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月亮作文(精選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月亮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月亮作文 1
在被黑暗統治的夜晚,天空中掛著皎潔的月亮,就如同一盞明亮的燈,在為夜行者照明。這月亮勾起了許多人各種各樣的夢,讓古人寫下了許多栩栩如生的贊美月亮的詩。
我記得李白大詩人曾經寫過一首詩是〈把酒問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過人。今天的月亮與古時的月亮是同一個,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對月亮抒發感情。長年在外的人一見到月亮就想起了家,今人對月亮是一種欣賞,代代人都對月亮贊美,我也常常站在門口看月亮。
在李白小的時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常常把月亮比做盤子,掛在天空上,在云末端。正如他寫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他對月亮做了多種想象,把月亮寫的生動,形象,逼真。但是白居易就從另一個角度寫月亮,在江邊上有一輪殘陽,江水微微顫動,月亮在可愛的'九月初三這天像弓一樣彎,掛在天上。白居易的詩把人引到夢中去,享受月亮的美麗,讓我們陶醉。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日,露似珍珠月似弓。〈靜夜思〉這首詩同學們一定聽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地上好似有一層霜,抬頭看看月亮,回想起了故鄉。好似月亮就是故鄉的象怔。張九齡也寫了贊美月亮的〈望月懷遠〉: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海面上升起了月亮,遠在天邊的兩個人同時看著月亮。用月亮互相想念。月亮對游子就如同家一般,讓人們看到月亮,想到家鄉。
月亮也可以激發邊關將士的激情和斗志。盧綸在〈塞下曲〉中寫道: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黑黑的夜空中掛著月亮,天上還飛著大雁。將士想去追逃跑的敵人,他們看到弓箭和刀上都落滿了雪花。王昌齡在〈出塞〉中寫到: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月亮是秦時的月亮,邊關也是漢朝的,將士們都前仆后繼。在夜晚打仗時,總有月亮的陪伴。
月亮啊,你在夜晚為我們付出,我們用贊美來回抱你。你讓我們值得欣賞,讓我們值得思鄉,讓我們打倒敵人,我們永遠贊美你。讀了古詩,我心中的月亮更明亮,更多情了。
古詩月亮作文 2
月亮會在靜謐的夜晚隨著星星一起顯現,給人們一個璨若星河的浩瀚天空,給夜晚一份安詳的神秘,一份靜謐的美麗,一份溫馨的懷戀……古往今來,月亮也因為它的光潔柔和神秘,吸引了無數文人騷客的眼光,他們揮灑筆墨,留下了一句句美妙的詩句。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在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筆下,“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象征著那一份美好的童趣;“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月亮是一個美麗的鏡子,掛在天地之間,云彩升起,變化無窮。“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愛慕著春江,詩人孤獨寂寞,望這長水,無限的期盼寄托著對家人無盡的牽掛與思念。
月亮是詩人親情友情愛情的寄托。“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代表了詩人通過月亮所發出愛的寄托;“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詩人遠離故鄉,身在他鄉寄托明月所發出的.對故鄉的思念和感嘆。
中國古詩中,常用一些事物來抒發抱負、寄托情感,置身其中更是會與周圍景色產生共鳴。月亮是永恒時光的見證,詩人常會借助月亮寄托對時光的感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是駐守邊疆的戰士們借助月亮表達對故鄉親人的思念。“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我將自己對你的一片情思寄與明月,希望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帶著我的思念隨你直到你遠謫的偏遠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是詩人對短暫的生活和宇宙永恒時光所發出的感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詩人遠在異鄉,看見了天空中那一輪殘月,勾起了身在他鄉孤獨的思緒。
夜未央,燈火闌珊,沉思中我就仿佛看到了殘夜的海日,黎明的曙光,希望人們想起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讓我們心存一輪明月,照亮前方的路。皓月長明,所求皆所愿,所行皆坦途。
古詩月亮作文 3
月亮低低的,蛋清色的光,似要流下來。看著我們,深深地看著我們。
地上的人,就有了無數次對月傷情的時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是情人對著月亮,深刻地思念起遠方征人的時候。月亮如此美好,你是如此美好,但我仍然需要回去,或許夢里會有與你的相遇,那是你我的假期。便想起這樣的詞“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愛情,是如此的美好,只要相遇便成就了永恒的美好。就像納蘭性德曾說,人生一切哪比得上生前一壺酒?這壺酒里有至情至性,是愛的純粹,痛的徹底。飲盡它,人生便也是完整。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東風、百花、吐絲而盡的'春蠶,燃燒成灰的蠟燭,寒冷的月光。不去追究這詩的深意,但人生的悲涼,愛情的無望早已滿滿地在紙上了。
而每個人都會背誦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將思鄉之情說盡了。正如: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無法回來的無奈 ,只能期盼著與你一起剪西窗的燭光,到那時,我會告訴你我在這秋雨綿綿天氣里的哀思。巴山夜雨的景象,于是成了所有描述外出野客飄零的經典意境。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容若將自己當成征夫,望不到頭的故鄉,心里淤積的思念,或許只有月亮才明白。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沙場幾人回。”在美好的愛情里,告別美艷的嬌妻,被迫著奔赴了戰爭,沒有幾人回的戰爭。這一別,或許就是一生,揮著手,送你遠去,望你帶走我的心。“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這種心情,你可能體會?
