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詩同行作文集錦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與詩同行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與詩同行作文 篇1
詩,中國古代人表達情感的方式。詩,有形,有意,有韻。詩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詩歌是一種以意象為元素,以想象為方式,以構建精神意境為重心,以韻律節(jié)奏為外形的語言藝術。詩歌是詩人真性情的流露,是詩人對生活的感悟與發(fā)揮。
從古至今,多少優(yōu)秀的詩人留下多少流芳百世的詩詞名篇。西方國家有優(yōu)美而極賦韻律的音樂,而我們中國有可為詩可為歌的詩詞。從《詩經》到《楚辭》,從《楚辭》到《唐詩》,從《唐詩》到《元曲》,從《元曲》到明代小說再到近代詩歌,詩的形式千變萬化。詩,飄渺無蹤,可它卻存于每個人的心中。
我覺得,人生最大的幸事便是與詩同行。想象一下,我能夠在江南水鄉(xiāng)吟誦“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我也能夠站在山丘上俯望茫茫草原吟誦:“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xiàn)牛羊。”那該是多么美妙的一種境界啊!我能夠在人生失意時告訴自我:“天下誰人不識君。”我能夠在不被認可時勸誡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能夠在開心時:“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我能夠從詩詞中體會出各種各樣的情緒。
我覺得,以后我的人生必須與詩詞密不可分。因為我熱愛詩詞,我喜歡詩詞。我能夠把我的人生當作一首無題的詩。詩中的句子就是我的人生經歷。而我自我就是那寫詩的筆,我會一向寫一向寫,直到我生命的盡頭。
與詩同行,以詩為伴。人生處處是詩題,人生處處有詩意。我想我以后會與詩同行,寫出屬于我自我的詩意人生!吟誦出屬于我自我的如詩人生!
與詩同行作文 篇2
我是一個愛好寫作的男孩,我是一個不愛合群的人。我喜歡獨處,喜歡獨處的的那份屬于自己的寧靜。喜歡在寧靜中寫下屬于自己的詩歌,哪怕是別人怎么說,我都愿意用自己的行動去支持我的夢想我的愛好。
我的第一首詩歌,既是我的處女作《親情》講述了我的家人對我的重要性。其中最后一段是這樣的:“親情,是不滅的燈火。默默地,為我照亮前面的路途……。
我的第二首詩歌,是《葉的歸宿》和《親情》是在我以前就讀中專的時候寫的,也是在學校的雛鷹報刊的詩歌,這首詩是說我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旅途中的感慨也是講述我對夢想的的執(zhí)著,那種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念頭……。
我的第三首詩歌,是《螢火蟲》是講述小時候的那種純真的歲月,單純的想法。說明了我小時候的調皮和搗蛋。
我的第四首詩歌,是《暴風雨的遐想》是在我的家鄉(xiāng)發(fā)生水災以后的來的靈感,讓我為大自然譜寫另一番的景象。
我的第五首詩歌,是《父親,孩兒愛您》是我最近的作品,也是我在步出校園的第一首作品,這首詩的來源是在學校放寒假后而自己卻已經出來工作了,看著別人快快樂樂的回家去。而我卻不能……,其中有太多的無奈。
我的人生還很長,我走過的道路還很短。時間在一點點的過去,我的歷程也會經歷的也會增多。有一天,我也會擁有自己的詩集,和自己的榮譽。
與詩同行作文 篇3
那是一本詩集,安靜地沐浴在暖陽下。美麗的漢字和陽光輝映,像一句句朱紅的問候,回蕩在耳邊;詩的靈魂散發(fā)芬芳,吸入胸腔里,暈染開無限的遐思……
我是不知不覺地就喜歡上了詩。它們蘊涵著詩人難以揣度的思想,越是不懂,我反而越覺得它好,少時懂了一兩句,整個人都沸騰了。
古詩,是李太白的月下獨酌,是劉希夷的歲月嘆息,是翁格的春還歸來。讀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就看見了劉禹錫的樂觀;讀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明白了文天祥的壯志激情;讀起“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就感受到了杜甫的憂國憂民……
然而,吸引我的,不僅是這些古詩。
現(xiàn)代詩,是自由開放又神秘朦朧的。有的戰(zhàn)火紛飛,讀到這種詩,仿佛紙已被怒火灼成了灰燼,那是批判殖民主義的愛國詩;有的朝氣蓬勃,讀到這種詩,我會為青春贊嘆,為生命鼓掌,那是活力四射的青春詩;有的詩憂傷曲折,宛若凋零的落紅,垂淚于土,那是哀傷的揮淚詩……“詩與遠方”,這句話多有意思,詩就是詩人多樣的情懷,讀者思想的遠方。
詩讀得多了,我便開始寫。有時受了委屈,我總愛在草稿本上盡情寫詩,清醒了,已寫滿了一頁紙。詩成為了我的心靈慰藉。從讀也不讀,到覺得枯燥乏味,到想去讀愛上讀,再到開始寫,詩豐富著我的情感,高雅著我的情趣,陪伴著我的成長!
