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煤礦水災事故應急預案

時間:2023-03-23 11:29:31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煤礦水災事故應急預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難以預料的事件,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總歸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怎樣寫應急預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煤礦水災事故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煤礦水災事故應急預案

煤礦水災事故應急預案1

  為應對自然災害事故,我礦擬開展自然災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通過演練,提高我礦的應急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給礦井造成的損失。現制定自然災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如下:

  演練目的:

  1、檢驗礦調度員對事故發生時的應急處理能力。

  2、檢驗指揮部成員是否能按時到達指揮部,并盡快根據情況組織成立相關救援小組。

  3、檢驗井下人員是否能按規定路線,有序、快速撤離。

  4、檢驗整個礦井及各領導成員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與處置能力,在緊急情況時是否頭腦冷靜、思路清晰、處置得當有序。

  5、評估我礦在發生災害事故應急救援中的組織協調問題。

  6、檢驗應急響應人員對災害事故應急預案及執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實際操作技能;進一步培訓和提高應急響應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發現并修改我礦水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和執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7、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演習過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1、演練前,機電區應及時檢查井下設備及通訊完好情況,保證井下通訊暢通。

  2、接到撤退命令后,所有現場作業的人員應立即停止工作,由跟班區長和班長組織人員按避水災事故的路線進行撤離。同時要及時匯報調度室。

  3、在撤離過程中盡可能的通知沿途受災區域的人員一同撤離。

  4、在撤離過程中,要服從指揮,有序進行。

  5、演練結束后,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

  一、演練具體要求及時間安排:

  (一)演練時間:20xx年6月20日xx時30分

  (二)應急預案演練背景:

  我礦各作業點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基本沒有地表水系及季節性河流的影響,主要是—230西橋頭采空區水、340陽新灰巖水、110、230采空區水。四個水泵房綜合涌水量為每小時

  500噸,其中—110為58噸、230為120噸、340為245噸、230西為70噸。發生停電事故對我礦的排水威脅較大。

  (三)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機構

  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機構為搶險救災指揮部,設在礦調度室,并由下列人員組成:礦長鄢細根負總責,任事故搶險救災總指揮;生產礦長熊春平、總工程師祝新文任副總指揮;安全礦長鄧泗華、生產副總劉淘文、通風副總李小寶、機電副總羅來金、安全科長羅厚生、調度室主任鄭華水、供應科長易光菊、保衛科長施全雨、總務科長劉華林、回采區長張加友、掘進區長付火兒、運輸區長鄒耀為成員。

  (四)事故發生后通報程序

  發生事故后應立即按順序召集相關單位和個人,名單見—附表1。通知順序為:知情人→礦調度室→礦值班領導、英崗嶺煤礦調度室→救護隊→醫院→礦長→總工程師→礦其他領導→安監部門→事故單位→礦相關科室。

  (五)應急演練的安排

  1.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由總指揮:礦長鄢細根召集,分管生產的副礦長、總工程師任副總指揮;安全副礦長、生產科長、安全科長、調度室主任、供應科長、回采區長、掘進區長、通風區長、運輸區長、機電區長參加(會議時間6月20日xx:00時在調度會議室召開)。

  會議內容:

  (1)礦長鄢細根講話,通報強降雨惡劣天氣造成我礦供電線路損壞,排水系統癱瘓事故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準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3)演練工作分工:

  搶險救災指揮部職責:

  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指揮部人員分工與職責:

  礦長鄢細根:是救災的全權指揮者,在礦總工程師、和礦山救護隊的協助下,制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救援計劃。

  總工程師祝新文:是礦長處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礦長領導下組織制訂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救援計劃。

  各副礦長:根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處理計劃,負責組織好處理事故所需的工人待命,及時調集救災中所必須的設備材料。落實救援工程任務。

  各副總工程師:根據礦長命令,負責某一方面的搶救工作。

  救護隊長:對礦山救護隊的行為具體負責,全面指揮、領導礦山救護隊和輔助救護隊,根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險人員的救援和事故處理。如果與外局礦山救護隊聯合作戰時,應成立礦山救護隊聯合作戰部,由事故發生所在地的救護隊長擔任指揮,協調各救護隊的行動。

  生產科長:按照礦長命令協調各方面工作,協助礦長進行營救和災害處理。負責準備好必需的圖紙和資料。提供所需的參數、數據。

  采掘區長及值班干部、班長:負責查對留在本區域工作面內的人數,并采取措施有組織地帶領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清點并核實本單位人數并匯報調度室,將在現場見到的事故性質、范圍及發生原因等情況,如實詳細地報告礦調度室,并隨時接受礦長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害處理任務。

