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生作文匯編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作文 篇1
曾經的假期,我那樣度過。
那年,鼻尖嗅到的是童話故事,那時筆尖劃過的是古典書籍的字里行間,那一年,腦海略過的是公式定理,而此時,是八個字,讀大學,究竟讀什么。大家都認為逃課是不好的表現,可是卻有人說不逃課的學生不是好學生。
當我們第一次走進大學,讀的是那些建筑;當我們第一次走進宿舍,讀的是室友;當我們第一次走進教室,讀的是課本和老師。我也曾這樣問過自己,讀大學,究竟讀什么?僅僅是小小的畢業證或是學生證?
當我因為高考成績比別人低時,那一紙文憑又會有多少價值?或許,專業無冷熱,學校無高低,我必須相信我只是我自己!
當別人的課余時間比我多,課業比我少,我曾羨慕過;
當不斷重復地寫著鉛筆字、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時,有一瞬間我不覺得笑了,一支使用的只剩很短的鉛筆我卻會遲遲地舍不得丟。
當別人一學期用不完一支筆,而我卻不知道淘汰了多少支;
當我很少唱歌甚至不唱,卻不得不學會認各種音符;
當別人假期每天玩電腦時,我卻必須一步步計劃著假期的作業進度...問自己,讀大學,讀的應該是自由,而我卻比任何時候都忙,仿佛失去了二分之一的自由。
讀大學,我讀的是堅持,是超越自己,是培養自己文化修養;
讀大學、我讀的更多得是充實,是充實的快樂!有一天,我會告訴自己也告訴所有人,我就是大學生!我,頑強進取!我,不懈追求!!讀大學,要讀出一種氣質,塑造出適合于自己的性格;
讀大學,要讀出一種氣度,打造屬于自己的人生;
讀大學,要讀出一種氣概,創造屬于自己的生活......
大學生作文 篇2
北京大學燕南園56號院,曾是科學名家、北大老校長周培源先生的居所。如今的56號院,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的所在地。當年愛花的周先生種下許多櫻花樹,美學中心入駐10多年來,院子里又種了白桃、玉蘭、海棠、牡丹、芍藥和許多竹子。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葉朗近日在這里接受記者采訪,他指著南邊偏西的57號院說,那是馮友蘭先生的故居、即“三松堂”;西邊的60號院是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的故居。燕南園還曾經居住過馬寅初、湯用彤、向達、翦伯贊、朱光潛、冰心吳文藻夫婦、侯仁之等等諸多學術大師。隨著這些大師仙歸道山,學校的一些研究機構等陸續搬進來。
走進燕南園,進入56號院,靜美之感油然而生。怎樣進一步正確認識美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怎樣積極開展美育?如何擴大美育優質資源的覆蓋面?積40年研究美育之功、常年為學生開設多門美學課程的葉朗教授,對記者暢談自己的感悟和實踐。
燕南園海棠依舊,這里是美學與美育的重鎮
記者:您有一篇文章和一本書的名字均為《燕南園海棠依舊》,北京大學燕南園賡續著怎樣的人文傳統和高遠的精神境界追求?
葉朗:燕南園是北大學術積淀最深厚的地方,在這里住過的學術大師,構成了一種人文環境、一種精神氛圍,其靈魂是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一種人生的神圣性。馮友蘭先生曾用“欲罷不能”的學術創造來說明人類文明“真火”燃燒不滅的原因,“欲罷不能”體現高遠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的神圣性。
單就56號院來說,在開展美學與美育研究方面,個人項目有95歲高齡的張世英先生的十卷本《文集》,還有許多研究美學基本理論、研究中國美學和中國藝術、研究西方美學的著作,集體項目有歷時25年、200多位學者參與、近1800萬字的《中國歷代美學文庫》《中國美學通史》《中國藝術批評通史》3套多卷本著作。我們還在56號院舉辦“美學散步文化沙龍”,邀請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參加。
記者:您現在還擔任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曾經同時擔任北大哲學系、宗教學系和藝術學系的主任,還擔任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您的《美在意象》《中國美學史大綱》《中國小說美學》等著作為新時期的中國美學美育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些著作大都與燕南園有關聯。燕南園是否關系大學的某種使命?
