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堤上行二首賞析
堤上行二首賞析1
堤上行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原文: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
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
《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譯文
堤頭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檣櫓相連,是一個繁華的江邊碼頭。天色已晚,行人急于回家,在渡口爭著擺渡,漿聲蕩漾在江中。
月照寒江,夜色中隔江相望,煙波浩渺,兩岸長堤之上,行人絡繹不絕,歌聲此起彼伏。歌聲或表達愛情,或訴說哀怨;流水和月光無窮無盡,歌聲中情感綿綿。
簡析
《堤上行》大約寫于作者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時,即長慶二年到長慶四年。《堤上行》是劉禹錫根據梁簡文帝的《大堤曲》創制的`樂府新題。《古今樂錄》曰:“清商西曲《襄陽樂》云:‘朝發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梁簡文帝由是有《大堤曲》,《堤上行》又因《大堤曲》而作也。”這組詩描繪了江邊居民的生活圖景和碼頭上商船來往不絕的繁榮景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唐時期發達的商業經濟和長江兩岸的風土人情。
堤上行二首賞析2
原文: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
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
《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譯文
酒旗相望著在大堤的上頭,堤下船連船,堤上樓挨樓。
天色將晚,行人急忙爭渡,槳聲幽軋軋,船兒滿中流。
江南江北同望波浪江煙,入夜行人還對歌在江邊。
《桃葉歌》表達了愛情,《竹枝詞》訴說著哀愁,水流和月光無窮無盡喲,恰似歌聲中的情感綿綿。
注釋
檣:原指帆船上掛風帆的桅桿,引申為船。
幽軋(yà):劃槳聲。
中流:在水流之中。
煙波:煙霧蒼茫的水面。
桃葉:樂府歌曲名。《樂府詩集》第四十五卷引《古今樂錄》說:“桃葉歌者,晉王子敬之所作也。桃葉,子敬妾名,緣于篤愛,所以歌之。”(《桃葉歌》,是晉朝王子敬所作的。桃葉是王子敬的妾的名字,因為愛情深厚,所以才歌唱她。)《樂府詩集》載《桃葉歌辭》四首,沒有作者姓名,屬于吳聲歌曲,應該是江南民歌。這里借指民間流行的表達愛情的歌。
竹枝怨:《竹枝詞》訴說哀怨。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劉禹錫把民歌變成了文人的.詩體。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但多表達怨苦之情。夔州一帶,是竹枝詞的故鄉。
月明:月亮光。
賞析:
《堤上行》大約寫于作者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時,即長慶二年到長慶四年。《堤上行》是劉禹錫根據梁簡文帝的《大堤曲》創制的樂府新題。《古今樂錄》曰:“清商西曲《襄陽樂》云:‘朝發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梁簡文帝由是有《大堤曲》,《堤上行》又因《大堤曲》而作也。”這組詩描繪了江邊居民的生活圖景和碼頭上商船來往不絕的繁榮景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唐時期發達的商業經濟和長江兩岸的風土人情。
堤上行二首賞析3
堤上行二首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朝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
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
《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注釋:
檣:原指帆船上掛風帆的桅桿,引申為船。
幽軋(yà):劃槳聲。
中流:在水流之中。
煙波:煙霧蒼茫的水面。
桃葉:樂府歌曲名。《樂府詩集》第四十五卷引《古今樂錄》說:“桃葉歌者,晉王子敬之所作也。桃葉,子敬妾名,緣于篤愛,所以歌之。”(《桃葉歌》,是晉朝王子敬所作的。桃葉是王子敬的妾的名字,因為愛情深厚,所以才歌唱她。)《樂府詩集》載《桃葉歌辭》四首,沒有作者姓名,屬于吳聲歌曲,應該是江南民歌。這里借指民間流行的表達愛情的歌。
竹枝怨:《竹枝詞》訴說哀怨。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劉禹錫把民歌變成了文人的'詩體。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但多表達怨苦之情。夔州一帶,是竹枝詞的故鄉。
月明:月亮光。
次第:順序。一個挨一個地。
軻峨:高大的樣子。
賞析:
堤頭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檣櫓相連。“酒旗相望”寫出了酒家之多,說明此地貿易往來頻繁,可以想見這個江邊碼頭是個人煙稠密、顧客云集的熱鬧所在;一面面酒旗在寬闊的大堤上迎風招展,給人一種強烈的感染力,富有世俗人情的生活氣息。“堤下連檣堤上樓”寓有心于無心中,意象樸素,語言樸素,不見一點雕琢痕跡,大堤上亂中有序、一派生機的景象一下子呈現在眼前。前兩句詩為讀者展示了江南水鄉風俗畫的完整背景,這樣寫是為“日暮行人爭渡急”張本的。
三、四兩句,描摹近景,增強了畫面感,畫出了一幅生動逼真的江邊晚渡圖。“日暮行人爭渡急”先點明時間,然后“爭”“急”二字把江邊居民忙于渡江的神情和急切的心理以簡練的語言傳達出來。詩人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揣度他人之心,卻并沒有直接刻畫人心,而是在看似無心的客觀景物描寫中流露出來。“槳聲幽軋滿中流”一句狀寫景色,摹擬聲音,不寫人聲的嘈雜,只用象聲詞“幽軋”兩字,來突出槳聲,寫出了船只往來穿梭和船工的緊張勞作,把“爭渡急”寫足,意境與詩味俱佳,使人如有身臨其境之感。
詩人很善于捕捉生活形象:酒旗、樓臺、檣櫓、爭渡的人群、幽軋的槳聲,動靜相映,畫面靈動,將詩情與畫意揉在了一起,把詩當作有聲畫來描繪。但無論是畫面還是其中情思,都突破了傳統的景物描寫窠臼,立意新穎、手法嫻熟、筆調清麗自然,流淌出世俗人情的詩化美。
【堤上行賞析】相關文章:
塘上行原文及賞析03-06
入朝洛堤步月原文及賞析02-09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原文翻譯及賞析01-02
《百字令·半堤花雨》譯文及賞析01-14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原文賞析08-30
晚上行車的注意事項12-21
美麗的西湖白堤作文(精選17篇)09-17
關于白堤和蘇堤的真實歷史介紹01-20
有趣的姜堤樂園作文(通用41篇)03-28
水上行走鞋想象作文(精選20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