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精選8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鋼筋位移處理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 1
一、施工部署
剪力墻暗柱部分鋼筋及剪力墻豎向鋼筋位移,逐項分析產生原因,確定處理方案,項目部落實相關責任人;
二、檢查及原因分析
在樓層施工放線檢查發現,部分剪力墻暗柱及剪力墻部分豎向鋼筋出現位移,經分析,主要原因在混凝土澆筑時,瓦工對成品保護意識不夠,混凝土輸送泵管連接時拆除剪力墻的固定筋,在混凝土澆筑時,由于混凝土泵送的`輸送力過大,泵管邊上的剪力墻鋼筋在混凝土輸送壓力的影響下產生位移,產生剪力墻部分暗柱及部分剪力墻豎向鋼筋偏位。
三、施工措施及處理方法
項目部經研究決定,為了盡量減少對剪力墻豎向及暗柱鋼筋結構受力部位的影響。采取對剪力墻鋼筋出現位移進行如下處理。
1、豎筋偏位2cm以內的,把鋼筋輕微斜彎調整。
2、剪力墻的豎筋在底板砼面以上15cm高度范圍內按不大于1:6坡度進行斜彎調整。
3、剪力墻及暗柱豎筋,先按1:6坡度進行斜彎調整,然后采用同直徑L型墊筋加強調整,墊筋與兩側豎筋點焊牢固。
4、剪力墻及暗柱豎筋偏離剪力墻外邊線部位,剃鑿剪力墻混凝土,深度按不大于1:6的坡度,把鋼筋斜彎調整后,用比同部位高一等級標號混凝土重新澆筑。
四、質量處理控制管理
項目部派鋼筋工長和專職質檢員負責監督整改。在工人進行操作整改時,要進行指導控制,以保證施工質量。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 2
金利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昌隆工程咨詢有限公司:20xx年10月11日上午,我項目部經過對45#樓一層墻柱放線復核時發現,○B軸交○24軸、○29軸、○30軸處3個墻柱豎向鋼筋均存在向西側偏移達到3.5~5Cm的現象,位置如下圖所示:略
項目有關管理人員及時向在場監督巡查的監理與業主單位人員如實反映了具體情況,并客觀地分析了產生此類狀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地下室墻柱定位的偏差、放線尺寸的偏差、澆筑砼時泵管的側向沖擊、現場監督管理不到位等種種原因,直接導致次此處墻柱發生豎向外側較大偏移。我單位嚴格遵照建設工程質量驗收管理程序及規范,按照建設及監理單位要求,及時安排鋼筋班組拆除墻柱一米以下箍筋,經過與業主與監理協商研究擬做如下整改措施:
一、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這次出現工程質量問題,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員責任沒有落實到位,施工過程質量控制不嚴格,對工作不夠認真,沒有責任心,對質量意識不夠重視,更沒有做到事前預防、事中控制,而造成以上墻柱的偏移。
二、對以上質量問題按照業主要求采用如下方法處理:將西側的'墻柱縱向鋼筋打彎,采取結構植筋的方法在原縱筋外側進行鉆孔植筋加固處理,墻柱的東側在原豎向鋼筋內側也同時進行植筋,嚴格按照規范規定植筋深度h≥15d,植筋規格同原鋼筋。所植鋼筋需要與原有打彎的豎向鋼筋綁扎搭接在一起。植筋所用錨固膠的錨固性能與質量符合規范要求,除說明書規定可以摻入定量的摻和劑(填料)外,現場施工中不宜隨意增添摻料。植筋時先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用直徑16的鉆頭鉆孔時,在鉆頭上做好鉆孔深度標志,然后用電吹風機的吹風管深入鉆孔吹干凈灰塵,植筋所采用的植筋膠應有合格證;同時,打孔深度及清孔均須驗收合格才允許進行植筋工序施工。植筋孔內應清理干凈,防止浮灰影響錨固力。化學植筋置入錨孔后,在固化完成前,應按照廠家所提供的養生條件進行固化養生,固化期間禁止擾動。待完全固化后強度符合要求后再進行箍筋綁扎及上部結構鋼筋的綁扎。
三、預防及控制措施
1、今后施工過程中將嚴格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嚴格落實質量檢查復查制度,對工程質量從嚴要求。
