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c語言隨機數生成函數和時間函數
c語言是編程常用的語言之一。c語言隨機數生成函數和時間函數是如何生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c語言隨機數生成函數和時間函數,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 隨機數生成函數(rand,srand)
1)首先,隨機數在stdlib.h定義了一個RAND_MAX的宏#define RAND_MAX 0x7fff,也就是不調用srand,只進行rand的話,返回一個[0,32767]的數(閉區間)。
2)隨機數種子
void srand(unsigned seed);
如果在rand()前沒有調用它,會自動調用一次srand(1)一次。但seed就成了定值,每次運行程序時,產生的隨機數都會相同(這個值在[seed,0x32767]之間)。
例如: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i,j;
i = rand();
j = rand();
printf("%d %d ",i,j);
return 0;
}
這個程序每次結果都是:14 18767
所以一般用一個變量作為seed,一般用到目前為止流逝的時間。
即srand((unsigned int)time(NULL));
3)隨機數范圍
rand()返回一個0~RAND_MAX的隨機數,一般這個不是你想得到的數據范圍,需要進行調整,比較常用的是'%'和'/'操作,如果需要一個0~100的隨機數那么就rand()0好了,很容易理解。如果你需要一個浮點數,可以考慮用除法,注意運算時的數據轉換操作,rand()返回的是整數,RAND_MAX也是整數,如果你想得到一個0到1的浮點數,你這樣寫rand()/RAND_MAX你就大錯特錯了,這樣的結果是0,原因仔細想想也很簡答,基本的C語言運算數據類型提升問題,小數部分的尾巴取整的時候舍掉了,解決方法也很簡單rand()/(RAND_MAX-0.0),一個產生指定范圍隨機數的函數大概是這樣的:
srand((unsigned int)time(0));
double randval(double low, double high)
{
double val;
val = ((double)(rand()/(RAND_MAX-0.0))*(high - low)) + low;
return(val);
}
c語言中的時間函數:
#include
time_t time(time_t *t);
返回:成功飯后1970年1月1日到現在的所經歷的秒數,若t為非空指針,此函數也將返回值存放在t所指向的內存中,失敗返回(time_t -1)值,錯誤在errno中。
例如: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seconds = time(NULL);
printf("%d ",seconds);
return 0;
}
這個返回的是秒數而不是正常日期,所以有下面的函數。
#include
char* ctime(const time_t *timep);
返回值:返回正常日期格式的字符串。
這個函數是將timep中存放的time_t類型的變量轉換成真實世界的使用的日期表達,然后以字符串形式返回,例如::Wed Jun 30 21:48:09 1999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time_t tm;
tm = time(0);
char *s;
s = ctime(&tm);
printf("%s ",s);
}
拓展:C語言基本算法
1.交換(兩量交換借助第三者)
例1、任意讀入兩個整數,將二者的值交換后輸出。
main()
{int a,b,t;
scanf("%d%d",&a,&b);
printf("%d,%d ",a,b);
t=a; a=b; b=t;
printf("%d,%d ",a,b);}
【解析】程序中加粗部分為算法的核心,如同交換兩個杯子里的飲料,必須借助第三個空杯子。
假設輸入的值分別為3、7,則第一行輸出為3,7;第二行輸出為7,3。
其中t為中間變量,起到“空杯子”的作用。
注意:三句賦值語句賦值號左右的各量之間的關系!
【應用】
例2、任意讀入三個整數,然后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輸出。
main()
{int a,b,c,t;
scanf("%d%d%d",&a,&b,&c);
if(a>b){ t=a; a=b; b=t; }
if(a>c){ t=a; a=c; c=t; }
if(b>c) { t=b; b=c; c=t; }
printf("%d,%d,%d ",a,b,c);}
2.累加
累加算法的要領是形如“s=s+A”的累加式,此式必須出現在循環中才能被反復執行,從而實現累加功能!癆”通常是有規律變化的表達式,s在進入循環前必須獲得合適的初值,通常為0。
例1、求1+2+3+……+100的和。
main()
{int i,s;
s=0; i=1;
while(i<=100)
{s=s+i;
i=i+1;
}
printf("1+2+3+...+100=%d ",s);}
【解析】程序中加粗部分為累加式的典型形式,賦值號左右都出現的變量稱為累加器,其中“i = i + 1”為特殊的累加式,每次累加的值為1,這樣的累加器又稱為計數器。
3.累乘
累乘算法的要領是形如“s=s*A”的累乘式,此式必須出現在循環中才能被反復執行,從而實現累乘功能。“A”通常是有規律變化的表達式,s在進入循環前必須獲得合適的初值,通常為1。
例1、求10!
[分析]10!=1×2×3×……×10
main()
{int i; long c;
c=1; i=1;
while(i<=10)
{c=c*i;
i=i+1;
}
printf("1*2*3*...*10=%ld ",c);}
【c語言隨機數生成函數和時間函數】相關文章:
C語言中isalnum()函數和isalpha()函數的對比10-12
C語言函數的遞歸和調用08-22
c語言數學函數的介紹10-20
C語言函數遞歸教程09-25
C語言函數的遞歸調用08-26
C語言函數的參數和返回值09-14
C語言函數參數傳遞問題10-17
C語言中strpbr()函數的用法07-25
c語言中time函數的用法08-27
如何快速掌握C語言函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