  調度室值班調度員:負責詳細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等情況,并立即將情況報告礦長,總工程師、上級調度室、礦山救護隊及有關領導和單位,及時向下傳達礦長的命令,隨時調度井下救災的工作,統計掌握出入井人數和留在井下各地區的人數。

  調度室主任:立即按規定的《發生事故后必須立即召集的人員、單位名單》(見附表1)順序通知所有單位的人員到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到待命,協助礦調度員及時傳達礦長命令,并做好電話記錄。負責通訊暢通,滿足救災需要。

  礦燈房、人員定位系統管理員:根據入井人員礦燈牌號、識別卡,查清全井下的人數及姓名,并迅速報告調度室。

  機電、運輸區長:根據礦長命令,負責改變主要通風機工作制度,并保持其正常運轉,掌握礦井內停送電工作,及時搶修或安裝機電設備,完成其它有關任務。負責將遇險人員及時運到井上,保證救災器材及時運到使用地點,滿足救災需要。

  職工醫院院長:負責組織受傷人員的急救治療,組織護理和藥物供應。

  通風區長:按照礦長命令,負責改變礦井通風系統,監視主要通風機的工作情況和組織完成必須的通風工程,并執行與通風有關的措施。

  總務科長:負責對遇險人員的妥善安置和救災人員的食宿以及其他生活事宜。

  保衛科長:負責處理事故搶救和治理過程中,治安保衛工作,維護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并在井口附近設專人警戒,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

  供應科長:負責應急所需材料的供應工作。

  2、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成立搶險救災專業組,由礦長任指揮長,成員由副總工程師及以上礦領導組成,負責現場搶險全過程的指揮,制定事故搶救計劃,并全權指揮,指揮部下設11個組,其組成及職責如下:

  指揮組:

  組長:礦長鄢細根

  成員:總工程師、調度室全體成員

  主要工作:負責制定事故搶救計劃,并全權指揮,以坐臺指揮為主。

  事故處理組:

  組長:生產礦長

  熊春平

  成員:副總工程師、調度室主任、各科室科長、事故單位負責人

  主要工作:現場指揮協調事故搶救及生產恢復工作。

  礦山救護組:

  組長:救護隊長況騰輝

  成員:救護隊員

  主要工作:偵察、探明災區情況,參與搶救方案的制定,并實施對遇險人員的搶救。

  通風組:

  組長:通風副總李小寶

  成員:全體通風管理人員

  主要工作:監視全礦通風系統及井下空氣成分檢測,全面落實事故搶救過程中和事故處理后的通風系統改造與恢復工作。

  機電運輸組:

  組長:機電副總羅來金

  成員:機電科、機電區、運輸區全體管理人員

  主要工作:負責落實全礦供停電,及機電設備的調試、運轉、維護等工作;及時將自救器等有關物資送到井下避災路線內的靠近事故地點處。井下救災電話通訊暢通。

  器材供應組:

  組長:供應科長易光菊

  成員:供應科全體人員

  主要工作:負責全部救災物資的準備、購置,并負責按規定裝車、裝車押運至井口或地面事故地點。

  秩序維護組:

  組長:保衛科長施全雨

  成員:保衛科全體人員

  主要工作:負責地面事故現場的保護,同時維護好現場秩序,加強巡視地面其它重要場所,做好事故搶救期間的安全保衛工作。

  醫療急救組:

  組長:醫院院長胡鵠林

  成員:醫院全體醫護人員

  主要工作:全面落實遇災人員的急救、康復計劃。包括急救站的設立、物資準備、救治護理人員配備等。

  后勤服務組:

  組長:總務科長

  劉華林

  成員:礦辦公室、總務全體管理人員

  主要工作:負責事故處理過程中的全部外來人員生活接待及內部參戰人員的生活安排及地面通訊暢通。

  調查組:

  組長:安全副礦長鄧泗華

  成員:紀委、工會及有關單位負責人。

  主要工作:組織調查事故原因,搜集原始資料、起草事故報告。

  善后處理組:

  組長:總支書記余國良

  成員:工會、紀委、礦辦公室、調度室等單位有關負責人。

  主要工作:負責事故過后受害職工的`安排,事故搶救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物資清點等。

