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讀書的作文匯總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的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書的作文 篇1
閑來翻開《外國散文精品》,略為瀏覽其中數篇,發現了編者將一些小說也收了進去。文章的內容如何如何,需各自體會,將小說當散文結集出版,未免過于隨便。或者,編者認為任何文章都可以歸之為散文也不定,這倒是我的不是了。
有一些資料介紹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過去我購買過他的著作,只是我生性疏懶,將它們安置在家中的書架上與灰塵為伍。眼前這散文集里收有他的《死屋手記》中“地下室”一節。
在讀“地下室”時,我的思緒也是隨著文字聯想到加繆的《局外人》,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所說的話,以及奧古斯丁的《懺悔錄》,繼而又扯到自己及自己所接觸過的人之中去,心中有一些激動,但是很快又平和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個天賦敏感的藝術家,本來以為生機已絕,卻被改為流放西伯利亞,在惡寒之地受辱十年。是什么力量令他渡過這十年呢?基督的向死而生?創造力的蹂躪……
人是非常矛盾的動物,藝術家對此特為敏感,其內心的沖動常常令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對生存產生難以忍受的恐懼;然而這正是創造力揮霍的前奏,作品的誕生令他們體會到個人的生命可以無限延伸,他們的個性被這種延伸消磨殆盡后,就只為著那永恒的巨夢而生存,這是不是生命純粹的表現呢?無論怎樣,藝術家的`生存狀態對于滿身銅臭的人來說是荒誕的,毫無意義的。“地下室”所說的就是這些,無疑,它比我所述更為具體,更為深刻。
已知的東西為我們所熟悉,也就難以給我們帶來新鮮感,這個時候如新的東西未進入我們的意識之中,我們就會感到無聊和枯燥,往往借蒲吧、唱OK、旅游、運動等來避開無聊和枯燥;然而,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人必須通過思考才能徹底擺脫它們。藝術家的作品其深邃的一面,正是我們進入思考領域的引路人,那些稱之為經典的作品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不同的時代的人解讀,正是以上現象的體現,叔本華也因此將天才譽之為人類中的恩人。
《死屋手記》是文學作品,尼采及一些心理學家都非常推崇它。從這種現象來說,藝術、哲學、心理學、文學、道德及宗教(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托爾斯泰曾聽過索洛維約夫開設的宗教講座,尼采小時就有“小牧師”之稱)之間有著千絲萬縷之間的關系,我們不能簡單地將某作品局限在某個單一的領域來看。懂得這點,大概也明白什么叫思考了。
讀書的作文 篇2
爾基說:“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爛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里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可見讀書的作用之大,對他而言,讀書就是一劑良藥,高爾基也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可見閱讀在這一個世界上,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它們為我們的生活增添生機勃勃的色彩和快樂。我非常認可高爾基的說法,但是對于我而言,讀書,更是一種分享。
書是逆境中的慰藉,當你遭受挫折,意志消沉或心情煩悶時,何不去找一些勵志作品讀一讀呢?比如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笛福的《魯濱孫飄流記》等等。學一學他們是如何面對挫折的,在自己的腦海里與他們對話,激勵自己的斗志,從而使自己勇敢的面對困難,樂觀的看待一切,對未來充滿希望。
在你感到孤單的時候,為什么不去與書偉伴呢?書,是我們永遠的朋友。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細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自己的思想結合起來,自由自在的翱翔,無拘無束的暢游。難道你會在與朋友的宴會上談論知識嗎?難道你會在喧鬧的街道上思考人生的價值嗎?因此,孤獨有時候的偉大的,在孤獨時讀書,更是一種獨特的享受。
