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話作文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話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話作文 篇1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過春節,俗稱“過年”。
小時候,記憶中的“過年”沒什么大事兒,卻“年”味十足,十分喜慶。小時候的年啊,不像現在,酒店商店都弄的花里胡哨的,那時候,人們全在家里過年。一大家子就在一個并不太寬敞的屋子里,圍著一張圓桌子,女眷們都在廚房里倒騰,做年夜飯,男人們就在飯桌上聊天,嘮家常,邊抽煙喝酒,邊談天說地。我們幾個小孩子啊,就在院子里放鞭炮。哥哥特別調皮,我呢,那時候又特別膽小,所以,哥哥每次都會買那種一扔到地上就爆炸的小鞭炮,然后跑來嚇我,院子里一直回蕩著我的似哭似笑,哥哥的“咯咯”笑聲和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響。
女人們端著一道道大菜從廚房出來時,年夜飯就開始了,大人們邊吃邊聊天,我和哥哥向來對他們的聊天內容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從來都只是年夜飯中的美味佳肴。也不知是怎么的,我和哥哥總是喜歡搶著吃。就比如那道椒鹽土豆,平時吃著也沒什么味道,但當它端上年夜飯的飯桌時,它的味道瞬間就升華了,我和哥哥就這樣搶來搶去,一個又一個地搶到碗里,咽到肚里,是那樣快樂,就算被哥哥搶走了,也不難過。每一道菜,哪怕是我不喜歡吃的,都有我們兄妹倆“戰爭”過的痕跡,吃飽了,吃撐了,也毫不放松,繼續吃,生怕對方搶走了好吃的似的。
吃飽喝足,夜幕已經降臨。大人們都來到院子里,放鞭炮,放煙花。爸爸把那鞭炮的引火線一點燃,就趕緊躲到一邊,一家人都捂住耳朵,我們的目光隨著上升的煙花而上升,煙花在深藍的天空中盛開,我們的笑容伴著陣陣巨大的聲響也隨之綻放。
現在,過年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放煙花再也找不到那種快樂,我和哥哥也不會再做“搶著吃”這種幸福的傻事了,就連拿壓歲錢也開始不好意思。我多想重新回到小時候,回到那時候“年”味兒十足的春節!
春節話作文 篇2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因為中國和韓國距離非常近,所以兩國的傳統節日是很相似的。我來中國以后漸漸地熟悉了中國的一些節日,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春節。
韓國和中國節日的時間跟西方國家的不一樣。韓國和中國過農歷新年的第一天,西方國家卻過陽歷新年的第一天。在韓國和中國,春節是非常熱鬧的節日。這個時候人們聚在父母的身邊迎接新的一年,交流過去一年的情況。家家戶戶為準備這個節日都忙極了。在歡樂的氛圍中,最開心的是孩子。因為韓國和中國的長輩都希望孩子健康而且學習好,所以要給孩子壓歲錢。這個習俗據說是為了驅除嚇唬小孩子的惡鬼,流傳到現在,內容有點改變,但本質是沒變的。
韓國和中國的春節也有不同點。首先,除夕的活動不一樣。在韓國,除夕的時候,人們聚在一起包包子,歡歡樂樂地過除夕。而在中國,人們一般整夜不睡覺,叫守歲,到了12點就放爆竹。這時,家家的爆竹聲此起彼伏連成片。更讓人興奮的是,夜晚的天空像五顏六色的水彩畫一樣漂亮。我聽老師說,中國放爆竹是為了驅鬼,祈求全年吉祥。在韓國也有這樣的活動,可是祈求的方式不一樣,家人聚在院子里,互相握著手,看著天上的星星,許下自己美好的愿望。
其次,兩個國家在春節時吃的東西也不一樣。中國人在春節的時候吃餃子,我也吃過,很好吃。還有,中國人過春節的時候一定要吃魚,因為中國的“余”字跟“魚” 字的發音相同,意思就是生活富裕,年年有余的意思。韓國過春節喝米片湯,這個湯上面裝飾一些五顏六色的菜,如肉、炒雞蛋、紅蘿卜等。韓國人有一句俗語說: “只有喝米片湯,才能過年。”
雖然中國和韓國的春節有些不同,但是兩國人民的心愿是同樣的。人們都希望過一個美好的新年,而且希望家庭和睦幸福。正因為如此,我也越來越喜歡中國,喜歡中國的春節。
春節話作文 篇3
黑熊主任想選一個春節花市主管,他非常為難,因為小羊很聰明,但是小羊膽子太小了,黑狗膽子大,但是黑狗叫的聲音很讓人害怕……
這時候,小猴跑過來,說:”黑熊主任,你看我和小馬當春節花市主管怎么樣?”黑熊主任想:對哦,小猴聰明,小馬跑得快,不錯.