2、每次澆筑混凝土前項目部安排專人進行軸線的檢查復核工作,并由施工班組挑選經驗豐富的工人進行鋼筋校正,并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在施工現場掛牌明確看守責任人;炷翝矒v過程中要由看筋人隨時檢查鋼筋位置,及時校正,盡量不碰撞鋼筋,嚴禁砸壓、踩踏鋼筋和直接頂撬鋼筋。砼澆注后,應立即檢查、校正、固定,防止偏位,特別對框架柱及剪力墻的鋼筋,更要嚴格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鋼筋安裝綁扎必須牢固,固定鋼筋措施可靠有效。為使保護層厚度準確,墊塊要沿主筋方向擺放,位置、數量準確。
4、項目部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圖紙及有關圖集和規范要求執行,對各項施工質量過程進行監控。要求各班組長加強管理,組織好交接檢驗收工作,以防類似問題的發生。對于施工過程中,未嚴格按照上述要求執行的,項目部質檢人員按要求不允許混凝土澆筑。
5、在進行墻柱定位測量放線時,嚴格按照《工程測量規范》精確放線,嚴格復測,從而保證定位軸線的準確性。
6、在拼裝柱模板前,應該對柱子鋼筋進行一次檢查和校正,在澆筑混凝土前對模板上口縱筋的固定情況再作一次復查,以確保柱子外伸縱筋不發生偏移;模板幾何尺寸嚴格控制,精確支模。
7、在梁、板混凝土澆筑前,對柱子的外伸縱筋也要綁扎一定數量的定位箍筋,綁扎要牢固或適當點焊,使鋼筋骨架具有較好的穩定性,F澆鋼筋混凝土柱施工時,為防止振動棒伸入柱內將柱縱筋擠偏;項目值班人員應指導工人正確使用振動棒,在振動柱子混凝土時盡量保持柱縱筋的垂直度,與此同時,也可適當增加保護層墊塊,保持縱筋的垂直度。
8、通報所有項目施工管理人員,引以為戒,警鐘長鳴,對自己的崗位職責進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檢查。進一步增強全體人員的質量意識。
以上整改處理施工方案報請業主與監理公司審核并監督實施,我公司認真組織嚴格執行并已經完成整改處理,經驗收合格后繼續下道工序施工!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 3
一、工程現狀
工程自20xx年8 月18 日開始停工,至目前已七個多月,現經過多方的努力,基本達到復工的條件,為保證復工后的質量和安全的全過程控制,對現場銹蝕的鋼筋提出如下處理方案。
目前A6~A8 地下室頂板模板安裝完畢,鋼筋均已綁扎完畢,A6 二層模板安裝完畢,頂板樓面已綁扎的鋼筋及墻柱外露鋼筋由于外露時間較長,現均已銹蝕。現場未使用的鋼筋,均已銹蝕。
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50204-2002)》中 5.2.4 條規定,鋼筋目前銹蝕程度為顆粒狀老銹。
二、處理方案
銹蝕鋼筋如不處理,會降低鋼筋與砼的之間握裹力。將采取如下處理方式:
1、對于未使用的鋼筋原料對不同規格的'鋼筋隨機取樣送檢。如送檢合格,鋼筋僅做除銹處理。若送檢的鋼筋經檢測強度達不到要求,對除銹后的鋼筋進行除級處理,用于非重要結構部位上。對處理過的鋼筋再次送檢。
2、已綁扎好的鋼筋
如送檢合格,鋼筋僅做除銹處理。若送檢的鋼筋經檢測強度達不到要求,則由結構工程師根據鋼筋折減后的程度對不同的結構構件作出結構補強處理方案。墻柱砼留槎部位采取植筋方式補強,樓面梁板鋼筋采取加筋方式。
三、現場鋼筋檢驗結果
對現場Ф16、Ф18、Ф20 等四種規格鋼筋進行抽樣檢測,力學性能為合格。根據檢測結果來看,鋼筋強度滿足要求。根據現場鋼筋銹蝕情況,鋼筋均為顆粒狀銹斑,未出現片狀老銹,建議只對鋼筋作除銹處理。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 4
一、引起柱子和高層剪力墻縱向受力鋼筋偏位的主要原因
1、柱(剪力墻)的軸線放線不準確、基礎定位不牢固。
2、柱(剪力墻)模板搭設撐拉不牢,尤其是模板上口的剛度差,梁柱節點內鋼筋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擠歪而偏位。
3、柱(剪力墻)的鋼筋保護塊固定不到位。
4、柱(剪力墻)的鋼筋插筋固定措施不到位,上部又缺少箍筋約束。
5、澆搗砼時柱(剪力墻)的鋼筋受沖擊及振搗不正確產生鋼筋偏移。
二、鋼筋位置偏移的控制措施
1、墻、柱豎向鋼筋在基礎內就要精確定位、固定牢靠,可與基礎鋼筋焊接在一起。
2、樓層模板安裝好后應將軸線引測到模板面上,在梁柱交接處應按照軸線引測點用兩個箍筋與柱縱向鋼筋點焊固定,同時綁扎上部鋼筋,在樓面以上500mm處用柱箍筋點焊固定;柱子和剪力墻等豎向構件的模板要按規范安裝,且滿足一定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增強鋼筋骨架的整體性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
