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探實習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探實習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物探實習報告1
一實習目的
作為一名地質學校的在校學生,我們不僅應該認真學習課本上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野外地質勘查工作的基本工作原理,更應該積極參加野外地質勘查工作,以便更加深入的學習和掌握野外地質勘查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而這次頂崗實習不僅是對我們所學習的專業知識的加強和鞏固,培養我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對野外施工的認識,培養我們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勇于探索、不畏艱苦的工作作風。而且,通過這次頂崗實習,有利于鞏固我們在學校所學習的專業知識。
二實習要求
這次頂崗實習中,我們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在野外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種問題及工作方法。學習野外施工過程中的基本工作方法及大概工作流程。
初步掌握地質野外勘察的'具體工作方法和技術要求,能熟練的操作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專業勘察儀器,切實掌握儀器的操作方法及保證儀器安全的主要措施。
在實習過程中,我們要服從公司的工作安排,積極向老員工學習工作過程中的各種注意事項以及野外施工過程中各個工作崗位上的工作方法及技術。有問題,及時向老員工請教。
實習工作過程中,要將在學校中學到的各種專業知識付諸于實踐當中去,養成嚴謹認真、不畏艱苦的工作作風。爭取早日將自己培養成一名合格的地質工作者。
三工作內容
此次我們的實習單位是山東中煤物探測量總公司電法隊,實習地點是新疆伊寧市霍城縣,工作的主要目的任務包括:
(1)查明測區范圍內小窯采空區的分布范圍。
(2)盡量查明測區內大的斷裂構造的位置、產狀和煤層的埋藏深度、起伏狀態。
(3)查明測區內火燒區的分布范圍。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工作的地質任務,我們的主要工作方法是:首先,利用GPS RTK放樣進行野外地質測量放樣;再在勘察范圍內利用瞬變電磁法(PROTEM 67)進行野外地下數據采集;最后,通過對采集數據進行推導和反演,從而得到勘察結果。
四工作方法
(1)GPS-RTK放樣
實時動態(RTK)測量技術,近年來廣泛應用于數字測圖中。RTK技術是以載波相位雙測量為根據的實時差分GPS測量技術,它是GPS測量技術發展中的一個新突破。由于應用RTK技術進行的實時定位可以達到厘米級精度,因此,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測量仍采用GPS靜態相對定位技術之外,RTK技術已經可以應用于地形測圖中的圖根測量、地籍測量中的控制測量等。
此次施工過程中,我們所使用的GPS工具為中海達HD和南方S80、南方S82型號的GPS。
這兩種GPS的基本零件組成大致相似,均由發射電臺、衛星信號接收機以及GPS手部組成。基本工作方法也大致類似,在進行GPS--RTK野外放樣的工作時,基本流程為:架設基站--坐標校正--野外施工。
測量工作在此次瞬變電磁法施工過程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測量工作是此次野外施工的先行者,它的正確與否和精度直接決定了其它工作能否順利進行。
(2)瞬變電磁法
本次瞬變電磁勘探擬采用大定源回線裝置進行勘測,大定源回線裝置布設大線圈作為發射線框,在距發射線框邊框1/3距離用接收框接收電磁信號,其工作示意圖如下:
采用大定源回線裝置有如下優點:
a、此種裝置能夠在完成地質任務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b、受地面作物影響較小,只需布設大線框就可以測量線框內部很多點,效率較高
物探實習報告2
一 實習目的
作為一名地質學校的在校學生,我們不僅應該認真學習課本上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野外地質勘查工作的基本工作原理,更應該積極參加野外地質勘查工作,以便更加深入的學習和掌握野外地質勘查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而這次頂崗實習不僅是對我們所學習的專業知識的加強和鞏固,培養我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對野外施工的認識,培養我們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勇于探索、不畏艱苦的工作作風。而且,通過這次頂崗實習,有利于鞏固我們在學校所學習的專業知識。
二 實習要求
這次頂崗實習中,我們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在野外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種問題及工作方法。學習野外施工過程中的基本工作方法及大概工作流程。
初步掌握地質野外勘察的具體工作方法和技術要求,能熟練的操作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專業勘察儀器,切實掌握儀器的操作方法及保證儀器安全的主要措施。
在實習過程中,我們要服從公司的工作安排,積極向老員工學習工作過程中的各種注意事項以及野外施工過程中各個工作崗位上的工作方法及技術。有問題,及時向老員工請教。
實習工作過程中,要將在學校中學到的各種專業知識付諸于實踐當中去,養成嚴謹認真、不畏艱苦的工作作風。爭取早日將自己培養成一名合格的地質工作者。
第二章 工作內容和方法
一 工作內容
此次我們的實習單位是山東中煤物探測量總公司電法隊,實習地點是新疆伊寧市霍城縣,工作的主要目的任務包括(1)查明測區范圍內小窯采空區的分布范圍(2)盡量查明測區內大的斷裂構造的位置、產狀和煤層的埋藏深度、起伏狀態(3)查明測區內火燒區的分布范圍。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工作的地質任務,我們的主要工作方法是:首先,利用GPS RTK放樣進行野外地質測量放樣;再在勘察范圍內利用瞬變電磁法(PROTEM 67)進行野外地下數據采集;最后,通過對采集數據進行推導和反演,從而得到勘察結果。
二 工作方法
(1)GPS—RTK放樣
