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秋感人事跡(通用11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想擬事跡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感人事跡,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感人事跡 1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農歷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稱之為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為“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中秋節又有“團圓節”一稱。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更有吃月餅、賞月等流傳千載的習俗。
每當中秋,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備思親”,過節之時誰都希望能夠全家團聚,這雖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愿。在吃團圓飯時,飯桌上總是缺了幾個人,總是有事纏身而不能回家過年,可是我想什么事能比得上全家團聚呢?
晚飯過后,是到了該賞月的時間了。我們大家各自搬了張椅子,來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們在談論著,各式各樣的月餅擺在我面前,但我則看著圓圓的月亮,靜靜的想:“這皎潔的月亮,引起了多少人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寂寞地住在廣寒宮內;吳剛被罰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中為嫦娥搗藥;這些從小聽到大的傳說,總不能令人忘懷。啊!我是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逗那可愛的小白兔呀!但都不可能成為現實……”我也只能吃著香甜的月餅,想著關于月亮的傳說……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里。我也睡了,銀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間照亮了,中秋節也在這月光的流逝中悄悄走過。
中秋感人事跡 2
今天的夜晚,很靜很靜;今天的月亮,很亮很亮;今天的人們,特別興奮;今天的笑聲,絡繹不絕……今天晚上,在大人和小孩子們持續不斷的說笑聲與歡笑中,我們一家人迎來了月亮沖破薄薄的云霧—月圓的那一刻。
那一瞬間,孩子們的歡笑聲似乎多了,大人們說笑聲的音量似乎高了。大人們和我們幾個小孩又說笑了一會兒,奶奶站起身來拿了西瓜、香蕉等水果擺在窗臺上,又拿了一盤月餅放在窗臺上,說是要祭祀月亮,與此同時,我們大家伙一起面對月亮,許下各自的一個愿望。過了一會兒,奶奶給我們講中秋節的由來和吃月餅這個風俗習慣的由來。聽奶奶說中秋節是因為嫦娥偷吃了不死藥,飛上了天,后羿非常思念妻子,所以才有了這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節日—中秋節。中秋吃月餅是因為元代的`朱元璋起義時用月餅來傳遞消息的,后來起義成功了,朱元璋就下令把月餅分給平民百姓,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這才有了中秋吃月餅這個風俗習慣。
該吃月餅啦!只見大家手里都拿著一個月餅準備吃。我咬了一口月餅,啊!真香、真脆、真甜。里面的青紅絲、芝麻、冰糖、葡萄干等美味一起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今天的月餅我吃的格外香,格外甜,格外脆,格外酥,因為在做月餅時,我也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大人做月餅,所以這月餅我才吃的非常香、非常甜。
吃完了月餅賞完了月以后,就該吃晚飯了。奶奶可真熱情啊!做了一大桌子菜讓我們吃,有紅燒魚、肉勾雞、糖醋里脊,還有許許多多的涼菜,讓你看的眼花繚亂。大人們一邊吃,一邊說著。我們小孩可就不同啦!小孩不用和大人說話,“主要任務”就是吃,還沒等大人吃完,我們幾個小孩早已吃得滿嘴流油,肚皮溜圓啦!
今年的中秋節真美啊!我期盼著下一個中秋節的到來。
中秋感人事跡 3
嫦娥奔月,吳剛砍桂,廣寒宮都與什么有關?對了,就是中秋節,中秋節的產生是因為古時祭月是帝王的禮制,后來達官文士紛紛效仿,此風俗傳到民間,形成了一個傳統的活動,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直到現在。
說起中秋節,大家就會想起邊吃月餅邊賞月,猜迷更是不可缺少的習俗。八月十五的晚上,各個大型超市都有猜燈迷的活動,今年的活動,我們一家人都去露了一手,甚是開心,還獲得了一個禮品,這是什么呢?在此我就先賣一個關子。
回到家中的.小院,把一盒“七星伴月”放在桌上,看著月亮,說到這兒,你恐怕就有些疑問了,“七星伴月”是什么?這就是一盒月餅,也就是猜燈迷的禮品,我們一家人看著圓圓的月亮,吃著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的月餅,月光溶溶,我們心中也其樂融融。
皎潔的月光照在每個人的身上,我睡在折疊床上,吃月餅,沐月光,聽故事,什么嫦娥奔月、吳剛砍桂、月餅起義等故事更是聽得津津有味。我看著月亮似乎看到了嫦娥傷心的身影,看到了玉兔在一旁搗藥,看到了吳剛在無休無止地砍著桂花樹,繁星和皎潔的月亮比起來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多么地不起眼啊!