小猴當上春節花市主管,,心里非常開心.這天,小猴騎著小馬去花市巡邏,遇到了小羊,小羊說:”猴主管好!”,小馬拿著一個小本子走走記記,小猴說:”小馬,你干嗎?不準偷懶!”小馬委屈地說:”我在記錄呀,不記錄怎么能行?”小猴說:”記錄啥呀,你跑得快,有啥事,直接跑去查看就行了.”說完,小猴拍了一下小馬的屁股,小馬被打了,只能飛快地跑起來.
第二天,小鹿剛剛從店探出頭來,小猴就騎著小馬飛快地跑了過去,一連幾天都是這樣.小馬擔心地想:猴哥這分明是在玩啊,有急事的話,猴哥死定了,怎么辦?
擔心的事終于還是發生了, 黑熊主任有客人來了,叫猴子到花市去采購,猴子馬上趕到了黑熊主任家, 黑熊主任看到猴子來了,開心的說:”猴主管來啦,花市上還有牡丹嗎?我最喜歡牡丹了,漂亮,高貴……”猴子一聽,立即傻眼了,他去花市上只為了騎馬玩,哪有記錄呀,好在他還是聰明的`,他想牡丹又不是啥稀有的花種,應該是有的,所以他說:”有”, 黑熊主任又問:”梅花和桃花有沒有呀?”猴子想:”鬼才知道有沒有呢.”但他答道:”有,都有.” 黑熊主任看他這么熟悉業務,就非常滿意地叫他去采購了.
小猴一邊火急火燎尋找那些花種,一邊保佑:千萬要有啊,要不然我就被開除啦!誰知道, 小猴沒有找到,就被黑熊主任開除了.小馬知道了,就去到小猴家,對小猴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臨急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小猴聽完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春節話作文 篇4
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鄉愁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懷,春節的鄉愁更能撼動人心,是一種更為強烈的情愫。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中國人的共同愿望。
鄉愁是春節風雪封堵不住的溫熱,是買不到票走著也要回去的沖動,是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渴望,是漂泊在外無法回家的人的奢望,是游子對故鄉的依戀。
鄉愁是春節回家時的一聲呼喚,鄉愁是春節時回家時祠堂的一柱香火,鄉愁是春節時回家時老屋的一縷炊煙。
因為,小時候的春節是那么誘人,那么難忘,同時也很神往。
小時候,給長輩叩一個頭,就會得到一角錢或是一顆糖。小時候,買一百響的鞭炮,要拆開響上幾十次。小時候,春節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美味。小時候,春節或許能穿上新衣裳。
大城市過年,聽不到鞭炮聲,看不到劃旱船,吃不到家鄉味,感覺不到春節的滋味,體驗不出歡樂的熾熱。回家過年,濃烈的思鄉之情,與家人團聚,成就了代代傳承,鑄就了每一個人的鄉愁。
故鄉的遙遙守望,故鄉的詩情畫意,故鄉的海闊懷抱,永遠是身在異鄉的游子奮斗的動力。不管你事業有成,還是掙扎奮斗,你都會想念回故鄉;不管你是衣錦還鄉,還是風塵仆仆,故鄉都一樣歡迎你。故鄉有的是包容,故鄉有的是溫情。
新春已到,故鄉早已在風塵中為你守望,母親早已做好吃的在村口等候,父親叼著旱煙袋不言不語的在街頭期盼。那是世界上最真誠的守望,是地球上最美味的等候,是宇宙中最深切的期盼。
你準備好了嗎?快快啟程吧。
春節話作文 篇5
在中國傳統的節日里,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
