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賞析

登隴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08-19 19:10:32 賞析 我要投稿

登隴原文及賞析

  原文:

  隴頭遠行客,隴上分流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云已。

  淺才通一命,孤劍適千里。

  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

  譯文

  我這個遠行之人,站在隴山坡頭,望著隴山上四分而流開去的水流,心潮為之起伏。

  流水沒有間斷之時,旅途之人也從無休歇之時。

  我的才能微薄,只夠得上做一個小官,如今承蒙知己相召,委以重任,于是不辭艱辛,孤獨地仗劍往來萬里之途。

  我哪里是不思念故鄉呢?我之所以離鄉背井前往赴任,為的是感念知遇之恩。

  注釋

  此詩《全唐詩》題作“登垅”,題下注:“垅,應作隴,詩同。”隴:隴山,在今陜西隴縣西北。

  隴頭、隴上:《全唐詩》作“垅頭”、“垅上”,同時又注明應作“隴”。

  淺才:微才。通:往來。一命:命即官階,一命為最低級的官。

  適:走、往的意思。

  賞析:

  此詩的頭四句以隴上流水來映襯詩人的獨身遠行。“遠行客”是詩人自稱。詩人登上隴山之巔,想起樂府民歌《隴頭歌辭》:“隴頭流水,流離山下。念吾一身,飄然曠野。”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與歌辭中說的是非常相似的。“隴上分流水”既是寫實,也是襯托作者只身遠游的孤寂悲涼心情。據《三秦記》:“隴山頂有泉,清水四注,俗歌: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詩的`第三、四句運用頂真法緊承頭兩句而來:“”以流水不盡來比喻人的行程無盡。

  詩的后四句是詩人以大丈夫自許,抒發了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淺才通一命”,這里是指詩人即將就任的左饒衛兵曹、充翰府掌書記。實際上這是幕府中重要的文職軍官,地位僅僅次于判官。詩人稱“淺才通一命”不過是謙詞罷了。“孤劍適千里”,大有慷慨行俠的意味。《史記·淮陰侯列傳》:“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結尾兩句“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指明了詩人此番遠行的原因。詩人并非不眷戀思念自己的故鄉,他之所以離鄉遠行,全都是為了報答知己的知遇之恩呵。高適也是一個很重友情的人,他對哥舒翰的薦舉是非常感激的,當時世風,要作官除考試一途外,若無人薦舉是作不成官的,因此高適說“從來感知己”。“感知己”也僅是表層的一面,深層的原因則是高適想借此薦舉機會,入幕從戎,一展身手,實現他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抱負。正是這種內在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奠定了詩的后半部分昂揚的基調。

  這首詩的最大特色就是以簡潔的詩句表達了盡可能豐富的思想,詩中既有游子思鄉的情思,又有仗劍戍邊的豪情,既有報答知己的俠肝義膽,又有為國效力建功的雄心壯志,思想感情波瀾起伏,曲折多變。從全詩的情感流動看,是先抑后揚,最后以昂揚的調子結束全篇,給人以奮發向上之感。胡應麟評說高適的五言古詩“意調高遠”,“深婉有致”,由此詩可見一斑。

【登隴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登泰山記原文及賞析11-25

《登古鄴城》原文及賞析10-21

秋晚登城北樓 原文及賞析10-18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原文及賞析10-15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原文及賞析10-15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原文及賞析12-25

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原文及賞析11-19

佳人原文及賞析08-22

別離原文及賞析12-13

南湖原文及賞析11-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鲁甸县| 桑日县| 涡阳县| 浦北县| 措美县| 德兴市| 新津县| 盘锦市| 通山县| 永靖县| 惠东县| 历史| 海门市| 密山市| 德州市| 衡阳市| 南川市| 酒泉市| 阿克苏市| 额尔古纳市| 白水县| 湟中县| 澎湖县| 澜沧| 武邑县| 尚义县| 清河县| 阜新| 洪雅县| 南宁市| 十堰市| 南安市| 平顺县| 潼关县| 上犹县| 长泰县| 任丘市| 秦安县| 曲松县|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