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
星期六,我在玩手機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個關于雞蛋的視頻。我也想做一次這個實驗,名字叫“雞蛋彈力球”。一聽名字就覺得有趣。
我先準備好實驗用的材料:一個生雞蛋、一瓶白醋、兩個小杯子和一把勺子。
我要開始做實驗了,好興奮啊!這可是我第一次做實驗呢!希望一定能夠成功啊!
第一步:我們將雞蛋慢慢放進杯子里。我想:一定要小心,不要把雞蛋打破了,如果破了,就用另一個杯子繼續做;第二步:把白醋倒進杯子里,要讓白醋把雞蛋覆蓋住。放白醋是因為,我們要讓白醋把雞蛋的殼給酸掉,這樣就可以保證它又軟又有彈性;第三步:放在角落靜靜的等待,要放三天哦!三天后,要用勺子弄出來清洗干凈就可以了。
雞蛋泡好以后,我每天都耐心細致地觀察它的變化。第一天,雞蛋表面有許多小汽泡圍著它,我想,這應該是化學反應吧。第二天,白醋上面浮起了一些惡心的東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我猜,這大概是雞蛋上被酸掉的皮。第三天,我用勺子輕輕地把雞蛋弄了出來,然后將它用清水洗了洗之后,就把它彈了一下。不會吧!怎么一彈就破了!?這一定是雞蛋的皮沒有完全酸掉,所以才發生這樣的`事。我突然記起了牛頓的話:失敗是成功之母。于是我繼續做,一次、兩次、三次。在第八次時,我成功啦。我彈了一下,沒有破,我又彈了幾下,還是沒有破。太好了,我成功了!
我把它清洗得干干凈凈,開心地玩了起來。過了幾周它都沒有破。這個實驗太有趣啦!它既能讓我們增長更多知識,又能開發我們的智力。
通過這次小實驗,使我認識到:科學其實離我們并不遠,只要我們去細心觀察,去多多發現,去認真研究,就一定會有好的收獲。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2
以前,爸爸給我買了幾輛四驅車,我只拼搭、玩耍,沒有顧忌它的原理。今天我把它們拿出來,仔細觀察后發現,它們的原理這么奇妙。
下面我來說一說拆開四驅車的過程。
首先,把鎖住車蓋和車底盤的鎖扣打開。再把前軸蓋打開,打開前軸蓋時,看向車底盤,把開關上方的鎖扣向左扳,這時再把前軸蓋向上拽,打開后軸蓋的方法與打開前軸蓋的方法一樣。接著,把鎖住電池的鎖扣從兩邊打開,然后把電池取出。再把傳動軸從兩個冠齒輪的中間取出。最后,把四輪子卸下,四驅車的拆解過程就完成了。
下面我來說一說四驅車的結構。他們由兩節1。5伏的電池提供動力,由齒輪讓輪子轉動。下面我來詳細地介紹一下馬扎和齒輪。在馬扎上有一個白色齒輪,它可以驅動同軸齒輪,同軸齒輪就是兩個齒輪在一條軸上,同軸齒輪分為上齒輪和下齒輪,上齒輪細,下齒輪粗,上齒輪與車身上后軸的一個綠齒輪咬合著。綠齒輪和一個皇冠似的冠齒輪都在后軸上。因為馬扎上的同軸齒輪驅動著綠齒輪,綠齒輪和冠齒輪都在一條軸上,所以它們倆同步轉動。冠齒輪和傳動齒輪咬合,傳動齒輪分為兩頭,一頭和后軸的'冠齒輪咬合,另一頭和前軸的冠齒輪咬合,這樣可以讓四驅轉動實現。我還發現不管前軸后軸都是六棱柱形的,這樣可以防止齒輪和輪子打滑。而且,在拆卸時,不能強行將鎖扣拆下,不然會弄壞的。
我收獲到了,物理的齒輪傳動知識和新的齒輪名稱。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3
星期五下午,鄭老師交給我們一個任務,要求回家做一個潛水艇的小實驗。他把需要的材料發給了大家,并讓我們在周末完成。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發現里面有一個透明的礦泉水瓶,一枚回形針和兩根粗細不同的塑料吸管。這個小實驗是要讓回形針直立浮在瓶子里的水面上,通過擠壓瓶子方式使回形針上下浮動。
我開始了實驗嘗試,先找來一把剪刀,剪一段細吸管再對折,又剪一小段粗點的吸管套進對折好的細吸管上,進行固定,使吸管不會張開。再把吸管套在回形針上,這樣就完成了一個沉浮子。
我將做好的'沉浮子裝入灌好水的礦泉水瓶里,滿心期待自己的成果。試驗了一下,沒想到它竟然直接沉到水底了,我的心頓時也跟著沉浮子一起沉了下去。我倒掉瓶子里的水,取出沉浮子,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是什么原因呢?難道是吸管被我剪的太短了嗎?我思索著,決定再嘗試一次。
