位時間投入施工資源量成倍增長;現場臨時設施也相應增加,施工現場組織、管理復雜;與順序施工組織方式相同,平行施工組織方式工作隊也不能實現專業化生產。不符合題意可以排除。
(3)流水作業法:是將工程項目分解成若干個施工單元,各專業工作隊按照一定的施工順序依次投入到各施工單元進行施工,各專業施工架子隊完成本段的施工任務后,轉到下一施工段進行施工,各個施工段同時處在施工狀態。流水施工綜合了順序施工和平行施工的優點,克服了它們的缺點,科學地利用工作面,爭取了時間,工期比較合理;實現了專業化施工,可使工人的操作技術熟練,更好地保證工程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符合題意為正確選項。
(4)順序作業法:是將整個工程項目分解成若干個單位工程,按照一定的施工順序,前一單位工程完成后,后一個單位工程才開始施工。它是一種最基本的施工組織方式。適用于規模小、工作量有限、工期不太緊張的工程,其突出的問題在于沒有充分利用工作面去爭取時間,所以施工工期長;工作隊不能實現專業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工人技術,不利于提高工程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同時,由于工作面的影響,很可能造成部分工人窩工。不符合題意可以排除。
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C.流水作業法”。
20.C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鐵路建設工程質量事故處理規定的知識掌握。根據規定,鐵路建設工程質量事故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及工程質量問題。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及以上的屬工程質量特別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及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屬工程質量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及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屬工程質量較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屬工程質量一般事故。根據題意直接經濟損失在300萬元處在100萬元至500萬元之間,屬工程質量較大事故。通過分析考試說明,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那本題的正確項是“C.較大事故”。
二、多項選擇題
21.BCE
【解析】施工測量成果的評定采用百分制,按缺陷扣分法和加權平均法計算測量成果綜合得分。施工測量的缺陷分為:嚴重缺陷、重缺陷、輕缺陷。嚴重缺陷包括:(1)偽造成果;(2)起算數據采用錯誤;(3)施工控制網的測設不符合要求;(4)施工控制網的現場復測誤差超限;(5)計算程序采用錯誤;(6)儀器未經計量檢定或經檢定不符合要求。五個選項中BCE符合題意。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BCE”。
22.ACD
【解析】水泥分為合格水泥、不合格水泥和廢品。合格水泥是指水泥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標準要求,不合格水泥是指凡細度、終凝時間任一項不符合標準規定,或強度低于該強度等級的指標時為不合格水泥;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摻合料超過最大限量的為不合格水泥;水泥包裝標志中品種、等級、生產者名稱和出廠編號不全者為不合格水泥。廢品是指凡氧化鎂含量、三氧化硫含量、初凝時間、安定性任何一項不符合標準的水泥為廢品。根據以上標準,對五個選項分析如下:
(1)選項A:細度不符合標準規定為不合格水泥,符合標準;
(2)選項B:終凝時間不符合標準規定為廢品,應為不合格水泥;
(3)選項C:初凝時間不符合標準規定為廢品,符合標準;
(4)選項D:摻合料超過最大限量的為不合格水泥,符合標準;
(5)選項E:安定性不符合標準的為不合格水泥,應為廢品。
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ACD”。
23.BC
【解析】根據過渡段填筑要求,對五個選項分析如下:
(1)選項A:過渡段的橋臺基坑應以原土分層填筑。規范要求過渡段的橋臺、涵洞等建筑物的基坑應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層填筑,并用小型振動設備碾壓。故做法錯誤。
(2)選項B:回填工作在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規范要求應優先安排軟土地基地段過渡段路堤的填筑施工,回填工作必須在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故做法正確。
(3)選項C:過渡段級配碎石施工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大于15cm。規范要求過渡段級配碎石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分層填筑壓實,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大于30cm,最小壓實厚度不宜小于15cm。故做法錯誤。
