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經營學》的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稻盛和夫經營學》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稻盛和夫經營學》的讀后感 篇1
讀完《稻盛和夫經營學》之“領導人的資質”這一章后,我深有感觸。文中,稻盛和夫提出作為領導人,需具備“使命感、目標、挑戰新事物、信賴和被尊敬、關愛”等5項資質。
這些詞在我們日常生產中經常會被提到,而稻盛和夫卻將“使命感”放在了第一位。
可見作為一名領導人,首先應具備強烈的使命感,能夠將下屬凝聚在一起,并產生高度的思想認同。然而,使命不是員工自己能夠創造和把握的,這就需要領導人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使命感,并將這樣的價值觀層層傳導下去。只有這樣,才能與員工產生強烈的共鳴,使公司所有人凝聚在一起,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上下同心向著共同的目標而奮斗。正如稻盛和夫從創立京瓷開始,就逐步意識到了這一點,包括早期提出的“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的想法,事實上他已經在提升自己的使命感了。因此作為生產管理者,在強調公司的發展和要求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對員工的需求進行了解分析,不斷地去改善,讓領導和與員工真正做到上下一心,那么企業就能得到持續、穩定、高效的發展。
領導人第二項資質——“目標”。作為一名領導人必須要有高瞻遠矚的目標。目標制定后,我們應該把目標分解成長期、短期目標,并在目標的完成中,作為領導人的我們要起到帶頭表率作用,穩定職工隊伍,提高團隊執行力,齊心協力去完成目標。在這方面,我們分公司已基本做到。例如分公司在去年年底就制定出今年發電目標3億度、追趕超越目標4億度及更高的目標5.5億度,并將目標任務分解到每月、每日,并且制定了員工獎勵機制,這樣就可以提前籌劃檢修,提前做好備品備件的采購,按質按量的完成了檢修計劃,同時上下同心提前59天完成3億度年度發電目標,同時也完成了4億度的追趕超越目標,現在正向著5.5億度甚至更高的目標奮進。
領導人第三項資質——“挑戰新事物”。現在的競爭日益激烈,作為領導人,我們要不斷地學習、創新,不斷地接觸新事物,不斷地去挑戰新事物,只有這樣才能不落入下風、被時代所淘汰。在學習,創新的路上,我們可以汲取先進單位的經驗和智慧,通過對標學習和科學創新,彌補自身不足,夯實資源優勢,推進科學管理,闖出一條具有我們公司特色的發展之路。在硬件設施上,我們同樣要與時俱進、堅持創新,確保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并永葆活力。
領導人第四項資質——“信賴和被尊敬”。作為一名領導人,若不能得到員工及客戶的尊重和信任,那么即使再優秀,能力再高,也是一名失敗者。要做一名受人信任和尊重的領導者,首先要尊重別人,特別是我們的員工。我們要真心聽取員工的意見,了解他們的需求,要善于換位思考,勇于承擔責任,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做到公平公正。這樣才能被信任與尊重,才能將員工凝聚在一起,完成公司的目標,切記不能因為個人的私欲與偏見,而失去公心。
領導人第五項資質——“關愛”。作為一名領導人,我們對員工要抱有關愛之心,但不是偏愛,不是簡單地和員工搞好關系或者是對員工放松管理,而是去關心員工的成長,給他們提供學習發展的平臺,聽取員工的好意見,關心員工的工作生活并積極改善,讓員工產生歸屬感和成就感,這樣公司才能上下齊心,抱成一團,向共同的目標砥礪前進。
通讀此篇,受益良多。我們作為公司的領導者,雖然做了不少的努力,但是相較之下,仍有很大差距。所以,我們要認真向稻盛和夫學習,不斷地去完善自己,做一名真正的領導者,為公司和員工的進步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稻盛和夫經營學》的讀后感 篇2
一代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憑借刻苦勤奮的精神以及深植于佛教的商業道德準則,成為了“佛系”企業家的代表人物。在《稻盛和夫經營學》“領導人的資質”一章中,以電影中美國西部開拓時期蓬馬車隊在沿途遇到的艱難險阻為脈絡,以車隊隊長的事跡和京瓷的最佳實踐這兩條線為引子,講述了領導人應具備的資質和條件。稻盛和夫將這些優秀資質歸納為5點,即:
一、具備使命感。