過去,我從不愿意讀書,因為我頭腦中總是覺得讀書是一件很單調、無味的事情。但是,這一不讀書,卻在各方面給我帶來了很多困難。比如:說話的時候不會適當地用詞,有時會造成小小的誤會;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同樣因為詞語掌握量不多,而寫不出形象、生動的作文等等方面帶來了不利。上五年級后,放假時,母親要我去閱讀一些課外書。于是,我到了書店,隨意買了一本課外書。剛開始,我覺得很無聊。后來,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本書。我把那些本書讀完了。開學后,我說起話、寫起作文都輕松了許多。
讀書,是一種境界,只要你鉆進去,就會發現有無窮的樂趣和價值。
不是有句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好書,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多幫助。不僅是我,可能讀好書的人都會感覺到這一點。總而言之,讀好書,會帶來很多益處,因此,我們應該把讀書作為一種享受,善于讀書,熱愛讀書。從中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和自身的價值。
讀書的作文 篇3
“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能像一冊書,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這是艾米莉心中的書。在我的眼里,書就是一個浩瀚無垠的宇宙,里面裝載著無數的文學、歷史、藝術、科技等知識,而我則是徜徉其中的一粒沙。
當我還很小的時候,我常常看動畫片。慢慢地,我開始接觸了一些漫畫,最初我只看那些圖片,至于故事里講了些什么,我都不甚明白。在我差不多六、七歲的時候,我開始看一些全文字的書,這時我開始對書,越來越入迷。
我的家人經常對我說:“快點寫作業,不然就不能看書。“而我心里卻想:看書有什么錯嗎?對我來說,讀書應該比做作業還重要呢。在我眼里:一本書就是一個無價之寶,只有遍覽全書,你才算真正地走遍全世界。只有飽覽群書,你才能真正的知道從兩千多年以前到今天所發生的所有事情。沒有一個人的記憶,能像一本書,記載著人類和其他生物的一舉一動。每本書,不管是老是新,都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用無數心血編織而成的,我們在讀的時候,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都值得我們仔仔細細地去品味。
還記得上一周我們剛剛學過的《走遍天下書為侶》嗎?我覺得它的第七段寫得特別好,因為作者將她讀一本書的完整過程清清楚楚地寫了下來。我試著用她的方法將我前幾天剛剛讀過的《三國演義》又重新讀了一遍。我發現那些最讓我欣賞的片段真的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每一天我想起它就好像是剛剛讀過一樣。比如劉備三顧茅廬、赤壁之戰、官渡之戰等。
書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一起讀書,一起進步吧!
讀書的作文 篇4
書給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豐富了我的生活,把我帶到了一個無限廣闊的天地。正像高爾基說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當我打開書,好像和每一個名人打交道。讀書,讓我感到了無限的樂趣。
在我非常小的時候,我就認識許多字了,書使我明白了什么上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書就成了我忠實的摯友。說起我和書的.故事啊,那還得從我二年級時說起,有一天我非常無聊,母親就讓我看書,我就順手拿了四大名著之中的《西游記》的繪本。我一翻開,就被書中的趣味文字,鮮活有形的繪圖給深深地吸引住了——各種伸張正義人物,各路神仙,妖魔鬼怪一個個都被圖文并茂地描繪得栩栩如生。啊,原來書是那么的好看呀!我就開始一頁頁地細細體會,此時的我好像一只貪婪的餓狼一樣沉浸在這些神奇的文字之間。從此,我就和書有了不解之緣。我開始嗜書如命,接著看了《三國演義》、《水滸轉》、《海底兩萬里》……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與書已經形影不離了,就連上衛生間都要看書。我在書的陪伴中一天一天地長見識,我每天都要在書中學到非常多的知識,我能做到三天不吃飯,可是我做不到一天不看書。因為書不僅教給我做人的道理,書還是我永遠的朋友!