(4)選項D:過渡段填料填層應與相鄰的路堤及錐體同時施工。規范要求過渡段級配碎石與其連接段的A、B組填料填層應與相鄰的路堤及錐體同時施工,并將過渡段與連接路堤的碾壓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層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勻壓實。故做法正確。
(5)選項E:路橋過渡段地基擠密樁加固可以在橋涵結構完成后施工。規范要求路橋過渡段地基采用打入樁、擠密樁等加固時,宜先進行打入樁和擠密樁等施工,再進行橋涵的結構施工。故做法錯誤。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BC”。
24.ACE
【解析】根據鉆孔樁水下混凝土的澆筑施工要點,對五個選項分析如下:
(1)選項A:灌注前導管下端應下放至距孔底沉渣0.3~0.5m為宜。施工要點要求在澆筑前,將導管下端下放到距孔底渣0.3~0.5m為宜。故屬于正確選項。
(2)選項B:灌注混凝土標高應與樁頂設計標高一致。施工要點要求澆筑標高應高出樁頂設計標高1.0m。與要求不符,屬做法錯誤。
(3)選項C:灌注時導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4m。施工要點要求導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任何時候不得小于1m,一般控制在2~4m。故屬于正確選項。
(4)選項D:灌注中途任何原因中斷灌注時間不得超過1h。施工要點要求一經澆筑,應連續進行.中途任何原因中斷澆筑時間不得超過30min。與要求不符,屬做法錯誤。
(5)選項E:混凝土的初存量應保證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0m。施工要點要求混凝土的初存量應保證首批混凝土澆筑后,使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m。故屬于正確選項。
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ACE”。
25.ABE
【解析】根據教材表1C415012-2監控量測必測項目有:洞內、外觀察;襯砌前凈空變化;拱頂下沉;淺埋隧道地表下沉;二次襯砌后凈空變化;沉降縫兩側底板不均勻沉降;洞口段與路基過渡段不均勻沉降觀測。表1C415012-3監控量測選測項目有:地表下沉;隧底隆起;圍巖內部位移;圍巖壓力;二次襯砌接觸壓力;鋼架受力;噴混凝土受力;錨桿桿體應力;二次襯砌內應力;爆破振動觀測;圍巖彈性波速度。根據以上內容可以判定C、D屬于選測項目,可以排除。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ABE”。
26.ADE
【解析】根據教材中關于塑料排水板施工的要求,對五個選項分析如下:
(1)選項A:施工前應清除地面上的淤泥。施工要求為施工前應清除地面上的淤泥、樹根、草皮及雜物。符合要求,做法正確。
(2)選項B:打設塑料排水板宜采用振動法施工。施工要求為打設塑料排水板不得采用振動法或錘擊法施工。不符合要求,做法錯誤。
(3)選項C:塑料排水板板頭露出地面不小于0.3m。施工要求為板頭應露出地面不小于0.5m。不符合要求,做法錯誤。
(4)選項D:打設塑料排水板宜順線路方向分段逐排進行。施工要求為打設塑料排水板宜順線路方向分段逐排進行,分段長度不宜大于100m。符合要求,做法正確。
(5)選項E:當跟袋長度大于0.5m時應重新補打。施工要求為排水板應錨定在孔底,防止跟袋;當跟袋長度大于0.5m時應重新補打。符合要求,做法正確。
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ADE”。
27.BDE
【解析】根據教材內容,鐵路隧道常用的支護形式為錨噴支護,主要采用錨桿和噴射混凝土、鋼筋網片、鋼支撐等材料,共同組成支護結構,承受圍巖壓力實現施工期安全的目的,同時起控制圍巖過大變形的目的。它是現代隧道工程中最常見也是最基本的支護形式和方法。
在錨噴支護中,錨桿的作用有支承圍巖、加固圍巖、提高層間摩阻力,形成“組合梁”、“懸吊”作用;噴射混凝土的作用有支承圍巖、“卸載”、填平補強圍巖、覆蓋圍巖表面減緩風化、阻止圍巖松動、分配外力;鋼拱架的作用有加強限制圍巖變形、作為超前支護的后支點、承受部分松弛荷載。
根據以上要求,BDE選項為錨桿具有的作用,A選項為噴射混凝土具有的作用,C選項為鋼拱架具有的作用。
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BDE”。
28.ABC
【解析】根據教材表述,無縫線路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放散或調整應力后重新鎖定,并使其符合設計要求:
(1)實際鎖定軌溫超出設計鎖定軌溫范圍;
(2)相鄰兩單元軌節鎖定軌溫之差大于5℃,左右兩股鋼軌的鎖定軌溫差大于3℃,同一設計鎖定軌溫的長軌條最高與最低鎖定軌溫之差大于10℃;
(3)鋼軌產生不正常的過量伸縮;
(4)無縫線路固定區鋼軌出現嚴重的不均勻位移;
(5)原因不明,施工時未按設計規定鎖定的線路。
根據以上要求,ABC選項符合題意要求,DE選項不符合以上條件。
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ABC”。
29.ABD
【解析】鐵路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投標實施細則規定,鐵路工程施工招標應具備下列條件:建設單位(或項目管理機構)依法成立;有相應的資金或資金來源已經落實;施工圖已經審核合格;施工圖預算已經核備或批準;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已經編制完畢。
