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南鄉子何處淬吳鉤》原文、注釋、賞析
《南鄉子何處淬吳鉤》原文、注釋、賞析1
原文:
何處淬吳鉤1。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當年龍戰地2,颼颼。塞草霜風滿地秋。霸業等閑休。躍馬橫戈總白頭。莫把韶華輕換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廢丘3。
注釋:
1淬(cuì):浸染,此處猶言“血染”。吳鉤:兵器,形似于刀,古時吳地以善于鑄造這種鋒利的兵器聞名,詩詞中常以“吳鉤”泛指銳利的兵器,猶言“寶刀”、“寶劍”。
2龍戰地:比喻群雄逐鹿天下的戰場。
3廢丘:廢棄的墳丘。
賞析:
此為邊塞詞。上片寫景,由荒涼凄冷的塞外之景聯想到當年此處正是群雄逐鹿、硝煙彌漫的戰場,那時的“龍戰地”曾是何等喧囂、何等豪邁。歇拍又跌入“塞草霜風”的荒涼現實。下片抒情,轉入對歷史、對人生的.感慨。過片“霸業等閑休。躍馬橫戈總白頭”兩句,道出詞人真實內心:青絲會被時間染成白發,英雄壯志會被歲月磨滅,當年橫戈躍馬、氣沖斗牛的豪情最后只能變成英雄末路的老邁!澳焉厝A輕換了,封侯。”大好的年華、短暫的人生,不能在追名逐利中虛度。拜相封侯,那都不過是表面的輝煌。君不見,多少功業彪炳一時的英雄,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的也只是一座座廢棄的墳丘。如果說少年時期性德亦曾有過橫戈躍馬、建功立業的壯志,那么侍衛生涯的身不由己讓性德漸生厭倦,年華老大,昔年壯志卻無一實現,從雄心勃勃的少年壯志,到升任侍衛、喪失自由后的懷疑與茫然,官場的歷練并沒有讓性德變得世故圓滑,反而讓他更清醒地意識到:用犧牲自我的個性作為代價,去換取所謂的仕途顯達,對于他的人生追求而言是多么的虛幻。性德曾對朋友如此感嘆:“弟比來從事鞍馬間,益覺疲頓。發已種種,而執殳如昔,從前壯志,都已隳盡。昔人言,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此言大是。”(《與嚴繩孫書》)可為此詞作注。
《南鄉子何處淬吳鉤》原文、注釋、賞析2
原文:
南鄉子·何處淬吳鉤
清代:納蘭性德
何處淬吳鉤?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當年龍戰地,颼颼。塞草霜風滿地秋。
霸業等閑休。躍馬橫戈總白頭。莫把韶華輕換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廢丘。
譯文:
哪里是用血浸染吳鉤之地?如今已是城池荒蕪,碧水長流。這里曾是當年群雄爭霸的戰場,而今只余颼颼的風聲。塞草遍野,寒風呼嘯,滿地皆是秋色。
稱霸的事業輕易地結束了,策馬馳騁,兵戈殺伐,最終也只換得滿頭白發。不要輕易用美好的年華換取封侯功名,多少英雄到頭來只不過被埋于廢棄的山丘之下而已。
注釋:
何處淬(cuì)吳鉤?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當年龍戰地,颼(sōu)颼。塞草霜風滿地秋。
南鄉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又名《好離鄉》、《蕉葉怨》。淬:淬火。吳鉤:鉤兵器形似劍而曲,春秋吳人善鑄鉤,故稱,后也泛指利劍。碧流:綠水。龍戰地:指古戰場。龍戰,本謂陰陽二氣交戰。后遂以喻群雄爭奪天下。颼颼:形容風聲。
霸業等閑休。躍馬橫戈(gē)總白頭。莫把韶(sháo)華輕換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廢丘。
霸業:指稱霸諸侯或維持霸權的大業。躍馬橫戈:謂手持武器,縱馬馳騁。指在沙場作戰。韶華:美好的年華。封侯:封拜侯爵,泛指顯赫功名。廢丘:荒廢的.土丘。
賞析:
這首詞是一懷古之作,該詞通過描寫塞外寒風蕭蕭,衰草遍野的冷落景象,行文用詞格調高遠,氣勢豪縱,情致凄愴,透徹地抒發了世事無常、興亡無據、古今同夢的悲慨。
“何處淬吳鉤”開端即問,從中可見悲涼凄愴的情調,下面緊接著荒城“枕碧流”,映襯出當年爭戰之地的衰草、風霜的蕭瑟荒涼,折射出詞人的迷惘與哀傷!叭菟L滿地秋”,道盡了秋日的蕭瑟凄涼。
“霸業等閑休,越馬橫戈總白頭”,下片從寫景轉入抒懷,表達了人生苦短,人間若夢的傷感。結句處的“多少英雄只廢丘”,是這種哀感的點睛之語,大有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情懷。
世事無常,功名虛無,詞人用歷史古跡的滿眼蒼涼來說明霸業也好,封侯也罷,最終不過被歷史的塵埃湮沒。全詞悲壯中又有著超越歷史的時空之嘆,沉郁悲慨。
【《南鄉子何處淬吳鉤》原文、注釋、賞析】相關文章:
《南鄉子何處淬吳鉤》原文、注釋、賞析06-30
南鄉子·歸夢寄吳檣原文賞析08-11
南鄉子·歸夢寄吳檣原文及賞析09-22
子夜吳歌·春歌原文、注釋、賞析09-08
子夜吳歌·春歌原文、賞析、注釋09-18
南鄉子原文及賞析08-20
南鄉子·秋暮村居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9
子夜吳歌·秋歌原文注釋賞析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