書籍伴隨著我一起成長,是它,開闊了我的眼界;是它,啟迪了我的智慧;是它,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要感謝書,是它,為我插上理想的翅膀,飛向美好的明天……
讀書的作文 篇5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在《和董傳留別》一詩中這樣經典地闡述了讀書與人的修養關系——華美的氣質是飽讀詩書的必然結果。每一個人都應飽讀詩書,這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高貴行為。因為只要付出一分的成本,便可以得到一個作者在那段歲月所有的心思與時間,化作你的智慧。
如果做一棵樹,站成永恒,那是詩書讓你永垂不朽;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安詳,那是詩書讓你悠揚灑脫;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那是詩書讓你品嘗百味。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那是詩書讓你獨立堅強。
讀書于每一顆永恒之星,從不褪去光芒。李健是一位歌手,有人說他是中國罕見的知識分子型音樂人。他出道多年,雖不常出專輯刷熱度,卻一直在音樂圈獨有一束光芒。在《我是歌手》節目中,大家都被他的書架震驚了。他酷愛讀書,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讀書的“無用”與“有用”》:“所謂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讓人眼界更開闊,對自我更清醒的認識,而不至于狂妄。”或許就是因為常讀詩書的習慣,讓這位“音樂詩人”在樂壇的地位保持不變,永遠是那顆散發獨特詩書氣的星星。胡歌是一位帥氣的演員,但是在一次車禍后,他臉部受到創傷,生活跌落谷底。但他開始閱讀、寫作。他在文章中寫道:“如果皮囊難以修復,就用思想去填滿。”他在閱讀中找回自信,讓自己在工作之余不斷充實自己。因為詩書,讓他在復出后也頗受好評。因為詩書,讓他們在繁星遍布的黑夜中做那顆永垂不朽的星星,散發出詩書氣的光芒。
讀書于每一枝深谷幽蘭,從不缺少幽香。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駐在文字中的女子,像是一幅畫卷,這幅畫里藏著她們榮辱悲歡的一生。古話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可縱古觀今,這句話倍受爭議。那些徜徉在翰墨書香中的女子,如幽谷深蘭,時光也許蹉跎了她們的容顏,卻無法侵蝕她們的氣質與才華。從前的張愛玲是這樣,后來的三毛是這樣,現在的董卿也是這樣。若沒有飽讀詩書,張愛玲又怎會成為驚世才女,又怎會才情傲人。三毛喜歡讀書,她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因為詩書,三毛過得灑脫,她可以到撒哈拉追尋她的夢和遠方,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因為詩書,三毛可以寫下每一段動人的'故事。“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這句話非董卿莫屬,她能在央視春晚中端莊大方地給全國人民問好,也能在《朗讀者》中娓娓道來。董卿之美,美在容貌,更美在她字字珠璣的聰慧與學富五車的底氣里。董卿在萬分疲憊之余,仍堅持讀書。在功成名就之時,仍在求學。哪有人可以生來就口若懸河,口吐蓮花?這些都是她讀過的詩書,讓她腹有詩書氣自華。因為詩書,讓她們每一枝深谷幽蘭散發出詩書氣的奇香。
讀書于每一段平凡的人生,從不使光陰蹉跎。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讀書,在每一段平凡的日子,在你功成名就時,在你跌入低谷時。左手執書卷,右手品茗茶,青燈下,那一片凈土僅容于自己。悠醇的茶香將思緒帶入書中,沉醉其中,書香撞擊著心靈,迸射出七彩旖旎的火花。此時你心中便有了路,你便獨立堅強地走下去。因為詩書,讓每一段平凡的人生,點亮成功與幸福的燈塔。
在這初春的早晨,煮一杯濃濃的香茶,聽一曲舒緩的音樂,攜一卷詩書,讓喧囂與塵埃被凈化,讓心靈得以休憩升華。讀書于每一個人,采擷每一縷書香,醞釀出人生百味。
讀書的作文 篇6
像大部分的同學一樣,起初我并不愛讀書,與書的結緣還得從一次去書店說起。