根據以上規定,選項ABD應是鐵路工程施工招標的必要條件;而選項C初步設計概算已經核備,在這階段應不具備施工招標條件,只有完成施工圖預算核備或批準,才具備條件;對于選項E招標文件已編制完成,不是施工招標的必要條件,只是施工招標前應完成的工作。
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ABD”。
30.BCE
【解析】該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概(-N)算編制辦法中關于大小臨方面知識的掌握。
小型臨時設施是指施工企業為進行建筑安裝工程施工,所必須修建的生產和生活用的一般臨時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小型臨時設施。如:臨時生產房屋,臨時建筑物、構筑物等。
大型臨時設施指施工企業為進行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及維持既有線正常運營,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確定所需的大型臨時建筑物。如:鐵路岔線、便橋,運梁便道,集中發電站、集中變電站等。
據此對五個選項進行分析判定,選項A.鉆孔用泥漿池、選項D.空壓機站屬于小型臨時設施范疇,選項B.運梁便道、選項C.集中發電站、選項E.鐵路便線便橋屬于大型臨時設施范疇。
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BCE”。
三、案例分析題
(一)
1.【參考答案】不妥之處:安全質量部部長組織部門人員編制。正確做法:質量計劃編制應由項目經理主持;相關職能部門均應參加。質量計劃內容不完整,還應補充:①質量目標;②施工過程、服務、檢測和試驗程序等;③確定關鍵工序和特殊過程及作業指導書。
【考點解析】此題主要考察對企業質量手冊的掌握。項目經理部應當針對承包工程項目,引用本企業質量手冊中與本施工項目相關的內容和程序文件,進行質量計劃編制。編制要求是:項目經理應主持編制;相關職能部門參加;以業主質量要求為重點;體現工序及過程控制;體現投入產出全過程。對質量計劃的內容要求是:編制依據;項目概況;質量目標;組織機構;質量控制及管理組織協調的系統描述;必要的質量控制手段,施工過程、服務、檢驗和試驗程序等;確定關鍵工序和特殊過程及作業指導書;與施工階段相適應的檢驗、試驗、測量、驗證要求;更改和完善質量計劃的程序。解題思路是將背景資料
與以上內容及要求進行對照回答問題。
2.【參考答案】錯誤之處:(1)臺后采用大型壓路機碾壓;(2)碾壓遍數按照相鄰標段參數確定。
正確做法:(1)臺后2m范圍以外采用大型壓路機碾壓,2m以內應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進行碾壓;(2)碾壓遍數通過工藝試驗確定。
【考點解析】此題要求考生熟悉路堤與橋臺過渡段填筑相關規定。教材中相關規定:過渡段路堤應與橋臺錐體和相鄰路堤同步填筑。臺后2.0m范圍外大型壓路機能碾壓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應符合一般路堤填筑施工要求。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及在臺后2.0m范圍內,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進行碾壓,填料的松鋪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壓遍數應通過工藝試驗確定。解題思路是將背景資料與以上內容及要求進行對照回答問題。
3.【參考答案】該橋出現橋臺移位的原因是:
①橋臺及臺后的地基未按設計要求施工,導致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
②臺后路基填筑過程中未進行沉降觀測,不能正確指導路基的填筑速率。
由于上述原因,而導致臺后軟土出現較大的側壓力,擠動橋臺。
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不按圖施工;(2)工序管理失控;(3)偷工減料;(4)質檢資料弄虛作假。
【考點解析】此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現場施工經驗。關于查找橋臺出現移位的原因解題思路是:根據背景資料橋梁施工質量合格,說明問題出在臺后路基段,而路基段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發現無軟土路基的沉降觀測記錄;二是發現軟土地基處理深度不夠,找到了路基質量問題也就找到了橋臺出現移位的原因。關于查找質量管理存在問題的解題思路是:根據背景資料分別從按圖施工、質量控制、資料編制、現場管理等方面對照查找,就可以找出問題所在。
(二)
1.【參考答案】不合法,理由:違反了《建筑法》、《合同法》、《招標投標法》關于分包的規定。鐵路工程的主體工程不允許分包。
【考點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分包方面的法律規定知識的掌握。法律規定合法分包須具備四個條件:(1)按照合同約定或者經招標人同意,可以將中標項目的部分非主體、非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完成。投標人根據招標文件載明的項目實際情況,擬在中標后將中標項目的部分非主體、非關鍵性工作進行分包的,應當在投標文件中載明。(2)分包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條件。(3)專業工程分包除在施工總承包合同中有約定外,必須經建設單位認可。專業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須自行完成所承包的工程。勞務作業分包由勞務作業發包人與勞務作業承包人通過勞務合同約定。勞務作業承包人必須自行完成所承包的任務。(4)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根據背景資料,項目經理部只是在經公司同意后進行了專業分包,顯然不符合上述條件,違反了相關法律的規定。