我試著把吸管剪成比原來的長一節,按照原來的步驟再次進行。這次我把瓶子里的水先灌滿,輕輕地把做好的沉浮子放進去,再把瓶子里的水倒掉三分之一,奇跡發生了。“浮起來了,浮起來了!”我高興地叫起來。用手一捏瓶子,它就沉到水底,手一放,就又浮上來了。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捏瓶子的速度和力度,使沉浮子在不同的水位停留。
這是為什么呢?也許是瓶子內的空氣被壓縮,它就沉到水底,手放開它也就浮到水面上來的。看似簡單的實驗,失敗時我也未放棄,最終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4
今天,我與老爸在書房做了一項有趣的小實驗。
只見老爸拿了一個體重計和一個小盤子過來,盤子里有一個固定的“座位”,“座位”上面“頂”著個“黑帽子”的雞蛋。我奇怪地問老爸:“老爸,您這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么藥啊?”老爸神秘地說:“今天我們要測一測大力雞蛋的承重能力。我們要將書一本一本地放在雞蛋上,直到雞蛋被壓碎,這樣可以記錄不同雞蛋的承重。”我聽了連忙叫好。
實驗開始了,爸爸放好雞蛋,我就一本一本小心翼翼地加書。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雞蛋不知什么時候碎了。加完一捆書后,突然,“咔嚓”一聲,破碎的蛋殼和蛋液“飛”了出去。這時候,我便記錄下體重秤上的'數據——6.7公斤。
接著,我們拿來了第二個雞蛋開始實驗。我小心翼翼地放書上去,當放好一本厚厚的字典時,我發現雞蛋上有了裂縫。接著,我再放上一本,裂縫瞬間變多,下一秒雞蛋就“面目全非”了。我趕緊再次記錄數據——7.9公斤。哇!我大叫著:“雞蛋好厲害!”爸爸告訴我,7.9公斤大約是新生兒體重的兩倍呢。小小的雞蛋真是力大無窮啊!我激動地稱它們是“大力雞蛋”!
事后,我在網上查了下資料。原來,雞蛋特有的外形可以均勻地分散受力,這樣它不容易被壓壞。今天,我又長知識了。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5
水能包容一切,水能滌蕩一切。有時候,水還有一點點頑皮,它,很貪吃呢!
今天,老師準備了一杯水,還有一把硬幣。這誰裝得可真滿呀!從側面觀察,水面就像是一面凸起的鏡子,又像是吃飽后鼓起的大肚子。
老師說:“你們試試看,把硬幣一個一個投到水里,會發生什么呢?”我們一聽,大呼不可能,于是老師讓我第一個來試。我接過一把硬幣,心想:“這根本就不可能!”但看著老師期待的眼神,我也只能按著老師的要求去試試了。
首先,我手拿一枚硬幣,緩緩塞入水中,然而,我發現水面只是冒了幾個小泡泡,就好像是吃飽了再打飽嗝,而水面則毫無動靜。接下來,我又把一個硬幣握在手中,但我這次認為水一定會溢出來的.,于是我漫不經心地往水里塞入第二枚硬幣,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次水還是沒有溢出來!反而又是多打了幾個飽嗝,像是在說:“我還沒吃飽,再給我多來一點吃的吧!”看了水這次還是沒有溢出來,這下我就放心了,于是開始連投了多枚,在投到第六枚的時候,水面開始搖搖晃晃,好似一位醉漢走路,最終水就溢了出來。
看著水杯中整整齊齊的七枚硬幣,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平時,我總是抱怨時間不夠多,難道就真的是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嗎?只要我們抓住平日里零散的時間,就會有更多的時間被我們利用!與其抱怨,不如改變,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6
我從一本書上讀到有一項試驗,可以讓蠟燭吸水,真的有那么神奇嗎?我想親自動手做一做。
這個實驗需要的材料有:一個玻璃杯、一根比玻璃杯矮一些的蠟燭、一個盤子、最后就是一些水和打火機了。
準備好了這些材料,我迫不及待的開始做這項試驗了。先將少許的水倒入盤子中,為了便于觀察,我滴了幾滴藍色的色素,用攪拌棒攪了攪,水馬上變成了天藍色,可真漂亮啊!我再把蠟燭用打火機點燃,放在盤子上面,紅色的火苗在蠟燭上輕輕跳躍著,就像在跳舞似的。終于到了最后一步,就是要把杯子倒扣在蠟燭上,我拿起杯子,心砰砰的跳著,要是失敗了該怎么辦呢?我心里十分不安,小心翼翼地把水杯倒扣在盤子里。可是,因為我放的太慢,蠟燭早已經熄滅,什么都沒有發生,難道是我做錯了嗎?
