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里的月亮作文(通用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里的月亮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里的月亮作文 1
古往今來,月亮以皎潔、柔和、美麗和神秘吸引著很多文人墨客。在古詩詞里出現了以“月亮”為素材的諸多名篇佳作,很多詩人都被月亮的美麗所吸引。月亮之所以受人之愛,是因為月亮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唐代詩人李白在小時候,還不懂什么是月亮,就問天上掛著的是什么東西,那么亮,那么美,就像一個白色的玉盤,所以就有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美妙詩句;而陶淵明在月光下散步時,看到月光映襯著稻田時的美麗景色,他瞬時感覺身子輕快了許多……“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見到月亮,心里有什么愁怨,借酒消愁,看著明月,傾訴著自己的衷腸。
月亮也是感情的寄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唐代詩人張九齡在深夜看見了海上那圓圓的明月,想起了身在遠方的妻子而作的美妙詩文。情人在兩地觀賞著高懸的.明月,借助月亮表達彼此的思念之情。
月亮更是永恒的代言。“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在江湖畔贊嘆人生苦短,而宇宙永恒,表示出了張若虛對人生的感嘆。
殘月勾起別樣的思緒。古代文人詩人在散步時,遇到殘月仰望星空,殘月比圓月更加特別。“楊柳岸曉風殘月”,微風伴著殘月是一幅多么凄涼的景色呀!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心存一輪明月,去創造和享受美好的人生吧!
古詩里的月亮作文 2
古往今來,月亮以它的光潔、皎白、美好、柔和、神秘,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的優美詩篇。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只有李白才能想象出像白玉盤的月亮。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留意生活的一角一落,發現了明月照在松間,清泉嘀嗒、嘀嗒落在石上這幽靜的美景。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月色,為這寧靜的秦河的夜晚再增了幾分皎潔和靜謐。
月亮是情感的寄托。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月亮為凡人創造了約會的美好時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是情人間的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從詩句中流露出種種對家人的思念。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也是詩人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雁子回時,月滿西樓。詩人從詩中表現了自己對朋友的`想念和盼望朋友平安,并早些回來的心態。
月亮是永恒的代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的人什么時候見到了明亮的月亮,江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照到人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天的人們一定沒有見過古時的明月,但是古時的明月還留在今天,照著今日的人。
殘月引起詩人別樣的思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因月引起孤獨的思情,又邀月,與影一起喝酒。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讓我們心存一輪明月,照亮前行的方向,去創造和享受美好的人生。
古詩里的月亮作文 3
月亮會在靜謐的夜晚隨著星星一起顯現,給人們一個璨若星河的浩瀚天空,給夜晚一份安詳的神秘,一份靜謐的美麗,一份溫馨的懷戀……古往今來,月亮也因為它的光潔柔和神秘,吸引了無數文人騷客的眼光,他們揮灑筆墨,留下了一句句美妙的詩句。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在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筆下,“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象征著那一份美好的童趣;“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月亮是一個美麗的鏡子,掛在天地之間,云彩升起,變化無窮。“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愛慕著春江,詩人孤獨寂寞,望這長水,無限的期盼寄托著對家人無盡的牽掛與思念。
月亮是詩人親情友情愛情的寄托。“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代表了詩人通過月亮所發出愛的寄托;“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詩人遠離故鄉,身在他鄉寄托明月所發出的.對故鄉的思念和感嘆。
中國古詩中,常用一些事物來抒發抱負、寄托情感,置身其中更是會與周圍景色產生共鳴。月亮是永恒時光的見證,詩人常會借助月亮寄托對時光的感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是駐守邊疆的戰士們借助月亮表達對故鄉親人的思念。“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我將自己對你的一片情思寄與明月,希望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帶著我的思念隨你直到你遠謫的偏遠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是詩人對短暫的生活和宇宙永恒時光所發出的感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詩人遠在異鄉,看見了天空中那一輪殘月,勾起了身在他鄉孤獨的思緒。
夜未央,燈火闌珊,沉思中我就仿佛看到了殘夜的海日,黎明的曙光,希望人們想起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讓我們心存一輪明月,照亮前方的路。皓月長明,所求皆所愿,所行皆坦途。
古詩里的月亮作文 4
自古以來,月亮便是文人墨客們寄托情感、抒發情懷的媒介。在古詩的海洋中,月亮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眾多詩篇中的主角。
當我們吟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時,仿佛能感受到那寧靜的夜晚,月光如水,灑在床前,給人帶來一種清冷而寧靜的感覺。這樣的月亮,讓人不禁想起遠方的親人和故鄉,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鄉愁。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句詩更是直接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在遠離家鄉的日子里,每當看到天空中的明月,便會想起遠方的.親人和故土,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思念和感慨。
古詩中的月亮,還常常與愛情相聯。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描繪了一幅浪漫而唯美的畫面。在月光的映襯下,兩位戀人相約在黃昏時分,彼此傾訴著心中的情感,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同時,月亮還常常象征著孤獨和寂寞。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人在孤獨中舉杯邀月,與自己的影子相伴,表達了一種深深的孤獨感。這樣的月亮,讓人感受到一種凄涼和寂寞,也讓人更加珍惜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古詩中的月亮,不僅僅是自然界中的一個天體,更是詩人們情感的寄托和表達。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關注和贊美。在古詩的海洋中,月亮以其清冷、浪漫、孤獨等多重形象,成為了永恒的主題和經典的象征。
古詩里的月亮作文 5
自古以來,月亮就是文人墨客鐘情的對象,無數的詩詞佳作中都有月亮的身影。它寄托了人們的思鄉之情,也承載了人們的悲歡離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月光灑在床前,如同秋夜的寒霜,詩人抬頭望向那輪明月,心中涌起的是對家鄉的深深思念。這輪明月,跨越了時空,成為連接故鄉與游子心靈的紐帶。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這是宋代詩人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亮悄然爬上柳梢,人們相約在黃昏之后。這里的月亮,是愛情的見證者,它見證了無數戀人的甜蜜與幸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感慨。人生就像月亮一樣,有圓有缺,有聚有散。但無論經歷怎樣的悲歡離合,月亮始終高懸于天空,照亮人們前行的道路。
古詩中的月亮,有時是明亮的,有時是朦朧的;有時是圓滿的,有時是殘缺的。但無論它呈現何種形態,都寄托了詩人們深深的情感。
當我抬頭望向那輪明月時,我仿佛能夠感受到古詩中那些詩人的情感。他們或思鄉、或懷舊、或感慨人生,都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那輪明月之中。
古詩里的.月亮,是情感的寄托,也是文化的傳承。它讓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底蘊。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抬頭望向那輪明月,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美好與寧靜。
【古詩里的月亮作文】相關文章:
古詩里的春天作文02-03
古詩里的夏天作文(精選26篇)07-11
月亮里的鋼琴曲作文04-17
古詩詞里的秋分09-21
蒿里 佚名_古詩大全12-27
古詩里的故事作文(通用21篇)04-17
月亮里的故事作文(通用32篇)09-08
有關于月亮的古詩詞07-25
《竹里館》古詩原文及賞析02-10
楊萬里《小池》古詩賞析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