葉朗:北大許多學術大師的傳世經典著作都寫作于燕南園。大學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引導大學生,也引導整個社會,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這種精神追求給我們的人生注入了一種嚴肅性和神圣性,使人們生發出無限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生發出對宇宙人生無限的愛。北京大學由蔡元培開創的人文傳統及藝術教育傳統沒有中斷。燕南園海棠依舊。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性格,美育有不可替代性
記者:如何認識美育在育人中的獨特功能?
葉朗:中國古人認為,德育是“禮”的教育,它的內容是“序”,也就是維護社會秩序、社會規范,在規范性的教育中使人獲得自覺的道德意識;美育是“樂”的教育,它的內容是“和”,也就是調和性情,使人的精神保持和諧悅樂的狀態,生動活潑,充滿活力和創造力,進一步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以及人與整個大自然的和諧。德育和美育的關系是“禮樂相濟”,也就是互相補充、互相配合。美育可以使人通過審美活動而超越“自我”的有限性,可以激發和強化人的創造沖動,培養和發展人的審美直覺和想象力,所以美育對于培育健康的人格和創新人才有著自己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過去在大學教育中,我們往往只重視知識的灌輸、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心靈的教化和人格的培養,我們不注重引導青年去尋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古典課程、人文課程、藝術課程受歧視、受排擠,人的創造力、想象力被壓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審美感得不到啟迪。我們的眼光必須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遮蔽中解放出來。從物質的、技術的、功利的統治下拯救精神,是我們的教育所面對的時代問題。大學教育不能等同于職業教育,許多高校招生咨詢會上,家長及考生最關心“這個專業好找工作嗎、工資待遇高嗎、能否出國”等問題,過于功利。我們現在不重視從小培養學生們熱愛中華優秀文化,如果青少年從小都是接觸文化垃圾,那他們就很難再接受經典了。
我們的時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這個時代要求我們培養人格完善、全面發展的杰出人才,要求我們培養多才多藝、學識淵博、富有創造力的巨人。大學生要有大格局,在這個意義上美育的作用比較明顯。美育就是引導人們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具有一種“光風霽月”般的胸襟和氣象,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這是美育的最終意義,也是所有人文教育的目標。這對于一個人成就事業、成就學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增長專業知識和技能來說,美育、人文藝術教育的直接幫助好像不明顯,但從培養思維能力方面,從性格方面,以及從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來說,這正是美育、人文藝術教育的獨特功能,這是從孔子一直到蔡元培所一貫強調的。要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推動文理交融,推動科學與人文、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擴大美育優質資源的.覆蓋面
記者:現代互聯網技術對教育包括美育方面優質資源的共享,產生巨大正能量,您在利用互聯網技術上有何探索?
葉朗:我們這個時代是高科技的時代,時代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媒介,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社會共享。我們的美育和藝術教育也應該體現這種“互聯網+”的時代要求。去年,在教育部的引領下,由北京大學牽頭,我們策劃和制作了一門網絡共享課(國外叫慕課),名稱是《藝術與審美》,我自己講其中的兩講,內容分別是“美育”和“人生境界”。這門課受到大學生熱烈歡迎,目前,全國各地已有500所高校,超過16萬學生選這門課。
記者:未來您將怎樣推進網絡共享課,讓更多的大學生受益?
