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代譚德稱作原文及賞析
陸游〔宋代〕
怕歌愁舞懶逢迎。妝晚托春酲。總是向人深處,當時枉道無情。
關(guān)心近日,啼紅密訴,剪綠深盟。杏館花陰恨淺,畫堂銀燭嫌明。
譯文
譚氏心愛之人懶于送往迎來,所以她怕洗歌,愁跳舞,所以故意病春酒而遲遲不去梳洗打扮。她性格內(nèi)向,總是把愛人放在內(nèi)心深處深藏不露,所以不能說她是一個缺乏情感的人。譚氏關(guān)心戀人近況,因而想象她雙的啼紅,秘密寫信,傾訴衷腸。戀人向譚氏說了很多柔情蜜意的話語,山盟海誓,以表達堅貞的愛情。想起那時在杏花館內(nèi),倆人在深深的花陰之中,沒人能看得見,但是她卻還嫌那花陰淺不避人;兩人同宿畫堂,本來是普通的銀燭,而她卻羞于見光,嫌燭光太明。
注釋
朝中措:詞牌名,宋以前舊曲,名為《照江梅》《芙蓉曲》。雙調(diào)四十八字,前片四句三平韻,后片四句兩平韻。
譚德稱:名季壬,字德稱,西蜀名士。為崇慶府學教授,徙成都。與陸游交往甚密。
春酲(chéng):春日病酒。酲,喝醉了神志不清。
向人:愛人。向,愛。
啼紅:用魏文帝美人薛靈蕓的典故。靈蕓被選人宮時,以玉吐壺盛的,壺呈紅色,的凝如血。
剪綠:剪燭。綠,綠燭。
深盟:即盟誓態(tài)度堅決。
杏館:種有杏樹的院落。
畫堂:裝飾豪華的臥房。
賞析
這首詞是陸游代譚德稱而作,所寫對象似是譚氏的心愛之人。詞中塑造了一位嬌羞怕人、愛心深藏而情感卻熾烈如火的女性形象。
上片起首二句寫譚氏心愛之人不樂逢迎。因為懶于送往迎來,所以她怕唱歌,愁跳舞,故意病春酒而遲遲不去梳洗打扮。這表明譚氏的戀人是一位文靜自潔、不樂往來應酬的女性。“總是向人深處,當時枉道無情。”寫譚氏戀人的愛心深藏。“向人”,就是愛人,此指愛譚德稱。“向人深處”,寫的是內(nèi)心深處愛人,而表面不動聲色。這表明戀人的性格內(nèi)向,深藏不露,莫說她是一個缺乏情感的人。
下片起首三句“關(guān)心近日,啼紅密訴,剪綠深盟”,寫譚氏關(guān)心戀人近況。譚氏關(guān)心戀人近況,因而想象她雙淚啼紅,秘密寫信,傾訴衷腸。“剪綠深盟”,“剪綠”即剪綠裁紅,當時用以形容男女之間所說的情話;“啼紅密訴,剪綠深盟。”形容戀人向譚氏說了很多柔情蜜意的話語,山盟海誓,以表達堅貞的愛情。至此戀人深藏的愛心終于有了一個充分表露的機會。煞尾二句“杏館花陰恨淺,畫堂銀燭嫌明。”聯(lián)想往昔戀人嬌羞畏人的情形。在認識到心愛之人乃一位愛心深藏不露卻又熾烈如火的'女性之后,譚氏不由得回憶起以前倆人相處時的一幕幕情景。那時在杏花館內(nèi),倆人在深深的花陰之中,無人可見,但是她卻還恨那花陰淺不避人;兩人同宿畫堂,本來是普通的銀燭,而她卻羞于見光,嫌燭光太明。譚氏聯(lián)想至此,對于戀人那嬌羞畏人的性格,認識得就更加深刻明確了。
這實際上是一首優(yōu)美動人的愛情詞,詞中塑造了一位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筆觸婉曲深細,內(nèi)涵豐贍而語極簡煉,是陸游愛情詞中的佳作之一。
陸游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朝中措·代譚德稱作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譚晶三德歌歌譜及歌詞11-08
代贈二首之一原文及賞析10-30
《送范德孺知慶州》原文及賞析10-15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原文及賞析10-16
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原文及賞析10-15
佳人原文及賞析08-22
別離原文及賞析12-13
南湖原文及賞析11-19
《烏衣巷》原文及賞析11-19
出關(guān)原文及賞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