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群文且行且思作文
我最初了解群文是從一些書刊上,透過那些油印的文字。雖獲取了一些認知,但對群文教學的困惑依然存在。我嘗試融入其中,極盡目力,卻看不清它的真面目。朦朧的神秘感讓我對群文增添了幾分了解的渴望。
感謝侯德重老師雪中送炭的分享,《群文閱讀背景下的思考》如明麗的陽光、涼爽的秋風帶給我愜意的享受。我陶醉在講座中,思維一刻也沒有停止!坝械览恚伎颊嫔钊耄f得好……”唯有窮盡其詞表達我心中的激動。同時,讓我看到了一位熱愛教育,不懈行走的小語人,在語文的百花園中如癡如醉地尋覓,滿腔赤誠。
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腳步,回味著那讓我心潮澎湃的智慧之言,重新審視“群文閱讀”,努力看清它的模樣。抽象的語言描述,對于迷惘的我來說,還是一頭霧水。侯老師通過案例引領回顧,慢慢讓我理清了幾個關鍵詞,走出了認識上的誤區。
1、一節課讀多篇文章≠ 群文閱讀
以前,我認為一節課讀上幾篇文章就是“群文閱讀”了。聆聽之后,我才發覺“師生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閱讀”,才能稱之為“群文閱讀”。所謂的“群文”不單單指篇數上的“多”。
2、主題≠議題
“主題”和“議題”一字之差,側重點截然不同!白h題”是一組選文中所蘊含的可以供師生展開議論的話題,具有“明確性、開放性、可討論性”。以單元為主題的文章中的“主題”不一定具備“議題”的特點,不能直接拿來上群文閱讀課。但是,我們可以將“主題”單元中的文章進行重組,確立“議題”,實現課程的開發與利用。 通常,我們可以“依據議題確定選文”,也可以“依據選文確定議題”。
3、共識≠統一答案≠標準答案
群文閱讀的課堂要經歷“個體研讀文本”、“分享文本”、“交換意見”、“達成共識”這些階段。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孩子在研讀文本時會有自己個性的理解。分享中呈現差異,交換意見過程中完成建構,不事先確定議題的答案,在個人智慧的基礎上,師生一起共享智慧,在共享中逐步構建文本的意義,達成共識。這個“共識”是通過不同意見之間的對比分析,師生一起取得對知識的認同。它強調了學生獲得認知,達成共識,不是單方面老師的告知,既保證知識的“準確”,又沒有“統一答案”,是每個人在擁有獨立、精彩的觀點基礎上,進行思想與思想的交換,是一場“頭腦風暴”。
走出誤區,讓我看清了“群文閱讀”教學,更深刻而準確地理解了它。課堂是靈動的,群文閱讀的課堂教學中又出現了哪些形式?侯老師做了梳理與總結:一種“一篇帶多篇”(共讀一篇,方法引領;分讀多篇,共進共享。好處是“以一篇帶多篇”的群文閱讀教學結構,教師易導,學生樂讀易學,操作性很強);另一種群文齊讀式(通讀群文,整體感知:再讀群文,比對發現;交流分享,形成共識。一種形式是學生閱讀所有群文;另一種形式是自主選文。)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融入教師的智慧與創造。
回想起我的群文課堂,采取的是“一篇帶多篇”,教學的時間與節奏沒有把握好。要單位時間內完成多篇文章的閱讀,傳統的閱讀課堂是無法實現的。而要學生在多篇文章中進行建構,達成共識更需方法的指導。如何將科學的方法帶進我的群文閱讀課堂?怎樣引領孩子們體驗群文閱讀帶來的快樂?我將在群文閱讀教學之路上,吸取優秀的教學經驗,且行且思且實踐……
【相約群文且行且思作文】相關文章:
且行且珍惜作文13篇02-14
且歌且行散文隨筆08-28
且行且珍惜的經典散文11-23
三月且行且憶作文07-25
光陰的縫隙里且行且珍惜作文800字01-11
且什么且珍惜作文12-18
遇見一場愛情從此且行且惜美文10-30
且愛且珍惜經典抒情散文11-18
搞笑且具有哲理的話01-17
人生濃淡且隨它勵志文章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