3、柱子和剪力墻等豎向構件鋼筋應采用“定距框”方法控制主筋位置!岸ň嗫颉笔怯糜谙拗萍袅、暗柱和框架柱縱向主筋的工具,根據需控制部位的尺寸大小,可以預制成多種規格的拼裝式“模板”,可以周轉使用,根據柱截面大小豎向鋼筋的'數量設計間距使用Φ12~14鋼筋制作定距框。
4、加強混凝土澆筑工人的施工技術交底工作,澆筑混凝土時泵口不得直接對著鋼筋,振搗時不得長時間振搗鋼筋。
三、對鋼筋偏位可采取以下處理方法
1、墻、柱豎向鋼筋偏位20mm以內的,將鋼筋輕微彎斜調整到規定的位置。
2、墻、柱豎向鋼筋偏位在20mm及以上的,鑿除根部砼保護層,按不大于1:6坡度進行斜彎調整,折彎范圍箍筋另加密50%。
3、墻、柱豎向鋼筋偏位超出50mm的,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時,可按照同側墻柱豎筋根數構造重新值筋,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情況下,在偏移側把剪力墻柱尺寸加寬10~30㎜(應經設計人員及建設單位同意)。
4、墻、柱豎向鋼筋偏位較大時,應根據專項加固方案拆除原混凝土重新澆筑。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 5
一、編制依據
1、xx縣質監站質量監督整改通知單;
2、銹蝕鋼筋隨機抽檢力學性能試驗報告;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是xxx工程,是農民拆遷安置房,總建筑面積153798㎡,已完成主體建筑約128000㎡,未完成主體部分約26000㎡。由于本工程出現某種原因,原施工單位不再進行施工,致使本工程中途停工。原施工單位停工時,尚有部分建筑主體結構未完成。具體情況為15、16號樓主樓部分混凝土已澆筑,抗水板、剪力墻及柱筋已綁扎成型,14、25號樓大屋面以下主體結構已完成,裝飾花架、電梯機房及到屋面樓梯剪力墻、柱鋼筋已綁扎成型,1至25號樓構造柱及過梁、女兒墻壓頂鋼筋已設置,以上部位均未澆筑混凝土。且現場尚有300多噸鋼材露天堆放,未進行保護和覆蓋。
由于該工程于20xx年1月13日停工,至今已有7個月時間,致使鋼筋嚴重生銹;谝陨锨闆r,我公司會同監理公司聯名向業主及xxx質量監督站報告上述情況,并組織上述單位對現場堆放及已綁扎成型鋼筋進行查看。經過查看現場實際情況,質監站監督工程師要求對現場所有鋼筋進行取樣,如檢測結果為滿足原直徑鋼材力學性能要求,則除銹后進行使用,若檢測結果不滿足原直徑鋼材力學性能要求,則按檢測結果除銹后使用。
我項目部在監理單位的見證下對上述鋼筋進行取樣檢測,檢測結果為所有鋼材均滿足原直徑力學性能要求,所以本工程所有堆放及已安裝鋼材均按質監站要求除銹后按原鋼材直徑使用。為保證鋼材除銹工作順利進行及達到除銹質量滿足要求,特編制本專項方案。
三、除銹方法
我項目部技術人員對現場所有鋼筋進行查看,發現現場堆放鋼筋上面部分由于長期日曬雨淋,下面部分由于接觸泥土很潮濕,致使上面和下面部分鋼筋銹蝕嚴重,已產生部分鱗片銹,而中部鋼筋只產生部分點狀銹;而已綁扎成型鋼筋由于長期接觸空氣及日曬雨淋,全部已產生鱗片銹。
基于上述情況,決定對生銹程度不同的鋼筋采取不同除銹方法。
1、對只產生點狀銹部分鋼筋除銹擬采用人工除銹的方案。
人工除銹為人工使用鋼絲刷和打磨砂布進行人工打磨除銹。使用腳手架鋼管搭設工作臺,然后將堆場上只產生點狀銹部分鋼筋置于工作臺上,逐根進行打磨除銹。
2、對于產生鱗片銹的鋼筋,采用機械除銹。
在現場鋼筋棚內,設置10臺電刷除銹機,對產生鱗片銹的鋼筋進行機械強力除銹,以保證除銹徹底及高效除銹。對于已綁扎成型的鋼筋,由于已安裝到位,且相對分散,特別是構造柱鋼筋更加分散,基于上述情況,擬對已綁扎成型鋼筋采用電動角磨機安裝鋼絲刷進行除銹。經過除銹處理的鋼筋應設置專門堆場進行堆放,堆放時應在地面砌筑不低于500mm高的地壟墻,以使堆放鋼筋遠離地面。鋼筋堆放完畢后,應使用塑料布進行覆蓋,避免日曬雨淋讓已除銹鋼筋再次產生銹蝕。對于已綁扎成型鋼筋,在除銹后應及時澆筑混凝土,以讓鋼筋遠離空氣,避免生銹。
三、鋼筋下部混凝土表面處理
由于豎向鋼筋長期銹蝕,表面浮銹沿鋼筋隨雨水流下,滲入柱底混凝土板面,影響今后將要澆筑的.上部混凝土與板面的連接,而且柱底鋼筋的銹蝕也不易清理,因此有必要將柱底板面混凝土鑿毛,露出新鮮混凝土表面,同時徹底清除掉碳化層,然后將柱底鋼筋的銹蝕情況進一步處理。
四、質量保證措施