春節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包餃子、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晚,特別有意思,我們家也就是一樣的。到了傍晚,我們全家人開始包起餃子來,可我怎么也做不好,不是露餡了,這就是張著個大嘴巴。媽媽看見了我著急的樣子,笑著說道:“小笨蛋,你在面餅里面的中間放置放上少許的肉餡之后,再對折起來,用手捏成扇子的形狀,就可以了,試試看。”我照著媽媽的說法,小心翼翼地開始包。果然不出所料,一個餃子很快就成功了,我高興的又蹦又跳的。我一邊繼續包著餃子,一邊體驗著收獲的喜悅:有些事情真的是看來容易,做來難啊;不過,只要我們肯努力,就會走向成功的。
餃子做好后,開始吃團圓飯,一家人歡聚一堂。飯后,離春晚的直播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與家人玩起了撲克,每一局過后,都會有人的臉頰上粘個小紙條,我抱著僥幸的心理,卻最終也就是難逃劫難。一轉眼,到了八點鐘,我與爺爺、奶奶一起來到了電視機旁,可因為座位的問題吵了起來,我提議說:“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應該坐有前面。”爸爸反對說道:“不行,應該按大小個兒來排順序!”……我們吵著吵著爺爺與奶奶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坐在了最前面的位置,而我與爸爸只能坐在后排了。這時,只見爺爺幸災樂禍地說:“這就叫做‘鷸蚌相爭,漁翁的利’啊。”我與爸爸互相對視了一眼,幾乎同時嘆了一口氣,唉,只能這樣了。
瞧,這就是我們傳統的春節,它不僅是個團聚的節日,更是歡樂的節日,我愛春節。
春節話作文 篇6
巍巍太行被稱之為中華的脊梁,而我老家就座落在那脊梁深處的一個小鎮上——山西省高平市三甲鎮。
又一次回老家過大年,一路上憧憬著鄉村的年味與氣息,經過長時間的車程,終于到了老家,隨著大雪紛紛揚揚地落下,年也越來越近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忙了起來,空氣中都彌漫著過年的香氣。奶奶在廚房做著各色各樣的花饃,我剛要去摸,奶奶立刻阻止了我,我十分奇怪,奶奶說這是要用來供俸的,根據供俸的神的不同,花饃饃也做得各有特色,比如門神上供的是花饃饃,放在門樓上,當春天打第一聲響雷的時候,才可以拿下來吃。聽奶奶說,爸爸小時候就特別期待打第一聲響雷,再把花饃饃拿到火里烤烤,特別美味可口!還有院子中間的神,要供豬形狀的花饃饃,而供俸土地公的是兔子形狀的花饃饃,此風俗體現了大山深處人們對自然饋贈的敬意。還有很多代表天時地利的各路神仙,都是我沒聽說的,奶奶說得津津有味,從奶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心底里的那份虔誠。
年終于來了,初一五更老老少少都穿戴一新,燒旺火、放鞭炮,當然還有各個神位前供奉的漂亮的花饃饃,一家人對著各路神位叩了又叩,把來年的心愿都默默地傳遞給了神仙們。從正月初二開始,大山里的人們開始走親訪友,我也跟著爸爸媽媽一連走了好幾天的親戚,山西自古以來就有個約定俗成的飲食風俗——迎客的面條送行的餃子。“迎客的面條”寓意為希望客人來了住得長久些,而“送行的餃子”為取諧音——好趕腳之意,此風俗展現著太行山人的熱情好客和對親人朋友的美好祝福。
老家還有許許多多的風俗,這些老一輩們傳承下來的智慧結晶體現著大山深處人們的豁達樸實與純真虔誠,讓人們體味到濃濃的年味、濃濃的情!