葉朗:我們現在正在策劃和制作一個系列的“人文藝術網絡共享課”,第一階段開設4門課:《昆曲經典藝術欣賞》《偉大的〈紅樓夢〉》《敦煌的藝術》《世界著名博物館的藝術經典》。這4門課已于今年下半年開始錄制,計劃20xx年2月上線。授課老師聘請北京大學和國內高等院校的著名教授,同時也聘請文化領域和藝術界的著名學者和藝術家。我們請白先勇、蔡正仁等10多位著名昆曲藝術家和學者來講昆曲,我們請王蒙等10多位著名文學家、哲學家、紅學家來講《紅樓夢》,我們請樊錦詩等10多位長期在敦煌工作的學者來講敦煌。
這種新型人文藝術通識課的主要特點是,在網上面向全國高校開課,覆蓋面大;課程內容要求有普及性和趣味性,又有思想性和學術的深度;在傳播人文藝術知識的同時,要傳播健康、高雅、純正的趣味和格調。
通過文學藝術系列課程,我們在高校中進一步營造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中國精神的濃厚氛圍。俄羅斯的大學生一定要讀普希金、萊蒙托夫,一定要讀《戰爭與和平》;中國的大學生一定要讀唐詩宋詞,一定要讀《紅樓夢》,一定要知道敦煌,一定要知道昆曲。我們要引導我們的大學生接近中華文化的經典,使他們熟悉經典,閱讀經典,欣賞經典,熱愛經典,加深他們對“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的認識和體驗,深化他們的中國文化的根基意識。經典的作用不可替代,經典的地位不可動搖。當然,我們也要引導大學生具有國際眼光,使他們熱愛全人類的文化經典、藝術經典。
利用互聯網在大學生中加強藝術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我們貫徹中央精神的一種嘗試,也是回應時代呼喚的一種嘗試,今后還要繼續開設這方面的課程。
大學生作文 篇3
我大學即將畢業一名學生,在上高中的時候學習壓力很大,父母給我的壓力,還有自己給自己的壓力,老師給我的壓力,讓我一進入高中就感覺神經緊繃。
剛上高一的時候,我的身體還是很好,但是由于壓力太大,每天都有很多的作業,媽媽又給我壓力一定要考上好的大學。所以我每天精神都高度的緊張,只為了爭取好的成績。早上起來就跑去教室學習,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我像一頭不知疲倦的牛。漸漸地,大約過了一個學期,感覺自己睡眠沒有那么好了,晚上躺下來,頭腦很清醒,但是身體非常累。很累很累,卻是睡不去。身體不好導致我學習壓力更大。怕跟不上去,成績會掉下來。
這樣的情況惡性循環。 到了高二,身體更不行,都已經力不從心了。每天都畏懼失眠。跟媽媽說,我很累,我想放棄學習。但是她不相信,她也堅決不同意。沒辦法,這樣身體透支,每天失眠的日子還是過了一年。
到了高三,我真的是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很累很累很累,每天睡不著,每天焦慮。人都要崩潰了。這樣日子在過下去,我想去死。我又跟媽媽說,我不想讀書。她是不同意的,后面就跟媽媽吵起來了,我跟她說要是在逼我去讀書,我會永遠不回這個家,我永遠恨她。
跟她扭了幾天,我高三這年就沒有去讀書了。雖然在家里,人有力氣了些,但是失眠卻是非常嚴重。9點睡下,要過3 ,4個小時才能睡下,而且睡眠質量還很不好。吃過中藥,沒有用,嘗試過很多方法都沒有用。人真的很痛苦,很痛苦。
雖然高三沒有讀,但是大學還是考上了。上大學失眠稍微好些,可能是因為大學比較輕松吧。也有了對自己很好的男朋友。但是失眠還是比較差的,一個晚上睡5個小時左右,早上起來很累很累,感覺自己心臟也不好了,身體也很虛弱,走幾不路就很累,人真的活得很辛苦。
在這里想求助有心人治療我的失眠。也特別希望認識像我這樣失眠的年輕朋友。有時候很想找些了解自己的情況人談談心。我想病友之間是最能體會那種感受的。大家談談心,交流交流。我想這樣都是是很有幫助的。
大學生作文 篇4
我記得剛進那會兒,大我們一屆的學長學姐們就很明確的告訴我:里你可以逃課可以干壞事兒,但有三門必修的科目是必不可少??逃課、掛科、談。我記得當時我滿臉不屑的看著窗外,不以為然:逃課?哥們從小可就是一好學生,干什么都行,我可不喜歡逃課,不去;掛科?算了吧,考試不及格可得補課呢,弄不得好還得交補考費,學費都已經交了那么多,再交豈不是虧大了,不干;談?這可得好好考慮考慮,以前和女生在一起純潔的關系也該終結了,長大了就該釋放一下自己的情感了,行,咱就修這門吧!