我沒有放棄,而是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快速的將杯子倒扣在蠟燭上面。這次,奇跡發生了:在杯子里的蠟燭慢慢的'熄滅了,蠟燭剛一熄滅,就見盤子里的水全都一涌而上,被吸到杯子里面了,而且,杯子和盤子緊緊的吸在了一起。我把杯子往上一提,盤子好像像吸鐵石似的跟著杯子,它們就像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可真神奇呀!
哇!我竟然成功了,我一蹦三尺高,興奮極了。
那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原來,燃燒的蠟燭使倒扣的水杯內溫度升高,空氣膨脹,將水排出杯外,緊接著,杯中氧氣耗盡,蠟燭熄滅,杯內空氣冷卻,氣壓迅速下降,同時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使杯內氣壓下降,因此杯外的氣壓高于杯內的氣壓,將杯外的水壓進了杯內。
通過這次“會吸水的蠟燭”試驗,我知道了,科學不僅充滿智慧和奧秘,而且還非常有趣、好玩呢!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7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微笑地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話音剛落,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
老師拿出實驗的用品:一根筷子、一個塑料杯、一個礦泉水瓶、一袋米。老師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你們相信筷子能提起一杯米嗎?”同學們七嘴八舌,有的說可以提起來,有的搖搖頭,覺得不可以提起。
實驗開始了。老師先把塑料杯裝滿米,然后用手用力地壓,小涵生怕米壓不緊,忍不住來幫忙,恨不得把米壓碎。我們看著目不轉睛,這時,老師拿起筷子插入杯子里,就是我們最緊張的時刻,也是我們最期待的時刻,此時此刻,我的心里忐忑不安,心里默念著:筷子,筷子,一定要提起來,一定要提起來。老師把筷子插入杯中,往上一提,筷子起來了,可杯子卻紋絲不動,同學們嘆了一口氣,沒有成功,大家很失望。
這時,老師笑了笑,說:“那讓我們用礦泉水瓶來試一試吧!”老師小心翼翼地把米放在礦泉水瓶里,時不時還搖搖杯子,直到裝滿為止。然后把筷子用力地插進去,再用同樣的力度拔出來,就在這時,奇跡發生了!筷子把杯子拔起來了,教室里一片歡呼聲,這是為什么呢,老師給我們講了原理。原來,第一次沒成功是因為杯口太大,杯內有大量空氣。而第二次能成功,是由于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于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就能將盛米的杯子提起來。
通過親手做這個實驗,我懂得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許多自然現象都蘊含著科學道理,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知道其中的奧秘。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8
宇宙有許多奧秘,就因為這些奧秘,科學家們一次次的實驗去破解奧秘,探索人類的未知,得出結論。雖然我不是科學家,但是我也有好奇心,會通過小實驗去解決我的疑問,尋找我的答案。有一次,在英語報紙中我讀到一篇文章,它是關于冰的小實驗。我覺得它非常有趣,決定自己親手去實踐一次。
做這個小實驗之前,需要準備以下材料:一個裝滿水的塑料杯、一個乒乓球大小的冰塊、一根細長的繩子還有一些食用鹽。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就可以開始做實驗了。
首先,把冰塊放入裝滿水的塑料杯中,冰會漂浮在水面上。接著把咸鹽均勻的撒在冰塊上,然后把細長的`繩子中間一段貼在冰面上,繩子的接觸面要稍微大一點。等一兩分鐘之后,輕輕把繩子的兩端拎起,看看冰有沒有被拉起來。哇,冰塊被吊起來了,真是太神奇了。
