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愿望《為孩子立界線》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內心的愿望《為孩子立界線》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的工作就是測試你的決心,最后學會了“現實”的功課;你的工作就是要經得起考驗,包括忍受他的怒氣、鬧別扭、發脾氣,以及其他種種。大部分父母都在“持守界限”和“訓練孩子培養界限”之間來回掙扎。當孩子持續要求時,你要比他再多一次把持你的界限。
避免情緒化的后果,要施行現實的后果。生氣、內疚、羞愧并不能教導孩子做得更好;失去看電視的權利、失去金錢或玩電腦的時間所帶來的痛苦會教導他學得更好。
不成熟的人老是認為自己是個受害者,一直要別人為他解決問題。孩子需要知道他們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你要教導孩子,任何時候他們有問題,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可能做了些什么來造成那個問題。
孩子需要學會為他所失去的完美傷心、接受他的失敗、并從中有所學習和成長。也需要幫助他不要有那種以為可以控制別人的妄想。你為孩子所定的目標,就是讓他放棄自以為可以控制別人的想法,而集中心思來控制自己。孩子進入這個世界時,幾乎沒有任何能力來控制自己,為了補償,他會盡全力來控制他的父母。你的工作就是逐漸增加他控制自己的能力,減少他想要控制你和控制別人的能力。
如果你不確定是否要答應孩子的要求,只要簡單的說一句不可以。此外,要記得,先說“不”之后有改變心意說“可”的父母是英雄,但是說“可”,后來又說“不”的人,是個背信者。
不要介入孩子們的爭吵。如果你替他們解決所有的`紛爭,他們就學不會你不在身邊時所需要解決問題的技巧。
有時候父母太嚴厲、太權威,或甚至暴虐,就會在孩子心中制造非常嚴格和不成熟的意識。有時候這些孩子會變得非常沮喪或有罪惡感;另一些時候,他們為了反抗殘暴的父母,會以殘忍或虐待狂的方式對待別人。
受挫折是成長的關鍵之一。從未受過挫折的孩子就不會培養出忍受挫折的能力。
父母應該好好判斷哪個愿望是出自嫉妒,哪個愿望是出自內心真正的渴望,你要削弱孩子出于嫉妒的那一個愿望,幫助他得到那個出自內心的愿望。
【內心的愿望《為孩子立界線》讀后感】相關文章:
《為孩子立界線》讀后感08-25
《為孩子立界線》讀后感3篇09-13
《給孩子立規矩》讀后感06-24
《做個內心強大的好孩子》讀后感600字07-11
小班教育隨筆給孩子立規矩01-05
家長給孩子立規矩的原則與禁忌07-28
以愿望為題作文06-25
愿望為題的作文11-08
以愿望為題的作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