當你問愛我有多深,我或許只能回答你,月亮代表我的心。
此生深情,豈可言表。請你抬頭看月亮。
古詩月亮作文 4
古往今來,月亮以皎潔、柔和、美麗和神秘吸引著很多文人墨客。在古詩詞里出現了以“月亮”為素材的諸多名篇佳作,很多詩人都被月亮的美麗所吸引。月亮之所以受人之愛,是因為月亮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唐代詩人李白在小時候,還不懂什么是月亮,就問天上掛著的是什么東西,那么亮,那么美,就像一個白色的玉盤,所以就有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美妙詩句;而陶淵明在月光下散步時,看到月光映襯著稻田時的'美麗景色,他瞬時感覺身子輕快了許多……“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見到月亮,心里有什么愁怨,借酒消愁,看著明月,傾訴著自己的衷腸。
月亮也是感情的寄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唐代詩人張九齡在深夜看見了海上那圓圓的明月,想起了身在遠方的妻子而作的美妙詩文。情人在兩地觀賞著高懸的明月,借助月亮表達彼此的思念之情。
月亮更是永恒的代言。“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在江湖畔贊嘆人生苦短,而宇宙永恒,表示出了張若虛對人生的感嘆。
殘月勾起別樣的思緒。古代文人詩人在散步時,遇到殘月仰望星空,殘月比圓月更加特別。“楊柳岸曉風殘月”,微風伴著殘月是一幅多么凄涼的景色呀!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心存一輪明月,去創造和享受美好的人生吧!
古詩月亮作文 5
古往今來,月亮以它的光潔、皎白、美好、柔和、神秘,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的優美詩篇。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只有李白才能想象出像白玉盤的月亮。“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留意生活的一角一落,發現了明月照在松間,清泉“嘀嗒、嘀嗒”落在石上這幽靜的美景。“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月色,為這寧靜的秦河的夜晚再增了幾分皎潔和靜謐。
月亮是情感的寄托。“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月亮為凡人創造了約會的美好時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是情人間的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從詩句中流露出種種對家人的思念。“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也是詩人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雁子回時,月滿西樓。”詩人從詩中表現了自己對朋友的想念和盼望朋友平安,并早些回來的心態。
月亮是永恒的代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的.人什么時候見到了明亮的月亮,江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照到人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天的人們一定沒有見過古時的明月,但是古時的明月還留在今天,照著今日的人。
殘月引起詩人別樣的思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因月引起孤獨的思情,又邀月,與影一起喝酒。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讓我們心存一輪明月,照亮前行的方向,去創造和享受美好的人生。
【古詩月亮作文】相關文章:
古詩里的月亮作文(通用5篇)06-11
寫月亮的作文 贊美月亮04-23
美好的月亮作文 - 體裁月亮作文01-25
月亮下的童年作文-月亮作文01-25
古詩的作文11-04
古詩的作文11-23
古詩的作文01-26
(經典)月亮作文08-12
月亮的作文(經典)08-08
月亮的作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