當然,各國中秋節的過法都不一樣,朝鮮語稱中秋節為秋夕;而中秋在南韓是一個大日子,一連放三天假,民眾都會利用這段時間回鄉探親,向親朋好友送禮亦是韓國人的習俗,每逢中秋節前一個月,南韓各大公司都會減價,從吸引民眾購物互相贈送;所以他們亦稱中秋節為中秋感恩節。
中秋節,一個充滿民俗風氣的節日,是多么令人向往,令人心動神怡,令人沉迷啊!
中秋感人事跡 4
一大清早,睡得正熟的我,被一整嘈雜的聲音給吵醒了,我慢慢的爬起來,用手揉了揉人睡意朦朧的眼睛,不禁感嘆:“什么東西又在振動,噪音啊!”不知怎的,揉著揉著,我的眼睛竟不聽使喚的又給閉上了。睡夢中,我仿佛聽到了爸爸的聲音,雄壯而又細膩,就像波濤洶涌的海浪不斷敲擊著巖石的聲音,抑揚頓挫。
當我睡到自然醒的時候,太陽早已在他的工作崗位上了。我趕忙洗漱完畢下樓,卻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呆了,黑色的行李箱筆直的樹立在地面上,旁邊還有一些凌亂的袋子和包。這一切的一切都給我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我的腦子里不停的閃現出各種各樣的答案,這是一個穿著白色襯衫的男人出現在我的面前,真的是爸爸!我的心頓時心花怒放,一生短暫而又急促的‘爸爸’也隨即脫口而出。他興奮的答應了一聲,嘴角也彎成了弧形。
夜晚,月姑娘從云層中探出了腦袋,用微弱的`光芒照耀著大地,遠遠望去,仿佛一個鑲著金邊的大圓盤,顯得那樣靜謐而又和諧。我們一家人坐在庭院里,微涼的風觸撫著我們,爸爸不由得發出了一聲感嘆:“如皋晚上的天氣可真舒服啊,石家莊那兒晚上還要穿外套呢!”說完,便長嘆一聲,我想,那嘆息聲里大概包含著許多的感情吧,或許是對家里的懷念吧!這是,睡夢中的弟弟忽然醒了,他眼睛一睜一閉的,仿佛還沒睡醒,大概是被我們給吵醒的吧。奶奶小聲地問了問:睡不睡了?他一邊搖著頭,一邊爬起來,坐在他的小凳子上,手一把就抓起一個月餅,就往嘴里送,嘴里還咕噥著:“我要吃月餅。”但又總是說不清楚,惹得我們都笑了起來,她不知什么情況,也跟著笑了起來。
我們的笑聲飄蕩在院子的上方,爸爸說:“以后中秋節無論如何也要回家一趟!薄笆前。有什么事比全家人在一起快樂呢?”我望著月亮,想道,“今夜的月兒真圓啊!”