那次和媽媽去書店,剛走進書店我就聞到了什么,好像有點香。我盲目地穿梭在書柜之間,只覺得這種味道一直跟著我,像是一個久違的朋友。我隨意地停下,拿起一本書翻翻,這種味道更濃了。哦,原來是書的味道,有點香。不知不覺,竟然有些留戀。于是我讓媽媽買下了這本書——《海底兩萬里》,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書成了我的好朋友,課余、睡前都離不開書。經典的詩句,優美的段落,搞笑的劇情,都能帶給我不同的心情和體會。有時還會在我腦海中出現一幅幅畫面,我最有興趣將這個畫面豐富起來,播放成動畫,繼續想象下去。《海底兩萬里》中的船長成了我的摯友,我還讓他帶我去了更多的冒險;《木偶奇遇記》中的小木偶早就成了真正的男孩,還找到了曾經利用他的`狐貍教育了一番;《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不再是拉回魚骨架,而是滿船的魚……
書也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沒有了書,生活似乎也會變得無趣。“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就像古言所說,讀書可以讓我更加充滿智慧。我要讓我的生活充滿快樂,心中充滿智慧,真感謝那次“聞書”。
讀書的作文 篇7
打開家門,手里抱著裝新書的紙袋,我迫不及待的放下身上的包包,跑進房間準備好好“品嘗”我新買的書籍。
我喜歡讀書,在短短的下課時光中,我不會選擇待在教室,而是到學校的圖書館,盯著全是書籍的柜上,尋找我的天地;每當我打開一本書,就猶如打開一扇門,走進書中的世界,我可以是小公主中的莎拉,不放棄希望,最后找回她應得的幸福;我可以是野性的呼喚中的巴特,努力和寒冷奮戰,回到大自然;我可以像波西杰克森中的波西一樣,當個偉大的英雄,和古神一戰;我可以跟著三國演義的諸葛亮一起攻打魏國……
孟德斯鳩曾說:“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的寂寞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讀書使我快樂,書中瑰麗的'世界,為我生命中一成不變的色彩增添光芒,但現在,許多人都比較喜歡躺在沙發上,手里按著遙控器,放任書柜上的書籍染上灰塵,在他們眼里的世界是荒無的平原,枯萎的樹木,虛無包圍他們,一切從來不曾改變。
書是我心中的一扇面,帶我離開灰白的世界,書中世界的瑰麗彷彿天上的繁星照亮我們,我讀書,不只是為了應付作文、考試、父母,而是真心希望書可以帶我到不同的世界,感受不同的生活感覺。<
讀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最易得、最廉價的樂趣,而是全世界!
讀書的作文 篇8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很喜歡卞之琳的這首《斷章》,從中可以體會的主人公那種隱晦的細膩情感,借“風景”“明月”來傳達感情。喜歡一人獨坐在窗前,品一杯熱茶,捧一本好書,詩中的平仄韻感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也許就是這一點使我喜歡上讀詩吧!也許是詩中的情境使我愛上讀詩吧!
回首歷史長河中那熠熠生輝的詩人們,哪一個口中沒有吟出過詩詞幾百,哪一個生活平淡無味?像那陸游,生活于戰斗年代,那“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之氣躍然紙上;同樣生活于戰亂時期的李清照那“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矜持與失去趙明誠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絕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之相比,我更喜歡李白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豪邁與傲視權貴;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人的心情分為喜怒哀樂,當然詩詞也分派別,豪放派、婉約派、花間派……裝點著古代詩詞的燦爛。現代詩與古代詩詞是不同的,他并不刻意的去追求平仄韻侓,內容廣泛,也許現代詩的這種感覺正是征服我的關鍵吧。
我喜歡讀書,不但喜歡讀書時的意境,而且喜歡讀書時的那種安靜,不單單喜歡詩詞,古今外的名著也是我成長道路上的玩伴。因為讀書,所以我的生活不會單調;因為讀書,所以我的心胸不會狹隘;因為讀書,所以我的知識不會匱乏。
正所謂莎士比亞的名言: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書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們茁壯成長。
快樂,源于書籍;智慧,源于書籍;生活,源于書籍。
讀書的作文 篇9
小時候沒有什么書,卻很喜歡課外閱讀。哪怕是到別人家串門,看到人家貼在墻上的年畫,也要看上一遍。過年時,自己家買年畫,也要買有故事情節的,而不會去買單純的人物畫,動物畫。