  應急演練原則

  1、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演練情景設置:

  xx點05分,地面強對流天氣電閃雷鳴,礦總值班、機電值班區長、各工區值班人員均已到調度室、調度員通知主、副井絞車房停止絞車運行。

  xx點30分,全礦井突然停電,調度室接11萬變電所通知:東村礦供電線路出現故障,送不了電。

  總值班接通知后,立即通知東風井、童家風井打開風井的防爆風門、利用自然風壓通風。同時通知各作業點將人員全部撤到進風巷道。

  xx點31分,調度員將情況匯報英崗嶺煤礦調度室、英崗嶺煤礦機電部、同時通知礦長、總工程師、其他礦領導、各工區區長及東村礦應急救援組的成員。

  xx點35分,應急救援組成員全部到位。應急救援指揮部成立。同時通知救護隊、醫院待命。

  xx點35分,指揮部命令:325工作面、3331垱頭、3231垱頭、230西水泵司機、341工作面人員由各工區跟班區長組織走童家風井撤到地面;由礦帶班跟班干部組織3101東大巷人員、值班電工、下斗工、井底掛鉤工、電車司機、充電工、340水泵司機走副井出班,到達—340水泵房時,關閉340兩個吸水井的控制閘門,關閉水泵房的兩道防爆風門,并用備用的袋裝黃泥緊貼防暴風門打好堵水墻。完成以上工作后在—340候車室電話匯報調度室,帶領以上人員走副井到—230關閉西邊擋水墻閘門、用備用黃泥在東大巷口打一道擋水墻,防止230的水流向—340。110水泵司機撤地面,230水泵司機待命。

  xx:38分,指揮部安排機電副區長:劉斌帶二名電工沿途檢查11萬到東村的架空線路;王建光帶二名電工從11萬到東村架空線與電纜接口處沿途檢查電纜情況、余芳林帶二名電工從變電所沿途檢查電纜情況。

  xx:40分,指揮部安排采區中班人員在進班室待命,掘進、通風區、運輸區人員在進班室待命,機電科把井下排水相關資料拿到指揮部、生產科把水文相關資料拿到指揮部。供應科準備搶修供電線路的相關器材和運輸工具。機關男同志全部在調度室待命。

  14:05分,檢查線路的劉斌報告:距離東風井500米處發現架空線路斷了一根高壓線。指揮部立即安排熊礦長帶領采區中班人員及搶修所需物資坐東風車到故障點搶修電線。

  14:08分,礦帶班跟班匯報—340水泵房吸水井閘門已關閉、防爆風門外擋水墻已打好。現開始從副井往—230撤退。

  14:10分,檢查線路的王建光報告,在東村小學后面山上發現一處供電電纜損壞,要重新做接頭,電纜全部要拖動,所需人員較多。指揮部安排祝總帶領掘進、通風、運輸、機關人員和所需物資前往故障點協助機電搶修線路。

  14:15分,檢查線路的余芳林匯報,已和王建光匯合,所檢查地點未發現故障。現在趕往未檢查的架空線處檢查。

  14:18分,礦帶班跟班匯報已到—230水平開始打擋水墻。

  14:30分采區325跟班干部匯報:325面所有人員已安全到達地面,341跟班干部匯報341所有作業人員已安全到達地面。3231、3331跟班干部匯報掘進區所有作業人員已安全到達地面,230西水泵司機匯報已到達地面。

  14:38分,礦帶班跟班匯報—230擋水墻已打好,現帶領所有人員開始往地面撤退。

  15:02分,礦帶班跟班匯報走副井的全部人員已安全到達地面。

  16:30分,熊礦長匯報:損壞的架空線已搶修好。

  16:40分,余芳林匯報:剩余所有線路檢查完,未發現故障。

  18:20分,祝總匯報:損壞的電纜已搶修好。

  18:25分,調度室通知11萬變電所試送電。

  18:30分,電路穩定,地面變電所向各用電點送電。調度室通知兩個風井關閉防爆風門開啟抽風機。

  18:35分,東風井、童家風井匯報風機運行正常,各項參數正常。

  18:36分,指揮部安排救護隊坐人車下井偵察—340車場水位情況。

  18:52分,救護隊人員匯報—340車場水深0.6

  米,不影響通風。作業人員可以下井。

  19:10分,各作業點瓦斯員、340水泵司機、230西水泵司機、六名電工(兩名到110送電、兩名到—230送電、兩名到—340送電)機電區毛紹軍、四大件兩名鉗工坐人車下井。

  19:35分,瓦斯員匯報340水泵房瓦斯正常,可以送電開啟水泵。毛紹軍匯報:已檢查排水設備正常,可以排水。

  19:37分,調度室通知110、230電工送電。

  19:55分,瓦斯員匯報—230西水泵房瓦斯正常,中央變電所可以送電。

  20:00分,各作業點瓦斯員匯報后相繼送電。正式恢復生產。

  20:03分,鄢總宣布演練結束。

  附錄:總停電時間為6小時,總水量為244Tx6=1464T

  —340富余水倉容量1290x2/5=516T

  大巷水量為1464516=948T

  ;