中秋感人事跡 5
月已圓,人歡聚,同舉杯,共歡慶!家鄉明月愛無限,他鄉皓月也多情!齊歡唱,同頌今宵明月!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
今天,我們一家趁著中秋節(也就是團圓節)去外婆家玩,一路上陰雨不斷,雖然雨點很小但是很密,使我感到十分壓抑。車開著開著,天氣漸漸的由陰轉晴了,我的心情也好多了。我們到時,外婆已經準備好了團圓飯。只見舅舅把桌子椅子擺放好,我們圍坐在一起,望著滿桌美味可口的飯菜,我不禁咽了咽口水,因為外婆還沒說可以吃呢!“開飯了!”隨著外婆的一聲“命令”我們一家便開開心心的吃起飯來。我吃完后頑皮的給媽媽做了個鬼臉,便和兒時的`伙伴玩去了……不知不覺到了晚上,我不自覺地望向天空,尋找這顆令人迷戀的星體——月亮。這時月亮正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這時我愣愣地看著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鏡,你我在互相注視。再看那滿天的清輝,遍地的水銀,真是讓我陶醉。“明月當空灑銀泄玉,中秋正至喜世悅人!贝蟾啪褪窃趯戇@時的情景吧!這時大姐姐和小姐姐拿來了月餅,我終于看到了那令我垂涎三尺的月餅,我跑了過去,把每種口味月餅都美美的品嘗了一遍,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極了!……吃完了我一邊喝著綠茶,一邊聽著他們興高采烈的談話,一邊感受著綿綿的愛意與關懷,真是別有一番風味。這時,我唱了一首“千里共嬋娟”得到了熱烈的掌聲,大家互相祝福著。真可謂“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
千里試問平安否?且把思念遙相寄。綿綿愛意與關懷,濃濃情意與祝福,祝大家中秋快樂!
中秋感人事跡 6
在中秋佳節這個象征著團圓與和諧的日子里,李阿姨的.故事溫暖了無數人的心。李阿姨是一位獨居老人,子女因工作原因常年在外,每年中秋都是她最孤獨的時刻。然而,今年卻不同。社區得知李阿姨的情況后,發起了一場“愛心傳遞,中秋不孤單”的活動。志愿者們不僅為李阿姨送去了月餅、水果等節日禮物,還組織了一場線上團圓會,讓李阿姨通過視頻連線與遠在他鄉的子女相聚。那一刻,屏幕兩端的淚水與笑容交織,仿佛跨越了千山萬水,實現了真正的團圓。李阿姨激動地說:“這是我過得最溫暖的一個中秋,感謝社區,感謝所有好心人。”
中秋感人事跡 7
在偏遠的山村里,有一群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遠赴他鄉打工,中秋之夜往往只能對著明月寄托思念。今年中秋,一位名叫張偉的年輕教師決定為這些孩子做點什么。他利用自己的假期時間,發起了一場“中秋星空下的故事會”。在月光下,張偉為孩子們講述著關于月亮的美麗傳說,以及那些關于堅持與愛的故事。他還鼓勵孩子們寫下給遠方父母的信,承諾會幫助他們寄出,讓愛跨越距離;顒咏Y束時,每個孩子都收到了張偉親手制作的'簡易燈籠,他們提著燈籠,在村間小路上奔跑嬉戲,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個中秋,對于這些留守兒童而言,不再只是孤獨的守望,而是充滿了溫暖與希望的開始。
中秋感人事跡 8
在繁華都市的一隅,有一個老舊的社區,居民們雖來自五湖四海,卻因中秋佳節而緊密相連。王大爺是社區里出了名的熱心腸,每年中秋,他都會親手制作月餅,然后挨家挨戶地送去。今年,王大爺的身體不如往年,但他依然堅持著這個傳統。社區里的年輕人得知后,紛紛自發組織起來,幫助王大爺準備材料、制作月餅,并一同參與送月餅的.活動。他們不僅將月餅送到了每一戶居民家中,還借此機會了解鄰居們的需求與困難,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個中秋,社區的空氣中彌漫著月餅的香甜與鄰里間的溫情,讓人們深刻體會到了“遠親不如近鄰”的真諦。王大爺看著這一幕幕溫馨的場景,眼含淚光地說:“這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個中秋。”
中秋感人事跡 9
在每年的中秋佳節,家家戶戶都會沉浸在團圓和歡樂的氛圍中。而在這個充滿溫情的節日里,總有一些感人的故事,讓人銘記心間。今年中秋,我就有幸見證了一個令人動容的真實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強的老人,他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師,一生都在為教育事業默默奉獻。然而,歲月不饒人,隨著年歲的增長,李老師的身體逐漸衰弱,最近更是被診斷出患有重病。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李老師的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
中秋節前夕,李老師的病情有所好轉,但仍舊虛弱不堪。家人們商量著如何讓他度過一個難忘的中秋,便決定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為他舉辦一個小型的家庭聚會。李老師一生愛熱鬧,喜歡和學生們一起歡度佳節,但由于身體原因,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過那些曾經的學生了。
得知這個消息后,李老師的學生們紛紛響應,他們有的從外地趕回來,有的則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向李老師表達節日的祝福。中秋之夜,一輪明月高懸天際,李老師家中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不斷。學生們帶來了鮮花、水果和月餅,更帶來了滿滿的祝福和回憶。
在聚會上,學生們輪流講述著當年在李老師課堂上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的歡笑、淚水、成長和收獲,仿佛又把大家帶回了那段美好的青春時光。李老師聽著學生們的講述,眼中閃爍著淚花,他感慨地說:“看到你們一個個都成長得如此優秀,我這一生值了!”