與詩同行作文 篇4
人生路上總有什么陪伴著你,與你同行,我也不例外
詩是我的朋友,一路上,她總是陪伴著我,教會了我許多知識,人生路上,自從有了她,我便不再孤寂。
四季之詩
小時候,對四季充滿了好奇,然而詩卻為我完美的解答了。
從“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中,我看到了春天的生機勃勃。
從“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中,我看到了夏天的活潑有趣。
從“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中,我看到了秋天的凄涼壯麗。
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我看到了冬天的白雪皚皚。
勤儉之詩
上小學二年級了,我吃飯時總是不踏實,于是媽媽對我說:“
吃飯和學習一樣,要認真。每次都你吃得最慢。”于是,我大口大口的使勁刨,弄得米飯一地都是。
這時,詩告訴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總那以后,我吃飯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那一顆顆小淘氣從碗里蹦出來。
學習之詩
上小學三年級了,我的.成績飛流直下,可我還是很貪玩,此時,詩告懈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之后,我不敢松懈,努力學習。
感恩之詩
上初中二年級了,各科考試接踵而來,學習的壓力驚訝地我喘不過氣來,而媽媽與我談心,幫我排解學習上的壓力,而且她不忘每天在我掀鋪蓋的時候,給我悄悄地蓋上。
每次和她頂嘴時,他總會很有耐心的和我講,詩感嘆道“可憐天下父母心”,“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啊。我不禁幡然淚下!決定涌泉相報。
激勵之詩
初三了,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我十分緊張,但由此竟然考了個不及格,詩對我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于是我又重新振作了起來。
詩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師,一路上陪我走過每個春秋,我愿一路與詩同行!
