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感舊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雪夜感舊
[宋代]陸游
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
亂山古驛經三折,小市孤城宿兩當。
晚歲猶思事鞍馬,當時那信老耕桑。
綠沉金鎖俱塵委,雪灑寒燈淚數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那年赴南鄭時,江月館的華燭散發出陣陣的油脂香,
龍門閣棧道上的騾馬傳送出悠悠的鈴鐺響。
我曾經過那亂山中的古驛三折,
投宿在孤城小縣的兩當。
我雖然年老還想上馬殺敵沖向沙場,
當年在南鄭、散關從軍時怎會想到終老田桑?
長久不用的綠沉槍,鎖子甲都積滿了塵土灰沙,
對著雪灑昏燈寒夜長,仰天嘆氣淚落一行又一行!
注釋
、俳峦ぃ和っ,在四川廣元小益道中。樺燭:用樺樹皮作的燭。
、邶堥T閣:在今廣元市北。
③三折:即三折鋪,在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至梁山(今屬四川)道中。
、軆僧敚航窀拭C兩當縣。
、莅榜R:這里指上戰場殺敵。
、薷#恨r事。代指田園閑居生活。
、呔G沉金鎖:軍人用的.綠沉槍和黃金鎖子甲。代指從軍打仗的生涯。
賞析:
詩從遠處落筆,開篇便是憶舊。前四句詩在寫法上有幾點值得體味:第一,句式靈活。首聯中的地名放在句首,頷聯中的地名便放在句尾;第二,景與事相容,然亦各有輕重隱顯之別。首聯偏于繪景,“事”則是暗寓其中;頷聯以敘事為主,然而“亂山古驛”、“小市孤城”,卻也是筆墨如花;第三,散而不散。這四句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地點、景象、事件,然而其中活動著同一個人物,即詩人自己,貫穿著同一個內容,那便是二十幾年前詩人從戎南鄭。所以,只要將人物與背景融入到詩中,就感到它們猶如一氣呵成的四個鏡頭,而且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酣暢淋漓地描繪出“憶昔輕裝萬里行,水郵山驛不論程!钡纳钆c氣概。同時,還可以體會到那些不斷閃過的鏡頭中,所包含的幽美抒情的已經。三四兩句雖然寫了“亂山古驛”、“小市孤城”,然而一“經”一“宿”,順流而下,一氣貫注,非但沒有艱難寂寞之感,反而襯托出意氣昂揚、關山飛度之勢。因此,詩的前半雖然都是憶舊,又是一句一個地名,但是并不顯得呆板、累贅,讀來只覺得事真景切,活潑流走,而且那字里行間還流露出無限神往的情味。這又為下文打下了基礎。
詩的頸聯用“晚歲”二字領起,從“舊”轉到“今”。“猶思”二字,表明了詩人執著報國的心愿!爱敃r那信老耕!币徽Z補敘了這一點,寫的極為沉痛。這一句的出現,不僅將昔日之心和盤托出,而且又從另一個側面強調了今日之志。于是詩人的悲憤,詩人對理想的執著便躍然而出。歲月蹉跎,壯心有在,而今荒村雪夜,寒燈獨坐,看著這委于塵埃的綠沉、金鎖,回首往事,“許國雖堅,朝天無路,萬里凄涼誰寄音”(《沁園春·三榮橫溪閣小宴》),更加令人黯然神傷。
這首詩題為《雪夜感舊》,寫法是先寫“舊”,后寫“今”,篇終點出“雪夜”!把⒑疅魷I數行”,既是點題,也與首句暗中唿應,原來是眼前的“雪灑寒燈”之夜,將詩人的思緒引到昔日的樺燭飄香之夜,往事歷歷,感慨不已,寫得回環往復而又思致清晰。詩的前半憶舊,輕快流暢,后半寫今,沉郁悲慨。但都是十分真實地描繪了詩人不同時期的思想風貌,不同之中又有著共同的基礎,那就是詩人永不衰竭的報國熱枕。正因為如此,兩種風調,兩種筆勢,渾然成篇,相互烘托。感情上的辯證統一,與寫作技巧上的變化相反相成,達到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境界。這種藝術境界的取得,恐怕不能僅僅歸之于詩人的技巧,更主要的還是源于詩人的經歷與報國深情。
【雪夜感舊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雪夜感舊原文及賞析10-15
《秋思》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落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2-28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8-22
《漁家傲》原文、翻譯及賞析12-21
《古劍篇》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花非花》原文及翻譯賞析10-17
不見原文|翻譯|賞析10-18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02-09
《春夜 / 夜直》原文及翻譯賞析10-16