  230西富余水倉容量為4小時x70=280T

  大巷總水量為:70x6280+948=1088T

  經生產科測算大巷水深約0.7米。

  送電開啟水泵后排干大巷水所需時間為:

  (140+948+244x3)/568=3.2(3小時12分)

煤礦水災事故應急預案2

  為了深刻汲取煤礦水災事故教訓,進一步完善煤礦應急救援體系,提高煤礦應對突發事件及防災抗災能力,根據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經礦安委會領導研究,決定在雨季來臨之際,在我礦組織一次透水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現特制定此次演練方案如下:

  一、救災演練的目的

  煤礦井下作業環境復雜,一旦發生災害事故后,為了能夠有組織、有領導地搞好災害處理與人員救護,盡可能地減少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為了有效檢驗和完善我礦《煤礦事故應急預案》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做好預案的管理和演練工作,使之能更好的服務于煤礦安全生產。

  二、救災演練的時間

  為了做好此次井下水災事故演練工作,特對演練時間做出安排,經礦委會研究決定,定于20xx年2月12日上午9時開始。

  三、成立組織演練的領導組與責任分工

  構建礦井應急救援演練指揮體系

  應急救援演練指揮體系結構圖如下:

  1、成立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部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

  組織編制和實施本礦水災事故應急救援計劃;協調各有關部門應急救援;統一調配應急救援人員、物資和器材;及時組織現場搶救;

  2、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調度室)

  主任:

  副主任:

  成員:調度室當班值班領導及調度員和相關科室人員。

  職責:

  (1)負責對本礦應急救援演練方案進行組織實施。

  (2)負責通知總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組人員到調度室集中,做好應急救援演練的各項準備工作。

  (3)水害事故發生時通知礦兼職救護隊立即趕赴事故現場。

  (4)傳達指揮部下達的各項命令,協調各專業組工作。

  (5)組織、協調應急救援等有關事宜。

  (6)負責事故的上報。

  (7)在事故救援的過程中,負責各專業組的碰頭會,通知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并做好書面記錄。

  (8)監督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的全過程。

  3、指揮部下設八個專業組

  3.1搶救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兼職救護隊員

  根據事故性質不同,組長快速制定搶險方案,分別設若干個應急救援搶救小組,以實施不同突發事故救援行動。并帶領成員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對現場人員和物資進行搶險;物資供應組根據搶險要求,快速提供相關搶險材料和搶險物資。

  職責:

  (1)對事故現場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協同制定搶救方案。

  (2)組織礦兼職救護隊盡一切努力嚴格按方案搶救,減少損失。

  (3)必要時調集全礦一切力量組織搶險救援。

  3.2技術組

  組長:

  成員:

  職責:

  (1)負責根據災情及其變化情況分析研究水災發生原因、預測災情發展態勢、論證并制定災害治理方案上報總指揮部。

  (2)協助搶救組研究制定搶險方案。

  (3)負責工程技術圖紙、資料及井下搶險技術工作的統籌安排。

  (4)負責帶領生產科人員和水文觀測人員深入井下現場觀測,觀測現場水壓和水量變化情況。

  (5)對搶救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及時給予技術指導,并協助現場總指揮修改、補充搶救方案。

  3.3供電通訊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機電科科室職能人員

  職責:

  (1)負責根據災情及變化情況和總指揮部下達的命令,編制井下機電停送程序,確保井下機電設備安全,必須保障設備(如水泵房、局部通風設施、提升系統等)的正常運轉,滿足局部搶險施工地點的供電要求,并根據上述要求組織、調配人員。

  (2)負責現場照明線路、設施的搶修,保證事故搶救用電。

  (3)負責通訊線路、設施的搶修,保證通訊暢通。

  (4)按總指揮部命令恢復供電或切斷電源。

  3.4物資供應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供應、財務、調度室等部門負責人

  職責:

  (1)負責搶修物資的供應,保證搶修物資(包括所需的.設備、設施、器材等)及時到位。

  (2)保證搶險資金及時到位。

  3.5醫療后勤保障組及交通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醫務室及車隊所有人員。

  職責:

  (1)負責現場傷員急救。

  (2)負責聯系外部醫療救援。

  (3)負責救援人員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4)負責救護車輛的組織、安排工作。

  3.6治安保衛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保衛科全體成員。

  職責:

  (1)負責事故現場治安保衛,確保搶險工作順利進行。

  (2)負責交通疏導,進行交通管制,確保搶險物資、人員、車輛及時到位。

  (3)加強事故現場出入人員的管理,疏散事故現場的閑雜人員,維持秩序。

  3.7接待組

  組長:

  成員:工會全體工作人員

  職責:

  (1)負責上級救援人員的接待工作。

  (2)負責接待安置受害職工的家屬,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3.8事故分析調查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安全、技術、機電、通風、保衛、工會等有關部門負責人。

  職責:

  (1)負責事故現場勘察、調查取證。

  (2)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

  (3)配合上級部門整理寫出事故報告。

  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設在調度室,電話:xxx,內部電話:xxx

  應急救援總指揮人員職責:

  (1)礦長:負責透水事故的全權指揮;在礦總工程師和各分管副礦長的協助下,負責簽發礦井災害演練計劃,協調指揮應急救援演練計劃的實施。

  (2)礦總工程師:是礦長處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礦長領導下組織制定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并對各類應急救援預案及時組織修訂、完善。

  (3)安全副礦長:協助礦長進行水災事故救災演練。

  (4)各副礦長:在礦長的領導下,組織分管部門認真學習貫徹應急救援預案;按照救援預案要求,組織好救援演練;當災害發生后,根據總指揮的要求,組織救援演練,按作戰計劃,認真組織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做到安全可靠,對升入井人員的數量、證件要嚴格檢查,確保救災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協助礦長組織好預案措施貫徹,發生災變后,做好本職范圍內的搶險救災工作。

  (5)調度主任:協助分管副礦長向員工貫徹學習好應急救援預案,按演練計劃實施,在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總指揮和分管副總指揮匯報;當災害發生時,協助總指揮負責做好分管范圍內搶險救災工作。

  (6)通防隊長:按照總指揮要求,組織實施演練計劃,負責按命令改變通風系統,密切關注主扇工作狀況,必要時必須構筑或拆除通風設施,嚴格執行有關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7)井下各隊隊長、班長:按煤礦應急救援指揮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清點人數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并隨時接受礦長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難處理任務。在撤退前當班第一責任者負責將動力、風井饋電開關打到零位并閉鎖,關閉供水閥門。

  (8)指揮部調度員:負責傳達總指揮部的各項命令,并做好記錄;災害發生后,調度員詳細記錄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并將事故情況立即報告,并將有關信息及時上傳下達。

  (9)供應部門:積極準備救援裝備和物資器材,并負責運送到指定地點。

  (10)機電隊長:負責按總指揮部要求,組織實施演練計劃,按照總指揮命令,負責改變主扇工作方式,確保正常運轉,做好停送電工作,及時搶修機電設備和完成其它有關工作。

  (11)辦公室主任:負責組織后勤人員及時做好后勤保障的準備工作和車輛的管理調度工作,做到車輛專用以及按總指揮要求通知相關人員。

  四、演練的具體安排

  本次演練主要模擬井下發生一起透水事故進行演練。具體假定為:①井下12706運輸巷掘進工作面發生一起透水事故,由生產系統作業人員參與演練,其它崗位值班人員配合參與;②參加演練的人員在各隊隊長的帶領下,在準備工作結束后,向調度室進行匯報,由調度室統一進行指揮。

  五、應急救援前準備工作

  各單位利用班前會組織本單位職工集體學習《宏達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本演練方案,要求每位職工熟悉掌握本工作地點發生災變時的救災措施和避災路線,正常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

  檢查參與演練車輛完好狀況,救援物資、醫療器械準備是否充足,礦兼職救護隊裝備是否完好、齊全,檢查通風設施、各種裝置完好情況,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系統是否運行正常,礦內外通訊系統是否暢通。

【煤礦水災事故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煤礦水災應急預案02-13

水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06-15

煤礦事故應急預案03-24

煤礦事故應急預案11篇03-24

煤礦事故應急預案(11篇)03-24

水災的應急預案12-01

水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通用5篇)03-31

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08-29

煤礦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0-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 金寨县| 溆浦县| 安宁市| 江油市| 临颍县| 林口县| 剑川县| 洪泽县| 安宁市| 通渭县| 昌邑市| 高雄市| 泰和县| 台江县| 磴口县| 平度市| 旬邑县| 阿巴嘎旗| 桂东县| 黔西| 丰镇市| 讷河市| 修水县| 怀化市| 道孚县| 高台县| 十堰市| 象州县| 麻江县| 江门市| 娄底市| 栾川县| 始兴县| 蓝山县| 新昌县| 芜湖市| 乾安县| 朔州市| 大安市|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