原來加入鹽后,鹽會加速冰塊的融化,而繩子就有機可乘,可以落入冰塊的中間,等到溫度降低,冰塊就又凍住了,繩子就完好地卡在里面了。因此,冰塊就被繩子拉起來了。
在這個實驗的過程中,我還了解到了:冰會漂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冰比水的密度小,這也是浮力的作用。
一個小小的實驗使我們學到了新的知識,開闊了眼界。只要擁有一顆愛思考的心和和善于發現的眼睛,我一定也可以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奧秘。只要自己動手做實驗,一定能從中獲得許多科學知識,理解科學的真諦。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9
哇,太棒了!牛奶里的色素像花一樣地開了!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我剛剛做了一個實驗——“牛奶變色”。需要準備:一個扁扁的盤子、四罐不同顏色的色素、一點洗潔精、棉簽。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牛奶啦!那這個實驗怎么做呢?別急,聽我慢慢說。
首先,將大半杯牛奶“嘩嘩嘩”地倒入盤中;接著,每種色素各滴1滴在盤中的牛奶里,只見四種顏色立刻緊緊挨在一起,牛奶盤就像一朵白色花瓣、彩色花蕊的山茶花一樣;然后,用雪白的棉簽蘸一點洗潔精;最后,也是最緊張、最神奇的一步,當我把占了洗潔精的棉簽迅速插入牛奶盤時,原本聚在一起的色素沿著棉簽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好似在冰天雪地中突然開出了一朵朵色彩艷麗的鮮花。我使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我是在做夢嗎?這是葫蘆兄弟的.七彩蓮花嗎?不不不,是牛奶變色了,還跳起了舞,好似小精靈們在冰上跳芭蕾舞,一圈又一圈地轉個不停,美麗極了!
如果大家不知道為什么牛奶會變色,讓我來揭曉答案吧!這是因為牛奶里有脂肪,洗潔精里有活性因子,它們一遇上就會“打架”,牛奶表面的張力把色素向外推開,一直推一直推,就是我們看到的一圈又一圈的顏色從中間向四周擴散。你們看,這個實驗有趣嗎?脂肪和活性因子是不是兩個調皮的“小精靈”啊?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這樣奇妙的事情正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0
一個星期五,老師布置了一項特別的作業——做實驗。后來,老師就給我們做了一個“雞蛋浮起來了”的實驗。需要的實驗材料有:1個雞蛋、1包鹽、2個水杯、1根塑料棒。
開始做實驗了,先把水杯裝大約四分之三的水,然后把雞蛋放進去。頓時,這杯水的水位立馬上升,雞蛋沉了下去。老師說放鹽可以讓雞蛋浮上來。老師來放鹽,我們來數:“一勺、兩勺、三勺。”老師一共放了三勺鹽,然后用塑料棒攪拌了一下。這時,奇跡發生了——雞蛋慢慢地、慢慢地像一個皮球一樣浮上來了,我們不禁贊嘆起來。老師笑著問:“誰敢嘗一嘗杯子里的`水?”我們勇敢地伸出舌頭,老師用塑料棒蘸水輕輕點了一下,立馬個個都皺起了眉頭,原來這水比海水還要咸!
老師還神秘地說,她可以變魔術,這讓我們都很奇怪。只見老師端起另一個玻璃杯,慢慢地朝放有雞蛋的杯子里倒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一顆雞蛋既沒有浮上來,也沒有沉下去,而是懸浮在杯中,像雞蛋神一樣。我們目不轉睛地看著,老師端著手里的水杯,又神采飛揚地說:“我可以讓雞蛋又浮起來。”可是,她攪拌了一下,雞蛋沉了下去。老師說:“鹽不夠了。”就又加了半勺鹽,攪拌了一下,果然,雞蛋一下子又浮上來了。我們從上面看,能看到一個像大拇指指甲一樣大的蛋殼。我好想碰一碰這可愛的小雞蛋。
后來,老師告訴我們實驗的原理是:雞蛋密度小于鹽水的密度,所以雞蛋就浮了上來。就像人們在死海中游泳一樣,可以毫不費力地浮在上面。
這次實驗可真讓我長見識,讓我明白了:科學無處不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1
“鈴鈴鈴”下課鈴響了,老師拿著教具走出教室。
“大家快來看啊!”樂樂大叫一聲,捧著足球得意洋洋地說,“我的足球很神奇,會吹泡泡!”