與詩同行作文 篇5
考試的失利久久不能忘懷,好像學習遇到了一個瓶頸,總是沖不過去,一陣無助迷茫。作業(yè)摞了厚厚一堆,眼望著,不知從何下手。想著放松一下,就隨手從書柜上拿出一本書,《詩詞三百首》映入眼簾,一下子沉迷其中,心情也隨著詩人起伏起來。煩惱頓消,心頭只剩下一絲絲的甜蜜,絲絲縷縷,回味無窮。
與詩詞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在小時候,母親一遍遍地教我,那綠水,藍天,清波就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后來啊,與詩詞同行的路上,賞四季變換,祖國大好河山,嘆詩人仕途曲折,命運坎坷。
春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手指輕觸雨珠,晶瑩剔透,那草已冒出小芽,生機盎然。夏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齊綻,朵朵并蒂,連成十里,古人贊它“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荷花的高潔,在炎炎夏日為一道別樣風景。秋啊“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楓葉紅透半邊天,在山腳瀟灑一坐,感嘆人間美景。冬吶“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簇簇,銀裝素裹,大地上上下下,一片純潔。
比唐詩更讓我癡迷的是宋詞,那個風雨飄搖的王朝,孕育出千百優(yōu)秀詩人,獨樹一幟。“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豪放派蘇軾的雄奇之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是婉約派李清照的靜謐之景;“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是胸懷大志的辛棄疾展示的邊塞風景;迷上宋詞,我結交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岳飛,認識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柳永,崇拜上了“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的岳飛。
詩詞伴我一路同行,雖經過千年,卻仍撩撥著我的心弦,沉迷其中,心情隨著詩人起伏波瀾。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所在,這也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去傳承,去堅守。想到這里,我的煩惱頓消,只剩下了絲絲甜蜜,我為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感到驕傲,絲絲縷縷,都讓我回味無窮,讓我與詩詞同行,讓我今生今世永愛戀。
與詩同行作文 篇6
著名詩人屠岸認為一個民族如果詩歌的聲音,就會缺乏精神上的豐富的優(yōu)雅,就不會有百花盛開,生機勃勃。而我很慶幸,我生長在中國這樣一個詩的國家,詩的民族。人間自有詩意,我與詩歌同行。
我從小牙牙學語,便體會到了詩歌的魅力;后來,開始學會了去欣賞,傳承它的魅力;現(xiàn)在,辟卻世俗興事,我留連詩歌的淺吟輕唱,也嘆息它的門可羅雀。
詩歌,不是仙女、圣女,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凡女,自有真意。
“客從東方來”——初識詩詞。“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最初學的語言,便是這般輕盈的小詩,朗朗上口,不先聲奪人,而是蓄意晚發(fā)。“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一副靜畫,短短二十字,用靈動的語言訴說了它的清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寥寥數(shù)語,自然風象油然而生……童椎的話語,吟誦著這千年而來的文字,雖是孩童,但也能體會到它的風雅。
詩歌是彼岸之客,遠自千年而來,贈予我最初的啟蒙,給我最初的文化享受,這魅力自是于心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初識,迷于其魅力。
“將進酒,杯莫停”——與詩為友。一窗秋雨,嘆道《秋窗風雨夕》;一朗明月,誦罷《月夜》;一句佳話,莫道《出其東門》。后來,詩詞便是我生活的摯友。生活中,我體味到了那些平仄間的情感,想去傳承它的文意。
一地的芳華,“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我傳承到了詩歌的意境;“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我學到了古代人民的疾苦;“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是古代文人的可悲。
誰說古代典籍已成天書,傳統(tǒng)詩詞與新時代價值之間雖有隔膜,但這只是時空的差別,每一個人,只要用心去體會,傳承,詩歌樂于與友。詩歌對我,便是如此。再識,結友。
“我生君已老”——嘆詩今朝,葉嘉瑩擔憂:“守道一座寶山卻不自識,甚至還會為了貪圖享樂做出違法之事,這是現(xiàn)代年輕人的悲哀”。
今日,我與詩行,為其“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而嘆息。一闋詞,只在舊書中為自己的命運哭泣,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她們。
詩歌淺吟輕唱只在流光中,歲月蹉跎,年華不興,這個時代,離她越來越遠。
我詩意的幻想,都成了浮萍,任由風打,讀詩只成了觀望。
這個時代久久不能靜下來聽詩,嘆息詩歌的沒落,嘆息它的消沉。今朝,嘆息!
“一片詩心待明月”,“明月何時照我還?”我與詩歌同行。
天下知人間,自有詩意在。
【與詩同行作文集錦6篇】相關文章:
與詩同行作文集錦八篇01-30
與詩同行作文集錦5篇01-29
與詩同行作文集錦六篇01-26
與詩同行作文集錦9篇01-24
與詩同行作文集錦7篇01-18
與詩同行作文集錦10篇01-18
與詩同行作文集錦五篇12-31
與詩同行作文集錦九篇12-04
與詩同行作文集合八篇01-30
與詩同行作文集合五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