大一:整個一年的時間也剛跟班里的女生混熟而已,我可不是個比較引人注意比較外向比較討女生喜歡的男生,中規中矩也許得不到女生的喜歡啊,不過這個道理是很久以后才知道的,令人欣慰的是,整個班級還真沒有幾個算是美女的,再等等,再等等!!!
大二:其實整個學校里能看得上眼的都已經名花有主了,各個專業到底還是有那么幾個算是美女的,即使不算美女的混熟了也一樣能聊得很愉快,就像每年一度的單邊會談似的,整個寢室里沒有一個兄弟找到女朋友,或是有找女朋友的愿望,為了和大家團結,找女朋友的事兒就再放放,不著急,不著急!!!
大三:每天上網,去圖書館看書,背著書包去教室上課,忙忙碌碌還是挺充實的,學生會大一下學期就混進去了,就是為了以干部的身份領導的姿態看看會不會近水樓臺先得月,不過沒發現有我喜歡的類型啊,隔壁院校是師大,人都說師大出美女,我可不想像牛郎一樣每天跨過銀河的跑去和織女見面,再說了男人嘛,以事業為重是每個人都支持的,至于男女關系嘛,先放放,先放放!!!
大四:我一直都在研究,到底什么樣的適合我,一見鐘情?我才不呢!日久生情?倒是值得考慮考慮啊,不過已經大四了啊,畢業之后能不能在一起還是個問題,工作沒穩定下來一切都有可能,再說了,兩地分居的感覺可不好受,沒有誰會去為了虛無縹緲的放棄什么吧?不過我還是挺希望趕上的末班車的,要不,咱再看看,再看看!!!
古人說什么來著: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的四年時間都沒找到屬于自己的,還有什么值得所求的?我記得很久很久以前聽一哥們說過:該早戀的時候錯過了早戀,該的時候沒去,現在自己就剩下黃昏戀了,還得再等上五十年啊!呵呵,人生最悲的時候就在于,該干什么的時候你不去干點兒什么,以后后悔都沒地兒哭去!
不過說實話,我好像真的不知道什么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也不知道兩個人在一起就一定有嗎?太多的問題困惑著我了,就像很小的時候老師教給我們算術題一樣讓我們不明白!
畢業了都還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是不是很可悲?可悲的就像一個陌生人找不到出發前的路一樣,算了吧算了吧,為了我都已經等待了二十幾年了,還在乎再等幾年嗎?不在乎了!
大學生作文 篇5
九月的 清晨,熹微暖暖地照射著打大地,如鵝毛溫柔地拂過。操場上帶露的青草亮晶晶的,散發著清新的氣味。天空是一如既往的水彩藍,繡著紗般的云朵……
桂花開了,是校園贈我一場秋的見面禮。
同學們已經到了操場,有的三三兩兩地坐著,有的沿跑道邊漫步……身后是健步走來的教官。快,快點站好,教官來啦有女同學竊竊私語著,像是老鼠遇見了貓。
教官今天還是……一如既往的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啊,就是有點嚴肅。腳尖到聲音到:站好了,五分鐘軍姿!口令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大家輕輕地發出哀嘆聲。但是,在變成木樁子之前,大家都會用眼睛偷偷瞟一眼教官。只見教官臉上仍是那種想笑又拼命忍住笑的表情,緊抿的唇角微微向下,眼睛里混著嚴肅與笑意。他見我們都滿臉堆笑地向他瞅,便把頭微微撇過去,用帽子遮住臉上的笑。隨即又嚴聲道:不許笑!否則站十分鐘!頓時鴉雀無聲。教官,你這樣忍著會憋出內傷的。
我努力站直,目光直視。教官站在旁邊,偶爾踢著正步,偶爾低頭思考,不言不語,像一個孤獨的,可愛的根號三。用余光瞟著教官筆直的背影,那是屹立在風中永遠不倒的樹!