美國的西部開發,從根源上來講,是人們受追求富裕愿望驅動的結果,而蓬馬車隊隊長便處于這種強烈愿望的頂點。所以,要想率領團隊前進,如果沒有崇高的目標,也就沒有了長久的“使命感”。前段時間讀了《從以色列的成功看神木能源的發展》一文,倍感振奮。文章通過對以色列成功的剖析,折射出能源公司發展的光明前景。文章回憶了過去,展望了未來,并提出“我們超前規劃了500萬噸/年新型蘭炭示范性裝置;增加蘭炭氣發電100MW;完成6臺33MW電石爐的建設規劃;利用電石尾氣制甲醇10萬噸/年或者利用我們的煤焦油通過加氫工藝每年生產50萬噸特種油品、芳烴等,最終建成一個年產值在60億元、凈利潤在6億元以上,綠色環保、循環高效、極具現代化的煤炭加工利用示范園區”的宏大構想。有了這樣崇高目標的指引,廣大干部職工能從內心產生共鳴,就愿意團結一致,為這樣美好的夢想肩負使命、砥礪前行。
二、明確地描述目標并實現目標。
蓬馬車隊從東部出發時,要在美國廣闊的西部大地上確定到達的目標,需要隊長把全隊成員安全地帶到這個目的地。但這一路卻充滿了艱難險阻與挑戰。換言之,要想實現能源公司“綠色環保、循環高效、極具現代化的煤炭加工利用示范園區”這一宏大的企業目標,我們必須得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當然,這其中同樣充滿著艱辛與挑戰。電石做為能源公司循環經濟鏈中最重要的一環,必須要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生產水平,才能支撐起整個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平穩高效運轉。未來兩三年,現有四臺電石爐要確保電石產量在29萬噸/年以上。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保證電石爐的長周期穩定運行,按照有效生產時間355天/年(根據近兩年檢修時間統計,全年檢修時間折算10天)計算,平均日產820噸以上即可。只要我們吸取之前受挫的經驗教訓,保持住目前的正常生產水平就能實現這樣的目標。那么,怎樣才能長期保持這樣一個較高的生產水平呢?我覺得首先要保證“優質檢修”,就是在有限的停爐檢修時間內,徹底解決制約電石爐長周期運行的各種瓶頸問題。通過這樣輪流實施,讓計劃性檢修工作落實成效,確保設備長期處在一個良好的運行水平,達到設備的最大出力率。其次,要做到“高效生產”。生產過程中設備是硬件,良好的設備狀態還需要高效的管理團隊和優秀的職工隊伍來駕馭。干部職工隊伍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感,以大局促進凝聚力,以發展提升向心力,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設定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三、不斷地挑戰新事物。
美國西部開拓史就是一部朝著未開發的土地不斷挑戰困難的歷史,它教給我們挑戰有多么重要。在經濟環境急劇變動、技術革新飛速發展的今天,原來高風險管控、高耗能、高污染的電石行業怎樣才能在今后的市場經濟中生存立足?“甘于現狀就意味著退步”,我們必須窮則思變、攻堅克難,走出一條勇于開拓創新的道路。如果缺乏創造性、缺乏挑戰精神,就不能把新的血液和靈魂注入到我們的電石生產中,那么要實現“打造綠色環保、循環高效、極具現代化的煤炭加工利用示范園區”的企業目標會變得難上難,甚至是難以指望的。
曾擔任美國通用電氣公司CEO的杰克-韋爾奇先生說過:“我從來沒有思考過如何維持企業的生存,我的志向在于不斷地變革。”近幾年來,電石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原料煤-焦-電-化生產鏈已延伸為鹽化工、煤化工等多元素化工產業鏈。以我們目前的電石生產管理水平,基本是走到一個“窗口”跟前,想要繼續前進就必須“捅破窗戶紙”,所以電石生產的創新改革之路迫在眉睫。
在管理上,由原來粗獷型向精細化轉變,打破原有根深蒂固的層級管理模式和憑經驗管理理念,突出生產管理主體責任的動態管理模式和程序化管理理念,“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管理制度緊扣重點,清晰干練;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薪隨崗變;以問題為導向浮動制度,以成績論人才變換職位。在技術革新上,鞏固現有技術改造成果,積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電石生產技術應用,電石爐集中自動控制系統、出爐機器人、出爐鍋自動搬運、出爐電石顯熱回收等技術已逐步推行。轉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全部廢料,做到“吃干榨凈”。對有發熱大卡的凈化灰、除塵粉全部焚燒回收顯熱,焚燒后固廢制氫氧化鎂或免燒磚。在碳材烘干窯繼續挖潛,利用目前富余的烘干爐考慮煅燒電石渣制氧化鈣,根據蘭炭市場行情考慮烘干蘭炭沫等增長經濟效益點。對電石尾氣結合焦爐煤氣在現有氣燒窯、烘干爐利用的前提下繼續尋找經濟環保的使用點,做到“物盡其用”。另外,電機殼全自動縫焊、循環水節能改造等公輔設施、工裝設備、機加器械都會不斷地挑戰新事物。總之,我相信人持有的能力,經歷磨練,是會無限進步的。“為了向新事物發起挑戰并取得成功,需要一種積極的思維方式,就是相信人的無限可能性”。但還是要按照稻盛和夫總結的“樂觀構想、悲觀計劃、快樂實行”的程序,在創造性的領域內推進工作。
