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原文翻譯及賞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詩歌。此詩寫出了游子的思鄉懷親之情。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原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唐代〕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釋】
獨:獨自一個人。倍:加倍,越犮。知:想象。異鄉:他鄉,外鄉。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佳口:美好的節日。登高:重陽登高。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拼音解讀:
dú zài yì xiāng wéi yì kè,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
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 chù,biàn chā zhū yú shǎo yī rén
相關翻譯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會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
加思念遠方的親人們。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
相關賞析
這是一首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詩篇,深切地表達廣詩人對兄弟們的思念之情。詩的第一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在外,也會因為少了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外地,舉目無親,常常思念家人,兩個“異”字并列出現,可見詩人一個人客居他鄉的孤獨。第二句中的“每”和“倍”說明了思親的頻次之多和程度之深,讓讀者產生情感的共鳴。第三四句釆用了“以彼寫己”的藝術手法,從兄弟們那一方面來寫“倍思親”的感情,這使得感情更加深厚。字里行間,把“我”思親人,親人憶“我”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作者介紹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先世為太原祁(今屬山西)人,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中年后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鑒賞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后來那些富于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獨在異鄉為異客”,開篇一句寫出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之感。詩人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用了一個“獨”、兩個“異”字,可見詩人在外強烈的異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獨,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強烈。在當時封建社會里,交通閉塞,人們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間的往來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們在風土人情、生活習慣、語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詩人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鄉到異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單。詩人平淡地敘述自己身在異鄉,但是其中卻包含著詩人質樸的思想感情。
如果說平日里思鄉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強烈,那么,詩人“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暢談歡笑,而現在呢,詩人只身客居異地,在代表團圓的節日里不禁想到了家鄉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詩人在家鄉時的美好回憶,種種回憶觸發詩人無限的思鄉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發不可收拾。這句寫得自然質樸,如娓娓道來,也寫出了許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后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后勁不足。這首詩的后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采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遙知兄弟登高處”,詩人從直抒胸臆,轉筆寫到自己對親人團聚的聯想,遙想兄弟們在重陽佳節登上高山,身上插著茱萸,該是多么的快樂。如果詩人單單是想到親人們的歡樂,倒可以緩解詩人的思鄉之情,但是,詩人在最后寫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來詩人想到的不是歡樂,而是自己沒有在家鄉和親人們歡度佳節,所以親人在插茱萸時也會發現少了一個人,這樣親人們肯定會思念我的。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原文及賞析08-30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原文、譯文及賞析02-04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原文賞析02-2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04-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10-05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解析04-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范文06-19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教案10-05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設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