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頭·寄稼軒承旨》原文及賞析
原文:
六州歌頭·寄稼軒承旨
朝代:宋代
作者:劉過
寄辛承旨。時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銜杯。
白云天竺去來,圖畫里、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兩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動,爭似孤山先探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
譯文:
想著你將用整斗酒和豬腿將我款待,在風雨中渡過錢塘江到紹興與您相會豈能不愉快。可半道中被自居易邀約林逋、蘇東坡強拉回來。蘇東坡說,西湖如西施,或濃妝或淡妝自照于鏡臺。林逋、白居易兩人都置之不理,只顧暢飲開懷。
白居易說,到天竺山去啊,那里如畫卷展開,寺廟巍峨,流光溢彩。可愛的是東西二溪縱橫交錯,南北二峰高低錯落自云靄靄。林逋說,并非如此,梅花的馨香幽幽飄來,怎比得上先到孤山探訪香梅之海。待到雨過天晴再訪稼軒不遲,我暫且在西湖邊徘徊。
注釋:
①辛承旨:即辛棄疾。因其曾于開禧三年(1207)被任為樞密院都承旨而得名,不過那時劉過已死,“承旨”二字可能是后人加的'。
②斗酒彘肩:《史記》載,樊噲見項王,項王賜與斗卮酒(一大斗酒)與彘肩(豬前肘)。
③香山居士:白居易晚年自號香山居士。
④林和靖:林逋,字和靖。
⑤坡仙老:蘇軾自號東坡居士,后人稱為坡仙。
⑥駕勒吾回:強拉我回來。
⑦“西湖正如西子”二句:蘇軾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⑧“天竺去來”六句:白居易在杭州時,很喜愛靈隱天竺(寺)一帶的景色。他的《寄韜光禪師》詩: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便是寫東西二澗和南北兩高峰的。
⑨暗香浮動:林逋《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⑩孤山先探梅:孤山位于里、外兩湖之間的界山,山上種了許多梅花。
2、朱德才、楊燕.唐宋詩詞下冊: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10月:第302頁.參考資料:
谷向陽.中華古詩文規范讀本(中學第八分冊):時代文藝出版社,20xx年10月:第38頁.@朱德才、楊燕.唐宋詩詞下冊: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10月:第302頁.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立意,據《檉史》載:“嘉泰癸亥歲,改之在中都時,辛稼軒棄疾帥越。聞其名,遣介招之。適以事不及行。作書歸輅者,因效辛體《沁園春》一詞,并緘往,下筆便逼真。”那么,根據此詞的小序和《檉史》記載可知,這首詞作于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當時辛棄疾擔任浙東安撫使,邀請劉過到紹興府相會,劉過因事無法赴約,便在杭州寫了此詞以作答復。參考資料:
周建忠、張祝平,黃偉.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下冊:南京大學出版社,20xx年12月:第518頁.
【《六州歌頭·寄稼軒承旨》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六州歌頭·寄稼軒承旨原文及賞析10-15
六州歌頭·寄稼軒承旨原文、賞析10-19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原文及賞析10-15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原文及賞析10-16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原文及賞析10-19
東軒記原文及賞析11-19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原文及賞析11-19
《琴歌》原文及賞析10-19
石鼓歌原文及賞析10-18
《競渡歌》原文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