實時動態(RTK)測量技術,近年來廣泛應用于數字測圖中。RTK技術是以載波相位雙測量為根據的實時差分GPS測量技術,它是GPS測量技術發展中的一個新突破。由于應用RTK技術進行的實時定位可以達到厘米級精度,因此,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測量仍采用GPS靜態相對定位技術之外,RTK技術已經可以應用于地形測圖中的圖根測量、地籍測量中的控制測量等。
此次施工過程中,我們所使用的GPS工具為中海達HD和南方S80、南方S82型號的.GPS。
這兩種GPS的基本零件組成大致相似,均由發射電臺、衛星信號接收機以及GPS手部組成。基本工作方法也大致類似,在進行GPS——RTK野外放樣的工作時,基本流程為:架設基站——坐標校正——野外施工。
測量工作在此次瞬變電磁法施工過程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測量工作是此次野外施工的先行者,它的正確與否和精度直接決定了其它工作能否順利進行。
(2)瞬變電磁法
本次瞬變電磁勘探擬采用大定源回線裝置進行勘測,大定源回線裝置布設大線圈作為發射線框,在距發射線框邊框1/3距離用接收框接收電磁信號,其工作示意圖如下:
采用大定源回線裝置有如下優點:
a、此種裝置能夠在完成地質任務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b、受地面作物影響較小,只需布設大線框就可以測量線框內部很多點,效率較高積分時間和采用道數等儀器參數。施工方法:
1、工作裝置 按設計要求的工作裝置施工
2、放置發射線框 根據試驗結果確定的發射線框的大小,測量人員放發射線框四個邊,放線工人沿四個邊進行放線。
3、儀器發射 發射線框接通后,儀器開始發射電流,形成閉合回路,向地下發射一次常
4、儀器接收 由測量人員根據設計要求,放出測點位置,將接受線圈放置到測點位置,接收機進行接收,采集數據,儀器自動保存數據。 適合于大深度的面積測量,觀測時發射框不動,接收在框內依次移動. 發射框(Transmitter) 大定源回線裝置工作方式示意圖 Large fixed Loop Configuration 試驗工作: 在鉆孔附近進行試驗,主要試驗選擇發射頻率、發射框的大小
(三)、直流電測深工作
本次直流電測深勘探擬采用等比對稱四極,活動MN裝置電測深法,AB:MN=10:1。電極距選擇將保證測深點曲線尾支45°抬起,進入奧陶系地層內部。
1、工作裝置 按設計要求的工作裝置施工
2、放線 先由測量人員根據設計的極距,放置AB、MN四極的實際位置,放線員按測量的位置放線,砸電極、連接發射電纜。
3、發射與接收 儀器操作員檢查線路接通之后,操作儀器發射,向地下供電,并測量電阻率、記錄,同時在雙對數坐標紙上繪制單支曲線,改變發射、接收極距,獲取不同深度的電阻率值,當在雙對數坐標紙上連續出現三個點呈45°抬起,說明進入奧灰地層內部,該測點測量完成
第三章 收獲及體會
通過此次頂崗實習,使我不僅鞏固了我在學校內所學到的課本上的基礎理論知識,也培養了我的實際動手能力,而且增加了我對野外地質施工的認識,養成了我凡事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勇于探索、不畏艱苦的工作作風。
通過此次實習,使我對很多以前只是有一點了解的理論知識,有了更加明確的思路,慢慢將課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了實踐當中去,也增強了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知識和各種工作技能,全面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地質工作者,為我國的地質事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的信念。
在這次頂崗實習過程中,我除了對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之外,還系統的學習了瞬變電磁測深法在野外施工的大致工作流程和基本工作方法,更使基本掌握了中海達HD、南方S80、南方S82等GPS測量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PROTEM 67D 瞬變電磁勘探儀的操作方法。
同時,在這次實習當中,也讓我切身的感受到了野外地質勘察工作的艱苦和枯燥,使我認識到了在工作過程中各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密切配合的重要性,是我樹立了更加正確的學習和工作態度,使我對以后面對其他工作及挑戰有了更充足的積累和信心。
第四章 問題和不足
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讓我更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的很多缺點和不足。
首先,這次實習,讓我認識到了自己以前在學校學到的基礎理論知識實在是太過于單一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我所遇到的很多問題是課本上的知識無法解決的,甚至是和課本上的相沖突,讓我認識到了,只有在實踐中財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各種理論知識,只有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檢驗它的正確與否。
其次,在這次實習過程中,使我耐心及細心不足的缺點逐漸顯露出來,并且因為這個原因在工作過程中對工作造成了影響。
但是,我相信這些問題只是暫時的,我一定會積極學習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種知識,迎難而上,早日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將自己更好的融入到工作當中去。
第五章 致謝
首先,要感謝學校和電法隊給了我們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讓我們早日感受到了野外地質勘察工作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使我學習到了很多實踐中才能學到的知識,讓我更快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自身存在的問題。
其次,要感謝在這次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各位老員工,是你們教會了我野外施工的具體工作流程和方法,以及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最后,我希望XX學校的學生能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地質精神,為學校爭光!