春節話作文 篇7
爸爸是個南方人,媽媽卻是個地道的北方人,作為一個“南北混血兒”,對于兩地風俗、生活習慣等,自然也都有一點了解。今天我就先給大家介紹一北方過年的習俗。
大年二十九,爸爸媽媽上完一年中的最后一天班,我們一家就連夜趕到了位于皖北宿州市的姥姥家。因為在這里有一項很重要的一個習俗,春節前夕,人們都會準備好貢品祭祀已故的親人,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并希望他們保佑自己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一帆風順。
貼春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大家要在大家三十的早上,在門兩旁貼上寓意吉祥的春聯,會給節日帶來喜慶之氣。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門神像畫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是在皖北,如果在這一年中家中有人去世,就不能貼大紅紙寫的春聯了,只能在門芯處貼上A4大小的白紙,或者什么也不貼。第二年可以貼黃色的春聯,第三年是紫色的紙聯,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
在貼春聯的同時,北方人還注重貼門神,聽姥姥說,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傳說中有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后,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現在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采購年貨是我最喜歡的一點,面對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我和表弟自然是飛奔到最愛的零食區,美味的巧克力,香甜的餅干,誘人的薯片……一點點地搬運到購物車上。大人們也買好了各種蔬菜,雞鴨魚肉和紅棗糕。足以讓我們大飽口福。
皖北的年夜飯必須在大年三十中午十二點之前完成。在古代,過了正午還沒有吃上年飯都是揭不開鍋的窮苦人家,所以在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忙忙碌碌一年的人們想方設法也要吃上一頓飽飯,而對于餓了一年的人們來說,早一點吃飽代表著下一年都能吃飽穿暖。現在這個習俗一直在延續,往往才九、十點鐘,就有手腳麻利的主婦做了滿滿一大桌子美味佳肴。
年三十的晚上,要吃扁食。這是一種像元寶一樣的食品,里面包上韭菜、雞蛋等素食,既和中午的大魚大肉營養搭配,也是寓意來年發財的意思。
大家初一吃餃子,“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皖北的春節要一直過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在這里,正月十五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蒸面燈。十五這天,早早的,媽媽們便用豆面揉好面燜在鍋中,到了下午,面發起后,開始捏一個個小面燈。手巧的人家還會捏出龍燈燈、雞燈燈、兔子燈等生肖燈。
把捏好的面燈放進鍋里蒸,蒸完后,有的面燈窩窩里有蒸餾水,有的很多,有的少,還有的卻干干凈凈,滴水不見?據說,這是個很靈驗的預言呢,存水的那個月份燈會被認為代表著來年那個月份里一定雨水充沛,水多的可能會有澇情,水少的當然就代表干旱了。
把面燈里放上香油,用棉線做出捻子,點亮的面燈好漂亮!我們會端著燈在屋子里四處照照,照到的地方毒蟲、臭蟲什么的就都不敢出來了。大人們還會用燈在我們小孩子的全身上下照上一照,說是一年內保管百病全無,吉祥如意。面燈點著可不能吹滅喲,要讓它自己燃盡,因為紅紅的燈火代表著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旺,越來越紅火。
【有關春節話作文7篇】相關文章:
春節話作文合集6篇05-14
【精華】春節話作文四篇05-14
精選春節話作文5篇05-14
【必備】春節話作文3篇05-11
精選春節話作文4篇05-09
【實用】春節話作文4篇05-08
精選春節話作文九篇05-07
有關春節旅游作文6篇03-30
有關春節旅游作文四篇03-30
有關春節旅游作文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