空氣中飄來絲絲縷縷的桂花香,吸入肺腑,仿佛都帶有甜意,令人身心舒暢。
太陽漸漸變熱,額間,臉龐,都生出了細細密密的汗珠。后背上的汗水從脖頸滑下,好像一只小蟲爬了過去。但是我不能動!也不應該動!
做一個軍人,是我不可及的夢。我羨慕軍人很久了,崇尚軍人也很久了。當我看到那一抹迷彩綠,那筆直的站姿,那抬頭挺胸壓不垮打不敗的氣勢,我的心中就油然升起一股崇敬之情。那是一個軍人,保衛國家,浩然正氣,心胸坦蕩的軍人!
大學生作文 篇6
每個人都有過童年,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童年也是短暫的。我,一個即將步入初中的小女孩卻想永遠擁有童年時光,我不想長大,因為長大了不能做自已,失去了很多自由。
長大了有委屈也要謙讓
“洋洋,不要欺負妹妹,你長大了,要照顧好妹妹,要懂得 謙讓!”媽媽又在廚房叫了,我心里委屈無比:“明明是她欺負我嘛!”我的表妹比我小四歲,可任性、可調皮了,所有的人都很寵愛她,我只要不滿足她的要求,她就哇哇大哭,媽媽一聽到她的哭聲,就不問青紅皂白的訓我,可她卻在一旁偷偷大笑,變臉速度相當之快,妹妹你怎么不去當演員呢?如果長大了就要毫無理由的顧及別人,我寧可不長大!
長大了有童心也要克制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中百商場,看見了一個毛絨絨的小狗形狀的布娃娃,或許是我對小狗有莫名的親切感,或許是因為它太可愛了,我愛不釋手,吵著非要媽媽給我買:“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給我買么!”“不行,媽媽不是舍不得錢,而是因為你長大了,不可以玩這么幼稚的玩具。”長大了又怎樣?長大了我就不能擁有小狗娃娃嗎?長大了就不能有一顆童心嗎?我不想長大!
長大了就多了一份責任
“洋子,去倒茶水給客人喝。”“洋子,廚房的水開了,去把開水灌在水壺里。”“洋子去把客廳清掃一下。”“洋子……”,看,媽媽又在使喚我了,我心里有一百個不情愿,嘟起嘴說:“媽媽,你自已做吧。”“不行,你長大了,要自已動手學會承擔家務,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都會幫姥姥洗衣做飯了。”媽媽很嚴厲地說,我無語了。原來,長大了就意味著承擔一份責任。我不想長大!
長大了就少了一份無憂無慮
我今年讀六年級,再過一個學期就要升入初中了,這在我眼里,只不過是換一所學校讀七年級罷了,并沒有什么特殊含義。可對爸爸媽媽而言,好像我將要面臨什么重大的考驗似的,于是生活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一向對我非常寬容的爸爸變得嚴厲起來,時常告誡我不要貪玩,上課要專心聽老師講課,即使他下班再晚,也要把我的作業檢查一遍。媽媽她逼著我上了英語培優班、繪畫培訓班,她總在我耳邊叨嘮:“再不把英語狠狠補補課,上了初中學習就會掉隊,如果不學一技之長,長大了走入社會就沒有競爭力。”可我是多么想在放假里不用起早趕時間去補課培優,睡覺能睡到自然醒,能在廣場上溜一圈滑板,能和小朋友隨心所欲的玩游戲。唉,我的那些天真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是被誰偷走了嗎?她們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真不想長大!
有一首歌,歌名叫《我不想長大》,其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寫的:我不想,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后的世界就沒有童話。我很認同,我想向全世界的大人們說——我不想長大!