物探實習報告3
第一章 實習的目的意義
本次普通物探實習是在《普通物探》課程學習后,開設的一門綜合實驗課程,是我們勘查與技術專業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實踐環節。有助于拓寬我們的知識面、提高專業工作能力,適應油田勘探的發展需要,學校特安排了這次專業教學實習。
通過多日的物探實習,使我們了解重力、磁法和電法等地球物理觀測的工作方法;培養實驗技能及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掌握常用重、磁、電儀器的工作原理、并學會操作和使用;掌握各觀測方法的基本數據分析和處理技能。在實習過程中,實習內容分為三個模塊:重力勘探部分、磁法勘探部分、電法勘探部分,每一個項目的實地實習分別有相應的老師帶領。
通過野外實際測量實踐環節的訓練,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了解重力儀、磁力儀和電法儀的構造及工作原理,掌握重、磁、電、震的.野外測量方法,培養進行普通物探工作的基本能力。實習的過程是先進行理論的學習和儀器的認識使用,而后再進入實習場所進行相應方法的勘探。
實習讓同學們對本專業所從事工作的性質、手段、方法以及新技術、新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鞏固已學過的專業知識,培養了團隊協作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專業技能奠定基礎,同時也為走上工作崗位做了鋪墊。
第二章 實習內容與時間安排
地球物理勘探是用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對地球的各種物理場分布及其變化進行觀測,探索地球本體及近地空間的介質結構、物質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與其相關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由于不同的勘探方法的原理不相同,因此在數據采集方面也是不盡相同的,在實際采集數據之前,應該制定好勘探計劃,設定好測線的分布。各方法資料分別整理分析,解釋地下主要構造特征,如磁性體分布、主要界面起伏、電性分層等。具體實習任務安排如下:
1、磁法測量:以整個校園為模擬測區,設計 6 條東西測線和6條南北測線,再加上外框,兩臺不同儀器結合進行,便于數據的對比,原始數據經整理得到成果數據,最后合并使用,繪制剖面圖和平面等值線圖。
2、直流電測深測量:沿一條測線進行,每個小組測量兩個點的測深數據,最后經過合并得到一條測線 12 個點的測深數據,連成一條剖面。
3、高密度電法:每個班測量一個剖面,兩種裝置,3個剖面。
4、瞬變電磁測深法:每個小組測量一段,各班組資料合并使用。
圖2-1 測線的設計
按照物探的三種方法進行了分組,在校內實驗場地上輪流進行重、磁、電方法的測量實習,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初步的解釋,編寫綜合實習報告。具體分組安排為:①勘查10-1班(18人)、勘查10-2班(17人);②勘查10-3班(17人)、勘查10-4班(17人)、勘查10-5班(7人);③勘查10-卓越班(29人)。
為了能夠高效順利完成實習任務,在教學計劃1.5周的時間里,安排4天時間做數據的采集,每天上午8:30開始,到當天任務完成或天黑收工。其余時間做資料的整理、分析、解釋,以及報告編寫。具體時間安排如下表:
第三章 實習儀器介紹
地球物理勘探在本質上是一門觀測科學,需要采集大量的有效信息,可靠信息和信息量的缺乏或不足則是任何數學技巧和圖像顯示無法彌補的。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觀測與實驗儀器和設備乃是在地球物理學發展進程中的“前哨”。為了反映地球物理儀器的技術性能,人們常用靈敏度、精密度、準確度、穩定性、測量范圍等各種技術參數來描述它們。下面將依次介紹重、磁、電儀器,包括主要技術指標、儀器結構、操作步驟、安全保護等方面。
1、ZSM石英彈簧重力儀
(1)儀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在此次重力勘探實習中,我們用的數據采集儀器是ZSM-皿型石英彈簧重力儀,此儀器是由我國北京地質儀器廠生產的,外形呈圓柱形,如圖3-1-1。它的外徑約為14厘米,高約40厘米。
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觀測精度:0.3g.u
讀數精度:0.1mGal/格
測程范圍:約50000g.u
直接測量范圍:約1400g.u
電源:2.5VDC
功耗:小于1w
凈重:6kg 圖3-1-1 ZSM型重力儀外觀
由于該儀器接近國外同類儀器的水平,具有測量精度較高,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操作方便和計算簡單等優點,因此,在我國的石油和金屬礦區的重力測量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2)儀器的結構
按照儀器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ZSM型重力儀由彈性系統、光學指示系統、測量系統、保溫隔熱系統和輔助部分等五部分組成。儀器的主體結構及內外部件的聯系見圖3-1-2。
【物探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初一生物探索生命知識點01-19
物探公司愛崗敬業演講稿08-09
大學實習報告實習報告01-07
大學實習報告實習報告5篇02-17
實習的報告06-17
實習報告12-06
金工實習的實習報告09-01
實習崗位實習報告05-27
畢業實習報告實習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