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年高級會計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題(四)答案及解析
案例分析題一:
1.購買日為2×12年1月1日。購買日是指購買方實際取得對被購買方控制權的日期,即被購買方的凈資產或生產經營決策的控制權轉移給合并方或購買方的日期。2×12年1月1日派出高管人員接管了A公司,更換了董事會成員,之前股東大會已經批準且已支付了購買價款,所以2×12年1月1日取得了實際控制權,該日期即為購買日。
甲公司對A公司的合并從合并方式看,屬于控股合并。從合并中是否受同一方控制來看,該合并屬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2.本次合并屬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應采用購買法進行會計處理。購買方應當將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合并成本,對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商譽為400[2 800-(4 000-1000)×80%]萬美元。
3.本案例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在購買日甲公司只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因企業合并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應當以公允價值列示。甲公司的合并成本2 800萬美元與取得的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24 00萬美元的差額(即商譽400萬美元),應列示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
4.2×12年末應將A公司納入合并范圍;理由:因為2×12年1月1日甲公司已經控股合并了A公司,所以當期期末應將被購買方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的。
5.甲公司對A公司的合并屬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不應該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
案例分析題二:
1.對體育局的績效評價適宜采用最低成本法。
理由:最低成本法是指以取得既定效益所需成本的高低為標準進行績效評價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不以貨幣單位計量支出活動所取得的效益,只計算支出的各種有形成本,并以成本總額高低作為績效評價的標準,它適用于支出成本易于計算,而取得的效益不易計算的項目。全民健身因其成本易于計算,而取得的效益很難用貨幣計量,適宜采用最低成本法進行績效評價。
2.對市民政局的績效評價適宜采用公眾評價法。
理由:公眾評價法是指對無法直接用指標計量其效益的支出,通過專家評估、公眾問卷及抽樣調查,對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和打分,并根據分值情況進行績效評價的一種方法。在進行評價時,可以給相關辦事人員發放問卷調查,計算出各個辦事機構的滿意度,按照滿意度進行評價。
3.對下崗再就業培訓的績效評價適宜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理由: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將總成本與總效益進行對比分析而進行績效評價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既要能計算總成本,也要能計算總效益。對再就業培訓,很容易計算出投入的成本,對其效益即再就業的人數也容易計算,因此,適宜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4.(1)計算人均培訓成本:A市人均培訓成本=培訓費用÷培訓人數=800 000÷4 000=200(元/人)
B市人均培訓成本=培訓費用÷培訓人數=1 200 000÷5 000=240(元/人)
(2)再就業率A市再就業率=再就業人數÷失業人數=3 200÷4 000=80%B市再就業率=再就業人數÷失業人數=3 800÷5 000=76%
(3)通過計算每一再就業人員所需的培訓費用可知,所需培訓費用越低,說明在取得同等效益的情況下,所發生的耗費越少,即可作為最佳再就業培訓城市。
A市每一再就業人員所需的培訓費用=總培訓費用÷再就業人員=800 000÷3 200=250(元/人)
B市每一再就業人員所需的培訓費用=總培訓費用÷再就業人員1 200 000÷3 800=315.79(元/人)
計算結果表明,A市每一再就業人員所需培訓費用低于B市,在取得同等效益的情況下,發生的成本低,故A市為最佳再就業培訓城市。
【高級會計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題四答案及解析】相關文章:
2015年高級會計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題(二)答案及解析09-29
2015年高級會計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題(一)答案及解析07-18
2015年高級會計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題(三)答案及解析10-25
高級會計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題10-18
高級會計師考試重點案例題答案分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