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酬朱慶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做過古詩詞鑒賞吧?古詩詞鑒賞,很多時候是指從“情”和“景”的角度對古詩詞做深入的賞析。那么,古詩詞鑒賞要怎樣去完成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酬朱慶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酬朱慶馀
唐代: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版本一)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版本二)
譯文: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一個剛剛經過修飾打扮,從清澈明凈,風景優美的鑒湖中走出來的采菱女。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長得漂亮,但因過分愛美,卻又自我思量起來。
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版本一)
盡管有許多別的姑娘身上穿著齊地出產的精美綢緞做成的衣服,卻并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
注釋: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越女:越國美女,西施。出鏡心:出現任明鏡中,意即攬鏡自照。更:又。沉吟:猶豫不決。
齊紈(wán)未是人間貴,一曲菱(líng)歌敵萬金。(版本一)
齊紈:齊地出產的細絹。菱歌:采菱所唱的歌。敵:通“抵”,比得上。
賞析:
“越女新妝出鏡心”,越地出美女,而朱慶馀恰好又是越州人,這簡直是天緣巧合,作者把朱慶馀比做一個剛剛經過修飾打扮,從清澈明凈,風景優美的鑒湖中走出來的采菱女。這一句,表面上說越女天生麗質,再加上精心的妝飾打扮,自然更加美艷動人,實際上是說朱慶馀有良好的先天素質,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學習,自然是德才兼備,文質彬彬。
“自知明艷更沉吟”,表面上是說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長得漂亮,但因過分愛美,卻又自我思量起來,實則是說朱慶馀雖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錯,但還沒有足夠的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賞識。詩的后兩句,緊扣“更沉吟”三個字,針對朱慶馀的疑慮,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朱慶馀的贊賞之情。
“齊紈未足人間貴”,這句表面是說,盡管有許多別的姑娘身上穿著齊地出產的精美綢緞做成的衣服,卻并不值得世人看重。“齊紈”,在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東西。整句是說,表面的華而不實的東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慶馀并不是一個華而不實、徒有其表的人,便自然引出最后一句“一曲菱歌敵萬金”。
“一曲菱歌敵萬金”,《采菱》是古曲,是高雅的曲子,在這里意指真才實學。一益高雅的《采菱曲》比萬金都有價值。同時也是告訴朱慶余你的文章很有價值,我很欣賞,金榜題名沒有問題。結合后兩句,作者除回答了朱慶余的疑問以外,還肯定了朱慶余的德行文章。告訴朱慶馀:在我眼里你不是一個徒有其表、華而不實的人。我很欣賞你。
該詩表達含蓄蘊藉,趣味橫生,當人們透過它的字面意思而體味到它的內在含義的時候,往往不由自主地發出會心的微笑。結構上,全詩四句,渾然一體,結構謹嚴。前兩句針對朱慶馀的原詩,首先肯定了朱慶馀的人品文章,指出他雖自負才華但仍信心不足;三四兩句緊扣“更沉吟”三字,一方面回答了朱慶馀的疑問,另一方面對朱慶馀的文章作了高度評價。
作者簡介
張籍(約772年—約830年),字文昌,和州烏江人,元和詩壇代表詩人,中唐時代的現實主義詩人,在樂府詩方面取得了成就,與王建并稱為張王樂府。因張籍曾任官水部員外郎,所以人稱“張水部”。
貞元十五年(799年)張籍經韓愈推薦,在長安進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調補太常寺太祝,與白居易相識,對各自的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長慶元年(821年),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大和二年(828年),遷國子司業。相傳張籍因迷戀杜甫詩歌,便將他的詩寫下來燒掉,做成蜜羹每天吃,張籍好友知道后連稱張籍是癡人一個。
張藉的詩變革了詩壇舊習,他繼承了杜甫之簡麗詩風而成一家。給唐朝中期的詩壇帶來了生機與活力,為中唐文學的復興和唐代文學的第二次輝煌奠定了基礎。他的代表作有《江南曲》《江村行》《湘江曲》《泗水行》等。
【酬朱慶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酬朱慶馀賞析11-18
賜宮人慶奴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30
酬樂天詠老見示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13
酬張少府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對酒》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7
中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04
帶拼音版古詩宮中詞朱慶馀賞析10-01
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4-05
稻田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