大學生作文 篇7
旌旗烈烈,戰鼓擂擂,這是建大的軍訓,是我們的軍訓!什么是年輕別樣的謳歌,且聽那激昂洪亮的軍歌聲;什么是青春獨特的洗禮,且看筆挺的身軀上浸濕的迷彩;什么是生命精細的打磨,且嘗汗水順著臉頰滑落在嘴中的苦澀;這是青春的盛會,綠色的軍裝是美麗的華服,嘹亮的口號是動人的旋律,揮灑的汗水是最絢麗的裝扮,而那剛毅的表情則是最美的禮贊。
軍訓固然是苦,烈日曬黑了我們的皮膚,汗水浸濕了我們的衣著,但卻在思想上給予我們洗禮。讓我們的性格變得更加剛毅。在我心中最美的風景不是月光下的荷塘而是正步落下時濺起的水花才格外動人。最悅耳的聲音不是天籟之聲,而是回蕩在場地周圍的口號。夕陽下,臉上滑落的汗滴,閃耀著光輝,似乎在訴說著我們的堅持。
“是男人永遠不要說自己不行”。連長的話從最初的陌生,到如今時刻在耳邊縈繞,期間的過程只有經歷了才懂得,能經歷挫折才能證明成熟,能經歷挑戰才能說明勇敢。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相聚在建大,亦或是緣分亦或是必然。青春的舞臺不需要濃妝艷抹的裝扮,不需要矯揉造作的臺詞,僅憑一顆年輕的心,就能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僅憑一股奮發的沖勁,就能律動出青春的色彩。
我相信,在生命的長河中,軍訓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回憶,那將會是力量的源泉,更是堅實的后盾。
大學生作文 篇8
新新時代,風起云涌,互聯網裹在時代浪潮中撲面而來,開擴了職業新天地。如此一來,小朱想辭去體面又高薪的工作,做“電商”賣螃蟹的想法也合情合理。我贊同小朱的做法,他應該發揮自身專長,投身于熱愛的新興行業,走出人生新道路。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沖擊下,傳統就業觀已悄然出現裂痕,新的“多元就業觀”逐漸深入人心。小朱的想法是順應時代的產物,若能在新領域開創新天地,即使放棄“穩定體面”的工作,又有何不可?
小朱的就業觀充分考慮了自身特長,有助于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父親認為小朱辭職白費了讀大學的精力,這種看法雖有一定道理,卻未能掙脫傳統就業觀的束縛。林肯曾說過:“沒有卑微的職業,只有卑微的個人。”何況對于小朱而言,由網絡工程師轉業去做“電商”賣螃蟹,“專業”是多么“對口”!小朱并不是一時腦熱,而是就轉業一事醞釀已久,充分考慮自身特長。在新的領域重新開始奮斗,雖然免不了艱辛,但對小朱來說,這也許比朝九晚五的體面工作更讓人充滿斗志,雙眼發亮;由雇員一躍成為自己的“老板”,成為鎮里第一個賣螃蟹的大學生,也是他心之所向,是他實現更高人生價值的途徑。
小朱的創業想法迎合了時代發展的趨勢,能為社會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今時早已不同往日,“互聯網+”的力量如平地之風,助不少弄潮兒扶搖直上。遠有馬化騰叱咤網絡,享無限榮光,近有馬云憑網絡平臺聚八方之財,成一方豪富。小朱做“電商”也可憑互聯網之能量,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乘風破浪,取得更高的成就,并為打破傳統職業觀、推動創業浪潮前行貢獻一份力。假以時日,小朱也可能成為走在前列之人。
正如《雙城記》所說,這是最好的年代。作為青年學子的我們,應當突破職業藩籬,發覺自己喜歡、擅長之事,大膽地選擇就業,開創出屬于自己的道路。
讓我們乘著時代之風,以夢為馬,以專長為基石,勇于進取,勇于創新,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大學生作文 篇9
