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原文及賞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肯定還記得那些經典的古詩詞鑒賞嗎?古詩詞鑒賞就是對古詩詞中的語言、形象、手法、意境等內容進行賞析。如何正確對古詩詞進行鑒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原文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注釋:
⑴紫陌:京都的道路。
⑵皇州:帝都,指長安。
⑶仙仗:指皇帝的儀仗。
⑷鳳凰池:也稱鳳池,指中書省。
翻譯:
五更雞鳴,京都路上曙光略帶微寒;黃鶯鳴囀,長安城里已是春意闌珊。
望樓曉鐘響過,宮殿千門都已打開;玉階前儀仗林立,簇擁上朝的官員。
啟明星初落,花徑迎來佩劍的侍衛;柳條輕拂著旌旗,一滴滴露珠未干。
唯有鳳池中書舍人賈至,寫詩稱贊;他的詩是曲陽春白雪,要和唱太難。
賞析:
岑參的《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是以詠“早朝”為題的唱和詩,內容只盡力鋪設早朝的莊嚴隆重而已,無甚價值。詩圍繞“早朝”兩字作文章;“曙光”“曉鐘”“星初落”“露未干”都切“早”字;而“金闕”“玉階”“仙仗”“千官”“旌旗”,皆切“朝”字。末聯點出酬和之意,推崇對方。表示謙卑,都恰到好處。
官位較高的詩人,有資格每天進宮中朝見皇帝。他們對于宮廷中那些威嚴而又華貴的禮儀,印象極深,往往有詩記錄。唐宋詩人作這一類詩的不少。方虛谷編《瀛奎律髓》,給這一種詩取了一個分類目,名為“朝省詩”。
唐肅宗至德二載九月,廣平王李傲率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之兵二十萬人收復長安,平定了安祿山父子之亂。十月丁卯,肅宗還京,入居大明宮。三年二月丁末,大赦天下,改元乾元。此時李唐政權,方才轉危為安,朝廷一切制度禮儀,正在恢復。中書舍人賈至在上朝之后,寫了一首詩,描寫皇帝復辟后宮廷中早朝的氣象,并把這首詩給他的兩省同僚看。兩省是門下省和中書省,在大明宮宣政殿左右,是宰相的辦公廳。中書省有政事堂,是宰相和大臣會議政事的地方。當時,岑參官為右補闕,屬中書省。賈至是中書舍人,是他的上司,因而做一首詩來奉和。
這首詩第一聯說:雞鳴的時候,路上還有黎明的寒氣,在這暮春時節,黃鶯在皇城里鳴囀不已。從這一句看,可知這些詩都是在乾元元年三月里作的。第二聯說:曉鐘一響,宮中的千門萬戶都開了,白玉階兩旁,警衛的儀仗隊簇擁著許多官員。“萬”“千”二字,都是多的意思,金闕指宮廷。上一句就是王維的“九天閶闔開宮殿”。第三聯也是寫“早”:花迎接這些劍佩鏗鏘的官員,正是星星剛才隱落的時候,柳條吹拂著旌旗,還帶著露水。第四聯就和賈至的原作不同了。他說:只有這位鳳凰池上的人,能做這樣一首好詩,正如《陽春》《白雪》的曲子一樣,使大家都難于奉和。這一聯就是恭維賈至了。
前人的對此詩的評價是:頸聯絢爛鮮明,早朝意宛然在目.獨頷聯雖絕壯麗。而氣勢迫促,遂致全篇音節微乖。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春天,當時岑參任右補闕,與詩人賈至、杜甫、王維為同僚。時為中書舍人的賈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杜甫和王維、岑參都作了和詩,岑參之和即為此詩。
簡析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是一首七言律詩。首聯從宏大處開篇,充分展示皇宮的富麗之象,同時暗示天下大治的興旺和繁華;頷聯寫春已降臨,一派升平之景象,以景寓情,蘊藉深沉,反映了詩人渴望唐朝中興的心境;頸聯著力渲染上朝的情景,展現了一幅繁華的上朝盛況,盛唐氣象,躍然紙上;尾聯點出酬和之題,表示謙卑,恭維對方而又不失禮儀和雅致,有濃厚的宮廷詩痕跡。全詩押韻奇險,對仗精工,辭藻富麗堂皇,是一首很好的早朝詩。
作者:
岑參(公元715~770年),南陽棘陽(今新野縣)人,另說湖北荊州人。與高適并稱為“高岑”,因做過嘉州都督,故后人稱“岑嘉州”。唐代邊塞詩人中最卓越的代表。
岑參出生于官僚家庭,幼年喪父,砥礪苦學,遍讀經史。20歲獻書天子,希以此獲取官位而未能如愿。天寶三年(744年),進士及第,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僚佐,后在天寶末年赴北庭,充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判官,其邊塞詩名作大多成于此時。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東歸,經杜甫等舉薦為右補闕。大歷元年(766年)入蜀,初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杜鴻漸僚屬,后任嘉州刺史。大歷三年(768年)罷官,東歸受阻,寓居于蜀。大歷四年(769年)歲末,卒于成都。
岑參的詩遠近傳播,影響廣泛。早期詩歌多為寫景、紀游、贈答、送別和嗟嘆仕途不遇之作,其中寫景之作詩風奇峭清麗,如《暮秋山行》《高冠谷口招鄭鄠》《初授官題高冠草堂》等,清麗俊逸,造意煉語俱奇;《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等送別詩亦為抒情佳篇。岑參因邊塞生活體驗極為豐富和充實,亦是盛唐書寫邊塞題材詩歌數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詩人。這些詩色調雄奇瑰麗,充滿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其邊塞詩代表作有《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其詩集最初由杜確于岑參歿后30年編成,凡8卷。后陳鐵民、侯忠義和劉開揚亦為其作有《岑參集校注》和《岑參詩集編年箋注》。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原文賞析07-28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原文及賞析04-20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原文,賞析12-04
早朝大明宮原文及賞析08-20
(熱)早朝大明宮原文及賞析08-20
王維《使至塞上》原文翻譯和賞析07-21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原文及賞析03-03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原文賞析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