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賞析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08-19 09:37:23 賞析 我要投稿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原文及賞析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譯文

  她撥響音色哀怨的箏,彈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聲聲愁緒,仿如碧波蕩漾的湘水。她的纖纖玉指,劃過十三根箏弦,細膩地傳達出內心濃稠的怨恨。

  面對宴間賓客,她清澈的目光緩緩流動,箏柱斜列著,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當曲調彈響到最哀傷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兩道黛眉,就這樣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注釋

  弄:演奏樂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傳舜帝南巡蒼梧,二妃追至南方,聞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為題材寫成樂曲。

  十三弦:漢史游《急就篇》之三顏師古注:“箏,亦小瑟類也,本十二弦,今則十三。”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慢:形容眼神凝注。

  玉柱斜飛雁:古箏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稱雁柱。

  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故稱眉為眉黛,黛,青黑色的顏料。

  賞析

  這是一首寫歌女彈箏的詞,或有所寄托,或純寫眼中所見之人,耳中所聞之曲,不必深究。

  開篇先點出樂曲的格調,首先,用的是箏,而箏聲向來蒼涼柔婉,適合表現哀怨、哀愁的情緒,而歌女所彈奏的也正是類似湘江故事的哀傷曲調。樂曲本是要靠耳聽,而無法目見的,但詞人卻突然從聽覺轉向視覺,說“聲聲寫盡湘波綠”。這種修辭手法叫作“通感”,也稱“移覺”,即將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諸如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感觸溝通起來。因為文字最方便描寫的是視覺,而對于聽覺則相對難以描摹,所以用視覺來比擬聽覺——澄碧的湘流。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說,確實易使人產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來比喻箏曲。

  上闋后兩句點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義,并點出彈箏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箏彈奏“幽恨”之曲。

  下闋開篇也是視覺,重點從箏曲轉換到彈箏之人,在宴會席間,沉靜地彈箏,“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緩緩流轉,表明彈箏的女子完全把整個身心都融合到所彈奏的箏曲中去了。而賞其彈奏者眼中所見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箏柱,也將箏和人合為一體,仿佛這樂聲不是從箏上彈出,而是從彈箏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箏聲彈奏到最凄婉斷腸的那一刻,女子緩緩垂下雙眉,表情與樂聲渾然一體,吐盡了胸中的哀傷和怨恨。

  全詞語辭清美婉麗,情感真摯凄哀,風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觀可嘆。

  創作背景

  晏幾道自幼潛心六藝,旁及百家,尤喜樂府,文才出眾,深得其父同僚之喜愛。他不受世俗約束,生性高傲,不慕勢利,從不利用父勢或借助其父門生故吏滿天下的有利條件,謀取功名。此詞借寫一個歌妓彈箏來表現當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實則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和愁緒。

  晏幾道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菩薩蠻·芭蕉》原文及賞析11-19

《菩薩蠻·憶郎還上層樓曲》原文及賞析10-16

《菩薩蠻·湘東驛》原文及賞析11-19

《菩薩蠻·七夕》原文及賞析10-15

菩薩蠻·憶郎還上層樓曲原文、賞析10-18

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原文及賞析10-15

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原文及賞析10-15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沈醉原文及賞析10-15

《夜箏》原文及賞析11-19

《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原文及賞析10-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绥中县| 江源县| 屏南县| 盘锦市| 三江| 尼玛县| 玛纳斯县| 定远县| 富平县| 新疆| 临泉县| 连平县| 鄂尔多斯市| 丽水市| 囊谦县| 宁安市| 谷城县| 西畴县| 河间市| 蛟河市| 分宜县| 博爱县| 云浮市| 开江县| 久治县| 唐海县| 阳城县| 沧州市| 汉阴县| 阿拉尔市| 长宁区| 贵溪市| 阿拉善右旗| 青海省| 藁城市| 霍州市| 兴隆县| 无极县| 壤塘县|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