最感人的一幕發生在聚會即將結束時。李老師的學生們突然站起來,齊聲唱起了那首熟悉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聲悠揚,情感真摯,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李老師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緊緊握住學生們的手,一遍遍地說著:“謝謝!謝謝!”
這個中秋,對于李老師來說,是一個意義非凡的節日。他不僅感受到了家人的關愛和溫暖,更看到了自己一生心血所培育出的學生們,在各自的領域里發光發熱。這份來自學生們的深情厚誼,比任何月餅都要甜蜜,比任何禮物都要珍貴。
而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秋節所蘊含的團圓和感恩的意義。在這個美好的節日里,讓我們珍惜與家人、朋友和親人相聚的時光,共同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
中秋感人事跡 10
王奶奶是一位獨居老人,每年中秋都是她最期盼也最落寞的時刻。兒女們因工作繁忙,往往只能在電話里送上節日的祝福。然而,今年的中秋卻有些不同,因為社區里的一群年輕人用他們的行動,為王奶奶編織了一個溫馨的夢。
這群年輕人是社區志愿者,他們早就注意到了王奶奶的孤獨。于是,在中秋節前夕,他們悄悄策劃了一場驚喜。他們親手制作了各式各樣的月餅,有傳統的豆沙、蓮蓉,也有創新的.冰皮、奶黃,每一種都承載著對王奶奶滿滿的愛意。
中秋當天,志愿者們帶著月餅和節日的祝福來到王奶奶的家。王奶奶看到這一幕,激動得熱淚盈眶。她拉著志愿者的手,一遍遍地說著“謝謝”。那晚,王奶奶的小屋里充滿了歡聲笑語,月餅的香甜與親情的溫暖交織在一起,讓這個中秋變得格外溫馨。
中秋感人事跡 11
在城市的另一端,有一群默默無聞的守護者——警察、消防員和醫護人員,他們在中秋之夜依然堅守崗位,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安寧與團圓。張警官就是其中的一員。
張警官的妻子和孩子遠在千里之外的家鄉,為了守護城市的'平安,他已經連續幾年沒有回家過中秋了。但今年,他收到了一個特別的禮物——妻子和孩子通過視頻連線,為他送來了中秋的祝福和親手制作的月餅。屏幕那端,家人的笑臉溫暖了張警官的心;屏幕這端,他莊嚴地向家人承諾:“我會守護好這座城市,讓更多的人能夠安心團圓!
中秋之夜,當大多數人沉浸在團圓的喜悅中時,張警官和他的同事們依然巡邏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他們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高大和偉岸。
【中秋感人事跡】相關文章:
感人事跡作文11-15
護士感人事跡11-25
服務感人事跡08-26
感人事跡作文04-19
平凡感人事跡02-21
校園感人事跡12-12
袁隆平感人事跡06-08
狗狗與主人的感人事跡12-09
感動中國感人事跡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