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臨江仙 高詠楚詞酬午日》原文及翻譯賞析
譯文
我放聲吟誦楚辭,來度過。此時我漂泊在遠地,是一個匆匆過客。異鄉的再紅,也比不上京師里的舞者裙衫飄飛,那般艷麗。沒有人能理解我此時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動涼過。萬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墻東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涼。杯中之,看起來與往年相似,我將它澆到橋下的,讓江水會帶著流到去。
注釋
①午日:端午,酬:過,派遣。
②節序:節令。
③“榴”句:言舞裙比更紅。這是懷念昔時生平歲之意。
④戎葵:即蜀葵,花開五色,似木槿。
賞析/鑒賞
此詞是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這一年,流寓湖南、湖北一帶;據《簡齋先生年譜》記載:“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陽,差知郢州;,避貴仲正寇,入洞庭。,貴仲正降,復從華容還岳陽。”又《。傳》載:“及金人入汴,高宗南遷,遂避亂襄漢,轉湖湘,踚嶺橋。”這首《》所反映的是遭受兵亂時節,作者在憑吊,舊懷傷時,借此來抒發自己的情懷。
詞一開頭,一語驚人。“高詠楚詞”,透露了在節日中的感傷必緒和壯闊,胸襟,的品格給詞人以激勵,他高昂地吟誦楚辭,深感流落之苦,節序匆匆,自己卻報國無志。陳與義在兩湖間流離之際,面對現實回想過去,產生無窮的感觸,他以互相映襯的筆法,抒寫“不似舞裙紅”,用鮮艷燦爛的榴花比鮮紅的舞裙,回憶過去得意、籍籍時的情景。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陳與義因《》為徽宗所賞識,名震一時,諸貴要人爭相往來,宴會的頻繁,可想而知。而現在流落江湖,“兵甲無歸日,江湖送老身”(《》),難怪五月的榴花會如此觸動他對舊日的追憶。但是,“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有誰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高歌《楚辭》之后,滿簾生風,其慷慨悲壯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從“高詠”到“歌罷”一曲《楚辭》的時空之中,詞人以一“酬”字,交代了的過渡。酬即對付、打發,這里有度過之意(《》詩:“但將酩酊酬佳節”)。在這值得紀念的節日里,詞靈上的意識在歌聲中起伏流動。“節序匆匆”的感觸,“榴花不似舞裙紅”的懷舊,“無人知此意”的感喟,都托諸于激昂悲壯的歌聲里,而“滿簾風”一筆,更顯出作者情緒的激蕩,融情入景,令人體味到一種豪曠的和神態。
詞的下闋,基調更為深沉。“萬事一身傷老矣”,一聲長嘆,包涵了作者對家國離亂、個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歡娛都已成。正如他在詩中所詠的,“老矣身安用,飄然計本”(《初至邵陽逢入使作書問其地之安危》),“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一萬重”(《傷春》),其對自己歲數的悲嘆,與詞同調。“戎葵凝笑墻東”句,是借蜀葵向的屬性來喻自己始終如一的思想。墻邊五月的,迎著東方的開顏。“戎葵”與“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詞人用此來映襯自己曠達豪宕的情懷。“戎葵”雖為之物,但“凝笑”二字,則賦予葵花以人的情感,從而更深刻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雖然年老流落他鄉,但一股豪氣卻始終不渝。這“凝笑”二字,正是詞人自己的心靈寫照,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最后三句寫此時此刻的心情。滿腔豪情,傾注于對的懷念之中。“酒杯深淺”是以這一年之酒與前一年之酒比較,特寫的流逝。酒杯深淺相同,而時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語,感喟深遠。用酒杯托意而意在言外,在的流逝中,深化了“萬事一身傷老矣”的慨嘆。突出了作者的之情。情緒的激蕩,促使詞人對詩人的高風亮節的深情懷念,“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對湘江作者祭酒的虔誠,加上這杯中之酒肯定會流到汨羅江的聯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詞人心靈深處的感情。從高歌其辭賦到酹酒江水,深深地顯示出詞人對屈原的憑吊,其強烈的懷舊心情和愛國情感,已付托于這“試澆”的動作及“橋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在《自題樂府引》中說:“世所傳樂府多矣,如……陳去非《懷舊》:‘憶昔午橋橋下(應作上)飲……’又‘高詠楚辭酬午日……’如此等類,詩家謂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傳之妙,隱然眉睫間,惟具眼者乃能賞之。”以此詞而論,吐言天拔,豪情壯志,意在言外,確如遺所說“含咀之久,不傳之妙,隱然眉睫間”。讀者從對“天涯節序匆匆”的惋惜聲中,從對“萬事一身傷老矣”的浩嘆中,從對“酒杯深淺去年同”的追憶里,可以領略到詞人“隱然眉睫間”的豪放的悲壯情調。黃升說《無住詞》“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也”(《中興以來妙詞選》卷一),指的也是這種悲壯激烈的深沉。
此詞為作者流寓邵州(湖南邵陽)時作,時為建炎四年(1130年)。避亂天南,再逢佳節。追憶中州盛日,不免凄然以悲。“無人”兩句,以淡筆寫深心。“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尤覺思遠意長,婉曲沉摯。
【《臨江仙 高詠楚詞酬午日》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原文及賞析03-15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原文及賞析(薦)07-19
午日處州禁競渡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酬張少府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午日觀競渡原文賞析12-21
臨江仙·梅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臨江仙暮春》原文、翻譯及賞析01-08
摸魚兒·午日雨眺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4-24
臨江仙·梅-李清照原文翻譯及賞析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