四、獲取眾人的信任和尊敬。
蓬馬車隊由若干小組或家庭組成一支隊伍,需要經過長達幾個月的跋涉,在追求富裕的強烈愿望驅使之下,向西部挺進。他們中有脾氣暴躁者,也有柔弱女性和年幼孩童。而蓬馬車隊的隊長需要具備向心力,才能把各色人等整合在一起。在旅途中,隊長要保證大家的糧食和飲水,并合理分配。在時而發生的爭執中要做好仲裁,還要照顧病人和受傷者。總之,車隊在旅途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要以大家能夠接受的方式解決。為此,蓬馬車隊的隊長需要不斷地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斷,需要獲得眾人的信任和尊敬。書中還引用中國明代思想家呂新吾的.小品文集《呻吟錄》中經典語錄:“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
從稻盛和夫的經歷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深沉厚重的老者形象。不難發現他在奮斗的過程中也是吃了不少苦頭,他所做出來的成績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拼命努力,持續付出得來的。在今天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都將精力花在如何絞盡腦汁尋捷徑和找門路上面。一個甘于腳踏實地、堅韌付出努力干事的人更有可能笑到最后,更有可能獲取眾人的信任和尊敬。稻盛和夫也談到了想要獲得眾人的信任和尊敬需要具備的資質:首先,要有率先自我犧牲的公正;其次,要有正確堅持己見的勇氣;第三,常懷感恩之心的謙虛;第四,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
《稻盛和夫經營學》的讀后感 篇3
一、經營哲學
稻盛和夫在逆境和困惑中,領悟了有關人生、工作和經營的理念、思維方式,以及其它的方式方法,歸納總結起來就是哲學。
哲學是科學的科學,這個標準定義對企業經營管理貌似作用不大。稻盛先生的哲學則很簡單明了:有關人生、工作和經營的理念、思維方式、方式方法的歸納總結。比如:京瓷哲學78條。
稻盛先生說:在我的哲學中,樹立高目標,持續不斷地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逼入絕境,極度認真地生活,敬天愛人。所謂的經營哲學其實是人生智慧。做人做事做公司是相通的,它們是相通的。你能看到人性的底部,你就能經營好自己的公司。
二、稻盛哲學的原初
不論是“京瓷哲學”還是“阿米巴經營”,它們都是稻盛先生在制造或銷售“現場”與員工一起流血流汗、拼命工作中建立起來的。但他最原初的思想來源于哪里呢?
1、年幼時親人的影響
爺爺的影響:信佛。
父親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為人正直誠實。這成為京瓷甄選人才的首要標準。
母親的影響:爽朗慈愛,舍己從人,自己對自己負責。無論遇到何種逆境,都不會消沉,時刻保持著開朗的心態。
2、成為孩子王,早早了解人性
孩子王必須懂得:掌控和駕馭快樂、如何掌握人心、如何擁有人格魅力。擁有人格魅力就需要有氣勢、魄力、智慧、正直、正義、公平。
稻盛經常幫助一位同學免受欺負,該同學為了表示感謝,三番五次說他爺爺想邀請稻盛去他家摘柿子。這一次,稻盛終于去他家摘了很多柿子。第二天,這位同學的爺爺非常生氣到學校告狀,說稻盛擅自摘了他家的柿子。結果稻盛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這次受傷的經歷,讓稻盛不由得反思:為什么有些人說話言不由衷,不可信呢?
后來,他終于省悟:語言并沒有獨特的含義,可能只是一種特定的環境中人物性格的反應。一句話,一件事,一個理念,甚至一個人的表現,都應該放到特定的背景和場域中去看,它們只是環境的產物。
于是在后來的經營管理中,稻盛特別重視氛圍和場域的建設。
【《稻盛和夫經營學》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稻盛和夫的名言06-21
稻盛和夫名言03-29
稻盛和夫語錄05-05
稻盛和夫的經典語錄05-08
稻盛和夫管理語錄05-05
稻盛和夫活法讀后感06-02
稻盛和夫記讀后感06-23
稻盛和夫 活法 讀后感06-23
活法稻盛和夫讀后感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