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君原文及賞析
原文:
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
辭決未及終,前驅已抗旌。
仆御涕流離,轅馬悲且鳴。
哀郁傷五內,泣淚沾朱纓。
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
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
父子見陵辱,對之慚且驚。
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茍生。
茍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
愿假飛鴻翼,棄之以遐征。
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
昔為匣中玉,今為糞上英。
朝華不足歡,甘與秋草并。
傳語后世人,遠嫁難為情。
譯文
我本是漢人,卻要去匈奴單于的漠北之地。
和相送者道別還沒有結束,前面開道的人已經舉起旗幟要出發了。
車前的仆人也都傷心得落下了眼淚,駕車的馬也為之悲鳴。
我內心十分痛苦,眼淚沾濕了我的衣帶。
已經越行越遠,匈奴地快到了。
他們在帳篷中宴請了我,并且加給我閼氏的`名號。
但是自己不能安于和不同種族的人共居,因此不以閼氏的尊號為榮。
父子都來凌辱自己,對此我感到羞慚驚懼。
自己下不了殺身的決心,所以只能沉默茍求生存。
但偷生也并非我所希望的,常常心里積郁著悲憤。
我想借助鳥的翅膀,乘著它遠飛。
但是飛鳥根本就不懂我的心情,它在我面前只是惶恐地長久佇立。
昔日我是寶匣中的美玉,今日卻是糞土上的敗花。
昔日在漢朝榮華已經過去,情愿像秋草一樣枯死。
不禁想對后世人說:遠嫁異鄉使人感情上難以承受。
注釋
適:去往。
單于庭:是單于會見各部首領及祭祀之處。單于,匈奴君主的名號。
抗旌:舉起旗幟。
五內:五臟。
朱纓:紅色的系冠帶子。
穹廬:游牧民族所住的帳篷。
閼氏:匈奴君主的妻子叫閼氏。
父子見陵辱:匈奴的習俗是父親死后兒子以后母為妻。所以這里說父子都來凌辱自己。
遐征:往遠方去。這是昭君幻想自己乘著鳥遠飛。
屏營:惶恐。
賞析:
“明君”即昭君。這首詩寫昭君遠嫁。《王明君》屬《相和歌辭·吟嘆曲》之一。
【王明君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示長安君原文及賞析11-19
《送王郎》原文及賞析10-16
《自君之出矣》原文及賞析10-15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原文及賞析10-15
信陵君救趙論原文及賞析12-05
《烏江項王廟》原文及賞析10-16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原文及賞析10-20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原文及賞析10-16
《王氏能遠樓》原文及賞析10-15
左丘明曹劌論戰原文及賞析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