自己家里的書,父親有一本三國志演義,因為是繁體字,我讀不了,現在只對書里的圖有些印象。還有一本書,封神演義,我不知是哥哥買的,還是父親買的,是我最早的課外讀物,至今留有記憶。哥哥還有一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實際是一千零一夜的選集,里頭有辛伯達航海旅行,神燈等故事,帶給我許多閱讀的樂趣,這兩本書后來都成了我的所有,一直被我從農村帶到城里。許是年代太久遠了,那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已經殘破不堪了,但我一直珍藏著,每次瀏覽書柜時,從書柜里看到這兩本書,都會煥起我少年時代讀書的溫馨記憶。而那本三國志演義,卻于父親去世時,為我在父親墳前燒化了,想父親生前常常讀那本書,希望父親在另一個世界也能繼續讀到它。
小時還讀過一些小人書和畫報。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別人和學校的。小人書有齊天大圣,那是每一個中國孩子都喜歡讀的書。還有基度山恩仇記,分好幾本,我讀了其中的一部分,卻也留有卬象。小時的`記憶總是那么好,現在想來,都還記得一些情節和人物。小學校里有一年訂有畫報,那位姓劉的班主任老師,特地讓我保管那些畫報,學期終了,我給他送去,恰巧他不在,遂放在他的辦公桌上,誰知第二天,他又給我送回來,告訴我說給我了,不過,我因為孩子心性,對那種教育類讀物并未留下多少卬象,頗有點辜負老師的偏愛了。
我自己也買過幾本書。民俗趣話,唐宋傳奇故事,對聯故事,都是小時買的。或許因為沒有多余的錢,所買的都是薄本,沒有大部頭的。前兩本書我比較喜歡,民俗趣話一直陪我到現在。唐宋傳奇故事為別人借去,在輾轉中遺失了,很可惜。因為很喜歡那種文雅的故事,也喜歡譯文的文筆情調,后來,我又買了本唐代傳奇譯注彌補,雖然不完全一樣,但可稍慰遺憾,這本書現在也在我的書柜里。對聯故事,因為不太喜歡,就留在老家了。
小時候的課外書不多,讀的最多的還是課本,不過那更是一種學習,不是一種趣味性地閱讀。
人在小時的讀書有許多偶然性,特別是書籍不多的人家,是有什么就讀什么了,本就談不到選擇。因此,盡管讀到的不一定是多么好的書,不過卻因為是人生中讀到的最初篇章,自然會產生一種感情,就像一個人兒時的伙伴般經常會令人想起,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一個人的感情和趣味取向。
讀書的作文 篇10
中國有一句古話:“少時不讀書,老來空白首”,世間萬物,皆是身外之物,唯有書才能夠洗滌你的靈魂;熾熱你的激情,充實你的人生。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只有多讀書,才能了解每本書的精華,學習重要的知識,才能在心靈的交流中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徹,理解的更具體。
讀書的確給了我許多的改變,之前我在二、三年級時,常常作文是全班倒數第一,考試作文得不了十分,因為我不會寫,那時,老師便向我推薦了一本《小學生優秀作文選》要我天天認真地看每篇,結果我一學期后,作文竟常常被當做范文來講,如我以前寫秋天來了,就會這樣寫:秋天來了,落葉落了。現在的我可不會那樣干巴巴、枯躁地寫了,“秋姑娘帶著滿身的香氣來到了人間,她只用手中的魔法棒對著葉子們揮了幾下,它們就換上了黃色的禮服,一個勁的跳下去,參加大地媽媽的慶功宴,發出‘咔嚓’‘咔嚓’的笑聲”。沒想到,當時的一本小小的`作文書,竟然對我有著不可思議的影響,從此我也就喜歡上了讀書,把它看成一種興趣愛好,也給自己定了個座右銘: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英國作家菲爾丁曾告忠:“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把你傷害。”沒想到這句話竟好像是針對我的,最近我讀了一本叫《驕傲王》的故事書,讀完之后,我還深深地念叨著那些動人的場景,這也使我驕傲了起來,后來經過一次月考,令我失望了下來,連班里前二十名都沒考進去,這使我立刻灰心了,平時高昂著頭,現在也只能耷拉著“尾”之后朋友送我《東山再起》、《謙于人》兩本書,使我又明白一個道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從實際上說,謙虛是一種美德,只有謙虛才會使自己更進步!
因此,我又知道讀書不僅可以豐富人的知識,增長人的智慧,更能用精煉的文字說明一個大道理,我又要忍不住說:“讀什么樣的書,有什么樣的夢,多讀一些課外書,就是給精神補充‘五谷雜糧’。”
【讀書的作文】相關文章:
讀書樂樂讀書作文01-22
愛讀書讀書的作文11-22
讀書樂,樂讀書作文02-11
讀書與作文12-19
讀書的作文05-31
以讀書作文04-01
讀書作文12-14
讀書的作文01-08
讀書的作文12-11
以讀書作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