話音剛落,教室里炸開了鍋。
“足球怎么會吹泡泡?”
“騙人!足球又沒嘴巴,怎么吹泡泡?”
“讓你的足球吹個泡泡看看!”
……
大家圍在樂樂爭論不休,教室里鬧哄哄的。“怎么了,你們在討論什么?”楊老師神色緊張地看著我們。
我們爭先恐后地說:“楊老師,足球會不會吹泡泡?”
楊老師笑了笑說:“要不我們來做個實驗吧。”于是楊老師端來了一盆水,他把樂樂的足球浸到水里。奇怪的一幕發生了!一個一個的.泡泡從水里冒上來。
“呀,足球真的吹泡泡了!”我們異口同聲地尖叫起來。
楊老師撈起足球,用毛巾擦了擦,然后拿貼紙貼在足球上,神秘地對我們說:“看仔細嘍。”他又把足球浸在水里,可是過了好一會兒,一個泡泡也沒冒上來。
“咦,足球怎么不吹泡泡了?”樂樂疑惑不解,同學們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為什么。
“哦,我知道了。”我靈光一閃。
“高文俊,你說為什么足球會吹泡泡?”
“因為,這個足球漏氣了,所以放在水里會吹泡泡。剛才老師用貼紙堵住了漏氣的地方,足球就不吹泡泡了。”我自信滿滿地說。
“你真會動腦筋!”楊老師朝我豎起大拇指,微笑著對大家說,“同學們,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勤于實驗、善于動腦,就一定會有大發現哦!”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2
我很喜歡看書,特別是科學類的,我可以從這些書上學到我感興趣的科學知識。
上個周末,我在《游戲中的科學》上看見了一個關于壓力的實驗,就想自己試試看,我翻箱倒柜找來實驗用的材料,一個裝過礦泉水的玻璃瓶,兩根肯德基拿來的吸管,一塊橡皮泥,準備好材料我就要出手啦!
我根據書上的步驟,先在瓶子里裝半瓶子水,然后需要用橡皮泥把瓶口密封起來,絕不能漏氣!這步有點難,用橡皮泥封口的時候,太用力的話會把橡皮泥擠入瓶中,用力太小就會密封不嚴,我小心翼翼試了好幾次才成功。接著我把兩根吸管從封口的橡皮泥中插下去,但是不能亂插,一根吸管末端要保持在在水面下,另一根要懸在水面之上。
實驗器材終于準備好了,我要往露出水面的.吸管里吹氣了,你猜怎么了,一吹,插入水面的那根吸管噴出了水柱,我吹得力氣大一點,水流就越急,力氣小一點,結果就相反。你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原來啊,一吹氣,瓶子里的空氣就增多,空氣就緊緊地擠在瓶子里,空氣越來越多,實在沒地方去了,壓力越來越大,空氣就把水從另一根管子里擠出來了。
這次實驗做的很成功,我把實驗需要達到的結果做出來了,但是我在考慮這個實驗有沒有改進的空間了,比如用小馬達給瓶子吹氣會不會更好?把橡皮泥換成藍丁膠呢?這就需要我看更多的書,學更多的知識再來改進這個實驗。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3
“飛起來啦!飛起來啦!”我高興地喊著,你們一定會好奇為什么我會歡呼雀躍,因為“太乙飛豬”實驗成功了!那什么是“太乙飛豬”實驗?呢?別著急,我來和你們講解一下吧!
實驗開始之前,我們需要準備一張正方形的紙,先把一個小紙片折成一小段一小段,折到中間,然后把兩角向上卷起,變成一個小豬的大圓肚子,最后兩角交叉,一個“太乙飛豬”完成啦!我還在上面寫了幾個字,想給住在對面的同學報個平安,可飛豬老是飛回來,媽媽說:“讓我來!”說完,她拿起飛豬,手一松,我原以為飛豬高高地飛了起來,沒想到仔細一看,飛豬直接掉了下去,我的飛豬無影無蹤了!