總是執著于對于時間的幻想。這是我懂事以來一直沉積在自己的思想牢籠之中的重要原因。另一點就是對親情的執著。我是一個不太善于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思想的人,在親戚中我即使別人的姐姐的同時我也是別人的妹妹。但不知道為什么,我總是不能和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熟悉的玩在一起,尤其是我的哥哥和我的弟弟。因為他們總是居住在外地,所以見面的時間總是很少。一般只是在過年的時候才見到他們。不過,我好像和別人不一樣我不能和他們一見面就熟起來一起玩鬧。像我的另一個表妹,她總是能夠很快的和別人熟起來。我拿表弟總是拉著她一起去買東西。老粘著她。不知不覺中我也有一些吃醋了呢是在原老弟把我的表妹搶走了,還是老妹為什么能夠這么討老弟的歡喜。(值得一提的是,我表弟今年十六歲,表妹今年十七歲)所以我們三一般是死黨。但,我表弟平時是住在義烏所以每當和他混熟是他就要走了。沒辦法,我阿姨管他管的比較嚴,他得努力學習。不過會有這樣的情況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吧。。聽我的同學說,我外表看來是個很難相處的人呢。或許是吧。
或許人就是這樣吧,總是層層的把自己包住不想讓自己受傷。這也是很自然的吧。不過,我還是很高興,就像別人說我幼稚一樣。雖然有點生氣,但我還是希望長大了能留有一點童真志氣。這對于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來說是無價之寶。無論他是否會隨時間而飄逝,努力試試吧。說著就離題了,我的表弟他很天真,要說已經十六歲,還比如說十來歲。他的身上總是流露著童真,有著熟悉的兒童的味道。我很喜歡他的這一點。不過就我的個性而言,我是不可能和我的表弟在一起很無慮的玩的。無形間,我們之間還是有距離的。另一種方式而言,我們還是有一點陌生人的感覺。這也難免的吧。畢竟我的性格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呢。高興事我還真的會想小孩一樣在跳幼稚的舞蹈。知道的人呢已經習以為常,不知道的人永遠不會知道命運,是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擺脫的。就如兩條平行線永遠都不可能相交。
或許,這樣的我才是最怕寂寞的。我曾經為自己感到慶幸,我出生在一個熱鬧的大家庭,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我不想流露多余的感情,就如動漫中所說的:流露的過多受傷的永遠只是自己。我說我不想去外婆家玩,那是我騙媽媽的,我說我不想去阿姨家,那也是我騙他們的。我不想放自己出去,一旦我出去了,我的時間有很長一段時間會停留在那個時間。我所擅長的就是把自己封鎖在自己的思想牢籠里。對于時間,我逃不出去,卻總是在不斷的掙扎。那個雨夜,思緒停留在那個時間。做不完的夢,漂泊的思緒,剪不斷理還亂。那在思緒中的吟唱的究竟是什么?
時間總是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在這春天,我在這吟唱春的思。
大學生作文 篇10
放假前夕把暑假想象得充實而繽紛,把兼職看得神圣而富有余韻,把自己看得太強悍,錯、錯、錯,把社會看得好簡單,把“大學生”看得好重,錯上錯!
報紙上127名大學生被困在東莞車站那么醒目,湖南五所大學的學子就這樣在世人無知、天真或者愚蠢的恥笑指點聲中默默承受著,出校前那份熱情滿懷、***澎湃的創業之始,暑假體驗之夢,自力更生之臆想徹底破碎,敗落一地,拾不起一絲堅定。滿地無奈隨風紛飛,刮進你我般天真大學生的眼里,好痛!睜不開了....
似乎當家教成了大學生尋求兼職的優選,可是無數次電話那頭中介的聲音異樣清晰,而當自己踏破鞋底,自薦信填滿大街小巷,終究無人問津,汗水與淚水那時彼此交融了......
也有堅持住的一兩個,任憑頭頂無理挑剔,不管腳下水泡猖獗,拿著微薄到不夠別人一杯茶錢,手疼。
【大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作文10-05
大學生勵志作文09-23
優秀大學生作文10-13
被錄用的大學生作文05-30
大學生涯作文精選05-27
大學生的困惑作文05-27
大學生作文:感恩05-03
大學生軍訓的作文03-18
大學生的軍訓作文03-18
大學生軍訓作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