1、成立現場質量管理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技術負責人任副組長,鋼筋工長、質檢員為組員;
2、實行“三檢制”和檢查驗收制度,執行過程質量執行程序;
3、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培訓和質量教育;
4、嚴格進行除銹后的驗收工作。
五、安全保證措施
1、工人除銹過程中要注意佩戴眼鏡和口罩,雨濕天氣不宜除銹。
2、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應由專人負責。
3、所有成品配電箱和開關箱必須選用有關勞動部門認可的合格產品,所有用電設備必須通過開關箱控制,并設置漏電保護裝置。用電設備開關箱必須實行“一機一閘”制,嚴禁一個開關直接控制二臺及二臺以上用電設備。
4、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持證電工完成,同時有專人負責。
5、施工現場應保持場地清潔。
六、特別說明
由于本工程的特殊性,因此在對鋼筋除銹時應特別仔細,所有鋼筋除銹工作完成后,必須報甲方及監理工程師進行檢查,合格后方能投入工程使用。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 6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發現部分鋼筋出現位移現象,主要集中在柱、墻等豎向構件。鋼筋位移情況不同,需要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以確保工程質量。
二、原因分析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振搗棒觸碰鋼筋,導致鋼筋移位。
施工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對鋼筋保護不到位,造成鋼筋位置變動。
模板固定不牢固,在混凝土側壓力作用下,導致鋼筋隨模板一起變形。
三、處理方法
對于位移較小的鋼筋(一般位移在 20mm 以內)
采用扳手或錘子等工具將鋼筋輕輕調整到正確位置。
調整后,在鋼筋與模板之間設置墊塊,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
對于位移較大的鋼筋(20mm - 50mm)
先將位移鋼筋根部的混凝土剔鑿一定深度,露出鋼筋。
使用工具將鋼筋緩慢調整到正確位置,必要時可采用焊接等方法進行加固。
調整完成后,對剔鑿部位進行混凝土修補,采用高一強度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
對于位移嚴重的鋼筋(50mm 以上)
由設計單位進行核算,確定是否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如果需要加固,可采用植筋、增加鋼筋等方法進行處理。處理完成后,進行相應的`檢測,確保結構安全。
四、質量保證措施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術交底和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安排專人負責看筋,及時發現并糾正鋼筋位移問題。
嚴格控制模板的安裝質量,確保模板牢固可靠,防止模板變形導致鋼筋位移。
對處理后的鋼筋進行檢查驗收,確保鋼筋位置、保護層厚度等符合設計要求。
五、安全注意事項
在剔鑿混凝土和進行焊接作業時,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佩戴好安全帽、防護眼鏡等。
注意用電安全,避免發生觸電事故。
高處作業時,要系好安全帶,確保施工安全。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 7
一、問題描述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現部分柱、墻鋼筋出現不同程度的位移現象,影響了結構的安全性和施工質量。
二、處理原則
確保結構安全,滿足設計要求。
采取合理有效的處理方法,盡量減少對工程進度的影響。
保證處理后的鋼筋位置準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要求。
三、處理步驟
檢測與評估
對出現鋼筋位移的部位進行詳細檢測,確定鋼筋位移的程度和范圍。