2.【參考答案】(1)造成事故的原因為:專業分包公司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在列車通過線路時頂進。(2)保證營業線上的橋涵頇進的施工安全的措施:
①采取有效措施對線路進行加固,防止路基塌方和線路橫向移動。
②項進箱身應在列車運行間隙進行,嚴禁在列車通過線路時頂進。
③頂進現場應具備適當數量的道砟、枕木、草袋、木材、鋼材等料具,一旦線路變形時,應立即搶修,確保行車安全暢通。
【考點解析】此題主要考察對營業線上橋涵頂進施工安全保證方面知識的掌握。關于營業線頂進橋涵施工安全規定有:頂進涵洞施工過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對線路進行加固,防止路基塌方和線路橫向移動。頂進箱身應在列車運行間隙進行,嚴禁在列車通過線路時頂進。頂進現場應備有適當數量的道砟、枕木、草袋、木材、鋼軌等料具,一旦線路變形時,應立即搶修,確保行車安全暢通。小間距架梁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大間距,保證不間斷列車運行,保證營業線和行車安全。根據以上規定可以找出事故原因及應采取的措施。
3.【參考答案】不完整,應補充:事故發生后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考點解析】此題解題的思路是對事故報告的內容應當熟知。對照事故報告內容要求查找是否是有遺漏,如有,則不完整,對不完整的部分加以補充。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線別、站名、區間、公里、米)、單位。(2)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3)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4)事故發生后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5)事故報告單位。背景資料中缺少事故發生后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三)
1.【參考答案】進口工作面施工排水方案:進口為順坡,可采用自然排水;出口工作面施工排水方案:出口為反坡,需要洞內設積水坑,采用多級泵進行梯級排水。
【考點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隧道現場施工經驗。本題背景資料里交代了隧道沿線路走向為6%的上坡,說明隧道進口開挖為上坡走向,掌子面排水則為下坡走向,只要隧道開挖后留有側溝,積水可以自然排出。同理說明隧道出口開挖為下坡走向,掌子面排水則為上坡走向,積水無法自然排出,只有采用機械輔助排水,所以需要水泵抽水,由于隨著開挖進尺的增加,排水距離增加,應采取多級泵進行梯級排水。
2.【參考答案】
還應采取如下措施:減少裝藥量采取弱爆破,對掌子面采用灑水、打孔等措施釋放地應力,開挖后及時進行噴射混凝土支護等綜合施工措施。
【考點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隧道特殊地質的認識及處理特殊地質施工的能力,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首先要了解巖爆發生的機理,洞室在開挖后,原來巖石的平衡受力狀態被打破,其內部應力將重新分布,由于臨空面較大,洞室周邊的巖體承受的切向應力不斷增加,徑向應力解除,而巖石本身的抗壓、抗剪強度是有限的,當應力達到或超過其極限應力狀態時,平衡就被打破,使洞室周邊的巖體產生脆性破壞而突發性的向外擠出或彈射。其次要掌握“防”巖爆的方法,主要有:采用短臺階、超前小導洞開挖法;施工爆破中優化爆破設計;隧道掌子面和洞壁噴水或鉆孔注水;提前釋放高地應力;噴射鋼纖維混凝土等施工方法。背景資料中僅采取減小開挖循環進尺和對作業人員、機械設備加強防護的措施是不夠的,應當采取相應的綜合施工措施。
3.【參考答案】
方案1成本計算:(1)斜井施工成本=500×8000=4000000元
(2)出碴成本=48000×15=720000元
兩項合計:4720000元。
方案2成本計算:(1)斜井施工成本=300×10000=3000000元
(2)出碴成本=48000×20=960000元
兩項合計:3960000元。
通過以上兩種方案比較:方案2比方案1成本低760000元,應選擇方案2。
【考點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考生對方案優化及經濟比選知識的掌握。此題的解題思路:
一是題意要求進行計算,就需要列出算式;二是根據兩個方案分別計算成本,應包含斜井施工成本和出碴成本;三是根據計算結果,選擇成本低的方案。
【一級建造師《鐵路工程》練習題含答案】相關文章:
一級建造師考試鐵路工程練習題06-17
一級建造師《鐵路工程》單選練習題07-29
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練習題(含答案)08-05
2016一級建造師考試鐵路工程練習題09-05
2016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模擬練習題(含答案)10-28
2016一級建造師《機電工程》專項練習題(含答案)10-10
2016一級建造師鐵路工程精選題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