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宋代:辛棄疾
細把君詩說。恍余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瑟。
去天尺五君家別?闯丝、魚龍慘淡,風云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譯文:
細把君詩說。恍余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瑟。
待我仔細品評你的詩作:它們像雄偉浩蕩的鈞天廣樂的遺音,又像是復雜多變的洞庭《成池》之樂的逸響。有如纖塵不染的千丈陰崖,但見滿眼雪積冰封,使人乍見之下。不禁毛發森然。哎,從來才華出眾的人。遭際都往往坎坷不幸。因此對著天上那片亙古不變的明月,他們難免會感傷身世;或者躲進華麗冷清的屋子里,借彈奏錦瑟打發夜晚的無聊。
去天尺五君家別。看乘空、魚龍慘淡,風云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你家祖籍該是在陜西咸寧,如今已經回不去了。你瞧瞧天空上風云變幻,仿佛連翱翔的魚龍都因之慘然變色。再登高遙望當年北方家族避難南遷的道路。多少死難者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無人掩葬,已經朽爛不存了。可恨把持朝政的那些當代王衍們。他們一味清談,確實“清”到了家!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覺悲風四起,檐前的鐵馬錚錚作響,仿佛又回到了殺敵的'戰場。請記住吧,我們的南方和北方。至今還是分裂的!
注釋:
細把君詩說。恍余音、鈞(jūn)天浩蕩,洞庭膠葛(gě)。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瑟。
鈞天:廣闊的天空。膠葛:指意境高遠。陰崖:朝北的山崖。佳人:指杜叔高。
去天尺五君家別。看乘空、魚龍慘淡,風云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zhēng)錚、陣馬檐(yán)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乘空:飛上天空。衣冠:指士大夫。檐間鐵:屋檐下掛著的鐵制風鈴,稱為”鐵馬”或“檐馬”。
賞析:
上片開端五句,評價友人之詩,言其音韻和諧美妙,意境清峻!凹讶恕币韵,贊美其高潔的品德,以及壯志難酬的痛苦。下片希望友人著眼大局,挺身報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夜半”二句,遙想金戈鐵馬戰場廝殺之情景,回到現實卻又是無比的痛苦。結句點明恨如潮水,正是由于國土分裂,簡短有力,精悍異常。
上片首句至“毛發”數句評價叔高的詩作。詞人評點得很細致,語言優美,比喻新穎,想象奇特,極富詩情畫意。接下至“調瑟”數句哀嘆叔高的蕭索境況。以古今美女多遭遺棄隱喻才士常被埋沒;“金屋冷,夜調瑟”則借漢武帝皇后阿嬌失寵,進一步說明被遺棄的痛苦。運用比興手法,以虛寫實,其藝術效果反而更好。
下片寫叔高之懷才不遇而轉及其家門昔盛今衰。長安杜家曾是大族,門望尊崇,但叔高一家與之有別,朝中眾臣爾虞我詐、爭權奪利。雖然叔高五兄弟都有才能,卻因不會鉆營而不能有所作為。接下來作者又對祖國分裂產生悲嘆:曾經衣冠相繼的中原路上,如今卻是一片荒涼,遍地戰骨漸漸銷蝕。統治者大興清談之風,借以掩蓋他們的無能和懦弱。但詞人的愛國熱情依舊高漲:“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贝藭r詞人好像又回到了年輕時與金兵作戰的大年代,但這畢竟只是幻覺,取而代之的是無以復加的痛苦。末句“南共北,正分裂”便是造成作者如此痛苦的根源。
全詞詞人擅用比興,設喻新異,想像獨到,詞中稱賞的詩境之美,高冷絕俗,亦可看作詞人所追求的某種美學境界。
【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送杜十四之江南原文及賞析10-15
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 原文及賞析10-15
丹陽送韋參軍原文、注釋及賞析11-19
送楊少尹序原文、注釋及賞析10-1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賞析10-19
賀新郎·賦琵琶原文及賞析10-23
《賀新郎·秋曉》原文及賞析10-15
叔于田原文賞析10-21
暗香·送魏句濱宰吳縣解組分韻得闔字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原文及賞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