邀請設計單位和相關專家對鋼筋位移情況進行評估,確定處理方案。
輕微位移處理(位移在 30mm 以內)
采用人工調整的方法,將鋼筋緩慢調整到正確位置。
在調整后的鋼筋上設置定位筋,防止再次位移。
檢查鋼筋保護層厚度,如有不足,采用增加墊塊的方法進行調整。
中度位移處理(30mm - 60mm)
對位移鋼筋根部的.混凝土進行剔鑿,深度根據位移情況確定。
使用千斤頂等工具將鋼筋緩慢頂回到正確位置。
對剔鑿部位進行混凝土修補,采用高一強度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
在修補后的混凝土表面進行養護,確;炷翉姸冗_到設計要求。
嚴重位移處理(60mm 以上)
由設計單位出具加固方案,根據方案進行處理。
可能的處理方法包括植筋、增加鋼筋截面等。
處理完成后,進行結構檢測,確保結構安全。
四、質量控制
嚴格按照處理方案進行施工,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符合質量要求。
對處理后的鋼筋進行檢查驗收,包括位置、保護層厚度、焊接質量等。
加強對混凝土澆筑過程的監控,防止再次出現鋼筋位移現象。
五、安全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對剔鑿和焊接作業區域進行安全防護,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 8
一、工程背景
本工程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發現部分鋼筋出現了位移情況,主要表現為柱、墻鋼筋的水平位移和豎向位移。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和結構安全,需要對鋼筋位移問題進行及時處理。
二、原因分析
混凝土澆筑時,振搗棒對鋼筋的碰撞導致鋼筋移位。
模板支撐不牢固,在混凝土壓力作用下變形,引起鋼筋位移。
施工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對鋼筋的保護意識不足,造成鋼筋位置變動。
三、處理措施
水平位移處理
對于水平位移較小的鋼筋(位移在 20mm 以內),可以采用扳手等工具將鋼筋調整到正確位置,然后在鋼筋與模板之間增加墊塊,確保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
對于水平位移較大的鋼筋(20mm 以上),需要將鋼筋根部的混凝土剔鑿一定深度,然后采用千斤頂等工具將鋼筋頂回到正確位置,最后用高一強度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進行修補。
豎向位移處理
對于豎向位移較小的鋼筋(位移在 30mm 以內),可以采用鋼管等工具將鋼筋輕輕敲打回正確位置,然后在鋼筋底部設置墊塊,調整保護層厚度。
對于豎向位移較大的鋼筋(30mm 以上),需要將鋼筋周圍的混凝土剔鑿一定范圍,然后采用焊接等方法將鋼筋與原結構連接牢固,最后用混凝土進行修補。
四、質量保證
處理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操作,確保處理后的鋼筋位置準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
對處理后的部位進行檢查驗收,包括鋼筋位置、焊接質量、混凝土強度等方面,確保工程質量。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和質量意識教育,提高施工質量水平。
五、安全注意事項
在剔鑿混凝土和進行焊接作業時,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佩戴好安全帽、防護眼鏡等。
注意用電安全,避免發生觸電事故。
高處作業時,要系好安全帶,確保施工安全。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相關文章: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熱)08-15
《時間和位移》教學反思04-06
停電應急處理方案11-02
客戶投訴處理方案11-07
地震應急處理方案12-07
停電的應急處理方案11-04
消防應急處理方案04-10
工廠停電應急處理方案12-11
生活污水初步處理方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