媽媽說:“沒關系,不要泄氣!就當積累經驗,我們一起再做一個吧!”“好!”我們又做了一個“太乙飛豬”,“飛吧,我的'飛豬飛起來了!”我歡呼著。小飛豬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我和媽媽在家玩得不亦樂乎,就連可愛的小貓咪也來湊熱鬧,我開心得手舞足蹈。
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么“太乙飛豬”可以飛起來呢?讓我來給大家揭秘!其實這是因為它采用了環翼布局,相當于機翼卷成一個圈,和真正的飛機沒什么區別,環形組成上下兩層機翼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空氣快速流動時,可以產生升力,當我們的手松開時,它會向下偏折,空氣從而產生升力,所以小飛豬就可以飛了起來。在二戰時期德國發明了這種飛機,知道它叫什么嗎?對,它就叫環翼飛機,正準備試飛呢,沒想到二戰就在它正式投入使用前結束了。哈哈,我講得還不錯吧!
這個實驗做完后,我想,我要一直保持著好奇心去做更多實驗,了解更多科學原理,做一個真正的科學小達人!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4
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新書《瘋外套的科學日記》,這本書里面有一個實驗叫“葡萄干之舞”。我看了之后覺得非常神奇,所以我決定做這項小實驗。
做這項實驗之前,我首先要準備幾粒葡萄干、一瓶蘇打水和一個一次性杯子,接著把蘇打水倒進一次性杯子,然后把葡萄干放進一次性杯子里就可以開始觀察了。過了大概5分鐘,我去觀察的時候看見一些泡泡包圍了那些葡萄干,其中一粒葡萄干還浮上了水面,像“小救生圈”一樣,但是當那些泡泡逐漸爆開的時候,葡萄干就會沉底。又過了一會兒,我發現有的葡萄干升到了水面上,有的葡萄干停在水中間,有的葡萄干留在了水的底部。第二天早上,我再去觀察時,發現那些葡萄干已經變得小皮球一樣圓鼓鼓的了,好像馬上要爆炸一樣。我再仔細一看,發現還真有幾粒葡萄干已經爆開了呢!我很高興這次實驗做成功了,但同時我還有個疑問:為什么會發生這些現象呢?
我查看了《瘋外套的科學日記》這本書里面對“葡萄干之舞”這個實驗的介紹,它告訴我:葡萄干的密度比蘇打水大,所以一開始葡萄干會沉到底部。而蘇打水里面充滿了氣泡,那些氣泡會把葡萄干浮到水面上去。但是當氣泡爆開的時候,葡萄干又會重新掉到水底下。這樣上上下下的,就好像葡萄干在跳舞,所以這個實驗的`名字就叫“葡萄干之舞”。
通過做這次小實驗,我懂得了一些有趣的科學知識,增長了我的見識,激發了我對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以后我還要多做一些小實驗,爭取也寫一本《科學實驗日記》。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5
今天,我在《實驗小王子》這本書上看到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神奇的水袋。我想:為什么鉛筆穿過裝滿水的塑料袋,水都不會流出來?我也想試一試。
我首先找了三支削尖的鉛筆,再拿出幾個透明的、完整的、比較結實的塑料袋,還有清水。材料準備好,實驗開始了。
我先把清水灌進塑料袋里,慢慢的把空氣排出來,接著在開口處打一個結,然后拿出鉛筆扎破塑料袋并穿過去。可還沒等我穿過去呢,水就流光了,還噴了我一身。我想:什么神奇的水袋,根本就是騙人的!這時媽媽走過來問:“怎么了?”她看了看已經破的塑料袋,又看了看我說:“再試一次吧,也許就能成功,再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嘛。”聽了媽媽的鼓勵,我又信心滿滿,胸有成竹了。我又重新做了一次,準備要扎了,“停!”媽媽說:“不要捏的.太緊,不然你還沒扎呢,就又捅破了。”我趕緊把手松一下,小心翼翼地把鉛筆扎了進去,并且鉛筆又順利的穿了出去。“沒有破?!”我驚訝的叫道。于是,我就用同樣的方法把準備的鉛筆全部扎了進去,居然一滴水都沒有漏。那個小袋子就像一個透明的小刺猬。“成功啦!”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問媽媽,媽媽卻讓我自己去查找。我急忙上網搜索。原來鉛筆的表面規則而光滑,而塑料袋是有彈性的,當鉛筆刺穿過塑料袋之后,實際上塑料袋能夠緊緊地包裹住鉛筆的外緣,所以塑料袋仍然能夠密封不漏。
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這個實驗真神奇!以后我也要向我們語文書上的科學家法布爾學習,凡事要多細心,多動腦筋,多動手才能出奇跡!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相關文章: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05-11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6-09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的作文11-06
(精選)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7-04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精選)07-05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6-12
(精選)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7-03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1-04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1-04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